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德国人,度过了一个很不快乐的中秋节。当地时间9月9日,波兰总理马泰乌什·莫拉维茨基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的采访时,表现得十分“战狼”:

波兰已经成为整个欧洲的“发展火车头”,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并且,对于前段时间波兰要求德国赔偿1.32万亿美元二战赔款遭德国拒绝一事,莫拉维茨基表示德国拒绝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波兰,将继续索要赔款。



当天,莫拉维茨基还对欧洲“经济发动机”德国做出严词批评:

“柏林一直吹嘘的能源政策彻底失败了。放弃煤炭和核能为时过早,更不用说建设‘北溪’管道和与之相关的对俄依赖。德国(犹豫不决)的政策给欧洲造成了重大损失。”

莫拉维茨基认为波兰对俄的制裁政策,才维护了欧洲的团结。

波兰总理的长篇大论简而言之,德国,无德;波兰,当立。

尽管德国被波兰方面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日子还得过。

随着德国加油补贴政策在8月底到期,进入9月,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驱车前往波兰加油。因为,一升油,波兰的价格比德国便宜50—60欧分。

尽管曾经横扫欧洲的德国日耳曼是个尚武的民族,但是,一分钱也是钱,更何况50、60分。你骂我,我可以假装听不见。

毕竟,能源危机已经将寒气,传递给了每一个德国人。



重大事件发生在今年8月,俄罗斯对欧盟供气的主要管道“北溪1号”突然断供。

俄罗斯的解释是压缩机站涡轮机出了问题,德国西门子不好好履行检修义务,只好无限期停着。莫名背锅的德方否认三连,但无济于事。

那么,“北溪1号”断气对德国意味着什么?

去年,“北溪1号”从俄国向欧洲运输了592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欧盟从俄进口天然气的约三分之一。其中,德国有55%天然气进口依靠俄罗斯。



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强国,能源是德国制造业的最重要成本之一,大约占到德国制造业成本的30%-40%,没了能源德国汽车、化工等整个制造业的供应链都会受到震荡。

我们以产业链上游的玻璃为例,8月中旬,德国玻璃协会称,如果俄罗斯停止天然气供应,玻璃行业每家工厂将面临5000万欧元的损失。

因为熔化玻璃的熔炉需得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一旦冷却,就会导致生产设施损坏。

而玻璃停产,就意味着将同时中断欧洲食品、制药、医疗、汽车、太阳能和建筑行业的供应链。

除了整个产业发展受损,人民的日子也不好过。

电价涨了6倍的情况下,德国人现在开始囤柴火了。

在过去,在德国使用柴火供暖的家庭不到6%,其中近50%的家庭使用天然气供暖,另有25%的家庭使用燃油供暖。

但如今,天然气断了,加油要“屈尊”前往波兰,柴火也供不应求。

8月中旬,德语“柴火”成为谷歌上的热搜词汇。为了防止恐慌性抢购,有销售商被迫推出“限购”措施——一次只能购买3箱柴火。



9月1日德国柏林一家建材超市的柴火

即便如此,德国木柴行业联邦协会前不久宣布,市场上已经没有木柴了。

下一步估计就要借鉴瑞士的“室内超过19度就得坐牢”手段了。

当然了,鉴于德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少了天然气也不至于冻死人,只是和以前的舒坦日子相比,大冬天要在家里裹棉袄可以说相当憋屈。

这样落差导致民众纷纷奋起反抗。

9月3日捷克爆发数万人示威、要求政府稳定能源价格。9月4日,德国数千人在科隆市游行示威,抗议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并指责对俄实施的制裁反而导致德国民众生活受到影响。



而这时俄罗斯也不失时机的补刀。

9月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当天的新闻会上摊牌了,“北溪1号”管道出现涡轮机问题完全是由于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管道无法正常运行(不是修不好)。

想要重启输气?那就取消制裁。

内外交困让德国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这件事最尴尬的不是“断气”本身,而是“断气”带来的后果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在俄乌冲突之前的20多年,为了摆脱能源卡脖子问题,德国在能源领域付出诸多努力,甚至已经计划在2024年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了。

离目标仅仅差2年。

如果说,一场俄乌冲突,让德国几十年的能源努力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德国能源革命之梦,开端源于另一场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选择在以色列最放松的赎罪日,对其发动猛烈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就此爆发。

而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让原本占优的埃及和叙利亚遭到重创。

愤怒的阿拉伯国家为主的石油输出国组(OPEC)决定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使得石油价格飙升了三倍。



一场能源危机就此席卷西方工业国。

那时,德国工业还极大地依赖于石油,它占了全部工业能源消耗的将近40%。

德国工业联邦联合会为此建立了一个危机中心,将德国工业界的全部石油储量数据都集中到这里。

为了保证石油供应,当时的政府甚至下令:1973年11月和12月的四个星期天,德国人不得开车;周内在高速公路上的时速不得超过100公里,乡间公路不得超过80公里/小时。

空无一人的公路甚至成了人们的散步场。



这次的石油危机让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能源恐慌深入了德国等西方国家的骨髓。

德国意识到,想要真正掌握自身的国家安全,必须摆脱能源依赖,建立自己的能源体系。

这个能源体系如何建构?

