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 (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一期播客,我们聊聊基金经理这件事儿。
前几年的基金牛市让很多基金经理成为网红,也让很多基金投资者对自己所买基金的管理者如数家珍。
看基金经理买基金,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基金行业——包括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渠道和基民们共同创造和认可的模式。
然而基金经理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高峰低谷。无论是业绩的起伏,还是转会和退出,都是很常见的,甚至也存在害群之马。
前段时间爆出的“大批基金经理利用场外期权非法牟利”的新闻,虽然目前来看大概率有耸人听闻之嫌,但背后折射出来的种种问题,却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基金经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群?他们的职业生涯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渴望和顾虑?而最重要的是,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话,究竟正确与否?
以下是播客文字稿:
一
首先我想框定一下今天聊的这个范围,主要是指的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也就是大家平时在银行、支付宝等等这些渠道去买到的,一块钱起投或者是十块钱起投的基金,并不包括私募基金这个领域。
因为公募跟私募两种基金产品,它的整个监管包括运行的逻辑都是非常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这个领域里面。
那么另外就是今天这个播客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会聊一聊基金行业的发展史,包括关于老鼠仓或者黑幕的这种危言耸听的事儿,在过去是不是出现过?
第二部分会聊一下基金经理这个岗位是怎么养成的,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光鲜亮丽的基金经理的成长史,一般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了解了这个,可以对他的信任度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部分其实会聊一聊一支基金到底是如何被管理的,换句话说,基金管理的水平是不是只是由基金经理决定的?
聊完这三部分之后,相信大家对于“我到底还能不能信任我的基金经理”这件事儿,可能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首先我还是先抛一个结论。
其实发展了20多年后,中国的公募基金基本上是比较成熟的行业,它的背后绝对不会存在非常大的猫腻,大家是完全可以打消这样的顾虑的。但是是不是不存在一些小动作,或者是一些可能的不法行为呢?这个倒未必。
早在2000年,也就是中国的公募基金刚刚诞生两年后的十月份,在当时最有名的一本财经杂志《财经》上面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叫做《基金黑幕——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
对基金行业熟悉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这篇报告在当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里面对于盛行的一些腐败行为,比如说对倒,倒仓,包括公募基金的一些净值游戏,到年底冲规模的一些操作,做了详细的阐述。
在那个时代,其实对于基金行业了解的人还是非常少的,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当然是瞠目结舌。也是因为这篇文章,在后面的三年里面,其实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低谷,我印象中那几年可能连一家基金公司都没有成立,发行的基金也寥寥无几。
这背后其实就是监管,包括基金公司自身——虽然基金公司在那个时候集体出来抗议,意思是财经的这篇文章不属实——但其实背后这些基金公司自己内部都进行了非常多的整顿,包括内部制度的建立,然后在监管的这种强压下把自身的很多行为进行了完善。
最早的时候,像交易室,其实是跟基金中后台的运行是放在一起的,后来把它单独拆出来。包括投资运作,也就是这些基金经理的平时行为,会进行实时的监控,内部的交易规范也会变得更加的严格。
可以说2000年前后,中国的公募基金确实存在着非常非常多的乱象,也导致了当时那一批基民对于公募基金的不信任。到了20年后的现在,很多很多在当年看起来非常司空见惯的行为,到现在已经成为不可能的行为了。
但是为什么基金老鼠仓的这种新闻依然不绝于耳,包括最近的这种新型的,可以说是腐败行为,也可以说是基金黑幕,依然会被曝光呢?
