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到了中国传统农历一年的结束,随之而来的除了人们内心当中产生的节日氛围,当然也是有喜有忧。

喜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年的工作暂时结束了,自己可以取得一些收获。同时能够有一个短暂的调节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恢复一下;忧的是,可能有的人的工作和生活还尚不尽如人意,在回家过年时就会面对长辈和亲戚朋友的各种“关切的询问。

在各种各样的询问当中,除了关于工作学业的问题之外,让人感到压力最大的可能就是与婚姻和家庭相关的问题了。



对于广大年轻人而言,过年回家一个必须要经历的坎儿,就是来自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催婚、催生,仿佛对于他们而言,你的感情状态和家庭生活都是十重要的。

那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尤其是在一胎和多胎的生育问题上,现在的年轻人又面临什么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用不了20年,“独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就出来了。

生与育:一个严峻的问题其实无论家庭当中有多少个子女,现如今的育儿成本相对于之前都是有着明显提高的。对于父母而言,既然已经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那么当然也要尽自己所能去为其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



然而,社会在发展。想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快乐舒适的环境,需要付出比较大的成本。

从孩子出生之后要用的各种母婴用品、到婴幼儿健康维护的成本、幼儿和学前教育的支出、基本物质生活的保障、孩子精神世界的维护......所有的这些在家长看来也许都是一个个的数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有二胎或者是多胎子女的家庭,在消费水平和支出上,一定会比独生子女家庭要花费更多。

而且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其实也在不断的接受来自外界的挑战。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当中的父母而言,当他们看到孩子的同龄人开始学习一些特长或者是接受某些特定的教育时,可能就会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应该进行同样的教育。

但是对于那些有二胎或者是多胎子女的家庭而言,作为父母,除了时刻关注子女的同龄群体之外,还有不断的关注多个子女彼此之间的成长状态。

与此同时,当子女有了一些必要的支出和开销,这些家庭的开支往往就会是两倍或者是三倍,甚至是更多,因为不同子女之间的状况不同,开销可能并不是均质的。

所以在子女成长的过程当中,二胎和多子女家庭所承受的压力,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很多倍。



哺与养:一个道德的要求时间是纵向的,家庭和社会一样,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两种类型的家庭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遇到彼此之间各不相同的状况和问题。

在诸多的问题当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强调孝道,同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长辈哺育和晚辈抚养的一种社会机制。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够在传统文化和伦理的维持之下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父母的哺育和子女成年之后的赡养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平衡。



那么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说,也许在20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之后,他的父母就会从青少年变成老年,同时,子女也由受到原生家庭和父母照顾的状态,变为自己谋生,养活家庭的状态。

那么此时养老问题就会凸显。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如今的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去工作和安家,那么他们父母的晚年生活以及养老问题就会出现。

摆在这些家庭面前的选择无非就是两个:子女在大城市打拼之后回到家乡;父母跟随子女一起在新的城市安家。

无论哪一种,都会改变原先家庭的居住格局。同时会消耗比较大的经济成本。



但是对于多子女家庭而言,如果是家中的子女有愿意留在家乡发展的,那么毫无疑问就会让养老这个问题变得轻松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模式是在外的子女提供养老期间更多的经济支出,用以补贴兄弟姐妹的劳动,同时也尽一份孝心。

如果子女们都决定在外打拼,那么也可以采取“轮伙头”的养老模式,让父母周期性在子女家中居住,减少彼此的精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