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泽连斯基松口:将考虑“中立”,但须公投决定
法国BFM电视台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在接受俄罗斯独立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考虑俄罗斯此前提出的乌克兰保持中立的要求:“安全保障要求我国保持中立和无核化。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准备接受。”泽连斯基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没记错,这正是俄罗斯向我们开战的借口。”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的中立地位最终必须经过乌克兰全民公投通过才能实现。
他还表示,在乌克兰使用俄语是一个摆在台面上的话题,但不会涉及非军事化。乌克兰非军事化是俄罗斯自2月展开军事行动以来提出的主要诉求之一。
▲ 泽连斯基27日表示,相信战争很快会结束。(《费加罗报》图)
乌克兰曾于3月16日明确拒绝俄罗斯提出的瑞典/奥地利式中立模式,现在泽连斯基的松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俄乌战争结束的一丝希望。
“乌克兰(在中立问题上)伸出了橄榄枝,俄方也应该就此放弃将乌东地区并入俄领土的计划,并停止对乌克兰全境的进攻。这或是结束危机的上上策。”BFM国际问题专家Patrick Sauce指出。
▲ 乌克兰经济部长Yulia Svyrydenko周一表示,根据乌克兰政府估计,乌克兰战争迄今已给乌克兰造成5649亿美元的损失。(法新社图)
尽管泽连斯基表示考虑乌克兰中立地位,但乌克兰人民是否会公投通过这种“迫不得已”的中立?
截至目前,基辅方面一直表示,即使中立,也只能是“乌克兰式中立”。而俄罗斯则向乌克兰提出了具体的“瑞典模式”或“奥地利模式”,这两种中立模式均排除了与其他国家结为军事联盟的可能。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里亚克曾于3月16日表示,他所捍卫的“乌克兰式中立”是要给乌克兰国家带来“绝对的安全保障”,协议签署方需要承诺,若乌克兰遭到侵略,不会袖手旁观,而必须站在乌克兰一边进行干预,立即为乌克兰提供必要的武器。
▲ 3月28日,波兰一辆载着乌克兰难民的大巴上。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数据,已有近390万难民逃出乌克兰,其中约9成是女性和孩童。(法新社图)
那么,若乌克兰最终选择中立,最终会发展成哪种模式?我们先来看看历史悠久的中立国瑞典、奥地利和瑞士三条不同的“中立之路”,以及对“中立”不同的诠释,或许可推测一二。
02 瑞典式“自由中立”
相比白纸黑字明文规定的中立,瑞典式中立更偏向一种默认的中立。
在历史上,瑞典王国曾于1813-1814年与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最终打败法国。
1814年1月14日,瑞典和丹麦-挪威签订《基尔条约》,迫使在拿破仑战争战败的丹麦国王把挪威割让给瑞典。之后,瑞典选择中立,未再参与任何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
137年后的1951年,时任瑞典外长Östen Undén在二战后的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瑞典式中立:“对瑞典人民来,加入大规模军事联盟是一种很陌生的想法。我们认为,此时改变瑞典的传统政治(中立)路线,会增加东西方阵营的摩擦。”
Östen Undén还颇有先见之明地说:“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必然会给人一种美国的势力已经扩张到苏联边境的感觉。”
不过,他同时指出:“面对其他强国冲突时,表现得漠不关心,这是对中立的误解。”
▲ Östen Undén (维基百科图)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瑞典已向乌克兰提供了5000枚反坦克火箭筒、5000套头盔和防弹衣,并承诺除了粮食援助外,还会提供5000万欧元的人道主义救援。
瑞典式中立也相对自由。
事实上,自苏联解体之后,瑞典陆续加入了联合国、在1994年加入与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非成员国),并在1995年加入欧盟。
随着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不安全感在欧洲弥漫,瑞典政府于2017年重启在2010年被中止的强制兵役。此外,瑞典的军费也开始飙升,2016年一年猛涨11%,政府还计划向欧盟其他国家看齐,在2030年前将国防预算增至GDP的2%。
03 奥地利式中立
与瑞典的“自由”中立模式相比,奥地利的情况似乎与乌克兰更接近:因为奥地利的中立模式也是由前苏联提出来的。
由于在1938年被德国吞并(Anschluss),奥地利与德国一样成为二战战败国。而作为夹在东西方阵营的中欧国家,奥地利处境极为窘迫。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地利与德国一样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图为1945年,美、苏、英、法四国占领奥地利势力范围图。(维基百科图)
在斯大林去世后,其希望像东西划分德国那样划分奥地利的计划也随之流产。冷战双方在多次冲突(如1948柏林危机)后,均希望减少双方的直接接触面。
最终,在克里姆林宫的“强烈”建议下,英美法 “顺水推舟”,用了大约两年完成了对奥地利中立的准备。
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先签署《奥地利国家条约》,承诺盟军撤离后,奥地利成为不加入任何一方的中立国家,苏军也承诺撤退。
7月27日,该条约在英美法苏四国的承诺和保证下生效。同年10月26日,奥地利《中立宣言》正式通过,盟军与苏军也在前一日全面撤退,奥地利就此重获完整国家主权。
1955年12月14日,奥地利加入联合国,后成为冷战期间美苏首脑会晤的首选地点:196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1979年6月美国总统卡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均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会晤。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面。
应奥地利政府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分别于1957年和1967年在维也纳设立了自己的总部。1974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列为第三个“联合国会议城市”。
奥地利还在1995年成功加入欧盟。
04 瑞士的中立由瑞士自己定义
如果说瑞典和奥地利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中立国,那么瑞士则是公认的全球首个、也是最古老的永久中立国(1815年《巴黎条约》)。
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战败后,法国与第七次反法同盟签订《巴黎条约》,承认瑞士联邦的中立地位。1907年,《海牙公约》首次书面确认中立国的权利和地位。不过,瑞士的中立地位要远早于此:151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er)击败瑞士,强迫瑞士放弃作战,这一“放弃”最终发展成为瑞士的基本外交政策。
尽管在2002年加入联合国,但瑞士迄今为止既没有加入欧盟,也不是北约成员国。
瑞士的中立地位与瑞典和奥地利有何不同?瑞士联邦外交部在其官网上更多是把 “中立”作为“主权”的近义词:“中立政策并不由法律规定,而是中立国家的领导人采取的整体措施,以保障司法意义上的中立具有可预见性、可靠性。”
也就是说,瑞士的中立由瑞士自己定义:“瑞士中立的定位是人道主义与和平,符合斡旋及人道主义救援的传统。瑞士会根据国际社会的团结和需求,对中立作出相应调整,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瑞士联邦外交部官网上这样写道。
瑞士宪法对中立的5项具体规定为:不参加战争、国防由自己负责、保障对参战国战争装备出口一视同仁、不为参战国提供雇佣军,以及不允许参战国在瑞士设立军事基地或过境。
▲ 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官员Erwin Bollinger于3月24日表示,瑞士已经冻结了价值约57.5亿瑞郎(61.7亿美元)受到制裁的俄罗斯资产,而且这一数额可能会上升。(BFMTV新闻报道截图)
(欧洲时报/ 原野编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