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远举(从事过咨询行业,现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一则每日优鲜整体解散的消息在网上流传。8月1日,每日优鲜回应称,网络流传的“资金链断裂,无法经营”不实。不过,资本市场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2022年3月其股价跌破1美元;8月9日,其收盘价为0.156美元,一家累计融资额超过120亿元的公司,总市值已不足3400万美元。同日,北京消协约谈每日优鲜。
一、每日优鲜遭遇的矛盾
生鲜供应是一门苦生意。它涉及从田地到餐桌的全供应链,从匹配需求、采购、配送、甚至包含生鲜的事先处理,整个过程,非标准化、需要控制的因素非常多。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对全链条进行升级,用数字化改造传统流程,投入很大,同时,它的履约成本高,毛利率低,损耗率也高。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生鲜行业平均毛利为15%,说明盈利很难,成本回收周期长。
每日优鲜的组织结构上,存在诸多相互冲突的必然:
为了快速扩张,公司人数就需要快速增长;同时,为了应变复杂的供应链,以及蓝海市场的变化,这就要求总部放权;放权又会产生内部派系;再加上拓展资源、与供应商合作中难以避免的灰色部分,以及前置仓模式又烧钱等特点,这就会产生内部寻租空间,为派系、短视行为提供滋养。
组织结构上的冲突,又叠加了战略冲突:
越是苦活累活、复杂的活,对公司战略,管理的要求越高,这就要求每日优鲜在融资迅速扩张时,放缓脚步,精细化打磨供应链、做好内部组织建设,有了队伍才能打硬仗,干苦活。
不过,每日优鲜为了开拓蓝海,在战略上,选择了激进的前置仓模式,不断消耗公司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激烈竞争,又很难放慢脚步。
如果在一个需求快速增加的市场,这一切问题都好说。自行车快了,自然不容易倒,但当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扩张战略,遇到经济下行、消费收缩时,它的整个经营逻辑就不可持续了。
二、行业向好
生鲜零售行业本身具备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消费需求。2022年疫情反复,消费者购物线下需求转线上,生鲜零售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更是凸显出生鲜零售的保供和促销费等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即便在平时,生鲜零售行业更快地配送,也促进了消费。更现代化、更标准化的从田间到餐桌的流程,也从根本上提升了食品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现代化的配送给体系,虽然是从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成为一种国家力量。
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都支持生鲜、物流、冷链的发展。
数据也显示了整个行业向好的局面。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为3117.4亿元,同比上升18.2%。2022年疫情反复,消费者更加倚重线上购买生鲜,与2021年相比,65.4%的消费者消费频次增加,51.6%的消费者消费金额增加。
生鲜电商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预计2023年,生鲜电商将会进一步发展,有人预计整个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达4198.3亿元。
行业虽然会继续发展,但其中的企业兴衰成败都有。某种程度上,这是必要的,企业兴衰,是市场经济的成本。企业兴衰是行业发展的成本,而不是阻碍。
市场的成本是显性的,资本烧钱,每天亏损以亿计算;价格战是激烈的;有人会倒闭。显性的东西,往往会让公众产生感性的认知:市场竞争太浪费了,或者觉得某个行业出问题了。
他们就转向设计,设计之下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大家朝着提升社会总福利的方向一起努力,没有竞争带来的浪费,最多适度竞争一下,以和为贵。
但是,计划经济的浪费是在暗处的,公众看不到。最终计划经济会一步步消耗社会财富、减慢社会生产率,直到最后经济维持不下去。
三、VCD大战告诉我们什么?
