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世界发生无数变化和动荡,英国也在这期间日渐衰落。女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虽然政治权力有限,但她始终致力于当好君主,维护王室形象,发挥着团结民众、凝聚力量的作用。通过维系英联邦,也保持了英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也是很多英国民众爱戴女王,并认可君主制存在的原因。

2.民调显示,虽然目前君主制在英国的支持率仍然很高,但是民众对王室长久存在并不看好。香港浸会大学李文教授认为,女王去世后,王室只是暂时维持现状。君主制还能存续多久,要看王室能否与时俱进,为社会关切的话题积极发声,此外,更关键的还是英国民众的态度。

3.长期以来,女王是英国王室和君主制稳定存在的基石。查尔斯三世登基后,由于他此前经常口无遮拦,并且在戴安娜王妃事件中饱受争议,有不少英国民众对其不满。近年来,王室中威廉王子的支持率仅次于女王。为了王室的形象和长远利益,查尔斯会否通过尽快让位给他,来保证民众对王室的支持,还不得而知。



▎悼念英女王,澳大利亚地标悉尼歌剧院建筑上投射出她的巨幅肖像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本期“香港號”,我是陈笺。当地时间9月9日,英国新国王查尔斯三世公开发表电视讲话,向他挚爱的母亲伊丽莎白二世含泪表示深切哀悼,称她一生都是激励自己和全家人的好榜样,形容母亲的去世是“无法计算的损失”,并承诺将以“忠诚、尊重和热爱”来履行其君主职责。在位70年的女王,对于英国是怎样的存在?深受国民爱戴的女王离世,会给英国带来什么影响?君主立宪制是否还能延续?相关话题,请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专业应用系主任、资深媒体人李文教授来作分析。





全球王室大多走向没落

英女王为何仍能保持影响力?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李教授您好,女王离世之后,很多英国民众对此表示悲痛。她为何备受爱戴?

李文:首先,英女王在位70年间,英国以至全世界都发生了巨变,也出现了很多动荡的局面。

以英国为例。二战后,它经历了国力衰退的阶段。当年号称 “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渐渐衰落,变成如今的英联邦。冷战结束后,英国最初加入欧盟,后来又退出欧盟。在一系列变化和动荡之中,英女王仿佛定海神针一般,以君主的身份带领国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所以,即便是看现在的民调,其实英国大多数民众仍然认为,君主制是适合英国的。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逝世后的第二天,伦敦白金汉宫外摆满悼念她的鲜花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您在BBC工作多年,一直观察着英国的发展。在世界上众多王室都渐渐没落的时代,英国女王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李文:女王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她继位开始,70年如一日,尽其所能去当好一位君主。

其实,在这背后她也付出了很多。虽然她不能干预政事,但同时她要对整个英国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很多功课,有充分了解。当遇到危机时,她也需要忍辱负重。

比如刚刚我们提到,这么多年来,英女王在公共形象上遭遇的最大危机,可能就是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巴黎意外车祸身亡。当时英国民众非常悲痛,他们认为她是“人民的王妃”。有些人希望女王能出来发表讲话,表示哀悼。一开始女王是不愿意的,在她眼里,王妃去世其实也就是她的儿媳妇去世,属于王室的私事,她不需要做任何的公开表示。但是后来,由于民意压力太大,她被迫公开发表电视讲话,悼念戴安娜王妃,甚至在其灵柩下葬途中,还要特别经过白金汉宫,由她带领王室成员在门口迎接,行注目礼。



所以,这一切可以看出,其实她也在改变。本来很多事情,她都希望用王室的传统做法低调处理。但后来,她也根据社会以及世界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这也是她的成功秘诀之一,即面对现实,改变自己,维护王室和她的形象,让王室得以延续。



女王在位70年

维持英联邦的稳定与影响力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女王虽然备受民众爱戴,但是我们也看到,她在位期间,英国正逐渐走向黯淡。女王是如何处理国际关系的?

李文:首先,由于女王的父亲50多岁就突然病逝,当时她继位时仅仅只有25岁。我们认为当时她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当初也是在意外情况下继位,没有太多准备,但他即位后工作非常努力。我觉得她父亲在国王位置上的所作所为,对她影响非常大。

伊丽莎白二世继位后,利用英国君主的身份继续发挥影响力。随着全球非殖民化发展,大英帝国很快开始土崩瓦解。但是,她又想出英联邦组织这么一个新想法。



▎英国女王2011年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在墨尔本联邦广场与民众见面

英联邦组织虽然松散,但是直到今天,它仍有50多个成员国。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联盟。而女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她可以发挥很多作用。

到目前为止,英联邦里的14个国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还是英女王。换句话说,这些国家有什么重要活动,还是要把女王请出来。所以,尽管英国国力衰退,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它仍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女王去世对君主制国家意味着什么?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如您所说,英国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君主立宪制做得最成功的国家。那么,君主制对英国的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李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国王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看似权力很大,包括任命政府新任首相,以及签字审批各种重要的法案。但实际上,所有重大角色又不是由王室扮演,女王只是象征性地走形式而已。

所以,英国既有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来维系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同时,又有一个现代民主的政府,在执政上尽量反映民意,带领国家向前发展。



▎今年9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左)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正式任命伊丽莎白·特拉斯为英国新任首相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如您所说,英国的君主制比其它国家更成功。在一些英联邦国家,虽然也是君主制,但大多是名存实亡的。您觉得,英女王离世后,君主制国家会出现哪些变化?世界又会发生哪些改变?

