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两支影子军队,乌克兰重建了动员体制

核心提要:

1.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的“人口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比俄罗斯更加沉重,乌克兰是当今世界人口衰减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 乌军在2014年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经济且务实,其核心目标之一,即是应对一场与俄罗斯的大规模战争,这一变革的中心不是装备采购,而是提升部队战备水平,并建立能够维持大规模战争的动员体系。

3. 在现代战争中,预备役制度仍是一国国防力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即便面临像乌克兰这样严峻的人口危机,一国也能通过精心设计的动员体系和备战工作,让预备役军人发挥巨大的作用。

4. 有效的战争动员体制,让乌克兰建立了多梯次的兵力部署状态。而俄军在开战时的布局,则使其部署缺乏梯次,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让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面对越来越大的风险。

作者|艾彦

《前哨站》特约作者

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15周,103天的血战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亡。在经历了最近几十年的快节奏局部战争之后,我们重新体会到了大规模消耗战的残酷。



在前哨站的前一篇文章《前哨站 | 俄第35集团军伤亡殆尽 真实情况超乎想象》中,我们粗略估算了开战一百多天以来造成的伤亡情况,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情况——随着战争的长期化,兵员补充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两军的战斗力。俄军当前面临的情况,是当前的兵员补充体制难以兼顾战斗伤亡补充、扩充战场兵力与填补国防空当的三重压力,具体到战场上,这可能会导致前线俄军兵员补充的平衡性被打破。而乌克兰的兵源需求虽然眼下仍能得到满足,但在远期却并不乐观。消耗战从来都不是对战争中某一方的单独消耗,越来越多的俄军部队失血倒地,乌克兰的鲜血也在快速地流失。每天伤亡在战场上的战士,超过出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这对所有的国家都是可怕的。



在三个多月以前,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挡住了俄军的雷霆一击,这件事情足以在未来的很多年影响世界各国的军事研究。俄军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俄军的挫败也是几十年来所未有。一个财政濒临崩溃、人口持续锐减的国家,也没有进行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改革,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今天的前哨站主要探讨这个问题。



“人口危机”对乌克兰的打击更为沉重


在2022年初,俄罗斯启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乌克兰军队的总规模为246445人,包括约5万的文职雇员。其中陆军125600人,空军35000人,海军15000人,空中突击部队20000人,特种作战部队5000人。其余为国防部雇员、军事院校与后勤保障单位等。其中地面作战力量包括陆军、空中突击部队、海军步兵与特种作战部队,编制包括4个坦克旅、13个机械化/摩托化步兵旅、3个山地旅、7个空中突击旅、2个海军步兵旅。此外,乌克兰还拥有相当庞大的准军事武装,包括6万人的国民警卫队,42000人的边防军与37000名现役状态的国土防卫军。



支撑这支军队的是乌克兰糟糕的人口现状。在最近三十年,乌克兰是世界上人口衰减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乌克兰的人口达到历史峰值,高达5224万,但新生儿的数量已经从苏联末期的80万左右降低到了55.7万人。自 1990 年代以来,该国人口一直在下降,原因是移民率高,加上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自 1993 年以来,人口平均每年减少超过 300,000 人。到了地缘剧变发生的2004年乌克兰的人口总数已经降低到了4762万人,新生儿数量进一步降低到了42.7万人。随后的八年里,持续的战乱和社会紧张造成人口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了2021年,整个乌克兰(不包括克里米亚)只有27.2万婴儿出生。



根据乌克兰政府在2022年1月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乌克兰人口为4116.73万,其中不包括克里米亚地区,但包括整个顿巴斯地区。在此前,乌克兰政府通过调查电子足迹的手段,估计乌克兰人口(不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部分地区)为 3730 万。从5200万人到3700万人,三十年间,乌克兰失去了近30%的人口。



如果计算常备军与人口之间的比例的话,乌克兰要低于俄罗斯,乌克兰军队占总人口的0.65%,而俄罗斯军队占人口的比例则是0.72%。当然,乌克兰的海空军规模比较有限,也不用维护庞大的核武库和漫长的内陆铁路交通线,所以其军队中的地面作战力量的比例明显高于俄罗斯,相比于俄罗斯102万大军中只有34万地面作战力量,24.6万乌克兰军队中的地面作战力量则近16万人,这还不包括国民警卫队、边防军和国土防卫军。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的“人口危机”中遭受的打击,甚至要高于俄罗斯。与俄罗斯3100万人的潜在动员人力相比,乌克兰只有697万的可动员人力。乌克兰能将战争进行到目前状态,绝不仅仅是出于运气,而是八年艰苦备战努力的结果。





