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 (ID:the_great_time),对话嘉宾: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主理人)、“知本论”(中信书院旗下播客),头图来自:《大时代》剧照
今天我们聊聊金融行业降薪的问题——刚开始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其实我是抗拒的。就像我反复声明的那样,薪酬问题本身就很敏感,一个行业的薪酬水平又非常取决于个人的体感,其实是很见仁见智的问题。
但最后促使我接下这个任务的动因,是身边一些刚刚从事金融行业不久的年轻朋友们和我诉苦——为啥这个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我没赶上,进来咋就“人人喊打”了?
所以今天我主要想聊的是金融行业薪酬体系的本质,以及背后的商业逻辑。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明白这一股降薪浪潮“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话题一:金融圈真的更吸引学霸吗?
知本论:高薪的行业总是更有吸引力,所以从员工构成来看,也有一个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包括我自己的实际观察,还是说有一些对于这个行业的调研也好,数据是说清北的毕业生大概能有20%,不管你什么专业的,都干金融去了。
我同学里边,包括身边的一些朋友里面,其实也有很多是这样的。原来念的专业可能是法律或者理工科什么的,然后也都去干金融。所以是不是尖子生、高材生都涌到金融行业里?
大卫翁:这个问题我觉得分两面说。
第一面其实清北的学生也好,或者说是中国最优秀的这帮大学毕业生,在过往这 30 年里面,他们是在不同的阶段会涌向不同的领域的。
比如说我刚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最尖端的人是去哪里呢?去国际快消品公司,去宝洁、去联合利华,然后微软、 IBM 这些是最好的去处。说到金融的话,那个时候四大比较火,就是四大会计事务所,那个阶段的尖子生往那边涌的。
然后到了之后的十年,就是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这段时间肯定互联网行业是非常多一线高校的学生愿意去的地方,也包括一些咨询公司,对吧?当然金融也慢慢的成为大家的一个目标地。
然后到最近的几年,那可能包括公务员又成为香饽饽了,体制内,然后国企。
当然了,金融行业一直不是那个最顶尖的地方,但是一直稳定地吸收着很多一流的学生。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我也有思考过,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其实您刚才已经讲过了,就是因为它没有专业限制。换句话说,金融行业是一个对你原来学什么完全不关注的一个行业,这是非常少见的。
其实不管你是去什么样的行业也好,岗位也好,总归有一些专业上的对口要求。但是金融行业反过来,比如说我原来在主权基金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同事甚至学经济金融的不如学理工科的多,我自己也是学计算机出身,同事有学核物理的、有学航空航天的、学数学什么的就更多了,然后也有学哲学的。所以它完全不在意你的这个专业背景。
这也就决定了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学生,你都可以来试一试。
从我后来自己招团队来看,我也从来不会看应聘者的专业是什么。我会关注的点是什么?学校是很重要,然后实习经历等等的这些东西比较关注。
所以也就会给人一个感觉,就是清北的学生,或者说一流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涌向金融。是因为他如果在本专业的顶尖公司没有寻到一份好工作,总归都可以来金融行业试试的。
第二点,为什么一流院校,包括确实你刚才问到说,是不是高材生比较多?确实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样?因为虽然金融行业对于你的专业没有要求,但它对你的综合素质跟视野,包括你的一些软技能,比如说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这些东西相对来说的门槛会高一些。
换句话说,在你作为一个应届生想要去谋求一份金融行业的工作的时候,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大概率不会问你很多专业问题。不会像要应聘一个码农,会扔给你一份试卷让你去考,不是这样的,但他会去看你的表达怎么样,你跟别人的交流过程怎么样。
那这个一线院校的学生是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如果在北京、上海等等大的这个城市里面生活的人,他本身的视野会开阔一些。
这特别有趣,就是我前两年每次应届生招聘的时候,去看那些北大、清华的同学的简历。特别是女生,从大一就开始卷实习。你会看从大一到大四或者到研究生,每年恨不得两三份实习,然后有金融机构的、有互联网公司的、咨询公司都有,特别特别多。
那反过来讲,你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些好的院校,才有这么多实习的机会,对吧?这些公司会愿意去从这些学校去招实习生。
而对于金融行业的招聘者来说,实习经验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要进来就能干活的人,或者说进来就拥有这种 PPT 能力,出去一起见客户的人的能力,一定是之前有过实习,在社会上打拼过的人。
所以反过来讲,二三线院校,或者说一个相对比较普通的院校的学生,有没有进金融行业的机会?是有的,但是你可能更多地就是要从实习上去找补,从社会经验上去找补,然后最终能够在综合素质上去跟那些一线院校的同学有一个匹配。
话题二:人才资本密度,决定金融行业哪些细分赛道薪资更高的秘密
知本论:我前段时间在看那个华为还有字节跳动关于人才管理方面的一个研究,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人才资本密度。相比于我们之前采用的那种人力战术,那时候比较注重于量的规模的扩大,可能现在在某一些高精尖的行业或者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更注重于人才的集聚效应,就是所谓的人才资本密度。我觉得可能金融行业多多少少也有一点这样的趋势?
