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法国爱国热情高涨
无论是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是奥运赛事、体育氛围,都引起了世界媒体和政坛、全球民众的关注、评价。
德国中右翼主流媒体《法兰克福汇报》(FAZ)8月3日以“集体狂欢在巴黎蔓延”为题,通过法国游泳运动员马尔尚(Léon Marchand)、法国乒乓球运动员勒布伦(Félix Lebrun)在奥运会上获得出色成绩,注意到法国的“狂热爱国情绪”。
▲ 17岁的法国小将菲利克斯·勒布伦(Félix Lebrun)在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中4比0击败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Hugo Calderano),夺得男单铜牌。(法新社图)
该媒体评价说,法国表现出的喜悦以及对奥运的热爱之情,甚至让唱衰巴黎奥运的人“被迫投降”,此前这些人预测奥运期间巴黎交通混乱、面临重大安全问题、法国运动员相继失利。
《法兰克福汇报》还表示,跟1998年法国世界杯一样, 悲观主义者的语境与狂热氛围不相符。此外,在了解到奥运会成功举办带来的丰厚收益后,德国7月底宣布正式申办2040年夏季奥运会,届时正值德国统一50周年。
02 “巴黎再次成为派对之城”
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则表示,马尔尚在每一场游泳比赛中获得的优异成绩都会引发失控的狂欢,不仅限于巴黎奥运游泳赛馆,而是遍布整个巴黎;在荣军院体育场举行的25米手枪射击比赛上,法国选手耶德尔热耶夫斯基(Camille Jedrzejewski)摘银成功引起的骚乱可能唤醒拿破仑。
▲ 法国25米手枪射击选手耶德尔热耶夫斯基(Camille Jedrzejewski)。(法新社图)
《纽约时报》还表示,“这可能让巴黎人都感到惊讶。在巴黎奥运会开幕数周、数月前,抱怨、担忧声音不断”,“而就在法国柔道运动员里內(Teddy Riner)与前田径名将佩雷克(Marie-Jose Perec)点燃奥运圣火台之前,可悲的宿命论、对奥运会的冷漠气氛已烟消云散。开幕式上的雨停了,巴黎再次成为派对之城”。
Advertisements
03 巴黎奥运会成为榜样
德媒“德国编辑部网络”(RND)还以法国“展现了如何运作”为题,称“巴黎展示了如何将体育完美地融入大都市之中”,“法国首都是全新奥运会的代名词,不再花费巨额资金建造一次性仅供举行奥运赛事的体育场”。
西班牙媒体《国家报》8月5日报道,“法国(的抱怨声)似乎主动放假了”。“悲观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做最坏的准备”,但最终,这座城市“气氛轻松愉快”,甚至在执勤警察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04 “具有女权主义色彩”
波兰最大的全国性日报《选举报》(Gazeta Wyborcza)的女性副刊向这一届具有女权主义特色的奥运会致敬,称赞“巴黎奥运会男女平等竞争”,并强调奥运村首次提供托儿所、讲述女性故事,其中:埃及埃及击剑运动员哈菲兹(Nada Hafez)止步16强赛后透露,已经怀孕七个月,还有巴西击剑运动员莫尔豪森(Nathalie Moellhausen)在与癌症斗争的情况下,奋战到底。
▲ 埃及击剑运动员哈菲兹(Nada Hafez)。(法新社图)
05 中国民众高度关注
法媒还观察到,中国媒体对巴黎奥运进行了广泛报道,中国民众对巴黎奥运热情高涨。自巴黎奥运会赛事开始以来,中国运动员的成绩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截至目前,中国在奖牌榜上名列前茅,奖牌总数仅次于美国。
在体操、乒乓球、射击、游泳等项目上,中国运动员表现优异,掀起民众热情,尤其是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称霸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并打破该项比赛的世界纪录。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