乌克兰的八年备战

与俄罗斯相对稳定的兵役体制不同的是,乌克兰的兵役体制在最近二十年中多次反复。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就开始实施义务兵与合同兵结合的兵役体制,截至2010年,乌军总兵力为200,000人(包括41,000名文职人员)。当时,乌克兰武装部队由40%的应征士兵和60%的合同士兵组成。2013年10月,乌克兰的亚努科维奇政府取消了征兵制度。这一决定导致了乌克兰军队兵力的极速下降,在当时,乌克兰与欧洲的评论家称这次改变为“亚努科维奇政府向俄罗斯的屈服”。到2014年剧变爆发时,乌克兰军队的员额只剩下13万人左右,其中处于战备状态的陆军仅为6000余人。这种情况,导致了克里米亚70%以上的驻军投向俄军,顿巴斯的乌军东部军区也在随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俄军进入克里米亚时投降的乌军官兵

根据2013年与2015年统计数据的对比,乌克兰军队的装备存量中,因为战斗损失与缺乏备件损耗,大约减少了35%的主战坦克(主要是T-64),56%的步兵战车(BMD-1/2),66%的轮式装甲输送车(BTR-70/80),50%的自行火炮,36%的大口径牵引式榴弹炮,50%的多管自行火箭炮。而截止到2017年,乌克兰总参谋部官方数据为损失10,710人,其中2,333人死亡,8,377人受伤,而据欧洲军事分析人员的统计,乌军在2014年冲突爆发后三年内遭受的的“不可恢复损失”(死亡、伤残、被俘)达到30000人左右,比乌克兰总参谋部的数据多了两倍。



▎2015年初的杰巴利采沃之战中乌军伤亡千余人,曾被认为是顿巴斯冲突的巅峰

在2014年克里米亚分离后,乌克兰开始建立新的动员体制。当年5月恢复征兵制度,是年征兵10万人,服役期18个月。在2014年4月至8月期间,乌克兰启动了1,000多项针对逃兵的刑事调查,以空前严厉的措施保证军队规模的扩充。这使乌军的兵力在次年达到250800人的规模。这种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但乌克兰三十年来持续走低的人口再生率,限制了其通过征兵制提升军队规模的可能性。2014年度征兵针对的1996年出生的青年人,总数只有46万人,也就是说,当年的征兵规模已经达到当年新成年男性的一半。这种情况使乌军成为世界上女性比例最高的军队,25万军队中的女性人数达到58000人。可以说,在不影响乌克兰社会经济运转的前提下,当前兵力规模已经是乌军常备军的极限了。此外,乌克兰糟糕的财政情况也进一步限制了常备军的数量,直至战争爆发前的2021年,乌克兰全年的国防经费也仅1400亿格里夫纳,折合46亿欧元,国防开支与军队规模的比例,在整个欧洲敬陪末座。



▎为了解决兵力短缺的问题,乌克兰通过新建庞大的准军事武装,修补了濒临崩解的预备役制度。



乌克兰的影子军队


亚努科维奇执政期间,乌克兰军队几乎被政治腐败与财政匮乏所摧毁,动员体制与预备役制度也濒临瓦解。从2014年以来,乌克兰并没有解决自己在财政上的困境,也没有进行“吊炸天”的军事革命。他们只是就是根据本国的国情,认认真真地重建了动员体制。

目前看来,这一体制的核心,是两支影子军队的建立——国土防卫军与国民警卫队。



当前,乌军后备人力池的核心是90万人的预备役,其中60余万人来自2014年战争动员起来的退役军人,相对比较年轻(30岁以下),军事训练水平较好,也有比较丰富的参战经历,可以说是乌克兰进行当前这场战争的核心力量。在2014年巨变之后的最初18个月,乌克兰先后进行六轮征兵,征招21万人入伍,其中35000人转为合同兵,其余人随后退伍转入预备役。随后,因为乌克兰的战争动员宣传和财政努力,合同兵的比例迅速提升,但每年乌军仍会征招约6万名义务兵,其中大部分都会在一年半之后转入预备役。

这些预备役军人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于乌军的4个预备役坦克旅、5个预备役摩托化步兵旅,这些部队一般不会整建制投入战斗,只是作为预备役军人的训练单位,其兵员将被提供给一线单位。另一部分,则是这次战争中声名鹊起的乌克兰国土防卫军。



