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近比较忙。
一方面,他在4月份砸了440亿美刀,一举收购推特,说是要给这个社交平台带来真正的“言论自由”。 另一方面,他18岁的孩子泽维尔·马斯克,在6月宣称要和他断绝关系,既要改姓,又要变性,嚷着要拥有“性别自由”。 ·据说是这位 不过,和接下来这件事儿相比,上述这些“自由”都要往边站。 就在最近,马斯克再次向公众公开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可能会给全人类带来自由(或是灾难)的“大项目”: 他家的车企特斯拉,要开始造人形机器人了。
这事儿,还要从去年8月说起。 在一个名叫“特斯拉AI日”活动上,马老板突然给大家放了段片子,首次展示了自家黑白配色的“特斯拉机器人”外观。 片子播完,马斯克便请出了该产品的“实物”——一个Cos成“特斯拉机器人”的舞者,在台上跳了段机械舞。 随后,这段意味不明的发布会总算进入正轨,马老板开始念PPT,向大家介绍自家机器人的各种参数。 身高172公分,体重57公斤,承载能力20公斤,最快速度每小时能跑8公里。 关于为什么把Robot的各项性能参数都设计成与人类相似,他称: “这样设计的话,你跑得比它(机器人)快,也能从它手里跑掉,更能制伏它。” 在说这些时,马斯克笑得很开心。 机器人搭载了从特斯拉自家的自动驾驶所迭代过来的感知AI,主要帮助人类从事各种危险和无聊的工作。总的来说,这款机器人长相端庄,性格友好,居家必备。 ·没脸 PPT的最后,马斯克公开了招聘信息,简单谈了谈机器人革命对制造业和经济的影响,当然,测试样品、发售日啥的肯定是没有的。 在特斯拉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后,海外的网友们非常震惊。 因为时间退回2014年,在接受《名利场》和edge.org采访时,马斯克宣称由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人类非常有可能在5~10年内,就会被觉醒的机器人屠杀殆尽。 “我可不是在对一些我不懂的事情胡言乱语,而且,也并不是就我一个人意识到了这种威胁。” 这位亿万富翁严肃地补充道。 然后到了现如今,特斯拉要开始搞人形机器人了。 网友们一算日子,瞬间觉得脊背发凉。 ·“我害怕机器人叛乱,所以我开始为机器人叛乱造机器人” 马斯克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不但给特斯拉机器人起了一个非常博派的名字——“擎天柱”,还多次重申它们绝对安全,绝对不会变成“终结者”。 而且,马老板对“擎天柱”的前景相当看好,甚至认为这玩意以后的销量会超过自动驾驶的Model系列,成为特斯拉下一代的主打产品。 在4月的采访中,马斯克说擎天柱的价格亲民,最贵不会超过一辆汽车,据说在2.5万美元左右。 而在今年6月3日,马斯克又发推,说擎天柱的原型机马上就要做好了,9月30日就会亮相,一副“我们的计划非常顺利”的样子。 至于特斯拉的“擎天柱们”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走进寻常百姓家,马老板给出的答案,则相当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NEXT YEAR 尽管咱们A股的机器人板块借着擎天柱涨了不少,但实话实讲,马斯克这次的大计划,大概率也会像他的火星殖民和意识上传一样——雷声大,雨点小。 至于为什么,看看现在人形机器人的现状,你就知道了。
直到现在,人形机器人也完全没有满足人类对它们的,哪怕一丁点儿的幻想。 人类希望人形机器人能变成一个多面手,能协助他们来做各种危险或烦琐的工作,可事实却正好相反。 我们可以从2015年,美国的DARPA搞过的一个名叫“机器人挑战赛”的活动中窥见些许端倪。 一言以蔽之,你基本可以把这比赛看作是机器人版的“智勇大冲关”: 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形机器人(大部分)齐聚一堂,挑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车辆驾驶、开门下车、上楼梯、拧阀门等基础活动。 在挑战中,许多机器人拉了胯,走着走着就栽倒在地,看着就像一个喝了两瓶半伏特加,严重意识不清的醉汉。 当然,也有机器人成功以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了普通人只须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儿。 在诸多参赛选手中,有个名叫阿特拉斯的,由波士顿动力公司造出来的机器人表现亮眼。