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土哥涅夫,原文标题:《苏锡,常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悄然而至。按照惯例,再过一两周时间,2022年全国及各省市GDP数据即将陆续公布。每到这个时候,舆论通常最关注几个点:


第一是排名的变化,谁进步了,谁掉队了?


第二便是今年又新增了几个万亿GDP城市?


2021年,东莞市以10855.35亿元的优异“成绩”上榜后,全国万亿GDP城市的队伍扩容至24个。考虑到2022年的经济形势,大概率不会有新增万亿城市出现。而在候补名单中,南面的常州和北方的烟台,是距离终点线最近的两座城市。


两地2021年的GDP分别为8807.6亿、8711.75亿,2022年想要破万亿的话,名义增速得达到13.5%和14.8%。而前三季度,两地的增速分别只有6.07%和8.96%,所以破万之事最早也得等到2023年了。


但这不是重点,真正需要提醒大家关注的,是这两座城市的不同“身份”:烟台是北方排名第一的非省会地级市,而常州即使在江苏省内,也只能排到第五位。从这一点既能看出南北方经济差距之大,也可一窥常州的“实力”。


只是这“实力”,在高手如云的江苏,一度并不怎么被关注,甚至还有人轻蔑地喊出“苏锡无常”的口号。


常州真的掉队了吗?


当吃瓜群众津津乐道于南通的腾飞崛起,常州其实已经在另一条新兴赛道里成长为“准一线城市”。而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



说起江南历史,常州是个绕不开的存在。这点从江南的另一个代名词——“三吴”概念的演变也可以看出。根据《水经注》的记载,最早的“三吴”指的是吴郡(苏州)、吴兴郡(湖州)和会稽郡(绍兴)。但到了宋代税安礼撰写《历代地理指掌图》时,“三吴”概念已经北移至苏州(东吴)、常州(中吴)、湖州(西吴)。常州取代绍兴,成为江南的核心之一。


等到朱元璋在江南胡乱画了个圈,将苏南与两浙文化母体分开,此后无论是明清时代的“苏松常”,还是改开后的“苏锡常”,常州都始终稳居“苏南三雄”的位置。所不同的是,上海开埠后一飞冲天,并逐渐脱离苏南体系,独立单过。而常州却没能因此跟着递补晋位,相反被曾经下辖的属县无锡弯道超车。


特别是1980年代江苏撤地建市潮中,无锡市划走了当年常州府八邑中的五邑——无锡、金匮(进入民国后,两者合并为无锡县)、宜兴、荆溪(后并入宜兴县)、江阴,只给常州留下一个附郭县武进(由武进、阳湖两邑合并而成,另外一邑靖江则划归江北的泰州),以及从镇江划入的金坛、溧阳两县,组建新的常州市。这也造成了今天常州左右不靠的地理尴尬。


摊开长三角的经济地图,不难发现它其实呈现以上海为圆心的大同心圆,和以杭州、南京、合肥、宁波为圆心的几个小同心圆相互辐射、彼此影响的矩阵状。


期间分布的众多三线城市,有些因为处在两个同心圆的交集处,发展上可谓左右逢源,比如嘉兴、滁州;至于常州则正好相反,东面,上海都市圈的影响力到无锡基本已经势衰力竭了;西面,南京都市圈的辐射边界也就止步于溧阳、金坛,到不了常州市区。


这种地理上的相对“劣势”,反映到经济上,就是尽管市区实力常州并不弱于苏锡——2021年苏锡常市区GDP分别为10641.4亿、7340.74亿、7598.17亿,常州市区甚至还强过无锡市区,但因为缺乏昆山、江阴这样的强悍小弟打辅助,所以论全市综合实力,常州跟苏锡就差了一大截,GDP总量分别只有后者的38.7%、62.9%。


相反,江北的南通由于紧抱上海大腿,第三机场也来了,北沿江、通苏嘉甬、如通苏湖等铁路也建了,不仅地理区位上已不输苏南,经济上更是先常州一步迈过万亿线。以至于这些年,“苏锡通取代苏锡常”“苏锡无常”等说法甚嚣尘上。


但其实从数据来看,2012年~2021年的十年间,苏州GDP增长了89.1%,无锡增长了85%,常州则增长了121.9%,常州不仅没有掉队,相反还是苏锡常中成长最快的那个。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车这个当红赛道,传统汽车时代名不见经传的常州一马当先,不仅领先苏锡、领跑江苏,在全国版图中也占据重要一席,就连上海深圳等“一线车都”都无法对其熟视无睹。


那么,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到底有多强呢?



