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阜成门六号院(ID:xihuamentalk),作者:BJ王明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收到不少读者朋友关于西方制裁俄罗斯话题的提问,前不久也参加了几场金融投资圈或国际政治圈的“俄乌局势分析会”,里面的演讲嘉宾不乏title很大的专家,他们普遍认为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很难奏效,俄罗斯具有强大反制裁能力。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俄罗斯的反制裁,是沉闷的战场局面之外,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甚至更决定双方未来战略较量的结果。其事实真相如何?本文将对几个核心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一、能源是否能成为俄罗斯对西方的致命杀手锏?
现在大家谈起俄罗斯的反制裁,最先联想到的就是石油、天然气。2021年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为2.3亿吨,占全球总出口12%,天然气出口量为2450亿立方米,全球占比约25%,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一大天然气天然气出口国。
因此,很多人俄罗斯认为能源,尤其是天然气,是俄罗斯的杀手锏,一旦给西方“断气”,西方就会马上怂下来。是否真的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应该认真具体分析。
1. 西方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不一,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大致来讲,西方大国中,德国(45%)、意大利(34%)对其依赖较深,法国其次(22%),英国、西班牙较轻(都在5%以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则完全对其没有依赖,并且还是能源出口国。
所以,并不是西方所有大国都在能源问题上被俄罗斯拿捏着,作为西方世界的轴心美英“五眼联盟”完全不在乎俄罗斯“断气”的威胁,而法国和意大利基本可以通过加大从美国或毗邻的北非进口力度,来弥补俄罗斯的缺口,只有德国暂时难以完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但是在西方语境下的目前这场“专制与民主的国际较量”中,由于德国是二战战败国,具有“道德原罪”,在这问题上丝毫不敢懈怠,马上调整立场,与美英站在一起。
2. 世界整体上能源供应是很充足的,如果俄罗斯全面对欧“断气”,造成的能源缺口,大多数都可以补上。目前欧洲每年消耗约3.9亿吨天然气,其中域内产量约1.5亿吨(主要产地是挪威、荷兰和英国,挪威是全球第七大天然气生产国),2.4亿吨需要从外部进口,其中1.4亿吨来自俄罗斯。
即便俄罗斯切断对欧盟的所有出口,澳大利亚、卡塔尔、美国以及非洲的LNG基本可以满足欧洲供应,这些地方的出口量达2.55亿吨(分别为8000万吨、7700万吨、7200万吨和2600万吨),虽然,东亚地区占据了相当份额,但是仍可满足欧洲大部分供应。
预计今年,欧洲可以从俄罗斯以外地方寻求1亿吨的替代,仅仅1月份就从美国进口了约600万吨液化天然气。因此,欧盟前不久宣布未来九个月削减俄罗斯三分之二天然气进口量,尽管海外LNG成本高,稳定性也不如管道运输,但欧洲这么大幅度的制裁是有底气的,是可以保障未来能源供应的。
3. 俄罗斯经济和财政对能源出口严重依赖,欧洲是其主要出口市场,如果断供,最终结果只能是“杀敌三千,自损一万”。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的“去工业化”,最近15年以来,石油、天然气开采到出口间直接产生的税费,已经占俄罗斯联邦财政收入的50%左右。加上能源带动的密切的相关产业,能源总体对俄罗斯的财政贡献率已经达到70%左右,毫不夸张地说能源产业已经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根据欧洲顶尖级智库——德国基尔经济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指出,2020年欧盟在俄罗斯外贸中的占比为 37.3%,而俄在欧盟外贸中的占比仅为 4.8%。若俄发起能源制裁,欧盟GDP只会因此减少0.17%(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较重的德国减少 0.4%),美国更只是0.04%,而俄罗斯GDP将减少近10%。高盛也做出了类似的预测结果。
并且,俄罗斯如果过分打能源牌,只能会刺激欧盟在能源上彻底“去俄罗斯化”,让俄罗斯丧失全球最大的买家,每年丢掉1200亿美元以上的进账(约占俄罗斯GDP的7%),严重损其长远利益。上周,欧盟通过了2027年实现俄罗斯能源完全替代草案,如果能够得到落实的话,将是对俄罗斯的一个莫大的损失。所以,目前俄罗斯无法在行动上做到能源断供,仍然在敞开向欧盟供气。
4. 还有人认为,俄罗斯即使不真正断供,也可以扰乱国际能源市场,让能源价格无限上涨,西方在吃不消以后就会向俄罗斯妥协。历史上的确发生过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那样,海湾国家把石油当做武器,来迫使西方改变立场的例子。但是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地位,远远不如海湾国家,其石油、天然气出口全球占比分别为八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海湾国家占一半以上。
从半个世纪以来的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历史来看,俄乌战争固然对能源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低于两伊战争及海湾战争对能源价格造成的波动,这一波西方仍然可以吃得消,低于经济学界设置的诱发经济危机的油价警戒线。
并且这种价格波动,是从战争初期市场上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待全球市场做出调适以后,就会下跌。从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看,在3月9日达到峰值119美元/桶后,一周内就迅速降到76元/桶,俄罗斯所期待的国际能源价格无限上涨的局面没有发生。虽然目前又有回涨,但是根据高盛等国际投行的预测,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高峰顶多维持到12月,此后会进入下降通道。因此,能源价格对西方的冲击也将是短期的。
总之,关于“能源战”,鉴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巨大经济体量差异(约1:25),鉴于整个西方集团能源供应能够达到大致供需平衡,西方可以应付得了俄罗斯的能源反制裁。能源反制裁会对西方造成不小的市场波动,影响经济复苏,但是不至于构成致命伤,但俄罗斯一旦停止能源出口,则经济可能“停摆”。
抛开迷乱的市场看本质的话,西方在能源问题上,跟俄罗斯算的是政治账,而不是经济账,即他们不计较暂时的、局部的经济损失,而是要利用这百年难逢的时机彻底拖垮俄罗斯。我们看美国的NPR / PBS / Marist,以及英国YouGov所做的民意调查,这两个国家三分之二以上的民众支持政府尽可能制裁俄罗斯,并且愿意承受制裁带来的生活负面影响的,只有10%左右的人不愿意承担不利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内部对制裁俄罗斯的意志是空前坚定的,俄罗斯很难通过能源武器来分化、威吓他们。
二、俄罗斯经济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畏西方制裁吗?
