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从他们研究出自己的结果到最终拿到奖项,通常是需要18年的时间。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18年前,还没有特别的发达,并且是处于世纪的交接和转折时期,甚至高等教育的扩张也刚刚开始,总体来说与世界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相比,是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的,而诺贝尔奖是一个相对非常重要的奖项,目前中国只有莫言和屠呦呦,其实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那么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中国人却寥寥无几呢?

这得从教育的最初源头说起,这也就是浙大教授所说的:“中国人的童年教育其实相对来说会比较畸形,这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

这首先要从科学的源头说起,现代科学的诞生应该是要上数500年,而这时文化的起源是在欧洲,并非中国。

这种地理上的人类隔绝,就造成了文化势必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差异,而且在世界文明刚刚发展的时候,中国的闭关锁国等一系列政策也造成了东方文明的闭塞。



除此之外,诺贝尔奖的最初者是诺贝尔,他们所评判的标准也是按照西方的要求去评审的,所以这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并不是个非常好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所获得的一样,这是一样的道理,

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经济永远是最强大的基础和动力,只有经济足够发达,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去投身于科技和教育,而这两方面才能带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诞生。

那么我们的经济逐渐发展,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的前端,为什么我们的获得者还是寥寥无几呢?



其实这和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的教育相对于西方的教育来说会更加谨慎,更加讲求一步一个脚印,应试的教育虽然能够培养孩子的知识储备,但是却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最初的教育初衷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考试,能够获得好成绩的人一定是动了脑子,不断思考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说也许会有一些畸形。

童年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知识储备,我们小学就已经学到的东西对于西方来说可能是他们的高中知识。



我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从小的应试教育,不断地考试,不断地背书,等到大学其实也更是这样,虽然我们提成学生的思维发散,但是从小这样上学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学习方法,想要更改谈何容易。

另一方面中国的学术环境也非常不好,我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写文章,发论文,更多的理论是停留在文字的上的,但是对于中国的学术氛围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想要让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因为一项理论的形成,是需要先进行理论研究,再考虑实际运用,等到各项技术都成熟之后再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科研环境也无法要求我们用如此迅速的反应对解决这种实际需求。

所以,对于为什么中国人很少获得诺贝尔奖项的原因,其实是各种各样的,并且是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的,除了教育和科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实际情况。

如果想要提高我们国家的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概率,就要不断的沉淀。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而不断提升我们国家的能力的,这种沉淀和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优化我们国家的结构,不仅仅是教育,更是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

也许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所要的并不是强求的奖项,而是不断优化我们的结构,提升经济实力,提升教育实力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提升和去获得这些奖项的时候,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能力去获得诺贝尔奖,不必强求,提升自己,终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