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责编:kuma,头图来自:《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前段时间读作家黄佟佟的《我必亲手重建我的生活》,被里面一段话戳中:


有十年的时间我奔走在批发市场,一千块钱买几袋子衣服,一件也没法穿出街,但我就是改不了……最可怕的是,我不愿买任何一件稍微贵的东西,“不都一样么”“你那么爱牌子一定是一个虚荣的人”,其实还是因为舍不得,太贵了,而且另一种潜意识是觉得不应该,我怎么能用这么好的东西呢?会掉的,会弄坏的,会闯祸的……


我面对任何好的东西都有一种惴惴不安忐忑无比的心情,老觉得这样的东西放在我这种粗人手里是暴殄天物,而且奇怪的是,好东西在我这里的结果通常是会坏掉或者不见,后来我的心理医生分析说因为你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


我们盼望好事发生,但有时,当好事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却不敢拥有。小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大到一个理想的伴侣,一个梦寐以求的人生机会。


如果你也总是这样,在自己很想要的东西面前畏首畏尾,来看今天这篇文章。


一、相信自己不够好的人,对夸奖也会有排异反应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配得感( deservingness),也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曾经在自己的微博上提到过这么一种心理:被夸奖之后,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觉得对方不真诚。他的解释是,被夸奖的体验超越了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和自我认知,以至于让人无法相信,它是真诚的:


“经验上那个受伤的羞耻自我,已经在情感上深信自己就是个不好的,不可爱的人。”


人们对内在“我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是有一种执着的。有时为了维持内在的那个自我信念,甚至会排斥掉一些很好的内容。哪怕那个自我信念是不真实的。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为什么我不敢成功?提问的女孩说,人生很多转折点,明明可以凭努力上一个台阶,但都被自己搞砸了:


  • 高中有段时间学习努力得到了老师关注,内心就开始惶恐:因为觉得尖子生不该是自己的身份标签。


  • 后来开始减肥,减了 10 斤,马上就要进入瘦子阶段的时候,突然觉得那种女神身材自己怎么可能拥有,放弃了。


  • 再后来,接到了很好的公司的 offer ,这个模式又开始重演,因为内心对自我的认知,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


这种例子在生活里,简直比比皆是。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去约会了一个很优秀的男生,男生对她也很好,但她跟我描述这段关系的时候,反复强调自己不会对它期望过高,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把他介绍给我一定是高看我了。”“这么优秀的人,一定是海王,一定是对所有的女生都这么好。”


你看,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死死抓着自己的固有信念,不敢尝试、得到任何一点,超越这个信念的东西。


▷ 日剧《四重奏》<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日剧《四重奏》


二、应得心理: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不配”?


很多关于配得感的研究都发现,这种不配的感觉,往往来自一个“我不好——我不配——得不到”的负向循环。


“我不好”


“我不好”,指一些负面的自我信念。“我不是一个可爱的人”“我就只能是一个普通人”“我不值得被爱”,这些内在信念,往往跟我们过往一些糟糕的经历有关。


比如被歧视的经历,被拒绝、被孤立的事件,再比如早年成长过程中,当我们表达自己的需要时,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甚至被惩罚和批评。


这些糟糕的事情,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伤害,还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不可控的感觉。为了抵御这种不可控,我们往往会把这些经历合理化,常见的方式,就是自我归因:


就是因为我不好,才会经历这样的事。


心理学家指出,自我归因是一种适应性功能:通过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贬低和伤害自己,会让人为完全随机的事件注入意义,让这个事情重新变得可控。


当这种自我归因被反复强化,“我不好”的自我信念就形成了。


▷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我不配”


这种负面的自我信念,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自尊水平,进而影响我们的应得感:因为我不好,所以我不该得到好东西(好的心情/伴侣朋友/工作/生活环境)


几项关于自尊水平和配得感的研究发现,“我不好”的信念会影响一个人方方面面的配得感:


自尊水平较低的受试者,会更愿意让自己沉浸在悲伤情绪中,缺乏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动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感到更好,悲伤才是属于自己的情绪。


在他们做一件事时,会更倾向预测不太好的结果。


相比于欣赏和夸奖,他们更容易筛选和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 英剧《聊天记录》<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英剧《聊天记录》


得不到


一个相信自己配不上好东西的人,会想方设法去验证自己的信念,比如拒绝对自己很好的男生/很好的工作机会,在重要面试/考试之前拖延、迟到、直接放弃,用各种理由待在一段消耗性的关系/工作里。


而这又进一步巩固了自我信念:你看,我就是配不上。新一轮循环又开始了。


三、意识到“坏经历≠我不好”,是获得配得感的开始


要打破这种循环,首先要意识到的是:过去那些糟糕的经历,并不是因为你不好。


我们刚刚说过,在糟糕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倾向于自我归因,来让这件事得到解释,以使它变得有意义:因为我不好,所以我会经历这些。


但这往往是不真实的。如果客观地看,这些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事件,其实责任都不在我们,跟我们做了什么、是个怎样的人更是毫无关系。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为了在伤害面前获得一种控制感: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世界是怎样的、我是怎样的”一个基本认知,当这种认知跟外部世界一致时,我们就会觉得世界是有序的、可控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Hafer&Bègue,2005;Lerner,1980)


当糟糕的事情发生,我们会发现他人如何对待我们是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这让我们觉得不安。为了抵御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我们就把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来重新获得控制感。即使这完全不是我们的错。


而这种获得控制感的努力,会让我们背负上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研究者在解释这种应对机制时,曾提到了这么一个现象:一些性侵受害者会通过贬低和找到自己的过错,为被性侵这个事件赋予意义。


▷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但这会带来很大的代价:在接下来的生活里,人们会用贬低自己的方式来维持这种负面的自我信念,即使它不是真的。


在谈到配得感时,最常见的解释就是“低自尊”,但今天的文章并不想告诉你,低自尊应该怎么办。因为“低自尊”并不是你的固有标签,只是你面对外界的不确定选择的一种应对方式而已。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那些糟糕的经历,真的不是你的错,也根本不能说明,你是个怎样的人。你不需要把属于别人的责任,背负到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改变就发生于“理解”的那一刻。当“我不好”的信念开始松动,一些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愿有一天,你可以心安理得地拥有那些,你本就“配得上”的东西。


▷ 日剧《四重奏》<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 日剧《四重奏》


参考文献

Joanne V Wood et al.,This mood is familiar and I don't deserve to feel better anyway: mechanisms underlying self-esteem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to repair sa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9, doi: 10.1037/a0012881

Mitchell J. Callan et al.,Making Sense of Misfortune: Deservingness, Self-Esteem, and Patterns of Self-Defea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4,doi: 10.1037/a0036640

Carl Rabstejnek,Fear  of  Success: A Phenomenon with Assorted Explanations (Including Psychoanalytic, Feminist, and Other Theories),2015,doi:10.13140/RG.2.1.1349.904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