我觉得这要说到金融的本质。
金融这个行业本身的内核就是在于创新。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包括欧美的市场,包括中国的市场,其实在不断的变化出新的玩法,新的产品类型,这样才能支持经济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监管来说,政府单位也好,法律制度也好,他能管的仅仅是守住底线,也就是什么东西不能做,一般来说他不会去规定什么东西是能做的。
虽然现在的金融监管其实有时候真的也会通过窗口指导或者其他的一些方式,把手伸的更加的长一些,告诉你什么是能做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时候,他只是守住这个底线而已。
这就会导致它就是一个被动监管。换句话说,就是当这个事儿发生了,监管机构才会去研究它,然后决定这个事情其实是不能做的,再采取各种方式去禁止它。
这里边比较典型的,就是当年的金融创新,比如P2P行业,其实就是在互联网的泡沫的刺激下,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大面积的爆发。
那么是不是监管不管它呢?并不是。监管其实一直在研究这个东西,但是等他研究清楚了,决定说这个东西其实是不能被允许的时候,这个行业已经非常非常大了。
拉回来。其实说到基金的黑幕也好,或者说一些不法行为也好,包括最近爆出来的这种场外期权的玩法也好——因为场外期权这个事儿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新鲜事物,是这几年才开始慢慢有个股的期权,指数的期权,在这个过程中演变出了一些玩法,是被监管在事后才能够认定,然后告诉基金公司也好,立法机构也好,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才能够把这个事儿管住。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会看到这个行业好像存在一些乱象,老是出现一些新的不法行为,其实也是因为它的监管是被动监管的一个原因。
那另外一点,金融这个事儿,特别是资产管理这个行业,一直讲究的是受托的责任。
换句话说,我帮你管钱,其实这个责任是意义重大的,不管是基金经理也好,甚至是很多的像交易员等等的这种资产管理公司的其他部门也好,都需要跟自己的人性进行搏斗。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都会有这种倾向于为自己创造利益的冲动。
包括我自己学CFA,也就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的时候,在他的每一个级里面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所谓的ethic,也就是职业道德。如果你这门课挂了的话,那么不管你其他的这种专业知识考得多好,CFA都认为这一级是没有通过的。
这就说明了欧美在这么多年的金融发展历史中,到最后确认了道德这个事情,特别是职业道德受托责任的意识,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甚至和本身的制度建设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总结一下。
第一部分我想说的,就是基金行业的整个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法行为跟监管之间斗智斗勇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很多事件,事后都会被监管把漏洞给补上——不管是以制度的方式,还是以其他什么的方式。
最终这个行业如果要获得大众的信任感,其实除了制度的完善之外,也需要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拥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毕竟每天是在跟钱打交道的,就好像一个公司的财务,其实相比于其他碰不到钱的部门来说,要有更高的职业操守才可以。
关于2000年基金黑幕,到现在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个非常非常完整的发展周期,如果说要爆发出大规模的一些腐败行为或者是不法行为,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
毕竟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的监管——如果大家真正到了这个行业,或者了解一下里边的一些情况的话就知道——他的各种规定和规则可以说是所有行业里面最严格的之一。
二
第二部分想聊的就是关于基金经理这个职位,或者说这一群人他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可能大家今天通过买基金,或者是看基金公司销售渠道的一些材料、视频,看到都是他们光鲜亮丽的形象,都会把他们包装成全知全能,非常睿智,然后又非常勤奋的形象。
但是基金经理也是人,其实现在的很多基金经理甚至都非常的年轻,八零后,九零后层出不穷,其实他们也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
想要信任一个人,首先你要知道这个人是怎么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以及他在这个背后付出了什么,他在现在这个位置上考虑的最多的是什么。
只有其实你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够真正的判断我该不该信任这个人。而不是冷冰冰的只是看到了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份非常高大上的履历。因此我觉得,让大家了解基金经理的养成史,其实是更加重要的。
那么一般来说现在的基金经理往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到达自己现在的这个位置。
第一个阶段叫做研究员。每个基金公司大概都会有或大或小的一个研究团队,里面是由各种各样的研究员组成。基金经理养成的第一步,应该说95%都会从研究员开始。
当然了,很多的私募基金可能有着各类的大神,不管是草根的投资者,还是从别的行业转行来的投资者等等。私募基金其实管理会更加的宽松一些,成功率相对来说低,但是一旦成功的话,可能它会是一个更加outlier,或者说是更加突出的形象。
但是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其实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非常科班的历程,那么第一步就是研究员。
在过去,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往往来自于卖方,就是我们所说的券商研究员。他们是给这种基金公司提供研究服务的,往往会看某一个行业赛道,或者是看宏观策略。
这些卖方研究员成长了几年之后,就会被基金公司招过去,作为买方研究员,也就是基金公司的研究员。
但是这几年,其实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选择了校招,或者是从其他行业去招聘研究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是因为基金公司自身已经拥有了培养人才的能力,他通过校招招过来一批好的苗子,对他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可以更好的把自己的投资理念灌输到校招生身上。
而对于卖方研究员,因为他平时已经要接触非常多的基金公司,非常多的投研流派,往往当进入到一家基金公司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够适应这家基金公司的风格。
