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责编:kuma,原文标题:《谁说回避型依恋不能好好谈恋爱?关于回避型依恋的5个误解》,头图来自:《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回避型依恋,一个频繁被误解的心理学概念。你是不是也听过这样的话:
回避型依恋就是高冷/傲娇呗。
千万不要跟回避型人谈恋爱。
本人回避型,已经做好一个人生活下去的准备了。
这其实都是对回避型依恋的误解。事实上,回避型依恋绝不意味着不能好好谈恋爱。恋爱谈得很痛苦,也不能把锅都给“回避型”。
下面是对回避型依恋的五大常见误解。
误解一:回避型依恋就是高冷
“回避型依恋就是高冷/傲娇呗。”
对很多人来说,回避型依恋意味着这样的形象:
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不喜欢/不擅长跟人打交道。
但事实上,仅仅凭借这些表现真的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是回避型依恋。依恋类型的判断依据应该是一个人在深度亲密关系中的互动反应,而不是这些外部行为:
比如一个人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重要他人是不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回应;
在面对冲突的情境下,一个人会采取怎样的方式调节情绪,如何跟关系中的另一方互动(Fraley & shaver ,2000)。
回避型依恋意味着,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重要他人的照顾,对亲密关系容易有消极的态度,和较低的期待。
当实际或潜在的拒绝/冲突发生时,回避型会通过关闭他们的情感系统,比如否认依恋需求、远离关系,来减少痛苦的感觉(Twenge ,2003)。
也就是说,一个回避型依恋也可能在朋友、同事、恋人面前表现得热情友善。但当进入亲密关系, ta 可能会很难去深层地自我暴露、很难依赖、很容易在冲突场景关闭自己的情感通道,也更容易对关系的走向持消极的看法。
误解二:一朝回避型,永远回避型
很多人会把回避型依恋当成一个“诊断”,觉得自己是回避型,那所有的行为表现都应该符合回避型的描述。当发现自己出现了跟描述不一致的情况,就会产生疑惑:
“我跟男朋友在一起就是典型的回避,但在朋友面前就特别黏人,怎么回事?”
“我觉得我是回避和焦虑一半一半?所以这是什么?”
这其实是对依恋理论的一个误解。事实上,依恋理论是个动态模型,存在着稳定性(大多数时间、在大部分关系里的表现),但也会随着生活环境、具体情境的变化进行更新和替换(Hazan & shaver ,1987)。
依恋理论的提出者鲍尔比就指出,人的依恋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分成多个层次和等级(Bowlby ,1980)。
底层是一个人对关系的基本认知和假设,在特定事件面前,又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这些表现本来就是多面的,也不需要保持一致(Paula et al.,2000)。
在不同的关系里呈现不同的依恋模式也很正常。有研究发现,个体可以对不同的重要他人持有不同的依恋模型。因为在一个复杂的等级网络中,每个模型都可以与其他模型产生关联(Collins & Rrad ,1994)。
事实上,相比于诊断,依恋类型更像是一个地图。用标签框住自己是没必要的,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开放的心态,借助这些概念了解自己的过往经历、创伤及其对当下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跟别人相处。
比如第一个提问的朋友,完全就可以通过思考“为啥我在朋友面前能依赖,而对男朋友就不能”,进行进一步的自我探索,说不定就会发现自己深层的亲密关系需求。
误解三:回避型不需要爱,可以完全自给自足
有一类回避型依恋,会给人“完全不需要亲密关系,也可以过得很好”的印象。事实上,他们自己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典型想法比如:
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我。
不谈恋爱啥事都没有,既然不擅长亲密关系,那就不要亲密关系了。
既然没人能真正了解你,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尊重自己的内心最重要。
这些想法会带来一些好处,比如,不想依赖别人的回避型人会花很多时间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对能力的高水平投入保持高水平自尊(Brennan et al,1998)。
但这种“独立”也可能是一种防御机制。简单说就是:不是不想依赖,而是怕被拒绝。为了不被拒绝,干脆一开始就不依赖。
很多时候,回避型自己很难意识到这是一种防御。有研究发现,很多时候,跟依恋有关的防御机制是在意识之外运行的,自己可能意识不到(Bowlby 1973;Main ,1991),而这种现象在回避人群中尤为明显(Davids,1998;Farely et al.,1998)。
还有研究发现,当回避型人感知到了周围人对自己的接纳和喜欢时,表现出了高于平均的自尊水平,和非常强烈的积极情绪(Mauricio et al.,2006)。这恰恰说明他们对归属感的强烈需要。
从这个角度讲,回避型人就像个害怕受伤、但又渴望被爱的小孩。这让他们容易在人际关系里表现得被动,但是当充分感知到别人的善意,他们会非常兴奋,也会愿意打开心扉。
误解四:Ta 对我不好,都是因为 ta 是回避型
在豆瓣“回避型伴侣治愈”小组里,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
把伴侣的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行为(比如突如其来的冷漠,遇到问题毫无沟通意愿)合理化,认为都是回避型依恋的原因。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没能给对方安全感,然后自己陷入痛苦和纠结中。
先不说对方这些行为是不是真的因为回避型依恋,你需要知道的是:
