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发现,十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增加8642万人,占比提升了5.4个百分点。从数量看,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广东和四川6个省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量超过500万人,从占比变化来看,东北、华北等地的老龄化提升幅度较大。

接下来,我们会迎来60岁老人的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饥饿笼罩中国,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但三年的饥饿、浮肿、死亡并没有让人觉得“养不活孩子”而改变生育意愿。到了1962年,情况开始好转,能吃饱了,国人几乎立即开始猛生孩子,我国便进入了连续8年的人口高增长期。这8年中,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时间净增人口1.57亿。

这8年出生的人,现在正好进入60岁。

所以,从2022年到2030年,中国60年前出生即年满60岁的人口年增量将跳跃式增加,并维持高位。2022年达到60岁的人口,从2021年的1187万人增加到2491万人,增量为1300多万人。2023年60年前出生人数有望增长到3000万人,此后多年将维持在2500~2800万人的高位。



老人多了,抚养比上升,福利不堪重负,老人就得自己挣钱。

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2.64亿人,老年就业人口超过6600万人。也就是说,每4个老人中,有1个人在工作。我国就业人口有7.5亿人,在就业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占比为8.8%。也就是说,工作的人当中,每12个人,就有一个老人。其中,65岁及以上占比为5%,也就是说,每20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人为65岁及以上。老人工作的比例显然大于很多人的想象。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身体状况还可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愿和能力,甚至也有继续工作的需要。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的推算,我国各大行业中,农林牧渔的老年就业人口占比最多,占总就业人口的5.82%,占老年就业人口的66.16%。换句话说,每三个老年就业人员,就有两个从事农林牧渔业,更直接的说,就是农民。

一方面,这是因很多老人都在农村,只能从事农业劳动;另外,现在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很少,他们需要劳动换取生活费;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老人并不存在退休的概念,只要能干得动活,都会一直干下去。这在统计上就会推高农村老人就业的比例。

曾经有新闻说90多岁的老奶奶还在工厂干活,引发关注,后来有人说,她是在她孙子开的厂里干活,没人要她干,她自己愿意的,反正也没事。这当然是一种特殊的、理性化的、美化的状况,大多数老人要劳动,更多的还是看在钱的份上。

比起农村老人,城市老人的就业情况会更“舒适”一些。

对于有着较高学历、技能的退休老人来说,想要继续工作并不难。他们几十年的职场积累,有大量的人脉、经验。60岁的年龄并不大,精力也足够,往往是抢手货,被原单位返聘,或者另外的企业招聘。

前段时间,有个做房地产的朋友手上有个郊区的养老楼盘。这个楼盘的服务之一,就是有小区医生,平时接受一些业主的医疗保健咨询,然后组织一些讲座。他们想找一个退休医生来做这个事,每周去两三次,工资大约一万多。他一直找不到人,为这个事发愁。我就问他,上海那么多医院,找一个退休的医生还很难吗?他说,不好找,没人来。由此可见,上海的退休医生也蛮紧俏的。

老人继续工作是一个全球化现象。

2020年9月,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日本65岁以上高龄人口数量及占比均刷新纪录。在65~69岁人群中,高达50.3%的人仍在工作,这是该年龄段的就业者占比首次超过五成。而日本65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中,有25.1%的还在工作。而在2013年,这一比例还只有10.1%。

日本法定退休年龄下限是60岁。2021年4月修订后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把鼓励退休年龄提升到70岁。根据该法,企业可通过提高或取消退休年龄、返聘等5种方式,努力为有意愿工作到70岁的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韩国老人就业的比例比日本更高。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的就业率为34.1%,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一。韩国统计厅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5月,韩国55~79岁具备经济活动参与能力的高龄人口首次突破了1500万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上升到近3成,这一群体就业率更是达到58.1%,创下了历史新高。

韩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而实际上,人们平均工作到71岁才会真正休息。在韩国,有420万老人在工作,而韩国总人口也才5000万。由于知识落后、体力下降,老人能找到的工作也是诸如快递员、保安、清洁工、加油员等低端岗位。

韩国老人继续工作的原因很简单,为了增加收入,让老年生活更有质量。韩国国民养老金调研机构2017年表示,50岁以上韩国国民维持“最低标准生活方式”平均每月需要至少145万韩元。然而,缴纳保险20年以上的韩国人平均每月只能拿到养老金88万韩元。韩国养老金难以满足退休老人“最低生活标准”,为了弥补,老人就需要去工作。

德国联邦统计局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就业人口约为3820万人,其中约103.9万人是退休后再就业人员,约为10年前的两倍。

2007年德国议会通过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从2021年开始,每年延迟退休一个月,从2024年开始每年延迟两个月,直到2029年实现67岁退休。在这个政策下,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老人就业比例不断上升,在2010至2020年这10年中,德国60~64岁人口就业率从41%上升至61%。其实,这不仅是政府规定,在德国,即便65~69岁这个年龄段虽已超过当前退休年龄,但就业率也几乎翻了一番,从2010年的9%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17%。这显然是主动行为。从20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德国65岁及以上的就业者中约1/3(约42.7万人)是为了生计,另外2/3养老金、资产较多,只是为了增加收入,参与社会生活。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65~74岁的老年人约有19.2%在工作,2020年该比例上升至26.6%,预计2030年将升至32%。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打工人占到美国劳动力的6.6%,预计到2030年将占到10%。

2019年,麦当劳与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及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基金会合作,雇用更多的高龄员工,在美国五个州试行一项计划,让加盟商招聘更多的美国老年人。麦当劳当时表示将在夏天招聘25万名员工,老年员工比重预计达1/10。

近日,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北京一家麦当劳不限年龄招聘员工,还特意提到了包括退休人员。对退休员工的要求是,女50岁以上、男60岁以上,弹性工作制。每周上4~5天班,每天4~8小时,工资为1800~3500元/月。据说现在有些低线城市青年人外流,麦当劳会招聘退休人员,退休人员的比例能达到5%。

麦当劳里的岗位,很多都是人力密集型的服务岗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服务性岗位,不需要技术,收入也不低。但年轻人去做这些岗位仍然是不划算的,因为成长性低,不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但这恰好适合需要工作补贴老年生活的退休老人。服务业的很多岗位,都适合老人。

不要去批评麦当劳,麦当劳此举,在解决自身劳动力来源的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的善举。现在老年人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小企业,都是一些门卫、保安、看仓库、收废品等工作。麦当劳公开招聘退休人员,可以让这些老人进入一个更正规、更有保障的工作环境。这是一件好事。

帮助低龄老年人工作,有计划地开拓低龄老年劳动力市场,发挥低龄老年劳动力的价值,其实挺好的。因为一旦养老金不足,很多人必须工作。显然,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找一份新工作的难度,适应新岗位的难度,会远远大于就在旧单位上班。

前不久,日本知名家电零售商野岛宣布,员工即使年满原规定的65岁退休年限,如有意留任,只要该员工的健康状况与工作态度符合公司要求,就能以“一年一约”的方式进行续约,最长将持续聘任其至80岁。野岛将这个上限进一步提高到80岁,这并不是压榨员工,反而是为了避免员工重新去找工作的尴尬,体现了日本企业对职工的善意,对社会的责任。

不管情感上是否接受得了,这就是当下中国乃至全球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让老人就业变得更人性、更安全。《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为退休老人没有交社保,就没有工伤保险,这对用人单位来说,就是很大的风险。很多问题也需要有预案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