VCD大战,时间才过去30年,然而,一段产业史已经被完全篡改了。现在一些自媒体上对VCD的叙事主流,变成了民族主义与反市场经济的了。他们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
1992年,姜万勐在美国参加展览会的时候,看到美籍华人孙燕生展示的一项MPEG解压技术,然后就发明了VCD。
VCD在中国市场一炮打红,市场繁荣,跟风精神再次上演,民营企业一拥而上,出现了VCD大战,但却没有重视研发。
中国厂家没有新技术,也没申请VCD的专利,国外厂家联合起来制定了一个新的标准,就是DVD。
DVD比VCD容量更大,更清晰,VCD竞争不过,国外厂家就通过收专利费的方式,打压中国的厂家。中国厂家不争气,只要赚钱,就交专利费生产DVD。
于是,中国的VCD行业就被消灭了,这是不重视研发的一个教训。
如今,这一幕又在芯片上演了。
其实,真实的产业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
姜万勐当时在美国看到的是MPEG—1标准产品的展示。MPEG本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这个专家组始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其成员均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
VCD的分辨率只有约352×240,并使用固定的比特率(1.15Mbps),因此在播放快速动作的视频时,由于数据量不足,画面就会出现模糊的方块。MPEG-1的输出质量不好,大约和当时的录像机差不多,所以,VCD在发达国家没有普及。
那些国家录像机已经普及了,没有必要换代到一个质量差不多的产品上,当时发达国家,主要是LD在替换录像机。LD的光盘直径30厘米,早期其实是采取的模拟方式记录视音频,因为面积大,所以记录的内容多。相对来说,镭射影碟在北美并不流行,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则非常流行,主要用于卡拉OK影碟的生产,其次才是一般电影的影碟。
在VCD出现之前,中国正大量引入录像机生产线。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快速普及。录像机也成为一种高端家电,它可以录下电视节目,可以租录像带观看。录像机的生产技术很高,市场上基本是日本产品。中国也逐步出现了一些企业开始生产录像机。
之前,在国有模式下,中国的电视机生产出现了“混乱”,所以,这一次政府决定,避免价格战,避免市场的混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把全国九家录像机定点企业联合在一起,组建成一座大型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录像机生产龙头企业。
1992年,在政府的“协调”下国内九家录像机共出资20亿元,成立中国华录电子有限公司;1994年4月,录像机产品开始量产。6月,华录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了华录松下公司,各出资240亿日元。但美好的前景被VCD的出现打乱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变成了集中力量亏大钱。
姜万勐在美国看到MPEG—1后,回国和孙燕生一起创建了万燕公司,开始制造VCD——不少人还记得葛优的广告吧。
VCD推出后,立刻横扫市场,当时的LD影碟机要近万元,一张碟片四五百元。VCD只要数千元,后来更是低到几百元。虽然画质差,但对中国人的钱包来说,很合适。
1994年,万燕销出2万台,独霸VCD天下。但取得初期的成功后,万燕的战略太过激进,就如同现在的每日优鲜,他们被一日千里的行业抛下了。
一方面,前期投入太多,导致早期产品成本高达每台4000多元。当时,又缺乏完善的风投体系,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在VCD行业群雄崛起的时候,万燕没有财力作后续跟进,无法迅速扩大规模,降低单机成本。
另一方面,一边收购出版社,出版丰富的影片,但盗版VCD冲估了万燕的战略。盗版VCD也成为一代、甚至两代人的“精神食粮”,成为他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生产的播放机,200元一台,带10寸左右的小屏幕,大量销往朝鲜。
与此同时,由于VCD整机组装技术简单,珠三角的小电子厂遍地开花。结果,在大量讲究性价比的产品、以及盗版VCD的冲击下,万燕在发明VCD的三年后,市场份额从100%降到2%,直至被美菱集团兼并。
1996年,中国市场上大约有600家企业在生产VCD,其中头部有50家,包括爱多、新科、万利达、先科、小霸王、步步高,也有一些外国品牌如三星。中小品牌大约200家,其他都是作坊式小厂。这些厂家总的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台左右。
爱多VCD在1996年下半年率先降价,总经理胡志标看准了市场上有很多不具备规模性的小厂,缺乏技术力量、售后服务,也缺乏成本管理。1997年,爱多大幅度降价,新科、万利达等大品牌跟进。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资本烧钱、价格战,竞争激烈,无数品牌倒下了。
所以,VCD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中国的企业在数字化视频技术发展过程中,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的产品。中国企业家和中国市场用好了VCD。所谓用好了,是指利用这个机会发展了自己。
当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一心一意搞研发、搞芯片、搞标准,如果那样,早就全军覆没了。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也在技术条件、市场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冲击过自己的标准,那就是超级VCD,但那些大量投入其中的品牌,都死掉了。
VCD大战,可以说是中国电子产业市场化的开端。它锻炼了人才,提升了行业集中度,整合了产业链。接下来,中国的MP3把日本的磁带随身听、CD随身听,MD随身听,彻底打出了市场。直到苹果的ipod出现,才在正版保护体系下,逐渐替代了MP3随身听。当然,它本质上仍然是MP3。
正是有了VCD大战、超级VCD大战,带动了产业链发展,锻炼了人才,富士康这样的巨头才能在中国落地,带来技术,培养人才,才有华为、小米成长的土壤。1990年成立的步步高,最后成了现在的OPPO、vivo,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后来又带出了拼多多的黄峥。
OPPO还有一个美国分支,专做高端蓝光播放器,旗下的产品价格高达1万元,与另一家高端影音播放器品牌日本先锋不相上下。高端播放器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品牌形象,产品附加值也很高——这些在曾经VCD的时代中国企业想要的东西,OPPO都有了。
或许是由于流媒体逐渐替代蓝光,OPPO目前已经结束了这一产品线,市面上还留存不多的产品,甚至二手的,价格都炒到了2万元。
市场、资本、技术的道路就是这样,一步步地积累着,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拔苗助长。如果因为市场的成本(比如企业倒闭、资本烧钱),就因噎废食,想通过计划的方式来达成,那往往就会像华录那样,集中力量亏大钱。
如果想拔苗助长,越过贸工技,直接到技工贸,市场就会留下一堆灰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