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在二人转和东北小品中屡见不鲜,可以说,这种红绿大花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东北人民的一种精神象征。今天,我们从图像与符号的角度,来聊一聊东北大花布的重新流行,以及它未来融入时尚产业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 (ID:ceibs-cbr),作者:范米扬,责编:施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花布的大流行


从广为流传的央视春晚小品,到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表演,红绿大花布似乎是这些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这种大红大绿的陪衬,节目的“东北味儿”就要平淡很多。


春晚小品中的大花布
春晚小品中的大花布


除了喜剧类节目,大花布还流行于东北的摇滚乐队,比如近两年走红的“二手玫瑰”,也把这种大花布当做自己的视觉特色。


摇滚乐队“二手玫瑰”的大花布元素
摇滚乐队“二手玫瑰”的大花布元素


除此之外,红绿大花布还走入了时尚的秀场。演员张馨予曾经身着一袭大花布长裙在戛纳电影节亮相,而80多岁的辽宁演员王德顺老爷子也曾经身着大花布进行时装走秀。


实际上,红绿大花布的影响已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全国各地的东北饭馆,已经把红绿大花布当做一种招牌式的装修,让人过目不忘。


大花布已成为东北饭馆的标配
大花布已成为东北饭馆的标配


可以这样说,东北大花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与此同时,这种流行也引起了新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大花布是我国独特的文化,我们需要发展好大花布,在未来做到文化输出。而反对者认为,中国从来不缺优质的传统文化,而大花布比较俗气和土气,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那么东北大花布到底是为什么重新流行起来的,又有没有可能成为新的商业现象?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这个话题。


大花布:文化DNA的多重螺旋


一个首要的问题是,东北大花布是从哪里来的。


实际上,大花布还真不只是一种普通的民间图案,而是有着多重的文化源流,这些源流包括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民间的手工艺特色和江浙的传统文化。


大花布的设计者来源于上海。1949年之后,上海成立了华东纺织管理局(简称“华东局”),来负责纺织企业的生产事项。同时,华东局也成立了设计部门,并招募了一批曾经在老上海外企工作过的高水平印染设计师。


1952年,这批印染设计师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为劳动人民进行设计。他们不负众望,设计出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花布图案。这些图案主要是用于被罩和床单,经过华东局的推广,开始铺向全国。



当时华东局设计的一批大花布纹样


目前流行的东北大花布图案,是其中一款叫做“牡丹凤凰”的作品。这款的设计者叫陈克白,是一位在上海的广东人。实际上,虽然大花布给人一种来自东北的印象,但是在刚刚推出的年代,它并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从印花图案以及陈克白在英国印染厂的职业经历来说,大花布的设计很可能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影响。同时,鲜艳的红绿配色,又有我国的民间艺术审美特征。但是,花布上最基本的牡丹和凤凰图案,仍然是来源于江浙地区的传统布样。


这款大花布的图案来自于江浙民间图案
这款大花布的图案来自于江浙民间图案


也就是说,看起来土土的大花布,其实际上是由国内的高水平设计师打造,并且经过了新政力量的推动。由于主要用于被罩和床单,这种图案的更换频率比较低,因此直到今天,大花布图案还广泛存在于民间。


至于为什么大花布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文化符号,这可能不是因为大花布本身,而是因为东北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化输出。东北话是一种事实上的强势语言,而在语言优势的基础上,东北的文化娱乐产品也开始流行,这些文化产品包括了二人转、小品和电视剧等形式。在这些文化产品当中,农村题材和民间题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大花布的出镜率极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红绿大花布”开始演变为东北地区的一种文化符号。


大花布背后的符号学逻辑


实际上,即使听完这些阐述,你可能还是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床单设计,会被今天的人穿在身上;为什么以前代表农村文化的一种略显俗气的图案,会被张馨予穿去戛纳走秀。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实际上,这些现象用符号学的理论都可以解释——并且不单单是解释范畴,国外的品牌早已运用这些原理,来推广民族特色的图案。


服装的作用,向来不仅仅是遮身避体。在封建社会,服装代表着等级的划分。但是在等级制度消失的今天,服装所代表的意义更为多元和复杂,而推动服装发展的力量也由权力变为商业。


服装也是一种符号。在法国学者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功能不仅仅是标记事物,而是能够带来一系列的附加意义,巴特尔把这种由符号和意义组成的特殊信息系统称之为“神话”。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


这个神话不是指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而是指现代媒体和品牌制造的“现代神话”或者“传媒神话”,这种神话既可以被赋予,也可以被改变。


举例来说,牛仔裤在工业时代,其实是蓝领工人穿的工装。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牛仔裤逐渐成为“西部神话”的代言人,经过传媒的普及,又进一步成为年轻与活力的象征。而到了今天,牛仔裤已经显得“过时”,成为一种复古单品。在这个过程中,牛仔裤还是那个牛仔裤,但是它背后代表的“神话”,无疑一直在变化。


而这种变化的背后,往往是品牌与传媒的力量在助推。


东北大花布而言,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新时代的审美象征。而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它成了一种民俗审美。而经过小品和电视剧等媒介的带动,它又成为一种地区文化。但是,大花布在未来应该怎么发展,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外的经验。


