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汤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欧洲制造业企业存在“外逃”动力
受到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欧元贬值等影响,欧洲工业企业的日子近来不太好过。当前,暴涨的能源价格除了令欧洲老百姓苦不堪言,也在直接冲击欧洲工业界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对于成本格外敏感的钢铁、有金、化工等行业,在利润相对稀薄而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更是举步维艰。
面对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十倍以上的涨幅,许多工厂的出厂价已经无法覆盖成本。今年7月,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下滑2.3%,创下两年多来最大降幅,再考虑到欧元价格也已跌至二十年的新低,相当于进口成本同步暴涨,欧洲工业企业的生产竞争力遭到了双重削弱。
高昂的能源价格并不只是推高生产成本这么简单,还将带来一系列连锁不良反应,诸如工厂停产、企业外迁、区域竞争力下滑等等。欧洲有色金属协会(Eurometaux)在9月给欧盟的公函中明确表示,欧洲有一半铝和锌工厂已停产,很多宣布的还是无限期停产,“根据行业经验,一旦一座工厂进入停产,很有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开工了,因为重启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开销”。
公函进一步指出,“眼下的欧洲去工业化趋势会对欧盟的新能源转型政策造成打击,毕竟能源基建、电动车、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氢气电解槽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金属原材料供应,然而,所有的金属生产都需要稳定供应和可负担的电力和天然气支持,今天发生在铝和锌上的问题,明天也会出现在锂和钴上”。
在对德国600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德国工业协会发现受访企业中每十家就有一家陷入停产,每四家就有一家计划或已经迁出德国。该协会因此警告称,能源危机将在本来就存在的供应链紧张和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之上雪上加霜,可能给德国部分工业企业带来“生存危机”。
从企业角度来看,真的无限期停产,坐以待毙是不现实的。如果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得不到解决,它们最终很可能被迫考虑迁出欧洲,去往能源成本更低的地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去工业化趋势一旦形成,将沉重打击其工业界实力,长远来看,还可能影响到欧洲的未来竞争力。
法国《回声报》网站9月29日刊登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题为《我们承诺降低能源价格并保护我们的经济》的文章,呼吁欧盟保住制造业企业,文中称:
“我们的目标是,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调动所有努力,以便让欧洲的能源价格降下来。我们也希望能给那些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那些面对国际竞争的高耗能大企业。目前欧盟范围内实施的危机临时措施太复杂,无法适应那些面临危机企业的需求。今天支持这些企业,就是为了阻止企业关门、长期混乱以及失业造成的一种长期危机,以防我们的竞争力长期遭受损害。”
另一个异军突起者可能是东欧。在其低廉的劳动力、优惠的税收以及同属欧盟的地缘亲近性等优势之外,多个国家正在着力打造专门吸引欧洲工业企业的政策与策略。最新一期德国《经济周刊》专题报道,众多德国工业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动手前往东欧,比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等国。
以汽车零配件商为例,大陆汽车仅在去年就于罗马尼亚当地工厂增加了500名就业岗位并承诺将继续扩建,还表态将投资2000万欧元在该国设立研发中心;德科斯米尔(Dräxlmaier)官宣将在罗马尼亚投资2亿欧元,会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配伟奥控(PWO)预计将扩建在捷克的两间工厂,并有望增加800名员工;马勒已在东欧先后拥有十五个工厂,采埃孚则在多个工厂投资之余也在追加研发投入;等等。
今年以来,德国工商会匈牙利分会已收到360份德国工业企业的具体投资计划或意向;在招商宣介中,波兰把自己称为替代中国的主要选项,按照中国地方招商项目编制自身官方材料。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德企已在波兰投资逾5亿欧元,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可见,全球范围内一场针对欧洲工业企业的“争抢大赛”正在激烈地展开之中。
三、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该如何做
其实,在华生产发展是机遇还是挑战,每个欧洲企业心里都有一本自己的账要算。从总体来看,不外乎是对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进行一番综合评判比较,然后再做出最终决策。
首先,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这笔账往往是合算的,机遇是无穷的。对于参与跨国竞争的企业而言,横向来看,当前中国在市场、成本、供应链、创新等多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在华生产对于欧洲企业存在明确的吸引力: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成本相对适中;国内市场日益巨大、消费者接受度高;金融监管逐步开放,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等等。
前面几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最后一点即中国的创新研发能力可能受到的关注并不多。
中国欧盟商会(EUCCC)今年6月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高达72%的在华欧洲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公司的创新能力与欧洲公司相当,甚至更强,大多数在华欧企得益于在中国进行创新研发,并将继续这一战略,从而留在中国参与竞争、共享成长。
75%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增加在华研发投入,18%的企业会保持现有水平;55%的受访企业表示其在华“研发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球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5%的企业表示,其在华研发成果不仅用于中国,也在全球市场使用。