德国整个国家,国土面积就云南省这么大,再加上德国由于制造业很发达,能源消耗极大,虽然煤炭资源不少,但长时间消耗,化石能源存量自然跟不上。

从长远打算,德国将眼光瞄向了核能、光伏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而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德国政府决定退出核能,更加专注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后根据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了8次修订,内容涉及新能源上网电价调整、补贴分摊、并网技术管理要求以及如何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等。

一系列的红利政策、大规模的补贴催生了德国光伏、风电产业的快速崛起。

它的补贴红利甚至让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分得一杯羹,催生了中国光伏行业的第一批首富。

能源生产端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解决消费端的问题。

德国是一个汽车产业强国,全球知名的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等等,但麻烦的是德系车主要都是油车。



如果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用新能源车进行消化,就成了一条不错的闭环路线。

这样就能打破“石油-汽车”依赖性能源体系,实现“新能源-新能源车”的自给自足式的新循环。

当时德国考虑的是氢能汽车和电动车等方向。

2012年5月,德国柏林市政当局通过一个加油站,展现清洁能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这一加油站能够提供100%由风能生成的氢气,当时的德国清洁能源合作项目主席帕特里克 施内尔介绍称,一辆普通轿车一次约可加4千克氢气,每千克氢气对应的公里数约为100公里。



德国尝试氢动力警车

但从德国如今的情况看,德国的这套能源体系玩的并不是很好。

首先,从能源生产端来看,德国的电力结构确实发生了值得肯定的重大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已由2000年的6%上升到2020年的46%,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占2020年总发电量比重大于31%。

但它的问题在于,即便没有俄乌冲突,电价也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消费端难以完全接受。



过去十年中,由于可再生能源分摊费快速增长,德国居民电价持续走高。2019年为30.43欧分/kWh,比2000年13.64欧分/kWh上涨了151%。

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根本,在于它的价格要比肩化石能源,甚至比化石能源的价格更低。

否则所谓摆脱对更高效的、更便利的化石能源的依赖,就是一句空话。

最终在俄乌冲突的黑天鹅事件中陷入困境。

而从消费端看,德国电动车更是发展滞后。

德国是内燃机的先行者,也有世界上最主要、水平最高的燃油车生产商。德国车企从燃油车转型电动车无异于是对自己绝对优势的放弃。

比如,传统燃油车最复杂、最值钱、制造链最长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而新能源汽车则用电机、电控代替。

但是,在过去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油车上下游企业内部早已盘根错节,彼此之间有深刻的利益绑定,某一个生产研发环节的改变,很可能意味着利益链条的重新分配,上下游产业链互相牵扯。



然而,不论是新能源革命,还是碳中和目标,对全球市场来说,新能源车都是大势所趋,德国又不得不做出改变。

为了避免德国汽车巨头们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德国政府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模式,逼迫这些旧势力发展新能源车。

所谓“胡萝卜”就是消费端的刺激,如购车补贴、建设公共充电桩、免过路费等。

而“大棒”则是借用欧盟严格的排放法案,具体到乘用车领域其实就是一个核心指标:95克/公里。(即:乘用车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95克,而轻型商用车不得高于147克。)如果新车测试无法达标,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这样的双管齐下驱动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车,按理说是可行的。

但是,围绕油车,德国工业潜伏着无数可以躺赢的“隐形冠军”,巨大的旧有利益,是发展新能源天然的阻碍。

补贴,我可以领。排放,我可以造假。



让它们放弃自身绝对优势的领域,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德国极可能失去在汽车产业中的主导地位。自然不愿冒险。

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这样的方式来发展,德国电动车的路走得有些慢。

例如,被赋予厚望的德国新能源车代表大众ID3,一开始就“耍猴”,发货从刚开始的2019年底推迟到2020年9月,延迟将近一年。

发货迟的原因是,软件没有完工。

ID3本该在下线后像智能手机那样以OTA的形式远程、实时更新系统软件,但在临近交付的关键时刻,软件仍在匆匆赶工。

不得已的情况下,即将交付的120辆大众电动车代表ID3却只能在线下”刷机“,写入让车辆能正常驾驶的系统软件。

这就造成了一向高举环保大旗的德国,在今年6月明确表示,不会同意欧盟到2035年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车的计划。



在新的时代,德国拿不出油车时代那样辉煌的成绩,这也是波兰把德国当“软柿子”捏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在德国也在习惯自己不再是谁谁的“引领者”、“发动机”这样的身份,转变成为“合作者”。

