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原标题《这些风靡世界的文化,源于中国,盛于日本》,作者:姜建强,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在读著名动漫导演高畑勋的书《一幅画开启的世界》。谈到中国绘画与日本绘画关系时,高畑勋说出了一句坦承的大实话:“中国绘画这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的巨大蕴藏也是令人敬畏”。
比如江户时代的画家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这幅名画。画中的“鹰爪”巨浪200多年来席卷全球,成了世界通用的艺术符号。日本人也为此脸上有光,为那个时代的绘画能走出亚洲而自豪。日本2024年即将发行的新版1000元日币,背面图案将采用《神奈川冲浪里》的“鹰爪”巨浪。葛饰北斋的这个“鹰爪”灵感来自哪里?这,一直是北斋研究中的一个谜。
于是,南宋水墨画家马远《十二水图》(1212年前后)进入人们的视野。展卷细览,看到“云舒浪卷”画面上,马远用粗重凝涩的颤笔,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画出一个鹰爪浪头,发威咆哮。哦,连高畑勋都惊呼,这不就是北斋“巨浪”的原型吗?600多年后的北斋,可以说是直接临摹了马远。太不可思议了。
顺着这条思路,笔者又发现同为江户时代画家的铃木春信,也“问题”多多。铃木春信美人画有名,但他也画猫。他有一幅《猫与蝶》的名画,现藏太田纪念美术馆。猫与蝶配对,当然是中国元素。“耄”为猫发音,“耋”为蝶发音。而“耄耋”则有长寿美好之意。春信笔下的猫,为黑白斑纹相间的花猫。花前有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花猫抬头定睛细看,瞬间的动静捕捉,生动生趣生气。
不过,春信这幅画,与宋徽宗赵佶《耄耋图》高度形似神似。《耄耋图》也为黑白相间的猫,也是抬头定睛细看,也是捕捉飞舞的蝴蝶,只不过是一只。宋徽宗画的是长尾猫,春信则将猫尾藏住。要说不同,这就是仅有的不同。当然,那个时代亦无知识产权说。当然,作为绘画大家的铃木春信,我们也不宜用一个“抄”字定性。
这就连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对日本而言,这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是否就体现在绘画方面?其实,日本在形成自己的文明过程中,中国元素的这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一直作为主体性的存在而渗透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日本在明治以后有两个体系:一个是近代化的体系,一个是历史传统的体系。前者体系中的法制、国政、军事、教育、邮政等都是采用了欧美文明的范型。后者体系是指没有被近代化所“染指”的家文化和身边的语言、习惯,举止等,即义理人情。这个系统都是采用了被日本再编辑过的中国文明的范型。
对这个范型,日本人用“世间”这个用语来表示。制度性(外在/用)方面采用欧美的,世间性(内在/体)方面采用中国的。所以周作人说日本一半是异域,一半是古昔。这个异域就是西方,这个古昔就是中国。如日本人平安时代喜欢白居易,喜欢他的“雪月花时最忆君”;明治以后喜欢杜甫,喜欢他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李白的兴趣上,则舍用明版本采用宋版本的《静夜思》,他们认为宋版本的“举头望山月”比明版本的“举头望明月”更有野趣更为具象。中唐诗人刘禹锡《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的诗句,写舞女们舞动长袖,扭动身体的身姿情态。懂汉诗的日本人取出“振袖”两字,用来表示和服中的青春服——振袖(艳丽长袖服,为未婚女性所袭)。这些都是古昔的具体显现。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日本对“异域”而来的元素,一般不再编辑,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但对“古昔”而来的元素,则进行再编辑,然后作为自己的主体文化加以定型。日本人对从中国而来的元素,再编辑得最为成功,最为得意,而且被西方人误认为是岛国“自产”文化的,笔者以为是茶道文化、禅文化和天皇文化。
关于茶道文化
中国有茶经,日本有茶道。虽然茶籽是在1000多年前从中国带回,但从喝茶喝出“心”的问题,并以此提升为道,则是日本人再编辑后的一个结果。如若问茶道一开始是用来干什么的?说来也不可思议。这就是武士与茶道的一个话题。武士的职业是与敌为战,争夺生死。为了在战场上自己不被杀死,就必须要有杀死他人的精神。而自己即便存活了下来,但杀死他人的那种精神重压也是难以逃逸。为了减轻重压洗练精神,就必须让自己平静下来。
在当时,茶汤就是个最先端的手段。茶叶慢慢碾碎,茶水慢慢煮沸,然后点茶,然后静静地喝下一碗茶。照日本茶道学者中村修也在《战国大名•武士与茶道》(大修馆书店,2013年)一书中的表述,在这一系列的行动中,战场的杀伐气以及杀人后的重压就会沉落,平常心就会回归,“为此克己心就显得必要”。
这样来看,茶道确实与心关连,最终通往实在的根本。所以哲学家西田几多郎说过,东方艺术的精神性,并不以哥特式尖塔表现出生命的无限,而是以黑乐茶碗包容天地。黑乐茶碗如何才能包容天地呢?这就是心的问题。而心的问题,靠茶经(艺)是不能解决的。也就是说用喝茶的技巧(个别),用喝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解决心的问题,一定要将喝茶上升到道(一般)的程度,才能洗练人的心性。
