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以来,美国在中国周边发动过两场大规模战争,分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与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交过手。但结局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美军在二战中,可以打败不可一世的日本和德国的军队,也让冷战中的苏联畏惧三分,但为何却在朝鲜和越南折戟沉沙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美军能打败德国和日本,因为是正义的战争,得道多助。而在朝鲜、越南,以及后来的阿富汗折戟,因为是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诚然,战争的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双方军队的战斗力,但这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越南和朝鲜,不可能是靠正义打败美军的。美国的失败,终究还是军事上的失败,是战场上的失败,而不是其他。
靠“人海战术”打败美军?在朝鲜战场,中国志愿军究竟是如何打败“武装到牙齿”,并且掌控绝对制空权的美国联军的?
对此,外界曾有过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即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堆砌战果,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尊重人权和生命,不得不选择“撤退”。
其实这是对志愿军的一种污蔑。因为在美国联军强大的空天火力压制下,志愿军盲目实行人海战术,只会让士兵成为“肉盾”,毫无可操作性可言。
人海战术是冷兵器时代的主流战术。在两军只能贴身肉搏的时代,人多自然胜算更大。但在火炮时代,这种战术就失去了作用。一战时期的“凡尔登绞肉机”,二战中日军的“神风敢死队”,无不证明了人海战术在强大火力面前的无力。
二战末期,强弩之末的日本为了挽救战败局面,曾组建了一支神风敢死队。加入这支部队的军人,在接受日本武士道精神洗脑后,会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军部队或舰队、机队实施自杀式袭击。
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战斗力不可谓不强,谁见了都会害怕。但最后日本还是失败了。
而中国志愿军也不可能采用这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消耗战术。更何况,志愿军要想与美军同归于尽,也并不容易。
日军的敢死队可以实现一人换一人、一机换一机、一舰换一舰,但大多数志愿军可是拿的三八式步枪,根本没有战机、军舰、坦克等装备跟美军拼消耗。
而靠步兵敢死队去突袭敌人的机械化部队,也无异于送死。志愿军部队一旦集结,就必然会成为敌人打击的首要目标。美军对此应该求之不得。
所以在朝鲜战场,志愿军不仅难以实施人海战术,即使采用这种战术,也难以成功。
那些宣传志愿军用野蛮的、没有战术的人海战术打败敌人的说法,其实只是为了弱化志愿军的战术指挥能力,同时掩饰美国联军的无能而已。
朝越以弱胜强的两个关键要素既然不是靠人海战术,志愿军又是如何打败强大的对手的呢?
最主要的有两个因素,战术指挥与战斗意志的极致发挥,二者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志愿军的装备是远远落后美国联军的,包括后勤补给与机动能力,都严重欠缺,硬拼是不可能取胜的。
人的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抵挡得住飞机坦克大炮的轮番轰炸。所以要打败美军,只能拼智慧,也就是战术。
当时,志愿军沿用的是在抗战时期发明的“三三制”步兵战术。这种战术非常适用于弱军对强军。
具体如下:三名军人呈三角队形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小组为一个班,三个班为一个战斗群,班长和组长负责战斗群之间的联络。一般情况下,一个由27名军人组成的战斗群,展开后可以覆盖约800米宽的战线。
当志愿军采用“三三制”战术向敌军据点突袭的时候,每个战斗群都是分散的,每个人也是分散的,而且每个小组还可以互相策应。所以敌人无法凭借火力优势,对其集中歼灭。
这种战术还可以对敌人产生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压力。看见志愿军满山遍地涌来,敌军很容易产生慌乱,并高估志愿军的兵力。当他们以为摧毁了一片志愿军的时候,可能实际死伤只有几个人。
“三三制”战术是一种在近距离肉搏中,能够分散敌人火力、减少牺牲的打法,但并不能赢得战场优势。要创造战场优势,还得靠运动战、游击战术等,以此调动敌人,寻求破绽歼敌。
美军具有强大的火力优势,更擅长打明仗,和边界非常明确的对手交战。特别是那种把双方兵力都摆出来火拼的攻防战役,美军是最拿手的。因为只有这样,美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空中优势,火力优势,以及机械化优势。
但对于实力弱小的一方,要想取胜就只能避开美军的优势,让美军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运动战、游击战,就很好地避开了美军的优势。
总之,志愿军的战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千变万化的,极具灵活性。这是制胜的关键。
在朝鲜战争中后期,美军尝到志愿军运动战苦头之后,改变了依赖公路、分兵冒进的打法,转而集中兵力稳扎稳打。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再想大规模分割或聚歼敌军就更难了。凭借有限的火力,即使志愿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甚至一个师的兵力,也吞不下去。一旦战争陷入胶着,敌军机动支援部队一到,志愿军就会非常危险。
所以后来,志愿军调整了战术,也是毛主席提出的“零敲牛皮糖”作战方针,意思是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一次战役以彻底歼敌一个营为目标,一次战役可使用三四个军,甚至更多。
就这样,一场场大战役就被拆解成了无数小战役。用宰牛刀杀鸡,自然胜算更大了。
除了战术上的灵活多变,志愿军的战斗意志也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必要因素。上甘岭战役中的誓死据守,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都无不体现了志愿军视死不归的战斗意志。
如果没有这种顽强的战斗意志,再先进的装备,再灵活的战术,也难以战胜强敌。
后来越南能赶跑美军,同样是靠这两样法宝。越南早在五十年代抗法战争期间,中国就开始指导越南打仗了,解放军作战的思想精髓,早已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越南。
所以越南在抗美战争中,所用战术思想与中国如同一辙。比如利用山地丛林地形打游击,让美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无用武之地,也无法对越南的主力寻求歼灭。
同样的,灵活的战术也要配合强大的战斗意志才能有效。在这方面,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军队,也不遑多让。后来中国军队也是尝过苦头的。
人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后杀手锏但是,也不是有了灵活的战术和强大的战斗意志之后,战争就一定会胜利。
其实二战期间的德军与日军,同样有成熟的战术,而且在德国希特勒和日本天皇的洗脑宣传下,军人的战斗意志也异常顽强。
那么德国和日本最终为什么还会被美军打败呢?因为德国和日本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一个国家的人民,大多只会支持不得不打的战争,比如卫国战争。对于侵略战争,也只有在战争能为本国带来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获取人民支持,否则必然会遭致反对。
当德国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将战争灾难带回本土之后,失去民心也是必然。
相应的,作为反侵略一方,则更容易获得人民支持。即使实力弱小,战术和意志难以弥补实力差距,只要能发动人民群众,照样能扭转乾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能杀敌。解放军能打败数量和装备占优的国民党军队,离不开人民。中国志愿军和朝鲜军队能打败17国联军,同样离不开人民的后盾。胡志明领导的北越军队能打败美军,阿富汗能打败苏联和美军,也离不开人民。
在越南战争期间,国内几乎是全民皆兵。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等。每村还有战斗堡垒,以及民兵、游击队等。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全村可立即投入战斗。
在这种人人皆兵的情况下,美军无法预料敌人何时出现?在哪出现?也无法判断哪个平民是真的平民?总之,美军随时可能遭遇袭击。陷入这样的战争,失败就是早晚的事了。
所以综合来看,弱国军队要打败强国军队(在本土作战,单指保家卫国),离不开三个要素,一是灵活的战术,二是顽强的战斗意志,三是人民的支持。如果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那么胜利就是迟早的事。
朝鲜,越南,阿富汗等小国能够以弱小之师力敌美苏的钢铁战队,全赖于此。而伊拉克、利比亚之所以败了,其实是败在了战斗意志和民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