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东扩遇阻,向东转就是必然的选择。

一方面,失掉欧洲市场之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急需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大国补缺。另一方面,被西方全面制裁的俄罗斯,也将更加依赖亚洲国家的技术、廉价商品,以及广阔的市场。

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的未来已经掌握在了亚洲大国的手里。尤其是中国,甚至已成了能够拯救俄罗斯国运的最大希望所在。



前不久,俄罗斯政坛实质上的“二把手”梅德韦杰夫访华就大有求援之意。据俄罗斯《独立报》披露,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与中国达成了79个重大合作项目,涉及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及工业等多个领域,据称中方对俄投资总金额将达到1600亿美元。

为了吸引中国的投资,俄罗斯还计划在远东地区建设一个总面积达696万平方公里的“超大经济特区”,占俄领土面积的40%。

将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交由中国投资,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俄罗斯已经把未来全押宝在了中国身上。



远东——中国的战略大后方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北部,中国黑龙江省北边,共有11个联邦主体组成。虽然总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但只居住着600多万人,极度的地广人稀。

别看远东地区多是渺无人烟的无人区,但这里却是中国的“战略后方”,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美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进口资源,而远东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钻石、黄金,以及木材和鱼类资源,正是中国所需。

数据显示,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190多亿吨,煤炭储量100亿吨,俄罗斯95%的锡矿、80%的金刚石资源都集中于此。另外,这里也是全俄最好的渔业基地,捕鱼量占全俄65%。



在中美竞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一旦美国对中国海上能源和原材料进口通道进行堵截,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远东这个距离中国最近的境外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点,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中俄已修建的两条输油管道,每年可向中国输入3000万吨原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对马六甲海峡及海上通道的依赖。

另一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影响着中国的战略安全。早在中苏对抗时期,北部边防问题一度牵制着中国大量军力,直到中国与苏俄的关系改善之后,东北边境的安全问题才得以缓解。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要想一劳永逸地解除东北地区的安全隐患,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西太平洋的美军,与俄罗斯深度合作就是不二选择。

从更大的视角看,俄罗斯远东地区,还与东南亚和中亚大陆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地缘战略中心。其中,黑龙江主要对接俄罗斯远东方向,云南主要对接东南亚方向,新疆主要对接中亚中东方向。

中国加强与相关周边国家合作,既可以优先获得更多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有助于保障边境安稳,可谓一举两得。



百年远东大开发不管从经济还是安全角度看,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都至关重要。但要大规模投资远东地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风险也不小。

其实,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已经有百年历史,但至今收效甚微,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为建设世界工业强国,曾计划在远东打造军事工业综合体。随后,一批冶金、船舶、飞机、机械、仪表制造和采矿企业在这里新建起来,远东也由此成了苏联后方的军工产业重镇。

但由于这里处于极寒地区,人口稀少,再加上苏联的发展重心在欧洲方向,所以苏联对远东的开发也非常有限。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普京以及梅德韦杰夫几任总统,都曾计划大力开发远东。如普京曾在2013年的国情咨文中强调,“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整个21世纪的优先目标”。远东在普京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开发远东,普京还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如在远东地区先后选定14个超前发展区,在税收减免、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优惠。尤其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对开发东部和开展亚太合作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而且中俄在远东的合作也逐渐深入。

中俄两国曾于2015年成立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2016年改组为政府间委员会,并纳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经过两国的推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出现了增长。



但总的来说,中国在远东地区的经济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移民数量不足30万,且其中大多数只是旅居者。而且中国的资本并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到俄远东地区进行投资或收购。

目前黑龙江省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商品主要是油气、木材、煤炭、粮食、食品等,出口主要以机电产品、服装、食品、轻工产品为主。双边的合作,并没有深入到加工、开采等核心领域。



全面投资远东存在三大阻力俄罗斯远东开发计划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过去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也没有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理想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内的腐败比较严重,而且行政效率也不高,这会大大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其实十多年前,俄罗斯就曾借鉴中国的经验,计划投资上千亿卢布建设远东经济特区。

