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头图来自:电影《北京故事》
《现代汉语词典》中,“地道”一词有“真正、纯粹的”意思。而在抖快一众“老北京主播”的视频中,“地道”具有特指的典型性。
头戴瓜皮帽,身穿小马褂;或端坐于家中,或流连于胡同;视频内容多为探店、美食;操北京话,讲“老理儿”;视频最后往往以一句“那叫一个地道”收尾。这就是“老北京地道主播”群体,也是如今短视频最具戏剧效果的一大探店流派。
夸张的肢体语言、拿腔作势的北京话、有效输出过分贫乏的探店内容,以及无处不在的“地道”,网友将他们戏称为“某道”。正所谓,老北京没有胡同,全是地道。甚至有人将最具代表性的几位道爷做成了复古游戏《老北京地道战》。
但网友的吐槽挡不住“地道宇宙”的急速扩张。是什么促使众道投身“地道战”,乏善可陈的北京美食和油腻中年,又是靠什么让网友在大呼腻味的同时欲罢不能?
老北京地道宇宙
“咱老北京啊,就是好这一口,您猜怎么着?那叫一个地道。”万物皆有源,地道宇宙源自杨道(东城)。请注意,一定要强调东城,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位东城大爷不甘寂寞,一猛子扎进短视频海洋,凭借“炒肝溜边喝”“焦圈蘸豆汁”等作品成名,成为“地道派”的开山鼻祖。
但目前众道中流量最高的,却是出道时有模仿杨道之嫌的牛道。牛道与杨道据说有点亲戚关系,成名作是《武吃北京烤鸭——烤鸭不切撒白糖直接啃》《肯德基炸酱面,地道妈妈味》,并靠频频隔空碰瓷厨子出身的探店博主唐仁杰获得不少流量,目前抖音粉丝数已过百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牛道正是将“地道派”发扬光大之人。
杨道视频风格尚算硬糖君可接受范围内,“地道”在他的视频中更像是一种语癖。牛道则将“地道”发扬为一种表演风格:夸张的单臂大回环后接一句抑扬顿挫的“那叫一个地~道~”,竖起大拇指中气十足地喊上一句“路易斯的妹妹——够意思”。牛道自带鬼畜喜感,吸引了不少乐子人。
除牛杨二道外,还有猴道与盛京道(朱道),四人并称“上古四道”。猴道本做古玩生意,投身地道宇宙后以一身“复古打扮”出镜,瓜皮帽、小马褂,遗老遗少做派拿得十足,口头禅是“盖了帽儿了我的老baby”;
盛京道不是北京人愣装北京腔,乡音难改频露馅。但因其疑似沈阳人,网友依“满清入关”的历史,仍许他入“地道”一派。
目前牛杨仍活跃,猴道疑似转型,盛京道沉寂再回归流量不复当年。如今老北京探店界,是“六道”的天下。“六”不是具体数字是泛指,除老一辈牛杨外,还包括后起之秀猪、鬼、兔、马、牙、威等人。
猪道算是牛道的徒弟,他自己在直播中也承认,是牛道带他入短视频之门,但因家中有事,未能与牛道签约,后选择自己单干;鬼道又名韦大人,是牛道门人,常与牛道共同出镜,对猪道颇有不满,近期直播主要对猪道进行嘲讽与隔空喊话。
兔道和马道均为女性,与男性地道主播相比,她俩的探店内容算比较正常;牙道是父子俩,因做爹的嘴里只剩一颗牙得此诨号,探店内容乏善可陈,如复读机一般播放“地道地道真地道”。
新一代地道主播中值得一说的是威爷,手握茶叶庄、绸缎庄、古玩店等买卖(仿佛民国网文角色),穿着打扮比猴道更具遗老味儿,出场口头禅化用《茶馆》台词“给爷沏壶高的”。
茶端上来,威爷还得起范儿,手指在茶水里蘸两下抹眼皮上,气沉丹田来一句“茶能明目~”,再补上一句“看得真真儿的嘿”。可以说,威爷在牛道的基础上,将“地道”表演体系又拉上一个台阶。
牛、猪、威、鬼四道常有摩擦,经常在直播间指责对方散德行、给老北京丢人。网友对于四道骂战也颇能欣赏,戏称这是“地道战连续剧”。
除上述众道外,老北京地道宇宙还有啃老道、香河道、三爷(“爷,您吉祥”被他带火)等成员,以及女性的性感道、可爱道等。B站等平台亦有热心网友将众道直播、视频汇总,点开一个,不出一分钟就会感到心灵与眼睛的双重冲击,在众道夸张的动作与一声声“地道”中彻底迷失。
谁比谁傻
如果说谁最厌恶这些老北京地道主播,那一定是土生土长的北京网友们。众道评论区、直播间,骂得最凶的就是他们。“这不是耍猴给别人看吗?”“北京人的脸都让你们给丢完了”,还有不少北京网友认真观摩众道的每一个视频,试图从他们的北京话中找出纰漏,以证明其“装北京人抹黑北京”。
伟大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有一集叫做《谁比谁傻》,源自一句北京老话:谁能比谁傻多少。装疯卖傻的地道主播们也是如此,挨骂就是流量,流量就是钱。