国土防卫军起源于2014年的巨变之中,当年3月17日,为应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危机,乌克兰进行了第一轮动员,次日,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志愿者在利沃夫组建了第3国土防卫营,随后乌克兰的每个州和主要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国土防卫营,总数最终达到32个之多。这些国土防卫营的编制与苏联/乌克兰军队的摩步营类似,兵力约500人左右。在2014年11月,这些新组建的国土防卫营,被编入乌克兰陆军的各坦克旅与机械化/摩托化步兵旅,作为各旅的第五个战斗营,这也是我们在乌军个旅的编制表中都会看到一个轻型营的原因。这个营可以作为高机动的轻步兵营战斗,也可能作为各旅接受补充兵的中转站。

这32个营编入常备军之后,乌克兰随后又组建了国土防卫旅。2021年5月2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最高拉达递交重建国土防卫军的法案。提议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人数增加11,000名军人。旧的领土防御部队现在将在新的领土防御部队下组织起来,作为武装部队的一个独立分支。来自乌克兰武装部队、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和其他参与冲突的准军事部队的顿巴斯战争退伍军人,将为训练和领导动员的志愿者提供骨干力量。2021年7月16日,议会批准了该法案,2021年7月29日,泽伦斯基签署了该法案。2022年1月1日,国土防卫军正式启动。该机构的成立恰逢俄罗斯启动“特别军事行动”前的军事集结。



乌克兰国土防卫军分别配属于乌军的东、南、西、北四个战区司令部之下,番号从第100排到第127。这28个国土防卫旅。每个旅下辖一个常备状态的旅部连,以及4-8个由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步兵营以及一些支援单位,兵力为2000-4000人左右。国土防卫旅没有装甲与压制炮兵单位,也没有执行野战任务的后勤与保障单位,是在居民点执行静态防御任务的轻步兵部队。但也正卡住了俄军进行战役机动时依赖铁路交通枢纽的命门。

在俄军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前,国土防卫军的现役人员为37000人,另有13万注册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动员开始后编入这些部队。在开战后,乌军东部、南部、北部战区下辖的19个国土防卫旅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战斗,在马里乌波尔、基辅、苏梅、哈尔科夫等方向上,这些国土防卫旅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常备军陆军所要承担的战斗任务。



▎2022年3月6日,两名国土防卫军的志愿者在哈尔科夫举行婚礼

在开战后被各国媒体高度关注的外国志愿者,其中大部分也是编入国土防卫军的。为此,当地时间2022年2月27日上午11点左右,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发表声明,建立了乌克兰国土防卫军国际军团。仅仅两周之后,该部的训练营就遭到俄军导弹的打击,伤亡惨重。国土防卫军本质上就是一支“肉盾”部队,要在静态防御中承受俄军的打击。这也是很多国家不支持本国公民参与这支部队的原因之一。



乌克兰国民警卫队也是一支诞生在2014年的巨变之中,同样是建立在大量的民兵武装之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亚速营”与“顿巴斯营”。前“亚速营”在国民警卫队中获得的番号是“亚速”特种作战支队,代号3507部队。而前“顿巴斯营”则在被东乌民兵摧毁后,名称被重新授予国民警卫队第15团第2特种作战营。这两支部队起源于极端种族主义民兵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吸纳了大量新纳粹组织成员。乌克兰政府将其合法化并纳入国民警卫队的官方组织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它被俄罗斯用来将乌克兰政府描绘成具有纳粹主义倾向的政权,并认为乌克兰政府应当承担这两支民兵在马里乌波尔的种族暴行的责任。这也是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理由之一。



▎亚速营最初的标志“狼之钩”,也是纳粹帝国党卫军“帝国”师的师徽


与国土防卫军相比,国民警卫队与乌克兰军队的关系更加疏远,对俄罗斯的仇恨也更加强烈。在2014年末,这些民兵武装接受正规化改编,成为乌克兰内政部下属的快速反应部队,按规定,该部队负责重要城市的秩序维护、反情报与核电站设施保护等工作。但实际上,该部队一直出现在顿巴斯冲突的最前线。

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的兵力为7个作战旅、11个作战团等6万人。其指挥结构与乌克兰国防军、国土防卫军相独立,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作战司令部。每个作战司令部都下辖1-2个快速反应的国民警卫旅和若干承担特定守备任务的团、营。

国民警卫队的成员虽然不用每天住在营房中,但仍保持一定强度的集中训练。与国土防卫军不同的是,国民警卫队不能直接征召退役军人填充自己的编制。这也赋予国民警卫队更强的反应速度。国民警卫队的步兵营一般有500名成员,因为采用志愿兵制度,其成员年龄从18岁到55岁不等,编制内缺乏重型支援武器,只有重机枪、单兵反坦克武器与迫击炮等武器,使用卡车、皮卡、越野车等一切能找到的车辆进行机动。但直属国民警卫队司令部的第4快速反应旅却是一个异数,该旅接受了美军第173空降旅级战斗队的良好训练,虽然火力与机械化程度一般,但战斗意志与战斗力却不容小觑。在开战第一天,俄军空降兵突袭基辅后,该旅在来不及完成集结的情况下,以小单位对机场发起快速、连续的反突击,最终导致俄军顿兵基辅城下。