大卫翁:我认为金融行业可能是最早运用你说的人才资本密度的这么一个行业。一个最简单的印证就是——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怎么看?人越少的细分行业人均薪酬越高。
银行、保险——我现在这么说对不起这些在银行跟保险行业的听众,但确实银行和保险在整个金融行业里面可能相对来说人均薪酬是比较低的,然后券商、信托可能就会高一些,这些行业的人就会少一些。
那再往上是什么?基金行业、风险投资行业,它们的人都是非常非常少的,一年招的人就更少了,但是人均薪酬一定是更高的,是这么一个金字塔型的概念。
为什么它们更高?就是你刚才讲到的人才资本密度的概念。
我们等一下还会继续聊到,这个行业的商业逻辑的本质是什么?很多时候它不是靠人海战术能够完成的。就是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这件事情在金融行业是不现实的,反过来就是,在这个行业100 个臭皮匠可能都抵不过一个诸葛亮。
所以一定是要比较少的人,然后相对来说——我认为不应该用优秀,因为我觉得做这期内容要特别地谨慎,就是一定不是说金融行业的人都是优秀的人,或者优秀的人就一定只能来金融行业——是更符合金融商业逻辑的这些人,那么以一抵百、以一抵十没有问题,所以相对来说人才密度就会比较高一些。
金融业没有特别多的工种会需要用人海战术。像我原来也带过一段时间销售部门,理论上说销售部门一向都是要用比较多的人,去跑客户什么,但金融行业的销售不一样。
比如说我是在基金公司管销售时,我的这些销售同事是去对接银行的相关部门,然后去把产品推给这些银行,比如说私行、私人银行部,或者是它的这个零售部,然后再由银行的同事去销售给To C 的客户。
换句话说,对于我来说,可以在四大行里面横着走的销售,可能比 10 个应届生都有用。这样一个销售可以卖出很多很多的这个金融产品,但是如果我拿 10 个应届生去对接这些银行,未必能有同样的效果。
所以如果连销售都不是人海战术的这么一个概念的话,你就可以想象其他的包括投研的岗位就更是这样了。
而原来一些相对来说要求人比较多,比如说营运、风控等等的这些,金融行业现在又被信息技术武装得非常厉害,就是大量的类似这样的岗位都可以被系统替代,所以也就导致了基本上消灭了那些需要人海战术的岗位。
知本论:对,因为最近他们也在讨论说基金经理的这个工作会不会被AI替代。
大卫翁:基金经理我目前觉得还好,因为海外不是也有过那种拿 AI 做投资策略然后去发产品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太好。
反正我基金经理的朋友们普遍不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被 AI 取代,倒是会担心会被这个市场周期给消灭掉。如果市场一直这么冷下去,自己的工作不保,但跟 AI 没啥关系。
话题三:从底层逻辑谈金融行业的运行规律与商业模式
知本论:从这个行业本身来讲的话,金融行业还是属于整个的收入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但是这个在外界看来可能也有一些质疑,就会觉得你跟华尔街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我特别想听听——以你对这个行业的观察,金融行业过去这十几年来的高薪是怎么形成的?