那么另外,为什么要从其他行业来招呢?也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其实上市公司的股价越来越多的是跟这个公司本身的基本面,跟它的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可能短期一两天或者一两个月不一定,但如果拉长了看,90%都是相关的。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行业,特别是比如说生物医药,半导体,他们的专业门槛也非常的高,本身的产业逻辑也足够复杂。那这时候对于不管是校招生也好,还是卖方研究员也好,他往往很难在短期抓住产业研究的本质。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引入一些外部的曾经在这个行业干过的资深人士的话,更加能够凸显出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个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现在也成为一个非常常见的套路。
这些研究员往往短要经过两三年,长可能要五六年的行业研究,才能够成为一名基金经理的助理。
我刚才讲的都是权益市场的,也就是大家更加熟悉的股票基金的研究员。那么除了这个之外,如果是未来向着债券基金去培养的固定收益团队的研究员的话,他可能做的就是信用研究或者是宏观研究。如果是往量化的基金经理去培养的,则会是做量化的研究员。这里都是各司其职。
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基金经理助理这么一个岗位。
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基金经理上岗前的实践期,有点像一个实习期。他的主要工作其实是帮助基金经理去进行很多的账户的操作,包括很多的买卖指令,其实是由基助去下达的。
因为一个基金经理往往要管很多的基金,或者是他平时很多的时间要用在思考投资行为上。因此很多日常的一些琐碎的工作,就要由基金经理助理来完成。
基金经理助理也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实践,等他做基金经理的时候,就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助理每天都在做什么。
除此之外,很多做的比较好的基金经理,也会把自己持仓股的一些逻辑,包括买卖的一些思路去跟自己的基金经理助理进行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嘛,那么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比如说我聊过很多基金经理,就会认为对于他自身的投资也会有很多的启发。
一个基金经理助理,如果短的话,可能几个月就会迈过这个阶段——这个也要看这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发行的节奏——长的可能要做两三年。
到这个时候,他才会真正成长为一名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为他去发行的产品,或者是他去接管了一些原来的基金产品,可以自己自主的去进行很多的投资决策。
我之前跟很多海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沟通过程中会发现,海外从研究员成长到基金经理,往往要经过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整个的成长过程。
但在国内,因为行业本身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旦出现前两年这种基金的热潮期,基金经理这个岗位其实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很多的研究员就会被“拔苗助长”。这里打个引号,是因为对于很多优秀的研究员可能确实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是整体来说,前期的培养的时间就会急剧缩短,可能三五年的时间就会成长一个基金经理。
但在这个之后,可能很多人还需要去补很多的课,包括市场周期的课,包括自己的职业道德的课,他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优秀成熟的基金经理。
刚才漏说了一块儿。其实研究员的路径不仅仅是成长为基金经理这一条路,现在来说,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会给这些研究员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成长为研究总监或者是一个行业专家。
因为说实话,基金经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的。像我自己曾经也在投资这条路上走过不少年,那么到最后会发现并不适合。因为你去做研究,可以把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研究的非常深入,但是如果你要去做一个投资经理,你还要对择时心理,对情绪有着非常多的把握,其实这个对于一个人的考验是非常非常多的。
所以很多人他可能适合做研究,但他不适合做投资,就好像有一些学校的老师,他适合写论文,但他不适合讲课一样。这个其实完全没有优劣之分,或者说好坏之分,仅仅是适合与不适合之分。
所以现在很多的基金公司也会衍生出一条新的道路,就是往研究去做深,其实也是非常好的。
这个其实也跟我后面想讲的一个内容,也就是说一只基金是怎么被管理的,是息息相关的。这里先卖个关子,我等会儿再说。
整体来说,当一个基金经理开始管产品之后——因为现在卖基金这件事情是非常卷的事儿——基金公司的销售部门,包括他所对应的销售渠道,都会想方设法把这个基金经理进行包装,这时候就成为了大家熟悉的网红的基金经理,或者说贴了很多标签的基金经理的形象了。
那么对于成长为一个基金经理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
恰恰不是,成为基金经理仅仅是这个岗位的第一步,或者说是进入了新的阶段,跨过了新的门槛,其实后面的考验才是更加严峻的。
三
为什么这么说呢?基金投资这件事儿和很多的其他行业是不一样的,基金经理一生都在维护着一条叫做生涯投资曲线。
这条曲线是什么呢?就是他管理的每个产品,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每一年的净值变化,投资的波动,都会体现在这条曲线上面,然后被记录在各种现在的数据库里面,或者是一些平台上面。
这个其实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是时时都要去关注的。
因为一旦你的投资业绩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或者在一些关键时候出现了不太好的业绩表现的话,那么对未来的投资生涯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个行业说起来也是非常的残酷跟冷血的。一个基金经理,如果一个月可能半年表现不好,这个市场还可以忍受,但如果一年、两年表现都不好,且不说你所在的基金公司能不能忍受你继续在这里工作下去,包括你的基民会不会用脚投票赎回你的基金,就算想要换一个公司再重新开始,也会被挑剔,因为他们都会看你过往的投资业绩。
而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这几乎是全透明的,全市场都可以看到你过往的投资业绩。
所以其实这个行业真的是如履薄冰,对于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来说,都必须要兢兢业业的管理好自己的产品,才能在这个行业长久的生存下去。
且不说发展的好不好,生存这个事儿,其实都是需要用每一天的努力或者说每一天的净值来换取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呢?当然不一定。
总有一些害群之马或者说是不负责任的基金经理,他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以后不想干了,转行了,或者是退休了,离开这个行业了等等的原因,那么可能就会摆烂,或者是对自己的产品并不上心,造成了他的基民有很多的困惑,说这个基金经理为什么管理水平这么的差?
