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作者:李歪歪、三三,责编:kuma,头图来自:《风平浪静的闲暇》
在大家平时的分享和提问里,“自私”是个高频词:
我想要继续我的事业,但这样就不能全职照顾孩子,是不是太自私了?
因为照顾抑郁症的朋友,我觉得非常有压力,所以离开了,我是不是太自私啦?
我实在不想活成我妈希望的那个样子,可当我表达出这种想法,我妈就会伤心。是我太自私了吗?
这些“不敢自私”的想法里,存在着一种共性:当我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常常伴随着严苛的自我审查和愧疚感,甚至觉得一旦开始对自己好,就会伤害别人。
我也是个经常“不敢自私”的人,但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自私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心安理得地对自己好。”
用一个心理学概念讲就是:你需要学会一点“健康自私”。
被“不敢自私”捆绑的乖小孩们
弗洛姆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自私与自爱》,专门探讨自私和自爱的关系。他在文章里指出:现代文化充斥着对自私的禁忌,这让人们对健康的自爱感到内疚。
原文是这样说的:
“不要自私”是一句铭刻在千千万万孩子心中的一句话,一代又一代。自私是一个人应该避免的最大邪恶,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它是目前在家庭、学校、电影、文学和其他社会暗示工具中使用的常用模式之一。
而就是在“不要自私”的训诫中,“自私”的概念却被扩大、被模糊了:
你很难定义它的确切含义,有意识地,父母会把它跟更多的意思联系在一起……“不自私”意味着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违背别人的愿望,它还意味着,“不要爱你自己”,“不要做你自己”。
这样的“不要自私”,传达是这么一种信息:
你的感受没那么重要,你要让你的感受服从于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别人的期待,比如责任,比如集体的利益。
久而久之,当一个人把这种“不要自私”的训诫内化,“对自己好”也就成了一件难事:
看不到、也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当需求被满足时,会有不安感。
不敢为自己想要的事物争取,在取得成绩时,会有一种不配得的冒充感。
不允许自己休息和享受,在休息享受时会觉得内疚。
很难接受别人的照顾,被照顾时会觉得不自在。
容易自我批评,会因为一点小错对自己非常严厉。
难怪弗洛姆说:这是外在声音内化成的一种对自我的敌意。
被“不敢自私”捆绑的关系
“不敢自私”常常是为了维持关系:我们以为,放弃自己的需要努力对别人好,关系就可以没问题。
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这样的“无私”反而会给关系带来问题。
“对别人好”是公认的美德。的确有很多研究证明了利他(对别人好)的好处。但一些研究发现,没有原则地放弃自己的需要对别人好,很可能是一种病态的利他( oakley,2012 ) ,反而会给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它可能会带来如下问题:
关系里的越界。父母的“都是为你好”,伴侣的“没我你怎么办”,就是典型的表现。
关系里的自虐。不计代价维持情感和人际关系,通过对方确认自我价值感。研究发现,病态利他也是抑郁的强预测因子。
这样的牺牲和付出,长期会让关系的双方都不堪重负:正如克罗克等人指出的,任何需要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目标都不可持续,长远对两方都不好( Crocker ,2018 )。
怎么区分“对别人好”的行为,是健康的利他还是病态利他呢?主要看两个方面:
1. 是不是需要牺牲:
健康的利他是不需要牺牲的:一个人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也愿意在能力范围内给别人带来好处。
病态的利他则需要牺牲自己的需要满足对方。
2. 不同的动机:
健康利他的动机:对新体验的开放性和对个人成长的渴望。
病态利他的动机:管理自我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取悦他人,获得认可,避免批评和拒绝(Bachner-Melman et al., 2016 )。
你会发现,看起来最无私的病态利他,动机恰恰是自私的:对别人好,只是管理自我印象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们需要健康自私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看了弗洛姆那篇文章之后提出,有必要区分健康的自私和不健康的自私,并且指出: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有时很有必要教来访者采取“健康的自私态度”。
那什么是健康的自私,什么又是不健康的自私呢?
