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一大海上力量,美国海军目前共拥有各型舰船三百余艘,各型战机两千余架。这其中排水量超过十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就有11艘,每天战机的出动量约140架次,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国家空军的日出动架次。
与美国海军相比,中国海军虽然在总体上稍逊一筹,但连续十余年的“下饺子”也让其从一个地区性海上力量成长为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全球第二大海军,而且二者之间差距还在进一步缩小。
前些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前军官吉尔·巴恩多拉尔在其发表的一篇标题为《让我们削减陆军预算:对抗中国,我们需要的是舰艇而非地面部队》的文章中声称,如果中美之间爆发战争,首先将是一场海战,所以美国应该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美国海军发展中。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也曾出台报告声称,中美可能会在海上或在太空发生冲突。
中美两方一旦在西太平洋地区展开军事斗争,将很可能会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海空攻防大战。而从现代海战的打击链条来分析,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或将成为此役致胜的关键要素。
假设美国海军率先向我军发起进攻,那么美军事先肯定会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兵力集结。在此过程中,我军必然会对其进行全程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其动向。
一旦发现有大批量舰载机起飞,或是巡航导弹升空,我军将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良好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可以让己方及时发现目标,并对各火力打击平台提供目标指示,而每一轮火力打击过后,也能够进行及时与准确的打击评估,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中美这样的军事大国在进行海上对抗时,敌方动态与战场信息主要通过天基(侦察卫星)、海基(水面与水下舰艇或专用船舶)、陆基(超远程预警雷达)、空基(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等平台进行获取。
我军可先借助电子侦察卫星、同步轨道光学侦察卫星等对广阔海域进行搜索,发现可疑目标后,再调动低轨道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侦察卫星进行识别。
不过,此类低轨道卫星的过顶时间较短,且数量不多,因此还需要远程预警雷达与各型侦察机/电子战飞机进行协助。中国当下可用于水面目标侦查与跟踪的卫星主要有“高分”系列与“遥感”系列。
其中,“高分”系列卫星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进行成像获取工作,最新的“高分十二号”微波遥感卫星的分辨率达到了亚米级,可以对海上移动目标进行轻松锁定。
而在35颗“遥感”系列卫星中,9颗为合成孔径雷达卫星,15颗为电子情报侦察卫星,11颗为电子光学卫星,这些卫星能够在高度500-600公里的低轨道上通过高分辨率传感器扫描敌方水面目标可能存在的海域。
除卫星外,远程预警雷达也可以对敌方水面目标进行有效探测。我们国家的远程预警雷达主要包括天波超视距雷达与X/P波段相控阵预警雷达。
天波超视距雷达借助距地面数百公里的电离层反射雷达波进行目标探测,其占地面积往往能达到数平方公里。
目前在我国内蒙境内建立的天波超视距雷达,其探测范围能够覆盖整个日本版图,对中国周边海域的航母战斗群,以及新近驻扎在日本岩国基地的F-35战机也是一览无余。
除天波超视距雷达外,我们国家还修建了多座P波段相控阵预警雷达与前者搭配使用。
从外形上看,国产P波段预警相控阵雷达与美国“铺路爪”相控阵预警雷达十分相似,但其核心的T/R收发组件探测单元数量应该会多一些,探测范围可覆盖第二岛链的大部分区域。
P波段雷达具有研制难度低,性价比高等特点,非常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此外,P波段雷达还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可以有效探测隐身战斗机。不过,P波段雷达也存在探测精度差等问题,在远距离分辨率上比不上X波段雷达。
针对这一点,美军的做法是,先用探测距离较远的P波段远程预警雷达给出目标的大致位置,再用X波段相控阵雷达对目标进行精确锁定。
我们国家目前虽然也有X波段的相控阵雷达,但数量相对较少,且缺乏像美国那样的海基X波段相控阵雷达(SBX),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去进一步加强的领域。
我们都知道,预警机是现代战争的“战力倍增器”,主要担负对空、对海的预警监视与指挥控制任务。
在我们国家的现役预警机中,技术最为先进的莫过于空警-500了。该机以运-9运输机作为载机平台,装备一台数字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总体性能居于世界前列。
为了使该机更适合海洋作战环境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又在空警-500的基础上推出了空警-500H预警机。
经过一系列改造,空警-500H大幅度提高了在海岸、岛礁机场部署时的妥善率与可靠性,使我军在东南沿海面对突发空情时的战备反应速度有了明显提升。今后,该机将与海军的空警-600密切配合,在我东南沿海编织起一道绵密的预警网络。
除预警机外,解放军还装备了大量有人或无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执行水面目标的侦查与监视任务。目前,在我军装备序列中,能执行远海侦查任务的主要有运-8海上巡逻机与运-8CB电子侦察机。
运-8海上巡逻机又称运-8警戒机,该机携带有加拿大利顿公司研制的AN/APS-504V海上搜索雷达、红外搜潜系统、声纳浮标、电视红外摄影机等设备,对3000吨级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约为200公里。
