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这是中国军机项目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规律之一。
从美国《军事观察》的估算结果来看,我国的歼20系列目前已经生产了四个批次,服役总数大约在200架次左右,和美军现役的F22在数量上基本持平。
虽然歼20过去曾存在发动机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但此次珠海航展上我国所展示的换装了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歼20已经克服了这些弊端。
在航展飞行表演中,歼20所展示的各种超高难度动作惊艳了世人,以至于在国外推特上某位美军飞行员特意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大加赞赏。
此外,早在美国空军某次空中遭遇歼20后,就对歼20和KJ500的作战体系进行了正面评价,给出了“相当专业”四个大字。
这些细节变化无不标志着歼20已经在作战性能上对F22实现了反杀,特别是在电子集成化和信息一体化总成等方面,歼20已相较于F22和F35具备了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是,随着歼20S的出现,以及我国把歼20A系列大大方方的展示出来的行为,又不免让美国内部开始犯嘀咕。因为按照中国军事工业的作风,一切大大方方展示并让人随便拍照的东西都只是“牛夫人”而已。
那么神秘的新任“小甜甜”究竟是谁呢?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空军专家彼得·苏丘给出的答案是:第六代战机。
苏丘认为,中国在六代机项目的研制进度上已经完全超越了美国,可能不需要等到2035年就能使其量产服役。
他还认为,尽管歼20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隐身战斗机的水平,但歼-20依然只是中国航空科研水平的一个练手产品。
正因为中国在歼20项目上某些另辟蹊径的大胆尝试,使得中国的六代机研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事实上,中国六代机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威胁。
为何中国的六代机是美国最大威胁?抛开经济方面的竞争,中美博弈的底层平衡实际上取决于两国常规军事力量的高下。对于中美这样相隔万里的且位于不同大陆的国家而言,常规军事力量对抗的底层因素是海空力量的强弱。其中,空中力量的影响程度通常是大于海上力量的。没有制空权,也就没有制海权。
彼得·苏丘认为,6代机与5代机的代差根本无法用装备数量来进行弥补。其综合作战效能将远远超越目前5代机相较于4代机的战损比优势。正常情况下,五代机甚至没有与六代机正面交手的机会,就会被其击落。
正因如此,最先服役六代机的国家,相较于其对手能获得极大的军事主动权。
而这种军事优势究竟会在中美这样的大国竞争中起到何种决定性作用呢?
这么说吧,在六代机领域哪怕只是比对方提前一年形成编队规模,那这一年的空中优势窗口期中所能干成的事,远超在座各位的想象。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六代机能率先形成战斗力,那么美国现阶段所谓的“在台海危机中出动关岛基地的美军战机驰援台海”的计划立马就成了泡影,因为六代机揍起五代机来就如砍瓜切菜。
此外,美军航母更是完全不敢靠近台海以东,因为美军连准五代机的F35舰载机编队都没有形成完整战斗力,拿什么来和中国的六代机竞争呢?
退一万步讲,哪怕中美都拿出了六代机,但中国的六代机一出生就部署在亚太,美国敢说自己的六代机一出生就部署到海外吗?
中国六代机始终都会是美国“印太霸权”的重大威胁,这就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除非美国愿意从美国本土起飞六代机赶往台海,但这在时效性上十分荒谬,而且战斗力也将大打折扣,这一点可以参考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派遣“火神”万里奔袭例子。
顺带说一句,即使美军想将六代机就近部署在关岛也是不可行的,在大陆导弹射程内的机场部署六代机和找死没有任何区别,停在机场里的六代机可比那些飞在天上的六代机好处理多了。
此外,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美国传统盟友国家,也会重新考量亚太框架下的中美立场问题。至少在美国将六代机出售给这些国家之前(大概二十年后),中国六代机都是美国亚太霸权的最终威胁。
要知道,地区军事霸权这种东西一旦被彻底打破,如美国不能对中国实现大比分反超,就再也无法取回。但从美国航天所呈现的低迷状态来看,光是跟上中国的脚步就已经显得很吃力了。
此外,六代机背后所囊括的本土供应体系与军事航天话语权,对美国军工体系而言也是极其重大的威胁。
现在美国越是依靠渲染“中国威胁”来进行军工外贸,将来越是会在“无法有效应对中国威胁”的具体事实上尝到恶果。就像日本,二十年前大力购买F-15来“威慑”中国,近年来又大力购买F-35来“对抗”中国。
但现在日本想通了,不再强调以“更先进的战机或更先进的防空导弹”来应对中国崛起。比如岸田文雄,整天想着如何诓骗拜登将战略武器部署到日本。
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买再多的美国武器在中国面前都只是自我安慰,除非美国肯把最先进的家伙卖给日本。