迷彩服:被商业和艺术助推的“神话”


下面我们以迷彩服和格子衫为例,来说明图案推广和传播的路径。


迷彩服早在1929年就出现了意大利,因为这类服装的隐蔽性,逐渐被各国军队所采用。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迷彩”一直是一种军事用途的图案。


常见的迷彩图案
常见的迷彩图案


从60年代初开始,美国陷入了长达16年的越战泥潭。许多二战老兵参加了美国本土的反战浪潮,他们身着迷彩服,穿行在大街小巷。这些活动为迷彩服的平民化打下了基础。


1987年,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针对迷彩图案进行再创作,发表了《Camouflage》系列平面。得益于沃霍尔的巨大号召力,诸多嘻哈歌手和街头品牌开始对迷彩服产生兴趣,使得这一图案迅速潮流化。而亚文化圈子的追捧,又引起了体育和快时尚品牌的模仿,从而将迷彩图案推向了大众消费者。


安迪·沃霍尔的《Camouflage》系列作品,作者自摄
安迪·沃霍尔的《Camouflage》系列作品,作者自摄


从“军事装束”到“反战象征”,再到“潮流艺术”,迷彩服完成了符号神话的转变,也实现了销量的猛增。


如今,迷彩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服装款式,而且有继续市场下沉的势头。今天,我们常常能在菜市场看到菜农和肉贩穿着这款服装。如果沃霍尔泉下有知,应该会感到高兴。


迷彩服的发展路径,适合东北大花布进行借鉴:一种常见的图案,经过艺术家的再创作、亚文化圈的流行以及大众商业力量的助推,被赋予了新的神话内涵,引发了新的流行热潮。


实际上,不仅是迷彩服,其他如条纹衫、波点纹的发展,都有着类似的发展路径。


格子衫:更值得东北大花布借鉴


除了迷彩服的案例可供借鉴,格子衫的流行则更有启发,因为“格子图案”与“凤凰牡丹”图案一样,都是一种民间地域文化。


今天,程序员常因为格子衫受到调侃,但实际上,格子衫是一个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这种图案从苏格兰北部高地的民族服饰(high dress),发展为流行全球的大众图案,既可以作为时尚单品,又可作为日常穿着,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化-商业模式。


在英国,对于苏格兰格子图案最著名的借鉴是奢侈品牌巴宝莉。巴宝莉的经典品牌符号就是驼色格纹。巴宝莉于1924年被这种民间图案注册成为品牌专利,并将其运营成为英伦奢侈品的象征。


巴宝莉的格纹也是取自于苏格兰裙装
巴宝莉的格纹也是取自于苏格兰裙装


除了巴宝莉的驼色格纹,红色格纹也有一条与之不同的流行路径。


19世纪后期,红色格子衫被苏格兰移民带到美国。这种图案先是在印第安群体中流行,进而引起了美国工人的追捧。红色格子衫通常是法兰绒材质,因此温暖又结实,好看又醒目,成为劳动群体的心头好。


从此之后,格子衫一直流行于北美大陆,这一点从美国流行的“保罗·班扬”的形象中可以看出。保罗·班扬是一个被创作出来的虚构角色,他的职业是一个健壮的伐木工。但是无论班扬是流传于故事书还是影视剧,他一直穿一身经典的红色格子衫。


保罗·班扬的经典形象
保罗·班扬的经典形象


工人阶级的穿着,最终被西海岸的高学历极客们所借鉴。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包括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在内的诸多硅谷程序员和创业家,都曾穿着格子衫出现,而这种穿着风格一直影响到今天。在爆火的美剧《硅谷》中,格子衫是剧中工程师角色的日常穿搭。后来,这种穿着方式也流行到国内。


美剧《硅谷》中的程序员们也喜欢穿格子衫
美剧《硅谷》中的程序员们也喜欢穿格子衫


从苏格兰高地的民族服饰,演变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穿着,这固然是一种文化上的成功,但是其背后更是商业力量的助推,这些商业力量包括了传媒企业和服装企业。从符号学进行分析,格子衫的背后是纯粹的苏格兰民族象征,而后巴宝莉和硅谷的助推,分别将格子衫转换成“英伦奢侈”和“西海岸高科技”的神话。


从格子衫的发展路径看,“东北大花布”作为一种民族审美素材,确实很有潜力被赋予一种新的意义,成为一种新的商业现象,实现神话内涵转变,并引爆新一次的流行。


从迷彩服和格子衫的发展路径来看,张馨予和王德顺们的时尚尝试,不能不说是一种先锋者的勇敢尝试。而对大花布所谓的“上不了台面”的批评,未免过于苛刻。大花布固然看着有点“土”,甚至谈不上审美“高级”,但是另一方面,一件迷因的流行,不是按照“高雅程度”来判断,而在于审美的共识和品牌的助推。如果能进行有效的运作,“土”的东西可以向“雅”进行转换,而“雅”的东西也可以走向大众。


无论如何,用艺术和商业来推广民族文化,这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 (ID:ceibs-cbr),作者:范米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