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南海是全世界最忙碌的海域之一,全球大约有50%的海上运输会经过南海,也是中国海上生命线经过的战略重镇,最近十年来南海更是中美之间摩擦最为频繁的区域。
与台海那种小打小闹不同,2016、2018年中美已经两次在南海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摩擦,前者广为人知,即六年前围绕南海仲裁案发生的摩擦,而后者则鲜为人知,这就与2018年南海大阅兵有关了。
2018年是中国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年,特别是在那年人民币金融市场初步与中东石油挂钩,一批从中东装船的数十万吨石油正准备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驶往上海。
而当时的特朗普政府也作出反应,拉上了长期以来两面三刀的新加坡,准备在马六甲海峡拦截运油船。
那年南海、北海、东海三大舰队主力尽出,前出印度洋一路接回了运油船并在南海举行了示威性质的阅舰式,这也成为了那年贸易战的直接导火索。几年之后,南海如今已经成为了中美之间矛盾最集中的地区,甚至是两国决胜的修罗场。
不仅仅是海上航路的意义,南海另一个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谁控制了南海,就等于是控制了半个东南亚,而东南亚是未来二十年全球的经济发展增量区。
如今中国为了平抑紧张的国际局势主动进行了去落后产能的经济改革,东南亚是唯一一个有条件承接中国制造业产能的地区,比他们更落后的拉美与非洲连承接制造业的能力都没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二十年中、美两国以及各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速度都会有所放缓,但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因为大量资本、产业链的进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迎来一轮高峰。
而如今的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各国,他们在政治上受到中美两国的巨大影响,而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中国,堪称中国经济体系的“外延”部分,或者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叫做“中国经济下水道”。
但他们总体保持着较为中立的政治态度,实际上是中美谁赢他们跟谁混的立场,因此美国不断地在东南亚施加影响力,一直不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张,他们将东南亚视为对华经济脱钩的重要依靠。
现在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布局已经初现雏形,外围部分由三个基地群组成,呈现出三级阶梯的态势,或者说是“三层防线”。
最外围的第一层是南沙群岛基地群,分布有3座大型空军基地以及一系列其他军事基础设施。其建设突出了中国在国防战略上将此地作为军事壁垒的意图。
而第二层则包含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的西沙基地群以及东部孤立的黄岩岛基地。
第三层则是海南-广西一线的本土基地群。
这种军事部署实际上针对的假想敌,就是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机动舰队以及战略航空兵,这三层防线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过多层次军事部署迟滞假想敌军事进攻的规划。
而是每一层防线承担不同的职责,互相拱卫,确保将美军舰队的活动区域压缩到南沙群岛以南的外围海域,确保中国的军事力量控制南海北部三分之二海域,并对周边的美军基地群形成威胁。
要理解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首先要了解美军在南海周边的军事投送能力,即中国南海军事壁垒面对的威胁现状。
美军在南海周边一圈有充足的军事设施,包括位于菲律宾境内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位于印尼的苏腊巴亚、雅加达港海军基地。
位于泰国的曼谷港等四座基地、以及新加坡境内的樟宜海、空军基地,总计9座军港、4座机场。
美军的军事设施体现出了几大特点,首先是陆基航空力量稍显不足,南海周边的美空军基地因为距离战区遥远。
因此驻扎在该地的战术飞机需要在大量加油机的辅助支持下才能勉强执行在南海中部海域的军事行动,但机场数量有限,因此这些基地能够对南海构成威胁的其实主要是其部署的战略轰炸机,能够支撑在南海作战的战术飞机的数量有限。
而海军基础设施密集,因此美海军其实有能力在南海组织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再考虑到美海军航空兵的规模还是比较庞大的,因此在南海可能爆发的冲突中,美军航空力量将由海军航空兵、空军战略航空兵以及少数的战术航空兵组成。
因此中国在南海的第一层防线也针对性地,主要部署的是防空力量,永暑岛、美济岛、渚碧岛上有三座大型空军基地,包括3000米长、60米宽的大型跑道。
不过部署在这些基地的歼-11、歼-16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时的起飞距离不超过500米,至于说将跑道修那么长那么宽,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抗打击能力,毕竟只要跑道足够长,就算被炸出几个洞来一样能够维持正常运作。