实际上,以上四项优势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闭环。大市场催生了大资本与全产业链,大资本与全产业链又进一步助推外资企业在华融入创新链条。
欧盟商会这份报告指出,欧洲企业认识到,中国的研发生态越来越有活力,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有许多优势,包括有大量合作伙伴、富于创新的科研人员、庞大市场以及能够将新技术快速转化为商业应用的能力等。正因如此,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报告发布会上称,与中国脱钩不是一个选项,退出中国市场将伤害欧企自身利益。
不过从另一面即政治逻辑角度来看,当前中西方包括中欧之间地缘政治关系则充满矛盾张力,可能对欧洲企业做出在华投资决策构成挑战。近年来,在美国裹挟下欧洲对华态度屡经嬗变,目前对华脱钩已成为影响日增的政治社会议题。
9月初,路透社报道指出德国经济部正考虑采取一系列对华强硬措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降低与中国做生意的吸引力。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减少甚至取消对中国的投资和出口担保,不再促进参加在华的贸易展览会和管理人员培训等。其立足点在于,不仅要限制中国在德国的投资,还要限制德国在中国的投资。
今年以来,以德国经济研究所、墨卡托研究所为代表的智库,以及大量德国和欧洲媒体也在不断鼓噪对华脱钩、降低依赖性。中国欧盟商会最新报告则显示,受到清零政策、供应链稳定性等问题影响,中国对外国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的吸引能力正在减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时德国经济部罕见地拒绝了对大众汽车在中国某区域新投资的国家担保;9月,经济部又对本已获批的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某港口表示了反对态度。这样的讨论和事件在欧洲主要国家都存在,应该说,德国乃至欧洲企业在华增资扩厂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与舆论压力。
即便如此,中国与欧洲合作的韧劲不应低估,同时,中欧之间也早已不是单行道,中国对欧投资同样在稳步增长,我们在谈判中拥有的筹码已今非昔比。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在欧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06亿欧元;今年一季度,中企在欧投资21.3亿欧元,达到美国的近两倍(约11.7亿美元)。要想助推中欧投资合作屡攀新高,中欧企业进一步合作共赢,我们可能要熟稔双方顾虑,洞悉相互优势,整合彼此关切。
这里,试提出几点建议:
1. 中央政府可重新评估定位欧洲对华重要意义,从历史性高度看到借力欧洲经济底蕴与国际影响对中华崛起的巨大战略价值,继续敞开胸怀、开放合作。
在实操层面,一方面,“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应花大力气不断加强加深对欧盟及欧洲主要国家的交往,在深入沟通中不断寻找和扩大彼此合作面与共识基础;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可不断出炉新的稳外资促合作相关政策措施,给予对华友好与长期经营的外资企业明确预期和合作信心。
2. 地方政府宜加大国际招商力度,深入研究、及时出击,抢抓这一波欧洲工业企业外迁中带来的合作机遇。
一方面,可在进一步钻研洞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着力打造并凸出宣传中国乃至本地区在前述市场、成本、供应链、创新等多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推动欧洲企业在华人才招聘、订单获取、融资落地等业务需求解决,展现诚意与实力。
近期欧洲在华重要投资项目并非都在一线城市,诸如沈阳(宝马)、长春(奥迪)、湛江(巴斯夫)、无锡(默克)等都抢抓住了不少优质国际项目,国际产业迁移的浪潮或将给二三线城市与区域带来难得的新机遇。
3. 中企在欧可加大投资合作步伐,尤其注意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领域与形式,如加强在欧绿地投资、开展技术合作、赴欧创新研发、在欧资本上市,等等。
欧洲企业的跨国合作,往往也取决于是否能找到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中企出海本身有助于双方形成紧密关系,紧紧拉住欧洲有识之士互利共赢的心,有助于双方深度绑定,说服巩固欧企来华意愿。此外,企业自身应加倍致力于科技创新,努力作出卓越贡献,那些能把中国创新、中国品牌乃至中国标准推向全世界的企业家定将受到时代的超额奖励。
近年来,国家实力和国际关系对企业海外发展、地方国际招商的影响日益凸显,反过来,企业和地方的发展与形象也构成了一扇扇国外人士认识中国与中国人的小窗。
我们应顺势而为,既加大力度推动欧洲企业来华扎根、良好发展,通过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对中国市场难以割舍,又促进优秀民族企业走出国门,弘扬互利共赢、扩大生态伙伴,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最终参与所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生态链的全新塑造。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历史性课题,泱泱中国的崛起是全球性议题,面对这张民族发展的关键性历史答卷,企业家们的国际合作、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不再只是商业帝国里的经济故事,而开始具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味道。
从百年历史的标尺来看,中国崛起这一宏大叙事中显然将蕴含更多中国地方政府与中国企业崛起的具象成果,更复杂的时代背景也在呼唤他们拥有更广阔胸襟、更博大眼光、更全面视野,从而推动和引领重要产业领域的价值创造与整合,给自身和世界带来正能量与更大福祉。
参考文献:
1.《法国经济部长:欧盟要尽快设法保住制造业》,2022年10月1日,参见参考消息网。
2.德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40期。
3.《德国企业继续在美增资扩厂》,2022年9月29日,参见德国《商报》。
4.《美国正通过廉价核电吸引德国企业的投资》,2022年9月30日,参见德国《焦点》杂志。
5.《欧洲制造商深受俄罗斯天然气停产影响——几乎没有企业不受能源危机拖累,一些(欧洲)工厂可能永远不会重新开业》,2022年9月11日,参见华尔街日报。
6.《德国经济部正审查遏制中国业务的措施》,2022年9月8日,参见路透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汤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