在又经历了几年的自我迭代后,小阿现在已经能玩跑酷了。 然而,虽然阿特拉斯在模仿人类奔跑上炉火纯青,但它到现在也只能算是一款实验机,一点儿也没有要民用推广的意思。 而这还算好的。 其他与阿特拉斯同类型的“人形机器人”兄弟,或者动作做得非常不利索。 或者就是能利索地做动作,但需要有人在背后戴着VR头盔,进行指令同步。 或者就是能做动作,也不需要实时操纵,但其作用也就剩下给动作演员当危险动作的替身,局限性非常大。 ·蜘蛛侠的动作特技机器人 所以,回溯近20年的人形机器人开发史,你所看到的就是一部有关撤资和贱卖的历史——无数大佬热情澎湃地入局,心灰意冷地离开。 软银在2014年投产的,声称能读出人类感情,“真正拥有心脏”的Pepper,于2020年宣布停产,整个法国的开发公司裁员50%以上。 本田于2000年公开的ASIMO,即便靠着自身的表演震撼了奥巴马和默克尔,也在22年后因为无法落地而寿终正寝。 即便是明星公司波士顿动力,也因无法盈利而在这些年间被几度易手,先是被谷歌卖给了软银,又被软银卖给了韩国现代汽车。 不过,虽然人形机器人在应用上形同“鸡肋”,但在舆论上,它们却从未离开过各家媒体的头版头条。 像有个叫索菲亚的机器人,2016年公开宣称要毁灭人类,之后还成了沙特公民。 而在2017年,一段俄罗斯机器人FEDOR“双手”持枪打靶的视频,则给全球网民带来了巨大的不安感。 而如今,马斯克又带着他的“擎天柱们”和毁灭世界的预言来了。 这些有意的炒作,有意将机器人往“终结者”方向的报道,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引发了他们对于机器统治世界的幻想,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非常微妙的真相。
“机器人即将抢走你的工作。” 每当在报道这类新闻时,媒体都喜欢在题图里放一个人形机器人作为暗示。 然而,真正改变就业形势的,却是机械臂,是自动驾驶系统,是那些看着一点儿也不像人的机器人。 根据《福布斯》等杂志的报道,在2025年,8500万个曾经属于人类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和自动化接管。 这其中(差一句)既包括给FEDEX开大车的司机,也包括给摩根大通扫描法律文件的实习生…… 有人甚至做了一个网站,随时测试你的工作被机器劳工所取代的概率。 ·https://willrobotstakemyjob.com/ 在2021 年Morning Consult的一项调查里,有48%的美国人担心会被机器人夺去饭碗,而在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群体里,这种恐惧感格外强烈。 并且,人们并不愿意和他们的机器人同事一起工作。 当沃尔玛在2019年吹嘘他们已经可以用机器人来卸货和扫描货签时,这家公司的底层员工却被蔑视感和危机感所包围。 因为在纠正自家机器的各种错误时,员工总感觉自己正在指导一个马上就要把自己所取代的敌人。 当然,有人会把自动化所带来的改变,视作是一次产业升级。因为同样是在2025年,会有9700万个新岗位从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中诞生。 但与之一同诞生的,却是进一步加剧的贫富分化。 因为新诞生的岗位需要一定的培训才能胜任,而这种培训所需的费用,却不是每一位工人都能负担得起的。 在今年的一篇学术论文里,调查者发现在最近3年的33个国家里,中等教育的从业者受人工智能的冲击最大,增加的失业率最明显。 用经济学者马克·弗莱明(Mark Fleming)的话来讲,就是“过去仅用高中文凭,就能混个温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更可怕的是,有些机器人已经不满足于劳动岗,而开始向管理和评估岗转移。 在亚马逊的一些工厂里,每个工人每小时的工作量,被人工智能整理出一个排行榜,方便经理随时查看,并用喇叭广播:“××今天上午排名第三……” 而由Voci所开发的程序,则能通过机器学习来识别呼叫中心接线员的语气是好是坏,并进行打分。 ·the verge的配图,很形象 机器人从未毁灭过人类,它们只不过是在把人类驯化成自己的同类。 顺带一提,就在马斯克在推特上力推自家的机器人,鼓吹擎天柱将把人类从工作的痛苦中解放出来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部门刚刚裁掉了200多人。 根据媒体曝光的内部文件,因为“对经济有糟糕的感觉”,马斯克要求他的职员立刻停止远程办公,每周必须工作40小时以上。 毕竟,设想是设想,现实是现实,炒作归炒作,生意归生意,这一切,马斯克可看得明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