运-8CB电子侦察机(“高新 1 号”)的主要任务是通信信号的侦听与收集,并可实施远距离干扰,支援陆海军作战。相对于有人侦察机,我国在无人侦察机领域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大有赶超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势。
无侦-8无人机是目前全球飞行速度最快,升限最高的现役军用飞机,侦查范围可覆盖日本、关岛和南沙群岛等第一、第二岛链内的重点区域,非常适合在高强度局部对抗中突破敌方水面舰艇防御体系,并对其进行持续监视。
无侦-8无人机可由轰6N轰炸机携带升空,在空中与母机脱离后,将借助两台脉冲式火箭发动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加速到4倍音速快速冲向目标。
采用菱形连翼布局的无侦-7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虽然看上去没有无侦-8那么前卫,但更适合执行一般的常规侦查任务。
该机气动布局较为特殊,具有极佳的升阻比,可持续飞行10小时以上,还携带有高清数字照相机等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是我国反舰弹道导弹作战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战场双向透明的现代战场环境下,情报搜集的时效性显得格外重要,谁能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情报侦察技术, 谁就更有可能在战场上占得先机。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军已经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战场态势感知体系,该体系也将在未来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当然,面对美国这样的“超重量级”对手,我们也不能就此止步不前,更不能骄傲自满。
与美军相比,我军在侦查卫星、有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我们国家近些年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美国从冷战时期就开始积淀的装备存量与技术储备依然是我们无法望其项背的。
在侦查卫星方面,我们国家还缺乏类似“锁眼”KH-11、KH12光学侦察卫星,以及“长曲棍球”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之类的产品。
美国的“长曲棍球”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重达15吨,冷战末期开始服役,是目前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天基合成孔径雷达。
而“锁眼”系列卫星比“长曲棍球”卫星造价更高,体积也更大,最新的KH-12卫星重约20吨,比“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要重。
而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高分十一号”卫星只有2吨多重。对于遥感卫星来说,重量越重,意味着携带的燃料越多,进行机动变轨的能力就越强。事实上,以上这两个系列的侦查卫星还只是美国几十年前的产物。
如果将来马斯克的“星链”项目得以全部完成,美国军方将能够在全球实施全天时无缝侦察和监视,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整个体系的可靠性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与卫星领域类似,在侦察机领域,我们也同样远远落后于美国。目前美国最先进的侦察机是以波音767为飞行平台的E-10侦察机,该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侦察机。
可实现战场目标的侦察、空中预警、指挥控制以及电子干扰等功能,能够同时承担此前由E-8战场联合监视机、E-3预警机、RC-135电子侦察机、EC-130H通信干扰飞机等承担的作战任务。
要知道,即便是上述相对老旧的E-8、RC-135等飞机,仅就其飞行平台而言也比我们的“高新”系列强出不少。要想研制出E-10这个级别的侦察机,可能还要等到我们的C919基本完成国产化后才有可能实现。
由此可见,在战场态势感知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虽然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但与“假想敌”美国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从相关经验来看,差距可能更为悬殊。
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高超声速武器,随着“东风-21D”、“东风-26”的不断成熟,以及传说中的“鹰击21”大量装备部队,可以说解放军的反水面目标作战能力已经冠绝全球。
不过,以上这些反舰武器只会在OODA循环中的最后一环,即“行动”阶段才会登场,而在此之前的“观察—调整—决策”环节,我们依然有不少地方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并加以完善与改进。
在现代战争中,大国之间的高强度对抗从来就是制衡与反制相互交替,不断循环的过程。
因此在与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较量之前,我们一定要努力加强整个态势感知体系的抗毁性与冗余度,不断提升各侦查平台之间的互补性,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好预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与强敌的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怎么说,中美之间的海空大战一定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式的较量。我们自然不希望这种情况真的会发生,但只要美方胆敢越过“红线”,铤而走险,甚至先发制人,我们也一定有能力让它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