但是由于俄政府在政策实施中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再加上财政的捉襟见肘,使得一些优惠政策相互矛盾或者无法实施,结果不仅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即使政府层面也没收回成本。



如当年叶利钦政府开发远东时,最终实际拨款根本不到承诺金额的6%,很多优惠政策到最后都成了空头支票。

长期的投资不到位,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远东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而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在远东开采出来的矿产也就很难运输出去,所以投资远东还得先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

而谁来出这笔钱也是个大问题,目前指望俄罗斯财政拨款显然不太现实。如果是中国投资者出钱,那么投资收益率就要算清楚,毕竟在地大人稀的远东地区修建基础设施,不是一个小项目。



第二,俄罗斯的态度摇摆不定

在乌克兰危机之前,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没有闹掰的时候,对中国投资远东地区也是心存戒备的。俄罗斯担心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增大后,会削弱俄罗斯对这里的掌控度。

因此以前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也并不是很顺利,如当年谈判中俄油气管道的过程就极其艰辛,而且俄罗斯方面没少提出苛刻条件。

现在俄罗斯将重心转移至东方,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一旦俄罗斯缓过神来,会否按照此前的优惠协约履行还是未知数。



第三,中国对远东地区感情复杂

2018年12月,普京曾签署法令将俄罗斯远东联邦区行政中心由哈巴罗夫斯克迁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其实中国对此是五味杂陈的。

众所周知,海参崴原是中国的土地,包括远东地区的不少土地,也是当年沙俄从中国抢走的。中国人如果去投资这些地方,从情感上其实也有一些心理障碍。

并且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虽然中国愿意采购更多的俄罗斯的油气等战略资源,但中国也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即使俄罗斯把远东的资源全部交由中国开采,中国也未必会照单全收。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战略资源进口渠道必须要实现多元化,而不能高度依赖一个国家,即使这个国家与中国关系很友好。如果高度依赖一个国家,就意味着将自身的战略安全拱手让人。

即使具备条件,中国也不可能只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和原材料。这就是为什么沙特虽然是美国盟友,中国依然会从沙特购买大量石油的原因。利益均衡,这才是战略智慧。



真的要与俄罗斯深度捆绑吗?一旦中国对俄进行巨大的战略投资,就意味着中俄会进一步捆绑。但在俄罗斯的未来不明朗的情况下,深度与俄罗斯捆绑也并非明智之举。

俄罗斯接下来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一个不确定是,俄罗斯在俄乌战场的胜负还难以预判,如果俄罗斯不败还好说,要是败了那么中国在俄罗斯的巨额投资可能就会血本无归。

其实中国此前在乌克兰也投资了很多项目,但突如其来的战争,却让中国的投资打了水漂。这个教训是不能忘的。



第二个不确定是,俄罗斯政权的不确定。受乌克兰局势的影响,普京政权现在并不稳定,未来俄罗斯会否出现亲美政权也未可知。

而一旦俄罗斯再次出现亲西方政权,出现像当年叶利钦一样的领导人,那么中俄关系就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投资俄罗斯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三个不确定是,中俄关系的不确定。假如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失败,那么中国不管出于哪方面的因素考虑,都不大可能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更不可能为其输血。

因为中国的市场和未来,主要还是在美西方。不管是技术、市场还是贸易,中国与美西方国家的联系都要比与俄罗斯的联系深入得多,所以中国不可能为了俄罗斯而失去美西方。



总的来说,虽然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非常重要,但也不是非要不可,毕竟目前大规模投资远东的风险还很大。

当然,中国也不必因为存在风险而放弃这些项目。目前俄罗斯抛出的橄榄枝,中国完全没必要拒绝,该合作的还是要合作。

只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不宜急于去落实这些项目,毕竟1600亿的投资不是小数目。中俄去年1月至11月的双边贸易额才1724亿美元。中俄贸易增长空间其实不大,这意味着中国对俄投资回报率不会很高。

所以中国即使要对俄投资,也不易大规模快速推进,而是要将这些项目分批缓慢推进,要结合世界局势来实施。一旦局势有变,就要做好随时止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