关系中的独立个体是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回避型不是一个人不沟通、冷暴力的理由,如果有意愿,一个回避型人也可以通过沟通建立更舒服的关系。
进一步,你也应该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如果你想要跟对方好好发展,那通过了解依恋理论,确实可以帮你了解对方,创造更顺畅的沟通。
但前提是,这是一段能让你感到被尊重、被爱的关系。如果在这段关系里,你没有感到被尊重,没有感受到对方为关系做出努力的意愿,甚至很痛苦,不管 ta 是不是回避型,你都可以离开。
回避型依恋不是“冷暴力、不沟通”的同义词。回避型依恋不是问题,冷暴力、不愿意为关系做出努力,才是真正的问题。
误解五:回避型不可能有甜甜的恋爱
在读者留言、豆瓣关于回避型依恋的讨论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劝告”:
回避型来告诉你,没事不要挑战恋爱 hard 模式,离我远点大家都开心。
本人回避型,已经做好一个人下去的准备了。
遇到回避男赶紧跑,及时止损。
……
好像一旦被打上“回避型依恋”的标签,就跟亲密关系彻底无缘了。这是一个大误解。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莱文博士指出: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依恋风格,建立安全和健康的关系都是可能的。
确实,相比于安全型,回避型依恋在关系中会遇到更多困难。比如:
排斥亲密感(Edelstein & Shaver,2004);即使内心渴望被照顾,也要表现出很独立的样子,把对伴侣的依赖最小化(Edelstein & Shaver,2004);对关系比较悲观;在冲突发生时,会关闭情感通道,容易产生破坏性行为(Domingue et al.,2009)。
但这些倾向并不是不能改变。研究发现,一段能让回避型感到安全的关系恰恰是回避型改变的原因。
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段高质量的关系和一些增进亲密的活动能让回避的倾向明显减少——这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Sarah et al.,2017)。
有意思的是,在研究中,当回避型伴侣被要求做增进亲密感的互动时,很多人都表示不喜欢。但后来在练习的过程中,就慢慢喜欢上了。
而且,可能因为做这些努力对他们来说很难,所以一个小小的行为对他们来说也非常意义重大,他们会因此兴奋,即使伴侣感受不到。
在这种积极的体验下,他们会尝试更多的自我表达,当伴侣感知到之后,也会做出更积极的回应。正向的循环就这么建立起来了(Neff et al., 2011) 。
如果你是想好好谈恋爱的回避型或者伴侣,下面是几个小建议:
1. 如果你的伴侣是回避型:在非冲突场景,创造积极的关系体验。
让他们感知到安全是重要的。
注意,这个功夫要花在平时。不要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才开始努力,因为这个时候回避型会倾向于闭合情感系统。
在日常的互动中,多多创造一些积极的体验,让回避型感到被接纳,当冲突发生,对方也会更容易跟你进入合作模式。
2. 如果你自己是回避型:试着克服掉一部分的不舒服,为关系主动做出一些努力。
如果你自己就是回避型,想要建立一段更安全的关系,非常鼓励你主动去尝试一些增进亲密感的行动,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它们。
可能一开始会不太舒服,但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尝到甜头。心也会慢慢打开。
3. 在冲突发生之前,谈论回避型依恋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莱文博士说,与伴侣建立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不安全感被激活之前,意识到并讨论它。
多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型,知道自己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尝试跟伴侣讨论。你们可以共同设置一个冲突应对机制,慢慢练习用不伤害彼此的方式解决你们的问题。
回避型依恋的内心藏着一个需求长期被漠视的小孩子,这让他们很难放心地去依恋别人。但幸运的是,当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孩子,我们总能通过一些方式,让 ta 重新获取对关系的信心。
正如科胡特所说:
我印象中最具创造性的生命,是那些尽管在早期遭遇了深切的创伤,但(通过各种途径)能够找到朝向内在完整性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结构的个体。
参考文献
Paula et al,The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Concept: 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the Self in Relation to Others? https://doi.org/10.1037/1089-2680.4.2.155
Mauricio Carvallo et al.,No man is an island: the need to belong and dismissing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Pers Soc Psychol Bull,2006,DOI: 10.1177/0146167205285451
Sarah C. E. Stanton et al.,Benefits of Positive Relationship Experiences for Avoidantly Attached Individual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7,DOI:10.1037/pspi0000098
【美】海因茨 科胡特,《自体的重建》,2015年9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