1. 弗洛姆是这么描述不健康的自私的:
只对自己感兴趣,一切想要为自己;
无法快乐地给予,只是渴望得到;
完全从“自己能得到什么”的立场认识外在世界,从对自己有用的立场评判每件人和事;
不尊重他人的需要。
他认为,这种不健康的自私,恰恰是一个人根本不喜欢自己的表现:
(他们)总是焦虑地关心自己,但永远不会满足,永远焦躁不安,被恐惧驱使,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对拥有更多的人产生嫉妒。
弗洛姆认为,这本质上是因为一个人缺乏内在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自私的行为其实恰恰是对缺乏自爱的过度补偿。
这种不健康自私,其实是既不爱别人,也不爱自己。“不要自私”,反对的其实就是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不健康自私。
2. 那什么又是健康自私呢?
2020 年,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的一项研究构建了健康自私的量表,列出了健康自私的表现( Scott Barry Kaufman et al.,2020 ):
有健康的界限。
有很多的自我照顾行为,有至少一个自我照顾的习惯,如:冥想、锻炼、健康饮食。
足够、稳定的自尊,不会轻易被他人削弱自尊感。
可以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可以为自己的需要争取。
经常感到快乐,而且不会伤害别人。
虽然经常为别人付出,但知道什么时候该给自己充电。
允许自己享受生活,即使不一定对别人有帮助。
能把个人需求放在他人需求之上,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别人。
如果简单总结,健康自私可能就是这么一种能力和态度:爱自己,且不因为“对自己好”感到抱歉。
研究发现,健康自私会带来真实的好处:不容易抑郁,带来自尊感和真实的骄傲,能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和健康的社交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明显相关。
所以你看,对自己好跟对别人好并不冲突,学会健康自私,反而能够用让自己更舒服的方式对别人好,而且还没有牺牲和亏欠感。
如何练习“健康自私”?
1. 出现“我是不是太自私的怀疑”时,不要急着下结论
这种自我怀疑很容易让我们陷入非黑即白的认知。当这个念头出现时,不要被它带着走,而是告诉自己:哦,这个念头出现了。
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它是怎么来的,这里面是不是存在自我需求和重要他人期待之间的冲突?具体是怎样的冲突?
2. 留出充分的时间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
“我是不是很自私”的念头会让我们想要放弃自己的需求,克制住妥协的冲动,给自己留出一个不受干扰的时间和空间,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离开冲突场景、告诉他人你会稍晚一点做答复,都是可行的办法。
3. 区分自我、他人和情境,练习真诚一致表达
萨提亚沟通理论认为,好的沟通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觉察:
自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他人: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情境:引发冲突和讨论的具体事件。
如果忽视了一个或多个方面,要么会委屈自己讨好对方,要么会把表达需求变成单纯指责。都不能取得好的沟通效果。
举个例子,你要不顾父母反对去别的城市念书,你妈指责你 “你怎么那么自私”,急着反驳马上就会吵起来,你要停下来,看到这句话背后的情绪:
她真正要说的不是“你很自私”,而是“你的离开让我感到很难过/焦虑/失控”。
然后尝试自我、他人和情境一致的表达:
听到你说我自私,我感到很难过(自我、情境)。我知道这个决定让你很难接受(他人、情境),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你可以不喜欢,但也要尊重我。
相比于妥协带来的安全感,这样的沟通方式可能一开始会让你觉得没那么舒服:你需要面对自己就是没有办法让父母满意的事实。
但这就是关系中经常会出现的冲突。只有当你清楚自己的责任、放下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另一方才会意识和调整。你们之间才能慢慢建立起清晰又有弹性的边界。
最后,还是分享一句弗洛姆的话:
“爱自己和爱他人是矛盾的”是站不住脚的。人类存在的最深刻的体验,是与自己有关的体验。没有一种关系是不包括自己的。
祝你在爱自己的练习里,收获“无需抱歉”的关系。
参考文献
Scott Barry Kaufman et al.,Healthy Selfishness and Pathological Altruism: Measuring Two Paradoxical Forms of Selfishness,Front. Psychol., 2020 ,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01006
Erich Fromm,Selfishness and Self -love ,Psychiatry,Journal of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Process,1939
林丹,柳海民,自利与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性基点及学校德育价值取向,教育科学,2021,37(6)
【美】萨提亚,聂晶译,《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三三,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