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昨天,因疫情影响被封城管控六十天的辽宁丹东,宣布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结果评论区里纷纷在感谢一对父女。



他们说的是前几天新闻里持黄码想去医院却被拦下来的那对郝姓父女。

6月21日,丹东的郝女士开车带着父亲去医院,虽然她带着社区开具的证明,但还是因健康码为黄码被民警拦下,引发了争执。

这段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了。

有些细节值得关注。

从被拦下开始,郝女士的情绪一直非常激动,她冲着镜头反复强调了好几次,

“社区给我开证明了,”“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医院看病?”

在郝女士后来录制的道歉视频里,她承认自己因为生病的父亲不能及时复查拿药,以及家中其它事宜影响,出现了焦虑情绪。



在郝女士试图关门上车却被阻拦后,郝女士的父亲捂着腹部走了过来,推了推车门。

郝女士紧张地拉开了父亲,说“你不要碰他,那是袭警”,随后多次试图劝说父亲上车。



郝女士的诉求是明确的,虽然自己是黄码,但社区开了证明,自己早上也做了核酸,去医院拿药也是正当需求,她不理解为什么就不让自己走呢?

警方的态度也是直接的,他们就认定了一件事情,郝女士是黄码,黄码就是不让走的。

郝女士不理解,如果黄码不让出门,那社区为什么可以给她开通行证明呢?



但警方并没能解决她的疑问,只是坚持原则。

父亲多次拿出通行证,希望对方能再看看,或者通融通融,但郝女士已经放弃了,希望上车回家。

就在郝女士再一次试图上车的时候,双方出现肢体接触,推搡间女士摔倒在地。

可能是心疼女儿,父亲立刻冲了过来,对民警做出了扇巴掌的动作,随后民警坐倒在地。



口角争执升级成为肢体冲突。

父亲的行为超出了郝女士的预料,她上前把人拉住后的状态明显出现了害怕的情绪。把父亲送上车以后,她坐回驾驶座,但被民警拉了出来。



于理,郝女士想要离开现场的行为确实有待商榷;但于情,民警是不是没必要用这样粗暴的方式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郝女士的情绪明显失控,出现了多次尖叫、跺脚、大喊的行为,歇斯底里。

这完全是情绪上的发泄,或许她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就是想去医院拿个药,事情却发展成这样。



很快,丹东发布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通告,对郝女士和其父亲的行为都做出了处罚。



02

很多人看到这段视频觉得心情复杂。

疫情以来,不要因为防疫耽误看病就医的问题一直在反复被强调,但类似的事件却依旧反复上演。

有人觉得明明这对父女已经尽可能去满足条件,去配合工作了,却还是受到重重阻碍,没有办法拿到需要的药,可怜又可悲。

在另一个视角的视频,这位父亲的手似乎没有接触到民警,于是结合民警那句“都录上了吗”,出现了不少人指责他们戏精、碰瓷、暴力执法。



但也有相反的声音。

有人提到通行证上只提及郝女士一人,但她偏偏要带上父亲一起的做法,并不明智。



也有人说既然当地规定一天一检,超出时间会变黄码,那么郝女士明明要出门却没有提前做好核酸,也是不合适的行为。



还有人觉得女士的行为就是没有遵守规则,警方的做法是对其它人负责。



站在彼此的立场,两者都有能被理解的地方:父女想去取药,民警也是按照规则执行公务。

同时,双方也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不管父女俩有多激动,都不该动手打警察,(无论打没打到,至少动作客观存在);

当然,如果从一开始出现争执时,民警就能冷冰冰地重复“你是黄码”以外,及时地给予安抚和解释,能够用好好说话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或许事情也不会发展成这样。

03

换个角度来看,双方的情绪与行为似乎都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的摩擦而产生。

长达六十天的封控已经让丹东人们感到疲惫不堪,不动声色为这场矛盾埋下了引线。

恰巧也是因为这场风波,封闭如此之久的丹东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人们的挣扎被看到了。

4月25日,丹东举行首场疫情防控发布会,宣布封城,距今恰好两个月。



随后,各种似曾相识的故事在这座城市上演。

有人说,只能从社区与物业指定的超市里高价购买物资,其它物资哪怕有保供资格也不被允许。



新闻提到有小区一整个单元都被拉走隔离了,结果隔离完回家才发现,真正的感染者在隔壁单元。



有宝妈给大V发消息,说自家孩子10个月了,奶粉吃完了、尿不湿用完了,都要跨区才买得到,但社区工作人员还不愿意开证明。



还有高三学生说自己下学期只在学校待了一个月,最后冲刺50天都在家里过的,而且还就这样直接参加高考了,很多考生成绩都不理想。



对外交通更是已经停运三个月之久了,有大学生毕业了想返乡,都找不到接收方式。



还有很多人不得不等到家里,为了每一天的开销精打细算。不能出门,就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只好扎紧裤腰带,计算今天能吃一颗土豆还是两片蔬菜。

而在如此长的封控期内,丹东的累计确诊数是96例,这让人们怀疑如此严格是否必要。



04

就在黄码父女事件被曝光后的几天,丹东终于传来了解封的消息,尽管常态化核酸无法避免,但至少停滞了两个多月的城市终于可以恢复运转,在家没有收入来源的人们能够出门谋生。

没有人能证明这两件事一定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但是人们下意识地将它们联系到一起。

有人把这个结果视作这起可悲的冲突所带来的积极的改变,但我却认为丹东只能因为这样的方式走入大众视野,得到应有的关注,实在让人遗憾。

这也再次引发了关于防疫的讨论,有人质疑动态清零,有人指责过度防疫,还有人觉得只要放开,一切都会迎刃而解,问题就会消失。

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无论什么决策都一定会有相应的代价,区别无非是代价有多大,需要由谁来承担。

如何能在这些决策落实时,用更实质性的办法去解决具体的困难才是当下更应该关心的事情,否则一切依旧只会是空谈。

如今,当我们看过或者经历过太多痛苦与悲剧,更希望能从过去那些事例中吸取经验,向上发展,不要再让更多人面临相似的苦难。

丹东26日要封城?官方辟谣

声 明

今天,部分网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明天我市要封城”。在此,市防指声明,该网传信息不实。请广大市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出入公共场所主动配合测温、扫码、查验核酸,戴口罩、不聚集、做好手卫生,共同维护全市疫情防控秩序。

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