因此,今年6月13到28日,短短半个月,我们看到德国工业最耀眼的3颗明珠奔驰、宝马、奥迪,相继宣布,在中国进行电动车规模化生产。

按照德媒体的报道,2022第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07%,中国贡献了2/3。

也就是说德国用实际行动承认了,中国在新能源和电动车这条路上,一骑绝尘。

毕竟,中国光伏、风电都已经干到了世界第一。



全球风电装机占比

中国还掌握了光伏全产业链技术,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光伏上下游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卡国外的脖子。

更重要的是,价格打到了和煤炭一样的平价,也就是说,它可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平替。

2019年,英国《自然·能源》杂志在线发表研究称,在中国所有的344个城市,工商业太阳能光伏系统能够以低于电网供电的成本发电。在其中22%的城市中,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成本也低于煤电。

而在电动车方面,中国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无论是电机还是轴承还是电池,中国都有世界级领先的企业。如宁德时代、三花智控、东山精密等。

甚至连上游的原材料锂矿,在中国的早早布局下,实现自给自足。

就我国自身来说,锂矿资源也很丰富,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五。同时我国还有海外的广泛布局。



从阿根廷到澳洲锂矿,到刚果的钴矿,以及广阔的青藏高原上的盐湖提锂工程,到处都有中国的资本。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新能源革命从生产端到消费端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这么强,最先开始变革,中国却能实现后发先至?

中国能源革命的路径与德国有不小相似之处,例如中国一样的煤炭资源丰富,但同样也是“缺油少气”。

202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1.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6%。



同时煤炭消耗量惊人。2021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

除了政策引导,中国新能源后发先至,能干到世界第一,是因为中国有大规模制造能力。

对于坐拥全球38%制造能力的中国来说,只要突破一个赛道的核心技术,就能够和自己的大规模制造能力结合起来,就会从成本和规模上彻底碾压竞争对手。

在2012年之前,中国很多光伏企业就是个低端代工厂,属于典型的三头在外(原材料、技术、市场),而欧美的一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就让整个行业差点覆灭。

但国家看好新能源未来,以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向光伏企业下发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意见稿)为开端,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开始不断推出,国内市场需求打开,光伏发展进入新阶段。



虽然在“双反”中大批光伏企业死亡,但它们积累的人才、技术、行业知识却并未消失,而是在中国市场上重新活了起来。

有了技术基础,再加上能够大规模制造的市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们激烈竞争,不断的技术变革,使得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成本不断下降,最终装机环节能够达到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相近成本甚至更低。

2018年以后,等欧洲“双反”结束时,中国低价高效的光伏产品在全球难逢敌手。

对于汽车这种国家支柱型产业,中国自然“渴慕”已久,但中国汽车产业落后于德、日太久,更何况燃油车的壁垒太高。

面对一个个隐形冠军,即使中资选手实现逐个突破,但是,油车技术已经定型,且品牌壁垒根深蒂固,这仍是一块难以撼动的市场。

因此,对中国来说,处在技术变化中的电动车,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巨大超车机遇。

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果断投入,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

方式还是一样的“简单粗暴”,政府继续对这一领域进行长远规划和大规模补贴,企业点中核心技术节点,进行大规模制造。



从2013年至今,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总额超过3000亿,直接催生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及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的造车新势力,效果非同一般。

在供应链体系方面,中国电动车到现在已经能实现整个电动车供应链的本土化。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称,2021年末上海工厂已将其90%以上的供应链本地化,未来中国制造的特斯拉车型可以达到近100%的本地化生产率。

而在生产效率方面,8月15日,马斯克称,特斯拉全球累计生产超过300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生产了100万辆。



在技术方面,以电动车最核心的锂电池领域为例,欧洲电池产业在人才、技术积累、原材料供应,乃至产业链构造上,全面落后。含镍、锰和钴的锂电池材料和电池产品都主要进口自中国。

这就意味着在电动车领域,中国同时掌握了技术、效率和市场,走在了世界前列。

尾声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这场闪电战中,德军就用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就直接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仅仅1个月,波军就阵亡6.63万人,受伤超过13万,被俘超过90万。而德军仅阵亡1.06万人,约3万人受伤。

二战期间,约2000万德军,横扫了大半个欧洲。

当年,纳粹德国所作的恶,有目共睹。

但,没有人会否认德国当年冠绝全球的军事、工业能力。

此前我们的文章讲述过,二战之后美国、苏联瓜分了德国的工业果实,才有了波澜壮阔、不计成本的冷战,间接推动了全球科技、工业的发展。

军事、工业实力,本身无善恶,就看掌握在谁的手中。



纵观全球,德国,是少数值得我们平视的国家。德国的兴起、衰退,都值得我们参考。国与国之间,往往先讲实力,再讲道理。当你的火箭、卫星环绕地球,当你的工厂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汽车、飞机,别人就会仰慕你。当你实力衰退,别人就会把你当“软柿子”,用道理来压你,用无“德”来辱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