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皙寅、郭宇,编辑:施智梁,原文标题:《中国的太空梦,建成的空间站从哪来,到哪去?》,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12月4日深夜,伴随面积达1200平米,能盖住3个篮球场的巨型降落伞打开,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于中国东风着陆场,护送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平安回到地球。


此刻的太空中,神州十五号乘组早已进驻“天宫”空间站内工作。这套“新乘组上天空,老乘组再回地球”的轮换模式有望成为常态。自此,中国太空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


三十而立。自1992年,自立项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有无到有、由弱变强,昔日定下的“三步走”战略,正逐一实现。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在接受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采访时,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总体设计负责人郑泽拿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举例称,中国宇航员的上天频率已经从最初的每两三年一次,到如今的一年几次,频率越来越快。在太空的停留时间也从最初的一天到百余天,驻留时间越来越久,技术进步肉眼可见。


太空会师背后的玄机


11月29日晚,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成功。


一位航天系统的专家告诉出行一客,发射时地面温度接近零下20摄氏度,气候条件堪称恶劣,如期成功发射,体现出发射场有完整预案和备份方案,是一场系统上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中国第一型载人火箭,有“神箭”美誉。自1999年首飞迄今(含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已成功发射15艘神舟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其中包括10次载人发射任务,成功率100%。


“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次发射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把很多个不同功能的太空舱一个一个地用运载火箭发上去,重复多次发射,这些舱段要在太空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空间站。”郑泽向出行一客表示。


11月30日一早,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自此,神州十五号、神州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实现了首次在空间内的在轨换班,共同生活约5天。


中国空间站又名天宫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设计在轨飞行10年,具备延寿到15年的能力,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走向大航天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成都天巡微小卫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CEO祁飞向出行一客分享了自己所观察到的多处亮点:


一个是速度快。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了空间站舱段、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的多次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仅用1年多的时间完成天宫空间站的建造。


一个是设计巧。得益于统一设计、标准化制造,中国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轻盈了很多。同时,内部空间和国际空间站差不多,生活空间还更大。


“梦天舱还有一项独门绝技,就是可以将微小飞行器送入太空,也就是说它可以在空间站上发卫星。”祁飞介绍称,这降低了微卫星和立方星低成本进入太空的问题,也增强了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


该实验舱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配置了微小飞行器释放机构:航天员在轨组装后,由专门的“包厢”运载至舱外,再由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像弹弓一样射出卫星。中国空间站自此化身为“太空驿站”,释放立方星、微卫星。


此刻,中国“天宫”首次形成了“三舱三船”组合体,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空间站组合体达到最大规模,总重近100吨,航天员的生活空间超过100立方米。


“三舱三船”也被称为“三室三厅”,这让航天员的工作生活空间更为宽敞。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师侯永青介绍称,空间站配置了两套餐桌,如果想6个人一起就餐,把餐桌拼接起来即可。同时,每个人一间卧室,有独立的卫生区。


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按照计划,将会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天宫有望迎四海来宾


中国空间站“天宫”是目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两个空间站之一,另一个是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共同建设运行。近地轨道通常指距离地球2000公里以下的航天器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空间站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5年,从1998年开始建设算起,目前已超期服役近10年。虽然一直在修修补补,但老迈的国际空间站还是将在未来几年内退役。


届时,中国的“天宫”将成为全球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其他国家将需要依托中国空间站来开展太空实验和探索任务。未来在此会师的人会越来越多,源自不同的国别。


此前,中国多次表态,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但多次被外方以技术保密、中国资金短缺等理由拒绝。2011年,美国立法禁止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进行任何科学技术交流。


一位航天领域的研究人士告诉出行一客,国际空间站实验室资源是由伙伴国家分享的,但除了这些国家,生活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通常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这远比不上中国一贯试图构建外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背后彰显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2019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声明》。2022年11月,中国发布《中国航天推动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的行动声明》,声明提出,愿在共商全球治理、促进行动协调等八个方面,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已经与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


据《自然》杂志报道,至少有1000项科学实验将在天宫空间站进行,其中大部分涉及中国研究人员,但也包括来自其他17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项目。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肯尼亚、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和秘鲁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明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向更远的宇宙深处进发


 载人航天工程综合性强、协作面广、技术难度高、风险大,而且研制周期短,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也被视作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基本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如今,在人方面,中国航天员队伍通过选拔新老混搭,形成了梯次合理的“英雄天团”。在系统构建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两型低温液体火箭、两座用于载人航天发射的不同维度发射场,组建了陆海天基一体化的接力测控网,建成了体系完备的着陆场系统,未来还将开发新一代载人飞船。


在这背后有太多的坚守,作为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邓清明曾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但经过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他终于在56岁这年,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等到了自己的“飞天时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溢出性很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称,载人航天工程已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有的直接惠及民生,比如“航天水稻”。通过航天诱变育种,再衍生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锦优90”,相比普通杂交水稻生育期缩短了十多天,2022年收获丰收,每亩均产达600多公斤。


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策部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迈上新征程。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分享了中国在运载火箭、探月四期、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方面的发展计划:新一代载人火箭2027年前后将首飞,近地运载能力可达70吨;探月工程四期即将实施,嫦娥六号计划于2025年前后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探测太阳系外人类宜居行星的“觅音计划”将在2030年左右实施。


未来进入太空的能力和场景,有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吴燕生透露,中国将推出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就像高铁、飞机一样。还将建设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让航天器在太空中拥有“4S店”,实现在轨更换设备、在轨维护、在轨技术升级、在轨建造,这将颠覆现有航天器研制、发射、部署和应用模式。


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的脚步不会只停留在近地轨道,会飞得更稳、更远。九天揽月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