▎开战前三天,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4快速反应旅在基辅郊外演习,随后他们就投入了对俄军空降兵的战斗


在俄乌全面开战后的一百天回看,我们会发现,在第一阶段面对俄军突袭的大部分乌军,其实都是国土防卫军、国民警卫队这种准军事武装。他们的战斗素质存在一定缺陷,在战斗中也承受了严重的伤亡,但抵抗却极为顽强,在众多居民点的争夺中,像海绵一样,吸收掉了俄军开战后第一波打击中的大部分力道。虽然,乌军很多正规军部队也有不错表现,但这些轻装的准军事武装的表现无疑更加亮眼,也揭示出,在现代战争中,预备役制度仍是一国国防力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即便面临像乌克兰这样严峻的人口危机,一国也能通过精心设计的动员体系和备战工作,让预备役军人发挥巨大的作用。

两支影子军队的建立,不仅仅单纯为乌军提供了可供消耗的人力,它们及其背后的战争动员体制,更是让乌克兰能够更加精细地使用其有限的战争资源。乌克兰常备军、国民警卫队、国土防卫军与预备役军人,每一部分的战斗力都存在相当缺陷,但却组成了乌克兰进行大规模防御战争的关键底牌。如果俄罗斯继续和乌克兰在顿巴斯打局部摩擦,这些部队完全可能继续被俄军精锐压着打,但他们所准备的是另一场战争——一场面对俄军全面进攻的大规模消耗战。他们准备的战争方式,与俄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出其不意的代价


俄罗斯总是很难掌握开战的合适时机,比如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一战、二战......,这个情况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这一次,俄军对开战时机的选择,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但也因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这一代价中,最重要的不是人员与装备,而是导致了一种充满风险的战争方式。



随着战争的长期化,俄乌两军军事部署上的差异,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在进行大规模地面战争的时候,梯次部署是非常重要的。梯次部署,不仅有助于战役指挥官们应对意料之外的风险,也有助于更高层级的战争指导者控制战争的节奏。在战争长期化之后,梯次部署还能让前线的战斗部队进行周期性的轮换,不至于在战场上耗尽军官、士官与老兵,从而更有效帮助新兵熬过最危险的适应期。



俄军的部署,从开战前的对峙中就缺乏梯次。在军事改革后,俄军的168个营级战术群中,大概有136个由合同兵组成,在不进行战争总动员的时候,可以被派往境外参战。在2021年末至2022年2月的对峙中,超过90%的合同兵化营级战术群被调往俄乌边境。在3月之前,这些部队几乎都被投入战场。在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一阶段,俄军同时用三只拳头打人,纵使有120个营级战术群也只是在前线摊成薄薄的一线。第35集团军只是众多遭遇类似经历的俄军部队中的一支,他们进入战场,背后没有多少部队可以轮替,三个月中只进行了有限时间的休整,在自己的阵地的上战斗到底。不需要乌军的大举进攻,每天十几人的持续伤亡就足以让部队伤筋动骨。很难想象,这样的部署是曾由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领导过的总参谋部做出的。沙俄、苏联与俄罗斯军队几个世纪的战争经验凝结出这样一个方案,这一状况令人震惊。

2022年6月3日,俄国防部下属的一个委员会向媒体表示,俄军对乌第三阶段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包括控制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和哈尔科夫州。这意味着俄军即将发动新一阶段的攻势。而承担这一阶段进攻任务的俄军,很多都已经在战场上战斗了三个月以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军队,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弱军。但人之力,终究有时而穷。

随着东部军区的部队在3-4月进行了第二轮的向西增援,这个俄军的总战略预备队已经没有更多的营战术群可以被送往乌克兰了。而在80年前的那个冬天,同样是东部军区的苏军,在向莫斯科前线增援十余万兵力后,仍保留着足以压制日本关东军的雄厚实力。纵使战略格局发生灾变,苏联也有手段应对。这不是斯大林的临时决策,而是苏联建国以来艰辛备战的产物。那时的苏联,进行的是一场虽然无比艰难,但精心准备的战争。俄罗斯当前面对的情况,显然与此相距甚远。



俄军有力量,但技巧粗疏、准备不足;乌军备战相对充分,但力量存在严重不足。在第聂伯河以东的战场上,在神话与迷雾笼罩之下,两支军队仍需决死相斗,促使战争之神做出裁决。我们对此将密切保持关注,去深入理解战争中的种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