前不久,胡润研究院公布了《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常州高居榜单第五位,是前十名城市中唯一的三线城市。不仅排名领先南京、苏州等省内大佬,甚至就连因风投了蔚来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合肥,也屈居其后,位列第九。


说起常州的汽车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常州就已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常州客车制造厂。全市整车生产规模超过3000辆,连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


但因为始终没有获得轿车生产资质,所以相比拥有一汽的长春、二汽的十堰,以及改开后靠合资车崛起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常州在中国汽车版图上的存在感一直较弱。


但过往的产业积淀,使得常州对造车一直保持着某种执著与敏感。所以到了2013年,尽管当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形成气候,像“蔚小理”等国内的造车新势力都还没问世,而国外的先驱者如特斯拉甚至濒临破产,差点被谷歌收购,常州却已经在布局十大产业链时,押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零配件产业了。


应该说,这在当时是一个颇为大胆的举动,但也为常州吸引来众多车企。2016年,北汽新能源落户常州。同年,理想也在此布局了第一座整车工厂。2019年,新能源龙头比亚迪来常建设汽车产业园。随后,东风、上汽大通等企业也纷沓而至。


在这些整车制造商的带动下,中创新航、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厂,以及贝特瑞、新纶新材、科达利、星星充电等配套企业也相继在常州落地生根。其中,洛阳的中创新航(前身是“中航锂能”)和保定的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的电池部门)更是干脆把总部也搬到了常州。


截至目前,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已布局常州,动力电池年产值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3、江苏2/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居全国首位;拥有4家整车企业,新能源整车产量占江苏“半壁江山”,预计2022年突破30万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完整,电池片及组件产能约占全国一成……


常州,已经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地区之一。


下一步,它的目标是成为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根据今年初出台的《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4000亿元。而最新蓝图更进一步,变成“两个超万亿”,即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形成一个集“发、储、送、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可以说,新能源产业正在助力常州恢复往日的经济荣光,巩固其作为苏锡常铁三角的地位。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发展历史,如果说八九十年代的乡镇企业热潮,是常州经济蓄势待飞的第一阶段,那么十年前开始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时的常州,就已处在飞龙在天的状态。而其真正的腾飞阶段,则是中间的十几年。


以GDP排名为例,1978年常州GDP17.57亿,排在全国第41位。此后虽经多年努力,但到2000年时,也才上升至39位,排名落后于台州、绍兴、温州等浙江城市。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常州却如开启了“Buff模式”,排名一路狂飙突进。(注:Buff,该词原意是指增益。在游戏中,一是指增益系的各种魔法,通常指给某一角色增加一种可以增强自身能力的“魔法”或“效果”;二是指在游戏的版本更新时,对某一个职业、种族、技能等游戏内容进行增强。)


等到其切入新能源车赛道的2013年,GDP排名已经攀升到第29位,距离如今的25位只相差4个名次。而过去领先常州的温州(34位)、绍兴(35位)、台州(44位)等浙江城市,则纷纷掉到了后头。


虽然放在全国来看,常州这些年“进步”并不算特别大,像滁州、阜阳等城市的排名,动辄上升了七八十位。但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只在须臾之间,越是头部城市,排名上升越不容易。梳理前40城市过去20年的排名变化,晋升幅度超过常州的也就合肥(+30位)、长沙(+17位)等个别几座黑马城市,而且清一色都是省会。在普通地级市里头,常州是独一份的存在。


那么,常州究竟做对了什么?在我看来,除了产业上的大胆布局,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踩准了世纪之初中国经济从县域经济转向都市经济的鼓点,适时地在2002年将武进撤市设区,又于2015年,进一步把金坛也纳入市区范围,形成了武进、新北、天宁、钟楼、金坛五个市辖区的大城市格局。


事实上,当时这么做的不止常州一家。本世纪初的头三四年,包括南京(江宁县)、苏州(吴县市)、无锡(锡山市)、扬州(邗江县)、镇江(丹徒县)、盐城(盐都县)、宿迁(宿豫县)在内的江苏各地,相继完成了对郊县的撤设。市区面积大幅增加,市本级也因此可以动用更大的财力谋划大平台,孵化产业大集群,从而奠定了今天江苏十三太保在全国城市竞赛中大杀四方的优势局面。


反观隔壁的浙江,在此期间除了杭州撤设萧山、余杭,宁波将鄞县变为鄞州区外,其他地市基本维持着以县为主、单打独斗的行政格局,直到2013年才有绍兴撤设柯桥、上虞两区。这也使得进入21世纪后,江浙两省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时浙江GDP还占到江苏的72%,到2017年时已降至其61%。


好在最近这些年,浙江也已开始摒弃县域思维,转向发展都市经济,并谋划了四大都市区。但在榜样的选择上,相较苏州无锡这两个遥遥领先、难望项背的学霸,人口规模及经济体量相对“适中”的常州,其在城建、产业上的经验,或许更适合包括浙江诸市在内的全国广大三四线地级市模仿、借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土哥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