一把年纪率先投身短视频的杨道,因为退休金不多,才想在短视频做做网红卖卖货;牛道家住门头沟,该片区属北京远郊。而且从牛道家厨房来看,房子也挺有年头。
猴道则承认,自己本来想做短视频古玩科普,但辛辛苦苦拍出来的东西没人看,耍猴卖丑反倒有流量。加之疫情对他的古玩店生意造成冲击,干脆打起了“地道战”。“其实我视频里吃饭那些餐具都是店里的古董,但能看出来的人很少。不过我觉得一百个人里有一个能看出来,就值了。”
其余众道的心路历程也大差不差不再赘述。总之就是为赚钱,或者给自己的实体生意引流。
从视频透露的信息来看,除猴、威这类有实体生意的以外,其他地道主播就是靠出洋相、隔空互骂赚钱。虽然视频里龇牙咧嘴让人观感不佳,地道博主们的变现途径却不少。
老北京地道博主,多以探店为谋生手段,这就涉及到了“充值”问题。所谓充值,就是店家掏钱,让博主白吃白喝说好话,据说单次充值金额在四位数左右。除充值外,主播还可能借着自己的“网红身份”讹诈店家。不给钱就泼脏水,猪道就很擅长这手。
探店博主还能带货,抖音粉丝过一千、公开发布视频大于十条,就可以在直播间挂小黄车卖货。众道的日常探店视频中,也偶尔有酒水、家装等品牌的商务合作。别看众道的短视频满嘴跑火车,直播倒是走真诚路线,也真有人为那几句推心置腹的“人话”顺手买个一二单。
杨道曾在直播中含酸表示,“牛道啊,他最一开始就是学我的。但是呢,人家会玩,去年一年赚了三百个(300w)。这就是本事,不服不行。”同行间的酸话不能全信,但应该也有点谱儿。
在这场地道战中,观众获得了乐子,地道主播们得到了实打实的收入,确实应了那句:谁也不比谁傻。
老北京罗曼蒂克消亡史
网友嘴上不屑一顾,却又时刻follow地道主播的最新动态加以调侃,甚至有人专门建号搬运他们的直播切片,也算是很用心的自来水了。如果将观察范围再扩大一些,不装疯的北京文化主播,其实粉丝体量也很可观。
比如老白(吃货请闭眼),B站2019年百大之一,粉丝199.1万,在淘宝上开了自己的小酒馆;自述王思聪欠他一大笔钱的许太阳(太阳探店Plus),抖音粉丝近百万,前阵子还接到了手机厂商的商单推广;不做探店只记录自家生活的北京张(北京爷们的生活栏目),做了一年多抖音,粉丝差不多50万,小黄车销量过1.3万;还有厨子出身的老唐(唐仁杰),在极卷的探店赛道杀出一条血路。
硬糖君还发现,如今互联网上颇有一群人喜欢模仿北京人吞音,并将其作为流行语。比如前几年的“装台”(中央电视台)、最近流行的“报看”“报吃”(不好看不好吃),都算是北京话的夸张变体。即使对于北京本地人,这种吞音程度已夸张到胡同串子(北京俚语,贬义)都不会这么说话了。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一种很有意思的大众心理。
北京地区的内容创作者,或许是全国最爱对观众说教的一群人。即使非地道主播,也会在视频中讲北京的传统、规矩。换做其他地区主播,或许会被喷爹味十足。但对于京籍主播的说教,观众似乎习以为常,甚至觉得有几分道理。
北京是政治中心与千年古都。张北海在《侠隐》里写:“北平好像永远是这个样儿,永远像是个上了点年纪的人,优哉游哉地过日子。”以《大宅门》为代表,大量以北京风物为讲述对象的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北京及北京人的认知:北京人懂这些规矩与传统,他们天然就是传统文化守护者、老理儿规矩传道人。
而老北京人,或许是全国对本地城市文化消失最为焦虑的一群人。面对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以及主客地位转变带来的危机感,部分土著举起“规矩、老理儿”作为捍卫城市传统文化的武器。他们划下各种道道以区别本地与外地,“老北京”就是他们彼此间身份认同的标志。
地道主播的大出洋相,既固化了外界对老北京的印象,也加深了普通老北京人的愤怒与焦虑。于是他们时刻关注、嘲讽这些地道主播,划清自己与小丑之间的界限。但与此同时,也就为其流量生意添柴送火。
念及此,再看众道与他们的黑粉,倒是共同烘托出老北京罗曼蒂克消亡的味道。毕竟除了宅斗剧,没人再真正需要这么多老理儿。而即便是老北京,也未必有几人真爱喝豆汁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