大卫翁:我觉得可以分成两个点。这个行业有两个大的特征,决定了它的收入水平。
第一个就是金融行业其实是一个杠杆型的行业。它不像很多的实体经济,你是要产出实实在在的商品。哪怕现在的互联网行业看不到一个实物商品,同样你的技术,或者说你在互联网线上的一些服务,它也是一种商品。
对于这么一个杠杆型的行业来说,它很容易做大。你可以想象如果就是十个人的私募机构,同样可以管百亿甚至千亿的规模,对吧?它跟人数无关,然后跟初始的投入无关。
这么一来就很容易,特别是在经济上行,或者说中国因为过去 30 年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就很容易撬动很多的资源,然后加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你看到银行业的利润在中国过去这些年可能比很多实体经济要高很多,对吧?那这个利润是来源于哪里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卖出了多少商品,其实是把自己的成功架在了别人的放贷身上。
当然,放贷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一个坏事,因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融资信用社会,你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包括中国的基建各方面能产生这样的一些奇迹,都是因为中国在一起步的时候就借用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力量,借用了金融体系的力量。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企业天生就会利用比较少的人,比较少的材料,获得了比较高的利润。所以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员工就是全部,金融行业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行业。
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我去一个很好的朋友的办公室参观,也是美国一家非常有名的私募机构,按照我们现在说法他们就是老钱, old money。他的办公室在一个写字楼的最高层,非常漂亮。不管是茶水间还是办公室,都特别特别漂亮。我就揶揄我朋友说:为啥这么好的条件?他说我们美国总部的老板就觉得,人就是我所有的资产,所以我一定要对人非常好。
当然某种程度上就像你刚刚说的,它要利用你,榨取你的剩余价值,但另外一方面它真的是比起任何的其他的成本项来说,对人的成本项的关注度是最高的,所以愿意给你高薪。
其实你去看,包括咨询行业、律师,都是一样的,因为人就是全部生产要素,所以它天然就会有比较高的愿意付出的成本。这是第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那么第二点其实就是说到牌照这个事情,金融行业是一个有牌照垄断性的行业。不是每个人都能开银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办券商,对吧?所以它天然具有牌照红利。
在这个牌照红利之下,比如说有些业务就是只能这家机构做,或就只能这个行业做。中国在过去这 30 年里面上市了 5000 家公司,这 5000 家公司的上市就只能这么多家券商投行去做,对吧?那么自然而然,你的供给跟需求是不匹配的。
过去 30 年,中国整个经济对于金融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你的供给又因为牌照原因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价格就是会上涨,这是基本的经济学逻辑。所以为什么中国的金融行业在过去 30 年员工收入会有这么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然后这个再细分看就很有意思。比如说在我们刚加入 WTO 那十年,可能是银行业的员工收入是比较高的。当时你能进银行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为什么呢?是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拿信贷作为最基本的——当然现在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也是建立在信贷基础上的,但是那 10 年是最明显的——都是贷款,然后居民的储蓄等等。
到了之后的十年,很明显的就是像券商、投行,因为大家逐渐开始上市,开始走资本运作这些事情了,你就会发现,噢,这个领域的金融机构的员工的收入变得比较高,比较好。
再往后的话,你就会看到过去这些年,基金行业、风险投资行业的收入水平变成最显著的那些人。就是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细分赛道的金融机构的薪酬也会体现出来。
所以一个是杠杆的这个效应,一个是牌照的红利,导致了金融行业这么一个高薪的水平。
那回到刚才的这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到华尔街那个水平,我认为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差别可能就是牌照。换句话说,牌照这个事情是国家给你的,或者说是这个时代赋予你的,并不是你里面那些人自身的专业价值的体现。
所以现在我觉得很多时候降薪也好,或者说薪酬回归正常水平也好,是试图把牌照的红利给剥掉。
现在的金融需求也到了一定的水平——没有那么大了,没有那么旺盛了。上市公司都 5000 家了,它还能在几年又变成 1 万家吗?不太可能。