茶道学者木村宗慎在《利休入门》(新潮社, 2010年)一书中说,利休制作的茶室现存于京都山崎的妙喜庵待庵。进入茶室的时候,必须从躏口(注:饮茶的客人在茶室内的出入口)这个狭小的出入口(高65厘米,宽60厘米)进入。这是为什么?是为了光线的射入。也就是说从躏口射入的光线,就正好照射在千利休的身上。
而如果用障子(注:日式拉门)作为出入口的话,光线就不能直接射入。木村宗慎强调,“照射亭主的‘窗’才是利休最高的设想。”光线照射在亭主身上的这个“形”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必须将“茶形”做彻底。“形”越彻底、越庄重、越繁琐,实在就越深入人心。这里,重形是为了显本。就像去叶是为了显枝一样。一切唯心造。所以,西方人才记住了茶道在日本而不在中国。
关于禅文化
用禅字可组很多词语。如:禅心、禅语、禅意、禅思、禅修、禅味、禅风、禅趣、禅缘、禅境、禅肉、禅骨、禅身等。禅为“Chan”,这是中文发音。禅为“Zen”,这是日语发音。不解的是,西方人记住的是“Zen”而不是“Chan”。1968年,获诺贝尔奖的川端康成在斯德哥尔摩开讲,就如数家珍般地以道元禅师的《本来面目》为开首:“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溢清寒。”不错,道元确实是日本曹洞宗的开祖。但这位开祖是从哪里寻得他的开祖的?是中国南宋的天童如净。也就是说,没有天童山的如净禅师,就没有日本的道元禅师。但川端康成在讲演中的那种自觉与自信,给世界一个感觉,日本才是禅文化的发源地。
这就奇怪了。禅的产地在中国。这就像梅子,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树上。一个晚上的黄梅雨,梅子落地,“砰”的一声响。第二天早上,日本人在庭院里捡起熟梅,做起了酒。于是无添加的梅酒广告走进千家万户。原来是开花中国结果日本。禅,也是这样。源于中国,盛于日本。如,为大家熟知的苹果创业人乔布斯,修行禅宗,去了日本京都的西芳寺(苔寺)。这缘于他17岁时读到了铃木大拙的《禅道》和铃木俊隆的《禅者的初心》这两本书。
日本人将从中国拿来的禅,加以再编辑。再编辑的一个结果就是禅不再是思想、不再是建构、不再是智慧,禅的卓越天职只有六个字:即今、当处、自己。转换成话语就是:在这里,我来干。所以日本人强调禅的鲜活,强调行站坐卧皆为禅,强调生活本身就是禅。在日本人看来,禅是礼节,禅是坐相,禅是站相,禅是吃相,禅是扫除,禅是烧菜。在生活层面将禅功能化,就将思想变成了“没柴生火,烧佛像也可”的一种轻。女子过河,和尚也能背,这就是破执后的轻。西方人对禅感兴趣,说禅不是Chan而是Zen,本质的看,就是喜欢上了日本禅的这种洒然、这种侘寂。中国禅,太思想,太建构,太智慧。日本禅,反思想,反建构,反智慧。这就像中国品牌是瓷器,日本品牌是陶器(烧器)一样。前者是人间智慧的结晶,是对美的精湛计算。后者则粗糙简单,被烙上侘寂风。
关于天皇文化
日本人从中国习得皇帝文化,开始装点他们自己的天皇。如中国皇帝号称“真龙天子”,日本天皇加以模仿,说自己是“凤中天皇”。中国皇帝讲“尊王攘夷”(出自《春秋公羊传》),日本天皇拿来后实现本土化,在明治维新时也大喊大叫“尊王攘夷”。日本天皇身着的黄栌染御袍,来源于中国唐朝时期的襕袍,经过千年演变,保留了唐宋皇帝黄袍的圆领大襟右衽、下摆接横襕、不开衩等特征。日本天皇的元号(年号)也是从中国皇帝那里学来的。如果说这些都是不加编辑从中国皇帝文化那里拿来直接就用,那么经过再编辑后的天皇文化则呈现出另一种知性图式。
日本人故意设问:天皇和皇帝有区别吗?如有区别,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日本人再编辑的能力就显现出来了。他们说,就概念而言,天皇是日本的概念。皇帝是中国的概念。英语都叫“emperor”,但两者完全不同。天皇必须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必须是血脉的继承。也就是说,血统第一。皇帝不讲血脉继承,只讲德。也就是说,德统第一。那么,何谓德?德就是拥有统一乱世的能力。只要有这种能力,谁当皇帝都可以。即便不是前皇帝的皇子也不要紧。尧的后继者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有能力有德的舜。尧把王位禅让给了舜。尧这一行为,也使他自己成了盛传千古的圣王。
所以,中国的王朝总是在不断的换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王朝名不同,其王朝家族的DNA系统也不同。汉朝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是完全不同的家族系统。有德的人当皇帝,皇帝则听命于天。故天子也是皇帝的别名。如果天子发怒,天子一族统治的正当性就遭到质疑,就会爆发易姓革命。
和中国的天子支配皇帝不同,在日本,天皇则是支配天神的一族。绝对条件是血脉的相连。所以王朝交替,易姓革命,基本没有发生的可能。所以,日本人说大和王朝没有革命,天皇没有姓,皇室连绵至今。1989年6月21日,《朝日新闻》刊登一位英国学者的发言:“每个国家都有历史学家不能解明的历史事实,如美国的人种问题、德国的大屠杀、日本的天皇制。”天皇制被列为人类三大谜史之一,这让日本人兴奋不已。这也表明西方人对东方对亚洲还存有的天皇文化则抱有莫大的兴趣。他们似乎忘记了中国曾经有过的并深刻影响日本的皇帝文化,记住的只是现在日本的天皇文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姜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