李文:环顾全球,仍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可以说非常少,其中,君主仍然发挥一定影响力和作用的国家更少。

绝大部分的王室,特别是欧洲国家的一些王室,基本上就是摆设。可能也就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或仪式上,扮演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但平时几乎是没有实质作用的。相对来说,英国王室能发挥的作用比较大,虽然也是象征性的,但是它确实能团结民众,凝聚力量。

在女王去世之后,我觉得英国王室可能也只是暂时维持,能否长期存续,还要取决于他们能否与时俱进。这一两年,特别是威廉王子,经常会说英国王室如果想延续下去,就必须要与时俱进,要更透明,作为王室成员要更多地关心普通民众所关心的一些热门议题,比如说气候变化、环保议题,并在这些方面进行发声。



▎威廉王子夫妇与女王


某种程度上,这些做法或许能延续英国王室的寿命,但它能否一直延续下去,我相信还是要经过一些时间的考验才能确定。



君主制会否终结?

英国民众意见是关键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君主制在英国还能延续多久?

李文:还是要由英国民众来决定。其中一个适合拿来做参考的事件,今年6月份,英国在庆祝女王登基70周年的时候,一家英国的民调公司做了一份调查,问题是“你认为英国是否应该延续君主制?”大概有60%的民众,答案是肯定的,另外有20%多的民众认为应该改为民选的国家元首。所以,目前来看,君主制在英国的支持者远远占上风。



▎今年6月2日,英女王(左三)在庆祝其登基70周年的“白金禧年”阅兵式庆典上,与其他王室成员,(左起)卡米拉、查尔斯,以及凯特和威廉还有他们的三个子女在白金汉宫露台亮相

但是这个民调还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100年后,英国王室制度是否应该延续下去?”只有大概33%的65岁以上老人认为应该延续,持肯定态度的年轻人比例更低。所以,在英国人心中,他们对王室长远存在的可能性,都不太看好。



如何维持英国王室形象?

查尔斯三世面临3大挑战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女王是王室的基石,她的离世对王室有何影响?

李文:首先,很多人会认为,英国王室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女王自身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的确,在过去70年,女王可以说是保障英国王室,甚至君主制稳定、延续的基石。如今她去世后,继位的是其长子查尔斯三世。其实他可以有其它选择的,比如叫菲利普,或者叫亚瑟,又或者叫乔治。但他偏偏选了查尔斯三世这个称号,原因未知。在英国历史上,查尔斯一世和二世(即查理一世和二世)最后的下场都不太好,难免会让人联想这是不是一个不祥之兆?希望不是。



▎当地时间9月10日,查尔斯三世在英国圣詹姆士宫宣誓登基


其次,平心而论,这几年查尔斯三世在英国民众心中的形象稍有改善,但仍有不少人对他非常不满。对于当年戴安娜王妃去世,这些英国民众仍然耿耿于怀,他们都认为王妃去世,查尔斯负有很大的责任。换句话说,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不愿看到查尔斯继位,这已经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危机。

最后,以前还是王储的时候,查尔斯经常管不住嘴,会对一些敏感或争议事件发表意见。这一点,跟他的母亲很不一样。女王在位的70年期间,一直很得体,至少在公开场合没有说错话。所以,又会让人担心,查尔斯成为国王后会不会依旧口无遮拦,惹麻烦、引争议,这是另一个不确定因素。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首次以君主身份向全国发表讲话,他强调将继承母亲鞠躬尽瘁,“终身为民服务”的坚定承诺


其实,这几年英国国内有一种很强烈的声音:查尔斯三世继位一段时间后,能否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威廉王子。的确,英国普通民众对王室成员的支持率,威廉王子夫妇可能仅排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后。

有人会说,为了王室长远的利益和发展,要不让查尔斯干一段时间后马上交棒?说不定还能让更多英国民众继续支持王室。当然,查尔斯会不会这么做,还不得而知。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非常感谢李教授,分析了女王离世后的英国将会何去何从。在位70年,女王在英国一直发挥着“定海神针”般的作用。接下来,接棒后的查尔斯三世,能否像他母亲一样受到民众爱戴,以及君主立宪制能否延续,也要面临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