虽然这样一些小概率事件确实存在,但是对于这个行业80%甚至是更多的基金经理来说,他们每天的兢兢业业,不仅仅是为了你的钱袋子,也是为他自己的职业生涯考虑,两者的利益其实是高度绑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基金经理,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会在自己的高光时刻急流勇退,选择去私募行业。因为私募的整个信息披露的频率,包括它的透明度是远低于公募基金的。
在私募行业,这些基金经理可以更加依靠自己的一些投资节奏,包括他们的情绪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因为对于私募的投资者来说,他关注的周期通常是比较长的,可能不是一个月、三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会看的非常长。
对于一些习惯长期投资,或者说不愿意考虑短期波动的一些基金经理来说,就会选择在自己投资经验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跳到一个私募基金去继续进行自己的投资生涯。这个也是现在常见的一条路。
对于欧美来说,其实公募跟私募已经越来越延伸成两套完全不同的行业逻辑,而中国现在两者的跳来跳去还挺多的。当然监管正在通过静默期,或者说当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卸任之后要多久不能够去另外一家公司任职等等的方式进行管理。
但是从长期来看,因为两个行业的运行逻辑不同,很可能会出现两群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基金经理,在两个赛道上为各自的投资者负责任。
四
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我刚才说了,这么多基金经理好像也很辛苦,他们也确实是一个勤奋的,为了自己也好,为了自己管理的产品也好,非常辛勤工作的一个群体。但为什么有人就能管得好,有人就管不好呢?为什么我买的基金的业绩表现就比其他基金要差这么多呢?
我个人认为一只基金的管理水平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个当然就是这个基金经理自身能力的问题,这个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第二点其实是跟市场周期有关,这个基金经理是不是适合当下的风格也好,或者是当下的市场情况也好。比如说有些基金经理就是擅长于在熊市里面寻找比较稳定的收益,而有些基金经理就是擅长在牛市里面去抓风口浪尖,然后取得非常好的超额收益,这个是非常相关的。
那么还有一点其实往往会被人忽略了,就是基金公司的问题,也就是这个平台的问题。
其实我们看现在中国有100多家基金公司——这个数量其实已经非常惊人了——但这100多家基金公司大家能数得上号的有多少呢?
可能有三四十个,或者四五十个。这里面有一些被称为老十家,也就是最早最早成立的十家,那有一些呢,则是在近几年刚刚涌现出来的新锐基金公司。
其实我个人认为,基金公司这个平台对于一支基金能不能够做得好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它的关键程度甚至不亚于基金经理本人。
这个就涉及到后面要讲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基金是如何被管理的。
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大家能够想象一只基金要买一个股票,要经过什么样的流程吗?其实远远不是说一个基金经理突发奇想,或者是看了一篇报告,或者是跟一个研究员聊了,觉得这个上市公司非常的不错,就立刻可以买入的。不是这样的,至少在公募基金绝对不是这样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基金公司来说,这有一个非常非常严谨的流程,比如前提是这个股票必须要在这家基金公司能够购买的股票池里面。
那么要如何进这个池呢?是需要对应的研究员去写出非常深度的报告,甚至有些公司要求他覆盖超过几个月或者几年,然后再进行一场非常严谨的答辩,跟投资决策委员会,或者说跟基金经理的团队进行一对多的质询,然后才能让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进入到所谓的股票池里面。
而且如果后续基金经理想要买入一个入池的股票到达一定数量,或者说到达一定的比例的时候,还需要去像比如说像投资委员会去说明情况,说明原因,要向风控打好招呼等等的行为,才能够去买一个股票,以及买到一定的数量。
所以说基金经理这个岗位是带着镣铐跳舞,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特别是公募基金而言。
仅仅是买入一个股票就有这么复杂的流程,你可以想象一只基金的管理到了现在为止,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精密的,可以说是一套系统。
那么一个基金到底能不能被管好,跟哪几个因素有关呢?
