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据人民日报消息,截至9月5日20时30分,地震已造成46人死亡(其中甘孜州29人、雅安市17人)、16人失联、50余人受伤。祈愿平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西部第一省,真的太难了》,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为消防救援力量在磨西镇青岗坪村转移伤员。)


今年,四川真的太难了。


高温、限电、山洪、山火、疫情、地震……短短一个月时间,四川人民统统经历了一遍。


先是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袭击四川,作为中国水电第一大省、西电东送主力省份的四川,罕见出现了缺电。


高温刚刚退却,疫情却又卷土而来。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包括省会成都在内的多个地市,实施静态管理。


疫情未退,地震突如其来。


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中距成都226公里,数百公里之外的重庆、西安等地震感明显。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在问,“天府之国”怎么了?


一、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面对罕见高温及干旱天气,有人发出了“大旱之后必有大震”的预警。


这一次泸定地震,是否验证了这一传闻?


其实,大旱与大震之间并无必然关系。“旱震”之说更多只是赌概率的一家之言。只有时间足够长、范围足够广,总有撞对一次的时候。


据澎湃明查统计,从1900到2013年的114年间,大陆地区发生过 1297 次大旱,大旱之后1至3年后发生大地震的,共有 38 次,占比不到 3%。


我国本身就是世界上地震最频发的国家之一,而四川则地处我国五大地震带之一的南北地震带上。



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挤压,横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的四川省,分布着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三大断裂带,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


14年前举国震动的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这一次的泸定地震,则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


数据显示,仅过去1年来,四川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超过80次。而近5年来,四川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465次。


2013年以来,全国发生了30多次6.0级以上地震,而四川就占了8次,其中3次发生最近几个月。



在此之前,四川接连发生了2013年芦山7.0级、2014年康定6.3级、2017年九寨沟7.0级、2019年长宁6.0级、2021年泸县6.0级。


今年以来,四川接连发生了芦山6.1级、阿坝州6.0级、泸定6.8级三次6级以上地震。


虽然冲击不绝,四川人民一次次以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迎难而上。


二、地震预警有多重要?


地震频发,地震预警就显得十分重要。


地震预警,不同于预测。受制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精准预测地震,最多能预测一定时间合范围内地震发生的概率。


地震难以预报,但快速预警却可以实现。在地震面前,能抢回几十秒乃至几秒的时间都弥足珍贵。



地震预警的原理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小,后者传播速度慢、破坏力大。地震预警,就是利用两者的时间差发出警报。


目前,中国正在建立由1987个基准站、3269个基本站以及10349个一般站组成、平均台间距约为50千米(重点预警区12千米)的地震观测网络,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提供及时预警。


这方面,四川已经先行一步,建立了全域秒级预警信息,预警首报平均用时6秒,烈度速报精度10~15公里。


据红星新闻报道,本次泸定地震发生后,预警系统发生时第5秒发出预警,给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雅安市提前20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50秒预警。


据《西北地震学报》进行的研究:


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预警时间10 秒,伤亡减少39%;20秒预警可以减少高达63%的伤亡。


相比当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如今面对一般地震,我们已有足够多的手段进行防范,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三、天府之国,是哪里?


四川地震频繁,为何又有“天府之国”之名?


虽然外界都把整个四川都视为天府之国,但严格来说,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盆地,更进一步,特指成都平原。


四川是我国地形最为复杂的省份,横跨第一第二阶梯,从川西到川东落差近7000米。


川西北属于青藏高原的范畴,平均海拔3000~5000米,川西南则属于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看似地域辽阔的四川,只有1/3左右的四川盆地可供开发。


不过,四川盆地又不同于其他以平原为主的盆地,而是充斥着大量的山地和丘陵,所谓盆地的只是相对于周边的高原、山脉而言。


偌大的四川,只有成都平原相对富饶,而成都平原面积仅为2.3万平方公里,不到四川全省面积的5%。


所以,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的不同,四川构建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川西北、攀西五大经济区。



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以不到20%的面积,集聚了四川一半以上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GDP。


独特的地理格局,形成了成都在四川古往今来的独特地位,也造就了今天成都独一无二的强省会地位。


四、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


作为经济大省,四川被赋予“勇挑大梁”的重任。


前不久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提出,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参阅《东南5省,有多重要?》


这6个经济大省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


经济大省不一定是经济强省。四川或许称不上强省,但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大省。


四川是我国TOP10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还是名副其实的西部第一大省。


2021年,四川GDP总量为5.3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工业增加值1.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8;常住人口8372万人,位居全国第5。



一说起西部,许多人只会想到靠天吃饭的能源产业,以及靠着劳动力红利的加工制造业。


然而,在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省份,许多产业在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四川不仅是水电大省,还是能源装备大省。


四川是全国少有的具备先进水电、清洁火电、高端核电、大功率风电、燃气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维修、运营等全产业链能力的省份,发电装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四川能源装备产业(含晶硅光伏)年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约占国内全行业1/5;15项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料生产基地,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居全国第一。


不仅如此,四川还是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早在2019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就已突破万亿大关,2021年总产值高达1.4万亿元,到2025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横跨半导体、新型显示、PC制造、手机制造等领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周边地市。



目前,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川封装测试,5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川生产。


这些优势产业,一旦因限电或疫情冲击而停产或限产,影响的就不只是一省一地,而是全国产业链的稳定性。


五、GDP离8万亿,有多远?


四川如何挑起经济大梁?


如果东部沿海省份的财政稳定与否,关乎全国的转移支付大盘,因此高层明确强调“广东等4个沿海省份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那么,四川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能源供应的“大后方”的战略定位。


且不说四川是中国水电第一大省,每年都有1000多亿度电,通过“西电东送”,输送到江浙沪包邮区。(参阅《中国水电第一大省,竟然缺电了?》


数据显示,四川外供电力,分别占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最高用电负荷的34%、12%和17%,约占华东区外受电的三分之二。



过去10年来,四川“西电东送”的总电量,相当于11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


在水电之外,四川还承担着“川气东输”的重任。


自建成运营以来,川气东送累计输送天然气超1382亿立方米,辐射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8个省份80多个大中城市。


另一方面,四川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还关乎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


四川虽然是第六经济大省,但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区位优势不佳,不同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目前依旧是我国最大的转移支付净受益省份之一。



所以,四川本身的经济是否具备韧性,能否抗住疫情及天灾的冲击,关乎着全国转移支付大盘子的稳定性,也关乎自身的长远发展。


从西部大开发的视角来看,整个西部需要强中心城市来引领,也需要一个经济强省作为支撑。


在城市方面,成都、重庆、西安作为“西三角”早已脱颖而出,而四川能否成为整个西南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后盾,无疑值得期待。



根据规划,到2027年,川渝两地GDP总量有望达到12万亿,其中四川突破8万亿、重庆冲击4万亿。


高温干旱和地震都不可怕,疫情也终会过去,四川终将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