同理,台湾那边也是一样,即使美国连番向台湾推销军事装备,连佩洛西都亲自跑过去了,但近年来拿到手的订单却比过去都要少,这就是现实。
中国的六代机发展现状如何?虽然中美各自六代机项目都处于研发阶段,但国际上对于六代机的具体指标都有一个公认概念,即“具备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更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在无人机群、雷达卫星等高维度作战体系中都具备超强的适应能力”。
有趣的是,这一次珠海航展上中国破天荒地展示了名为“白帝”的战机模型。虽然只是一款没有安装机翼的模型,但在它介绍页面,赫然写着:
“白帝空天飞机在外层空间的真空无重力环境下,先后完成穿越大气层试飞,外层空间长距离试飞,离子武器挂载试飞等各项飞行试飞工作,中国试飞必有领先。”
相信这些高大上措辞肯定把各国专家们看得一愣一愣的,但我们还是要说一句客观的话,“白帝”所展示出的某些概念已经超越了现有的六代机标准范畴,很多尚处于未经论证的试验阶段,大家欣赏一下就好了。
不过呢,航展上出现的另一款MD(鸣镝)-22亚轨道宽体飞行器可是实打实的玩意,它侧面体现了中国在六代机验证领域上的某种具体尝试。
因为在亚轨道高度上进行的超音速洲际跨越,不仅很难被侦查,更是几乎无法被拦截。这或许就是中国六代机项目的某种指标之一。
总得来说,中国六代机的“研发方向”及“预研方向”是有些不同的,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过渡机型,因此在研发路线上可具体分为两种:
前者大概率会是师承歼20部分设计的准六代机型,因为歼20在气动布局上的造诣已经是独步全球(都是旧发动机推力不足给逼出来的)。
因此,准六代机的设计可能在保留大边条气动布局的同时,通过各种细节上的提升,比如二次提高发动机性能和优化机体结构来提高最大升限与超机动能力,又或者搭配无人僚机进行单独的体系化作战。
从这个发展方向来看,歼20S双座版的出现或许就是我国在六代机服役前的某种过渡,我们需要通过某些实战推演数据,给六代机拟定综合指标。
当然,真正的成熟六代机路线最终肯定还是要走无垂尾气动布局的,这种布局可以有效降低机体阻力和雷达反射面积,更有利于高层高速的隐蔽飞行任务,也更符合“空天战机”这一概念。
当然,那也意味着需要更强的矢量发动机和更精准的飞控系统进行加持,这是预研过程中的一大重要方向。
至于这种六代机的气动构型有没有鸭翼元素,那就不得而知了,美国专家可以猜猜珠海航展上的“白帝”模型为什么特意不装机翼。
此外,这种六代机应该是可以直接搭配亚轨道超音速僚机(不一定是飞机)进行作战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六代机本身也可以实现有人/无人驾驶模式的切换。
总之,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领先必定会反应在六代机具体作战能力上,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美六代机,究竟谁先谁后?尽管美国早就公开了自己的NGAD六代机项目,但该项目的总体进展情况目前来看似乎并不乐观。NGAD依然处于架构研发阶段,其搭载的XA100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才刚刚取得一些进展。
本来按照美国军方的剧本,NGAD的研发工作此时应该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最要命的是,根据美国2023年国防预算报告,美国国会提供给NGAD的项目预拨款仅有17亿美元。
要知道,在美国已经拥有F22的情况下,F35的研发过程依然烧掉了超3200亿美元的经费。假如美国国会真心想让NGAD项目变成现实,不做好烧个6000亿美元以上的心理准备,美国的六代机项目就只能活在PPT里。
之前美国在制造出F22后就遇到了技术瓶颈,不仅没有在F22的基础上实现升级,还直接关闭了生产线并放弃了与对应配套厂商的合作,甚至转头陷入了无止境的F35研发中,至今都没完没了(F35超音速巡航的解体风险尚解决方案)。
当然,除了技术问题之外,美国还面临着军费严重超支等一系列内生性问题,这一定程度上也掣肘了NGAD项目的研发,不然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也不会三番五次的抱怨NGAD项目只是“看上去在研发而已”。
可中国就显得不一样了,中国的平价购买力早已超越美国,中国本身又是世界第一工业国。这两大因素结合起来,体现在国防科研项目上的就只有三个大字——不差钱。
此外,中国还是一个理工科人才大国,在航天人才储备方面是非常充足的。但美国作为依靠多源外部人才支撑起来的国家,近年来却在科技单边主义大行其道的浪潮中自断一臂,搞得科研领域人心惶惶。要知道,在曾经美国的航天领域项目中,亚裔与华裔的贡献是非常关键的。
从上面这些情况就不难看出,即使别的方面暂且不提,在六代机研发这一块上美国确实远不如中国。这就是苏丘公开声称美国研发六代机可能需要8年,而中国只需要3年的重要原因。
此外,中航环球敢于主动提出《南天门计划》这样的概念,自然是有中国航天人的充分自信在里面。中美六代机是先谁后这个问题,不同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纵观整个蓝星,敢向美国展示“新星球大战”概念的,那必定是有些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