公募基金在过去几年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它又到了一个平台。按照中国的过往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规律,到了一个平台就是要过很久才会再往上涨。甚至现在 ETF 指数基金越来越多,它不需要基金经理了,对吧?所以需求没有那么多了,然后供给可能还稳定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牌照,其实包括外资的资管机构进来等等的,也没有那么稀缺了。
我前段时间还看新闻说信托,现在一个牌照卖不出什么钱了,大家都不愿意去买信托牌照。所以降薪就是水到渠成。等于刚才这两块里面,杠杆是永远会存在的,这就是金融行业的特征,但是牌照红利没有之后,这个行业的价值相对来说会缩水。
当然,金融行业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不管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来讲,它真的是为数不多姜是老的辣,越来越积累就能拥有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人脉、资源,然后能让事业再上一层楼的行业。而不像比如说互联网行业,就算不是说 35 岁天花板,至少这个行业出现了周期性的大下坡的时候,在里面的人其实是非常无助的。
当然金融行业也会有周期,而且金融行业我觉得也该有一些周期。比如说刚才聊到的2007、2008 年的金融危机的时候,欧美的银行也好,投行也好,大规模的裁员降薪其实都是有过的。但是从长远来看,金融行业的一个好处就是,所有这些过往的周期经验都会成为你接下来的一些积累,以及你自身能力包、资源包里的一部分,等到周期再上行的时候,会带来一个很好的加速器。
读者中在金融行业的这些朋友们,不要因为一时的降薪或者是这个行业的一些波动,就想着是不是其他行业会更好?或者我应该离开这个行业?真的不一定,因为你自身原来是享受到了很多的红利。然后现在只不过挤掉了其中的一些泡沫,回归到比较正常的水平。
但我觉得这样讲,肯定会有很多朋友不服气,或者说是非常恼火。就像又回到我们最早讲的——它的方差太大了,很多人可能还没享受到什么红利,怎么突然就进入到下行周期,然后会这么的糟糕。
这个就是我们刚才讲金融行业另外一个特性,杠杆。杠杆这个特性就会导致,好的时候会拼命得好,但差的时候,会特别差。美国的银行在 2007、2008 年的亏损额令人发指,里面的人就像坐过山车。
如果说实体经济是相对比较平缓的这么一个游乐项目的话,金融行业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过山车,然后现在正在处在一个就是大家要尖叫的下行阶段。
所以对于刚来这个行业,没两年的朋友们,那只能说声抱歉,就是你上车的时候没赶上好时候。但是没有关系,过山车的好处就是它有下就有上,如果不上就没有往下冲的这个刺激感。所以就是苟住。
话题四:古老的金融行业,或许也会有消失的那一天
知本论:我们在讨论这个选题的时候,有一些可能做金融这个大领域时间比较久的一些同事,觉得金融的这个逻辑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只要经济还存在,只要还要发展的话,这个行业永远是在的。所以它就不存在有一些行业可能会面临消失了的那种波动。
大卫翁:但是如果从一个更长周期来看,也是因为人类社会在现在的商业社会里面,公司的发展或者说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这一套东西。如果到某一天,比如说我们进入到 AI 社会或者什么了,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金融行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么长时间,它不像互联网行业或者科技行业变化非常快,它的变化非常缓慢,现在我们了解到的很多金融知识或者基础知识,其实跟几十年前、 100 年前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别。
但是到了某一天,可能到了人类社会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就不需要金融了。
过去几年不是 Web 3. 0 很火,大家都觉得数字货币会颠覆整个货币体系,当然现在看起来为时还比较远,还有一个距离,但是谁知道到哪一天?
因为金融行业其实存在的本身是一个中介的行业,它本身就是中心化的一个概念。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真的进入到分布式的概念的时候,很多金融中介就是不需要了。
知本论: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我本来还想问问你说一个中长期的判断,经历这一轮的周期性的波动之后,它接下来大概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现在你突然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觉得这个行业都可能会消失,我就觉得这个问题都没有必要聊了,显得太渺小。
大卫翁:不不不,这个是非常长期的一件事情。从短期,哪怕三五年乃至十年的维度,我认为都还远远没有到那个时候。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金融理念,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就像黄金,到最后还是证明了你大哥依然是你大哥,它的价值依然是在那里的。
所以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的朋友们也不用特别的紧张,不是说这个行业随时就会消失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 (ID:the_great_time),对话嘉宾:大卫翁、“知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