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在群里捡的,发给朋友,朋友也很懂,回我了这个。

从字体大小来看,应该是P图。但头像都是同一个人,却没人知道这位医生是谁。
被符号化运用,此刻的他不仅仅是他自己。他是万千网络医生的一员,传达的是在线问诊整个概念的作用。
即便有这样的自我介绍,放在表情包里也一并视作梗图。
权威、专业、严肃的措辞成为一种独特的幽默,专治emo、作妖、憨痴、突发狂躁。


生活中难免遇到些身体不适,互联网提供了快速的解决办法。去医院是第二步骤,第一时间,很多人会本能地拿起手机搜索解答。
坐镇网络端口的专职医生应运而生。他们大多隶属于国内各大医院,兼职会诊八方病患,哪怕只是初步答疑,安抚情绪,也算是贯彻医德,造福于民。


当然,比起实地看诊,线上问诊的局限可想而知。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得用上听诊器等各种辅助器械。
但线上问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它满足的是刚需,是六神无主时的定心丸。

情绪内耗是个值得正视的问题。
如同许多心理疾病,“情绪内耗”也跟抑郁症,神经病一样被滥用,泛娱乐化。
根据百科解释,它指的是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失去了情绪弹性。自责,多虑,恶性循环,从而焦虑抑郁。
患病引发多疑,心理问题会诱发躯体疾病。这意味着本就染上病灶的肉身将面临双重打击。
去医院成本很高。看病五分钟,挂号排队三五天。在与病灶独处的这段时间,网络医生能够对付你的内耗,切断恶性循环。

从已解决问题的栏目中,你能看到这些网友的提问透露着怎样不切实际的焦虑。
比如这种想吃屎的,可能生活中遇到了大事,想不开,脑洞异于常人。
医生一看就知道对面什么情况,不跟他掰扯生化方面的知识,只是反复劝阻,打消其妄念。

也有的心理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问医生是否坚信外星人存在。
医生也耐心陪聊,采用唯物主义对症下药,一言惊醒梦中人。

网上求医,多半是自己综合了各路信息,胡思乱想之后的发问。往往需要专业人士来一锤定音。
幺蛾子医生可见多了。违反医学常识的设想,跟门外汉讲不清道理。患者需要的是权威,吃硬不吃软,痛快地打消顾虑。

为什么正经的网络问诊,单拎出来就成了段子?
这得从语境中分析。
人难免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向亲朋好友倾诉,很容易陷入冗长的闲聊之中。没有重点,更缺乏专业。
而线上求医则不同。医生不带任何情绪,只关注病情,善于提炼关键词。
言简意赅,高冷,专注,严肃,比旁人专业,比ai听得懂人话。


于是把问诊的情景放到日常对话中,冲突便构成了喜剧。
你的一切担忧,未被满足的倾诉欲,在医生眼里都只剩一个个冰冷、具体的病理。
有病治病,没病怼回去。

废话的患者很多,医生每天处理这些信息也很头疼。
不能陷入对方的逻辑被套路,遵从职业操守,堪称网聊界的一股清流。

当然,不少人怀疑网络求诊医生是否靠谱。
这得去专业平台,看个人资质。有需求就有供应,互联网问诊是发展趋势,不少三甲医院也开通了这一渠道,方便医生对病情进行初步答疑。
再说了,靠谱与否十分主观。即便去了医院,医生说你不用吃药你也偏不信。医患关系无法根除,信任是基础,网络问诊也是如此。

所以,你抱着娱乐的心态看医生梗图,得到的只是一句玩笑。
如果你能认真听进去,至少能治治自己贱骨头的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