要特别注意的是,南沙基地群总体而言特别强调防空作战,而参考规模相似的美军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后者规模大约是南沙基地群单个空军基地的两倍。
可以运作超过150架战略轰炸机,南沙基地群的三座空军基地可以运作的战斗机数量最多可以超过300架,也就是解放军三个航空师的兵力。
按照大部分战斗机以12小时一个周期,4小时升空、8小时在地面整备的模式计算,随时能够升空作战的战机数量约一个航空师、100架战机的水平,或者说,这也是美军航母4个大型进攻波次能够投送的兵力。
对于南沙基地群而言,如果美军投入的航母数量不超过4艘,那么海航方面能够造成的威胁是比较有限的。
如果仅仅是两艘航母,甚至恐怕都不需要动用第二、第三层防线的反击力量,仅仅是南沙基地群当地驻扎的海空军单位就能轻而易举发动反击。
航空母舰当然是海战中重要的作战力量,但在没有其他单位配合支援的情况下去挑战牢固的岛屿机场恐怕并不现实。
更值得关注的重点,其实是周边区域美空军部署的战略轰炸机,比如说美军现役的B-1B每次升空可以挂载12枚AGM-154巡航导弹,他们可以在解放军防空战斗机的拦截范围之外发射导弹并返回。
如果说美军能够在2027年之前顺利服役2个中队(24架)的B-21轰炸机,那么届时南沙基地群面临的威胁还会更大。但当前而言呢,美军两艘航母就想要挑战南海军事壁垒是不现实的,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打击能力。
因为美军的进攻舰队面对的并不仅仅是第一道防线,而是高度完善的解放军防御体系,南沙基地群只不过是最前沿的防御屏障,这就是数百架战斗机的规模,这些作战力量承担的职责就是将战区维持在距离中国本土较远的外围地带。
而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才是解放军真正的反击力量,包括超过100架战略轰炸机、整个南海舰队的水面舰艇,以及解放军的战略打击力量等等。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历史上的中途岛海战,当时的日军舰队以中途岛为目标,却忽略了美军除开固定军事设施以外的机动反击力量,结果日本的航母编队就被美军的航空兵给一锅端了。
类似的局面是美军未来需要重点提防的,并且美军现在军队现状也容易面临这样的问题。
这套体系其实也是冷战时期的遗留产物,因为冷战时期苏联的反舰作战力量主要就是战略轰炸机以及军舰上发射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这一点与现在的解放军截然不同,虽然看上去中国海军是学习美国海军,但真要细究军队发展理念的话,中国海军其实更类似于苏联红海军与英国历史上的杂合,一方面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内各舰承担的作战职责更加类似于苏联红海军。
虽然我们建造的也是大型舰队航母,但舰载机编队不仅承担打击任务,也要为整个编队提供至关重要的远距离打击辅助,而编队的大型水面舰艇也承担在舰队决战时的反舰打击任务。
比如说解放军为什么给055装备的是1000公里级别的高超音速反舰弹?而不是说把东风-26的海基版本给搬上去?因为航母编队自身能够提供的观测、瞄准距离就是1000公里级别。
而美海军的大型水面舰其实并不承担这种任务,这也是为什么美海军很难对如今已经完备的南海军事壁垒形成威胁的原因,他们在过去几十年因为一直没有面对过真正相似技术水平的对手,因此实际上在发展上更加强调“干涉作战”。
驱逐舰的垂发系统中的导弹一旦打出去,就回港口补给填装,而舰载机投弹后只需要返回航母稍作休整就可以再次执行任务。
因此将主要的对海、对陆打击任务交给舰载机,可以提高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但反过来讲,一旦舰载机作战不占优势,那么整个舰队的作战能力就会因为打击手段的单一化迅速降低。
在这方面讲,美海军是一支典型的“干涉舰队”,比如说理论上福特级的长时间航空运作能力就明显强于003型航母,如果假想敌是伊朗这个技术水平的对手,福特级的表现一定会比003更好。
因为同样以144个小时作为任务周期,福特级的舰载机出动率会高出30%,并且F-35的翼下挂载能力很强。
当然这是理论,实际上呢福特级现在处于无法形成战斗力的状态,因为电磁弹射、阻拦系统的可靠性实在过于低下连理论出动率的10%都不到。
而另一方面,中国海军和历史上的英国海军一样,拥有规模可观的次级舰,这些次级舰可以铺开、建立大范围的对海、对空监视区,南海本身面积就不是特别大。
面对解放军完善的战场监视体系,美军舰队、机群在南海活动无异于裸奔,都完全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那么剩下的就是拼硬实力了。
而当下美海军面对的主要矛盾在于:中国海军的技术水平非常强,远远超过了他们上一个对手苏联红海军,当年那个针对较弱的苏联红海军发展来的干涉舰队恐怕并不足以应对现在的中国海军,实际上美军舰队的海战能力已经值得怀疑。
仅仅是对付南沙基地群的数百架防空战斗机以及当地完善的防空体系就需要消耗掉大部分的航空战力。
除此之外还要提防解放军的三类反击力量,也就是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机动舰队,整个作战体系中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去应对这些反击。
这是过去几十年从未有过的局面,苏联的造船业远不能和中国比,他们直到解体的时候都没有拿出真正意义上的舰队航母,而中国呢?
现在中国海军在很多领域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美海军,并且中国海军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舰队,美海军如果要放弃地利来南海决战,那么恐怕需要在很多方面脱胎换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