从平台角度来说,最关键的,如果你去问十个基金经理,可能有九个都会跟你讲,说有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团队支持对我来说事关重要。
因为基金经理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自己能够深度覆盖的上市公司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他的最重要的工作其实不在于研究个别的公司,而在于把控好买卖的时间点,包括能够清晰地把握到现在的市场风格在哪里。
至于哪个公司好,哪个公司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实是这个基金公司的相应的研究团队去为他获得的支撑。
其实在你平时购买一支基金的时候,是很难去挖掘出哪个基金公司的研究团队比较好。但是如果从一个大的标准来说,当然越大的基金公司他的研究团队应该是更大的,有着更多的财力物力包括资源去养一个大的研究团队,那么往往来说它的研究实力是比较雄厚的。
除此之外,一些比较有风格或者说有深厚投研文化的基金公司,会能够积聚一批优秀的研究员。包括刚才我们聊到的,就是研究员其实有另外一条路径去往资深的专家或者研究总监、行业研究总监去走。那么一个基金公司如果拥有了一批这样子顶尖的研究员,对于基金经理的帮助是非常非常大的。
那么这个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投研氛围。
这个氛围除了刚才说的有一群研究实力非常强的团队,包括大家之间彼此的沟通非常的顺畅,非常的坦诚之外,也和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是不是真正的重视投研,会不会去插手投研,有着很多的关系。
因为对于有一些基金公司而言,它的销售部门甚至中后台部门话语权非常的强,会对一只基金的运作有着很强的把控力,这个往往是来自于管理层的默认,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那么这样的公司其实投研氛围就没有那么的浓,或者说他的投研是受到了非常多别的因素影响的。这种公司往往要小心,他可能并不真正拥有一个很强的投研团队。
而且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有一些基金公司在换了高管之后,它的基金经理会大批量的离职,或者是发生更换。这个往往就是因为新的管理层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路,他对于原有的这种投研氛围有一个重构,就导致了基金经理的大幅变更。
那么第三个,除了刚才说的有没有好的研究团队支持,有没有好的投研氛围之外,有没有好的支持部门也非常的重要。
因为一个基金的管理除了投资这一端之外,还有交易、销售、营运,包括金融科技,就是IT部门的支持,其实都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比如说现在海外的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像贝莱德已经在利用各种大数据,或者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帮助投研,辅助投研。
当然这个在国内其实现在还很少有机构能够做到,但是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债券基金的投资管理来说,有没有清晰的一个信用数据库,有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辨识出哪些债券可能会出现违约风险的这样一个信用体系,其实就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这个往往不是单一的债券基金经理能够去辨识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大家往往看到好像股票型的基金会去包装基金经理,而债券型的基金往往会去包装整个团队,也是这个原因。因为相比股票来说,其实债券的投资会更加仰仗于整个投研团队的配合,包括各个部门数据层面的一些配合。
那么以上就是一只基金究竟是如何被管理。了解了你所买的基金到底是怎么被管理的,你也就更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就是我能不能信任我的基金经理。
其实信任不信任这个背后,取决于刚才聊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这个基金公司拥不拥有一个很好的投研平台,或者是一套制度,能够保障这个基金很好的运作。其次就是这个基金经理本身是不是靠谱,他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基金经理。那么第三其实也跟整个基金行业的一个发展史有关。
发展到这个阶段,你的投资收益,我可以这么说,99%绝对不来自于这个基金经理是不是出现了一些品德败坏的事情,肯定不是来自于这里,而是来自于你有没有选择对你适合的基金类型,包括所投资的范围,以及这个市场周期是不是匹配所对应的基金经理的风格等等的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了你投资收益的最核心的原因。
五
最后说回来,对于网红基金经理这个时代来说,其实我觉得这是中国的基金行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时代。
在欧美七八十年代也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基金经理的热潮,大家可能会认知的,比如说像彼得林奇,其实就是当年非常非常有名的来自fidelity富达的公募基金经理。
在中国来说,其实在过去几轮的牛市中,也曾经涌现出比如说零七年的王亚伟,比如说2014、2015年时候的王茹远等等的这些基金经理,都曾经是当年的弄潮儿。
只要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中,主动型管理依然能够获取到超额收益,这种网红基金经理或者说包装基金经理的行为,我觉得就不会停止。直到像欧美市场这样主动管理能够获取的阿尔法超额收益已经非常小的时候,这个时代才会落幕。
在这样一个基金经理为王的时代之中,大家去关注这个群体,我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是买一支基金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只关注他的基金经理为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 (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