也有很多人说,俄罗斯资源丰富,粮食充足,经济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不担心西方制裁,西方愿意斗多久,俄罗斯就可以奉陪多久。这个论断站得住脚吗?
1. 俄罗斯经济远远不能自给自足。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包含食品、纺织、电气、化学、机械重工在内的制造业发达程度,可以视为一国经济自给自足程度的最可靠参照。俄罗斯2021年制造业产值约1960亿美元,而进口的制造业产品约25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国计民生所依赖的食品、服饰、药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绝大多数都需要进口。
俄罗斯虽然是谷物出口国,但是制成食品、肉类、乳品三成以上需要进口,蔬菜、水果进口依存程度则在五成以上,俄罗斯总体食品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尚未达到自给自足。工业方面则对外依赖更严重,药品及医疗器械八成以上需要进口,机械八成以上需要进口,电子元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就连军工武器元件也大量依赖进口(在乌克兰发生的导弹电路板系由温州一家企业制造)。
所以,俄罗斯很难承受住西方国家和企业的长时间制裁,如果再持续下去,不仅百姓的日常生活严重受影响,很多工业也无法运转。最近很多俄罗斯人抱怨,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处处断供,可见他们受的影响。
2. 有人说,俄罗斯即使不能做到自给自足,也可以通过从中国进口,来弥补国内的不足。虽然中俄经济互补性很强,最近中国对俄出口大幅增加,但是从俄罗斯进口统计数据看,对华进口不过占进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左右,俄罗斯十大进口伙伴中,仍有九个是西方国家,所以,俄罗斯无法做到完全从中国进口替代。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不会愿意成为西方经济附庸,也压根不愿意完全在经济上与中国深度捆绑。所以,很多人设想中俄可以结成一个巨大的“内循环体”来对抗西方,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深为弱的一方所极力排斥的。
3. 还有很多人说,俄罗斯地大物博,人口又少,关起门来过日子,不受别人欺负,不是挺好的吗?这种观点具有很强代表性,很多人认为一个国家脱离全球经济体系,未必是坏事。
第一,从理论上讲,俄罗斯可以像一些极端封闭的国家那样,关起门来,过上万事不求人的日子。但是关起门来,只能是勉强维持温饱,根本谈不上什么经济发展,更不可能提高全球经济竞争力,相信无论是俄罗斯的精英,还是一般老百姓,都不会同意过这种日子。
第二,并且这种高度封闭、与世界孤立的状态,只有那些经济非常落后的小国才可能做到,对于俄罗斯这种全球性大国,它根本上做不到完全。即便是苏联时期,它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封闭,其两次经济发展高峰(斯大林早期和赫鲁晓夫时代),都是得益于西方技术转移、投资及贷款。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民经济各环节与外部的联系紧密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更无法与外部完全切割。
第三,在全球化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体一定不是最稳定、最强大的,反而是最脆弱的经济。从全球范围内看,积极参与全球化贸易的经济发展表现,要好于那些相对封闭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对外贸易依存度55%,低收入国家仅为42%。即便从我国国内来看,广东、浙江、福建这些深度参加全球化的省份,经济发展稳定性也好于西部省份或东北地区。
广泛与外界联系的经济,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营造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生态系统。那些与外部联系很少的经济体,无一例外不是经济存在系统性问题:技术更新慢,创新无活力,物质匮乏,金融脆弱,导致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频发,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
比如,最近二十年,全球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并不发生在经济增长最快的中国,而是“自给自足”的朝鲜、古巴和伊朗等国,古巴2021年通货膨胀率也达到70%,伊朗近20年来通胀率平均也在30%以上,为了应付货币贬值,2020年起伊朗政府开始发行1百万面值的钞票。
三、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充分地规避制裁风险的准备,金融制裁伤害不了俄罗斯?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成本》提到过。其最具迷惑性的观点有两个:
第一,有人讲,俄罗斯对西方的金融制裁,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西方对俄罗斯制裁未必能奏效。其实,俄罗斯虽然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就增持人民币资产,但是鉴于美元、英镑、欧元在全球结算中占绝对多数,俄罗斯外汇储备也只能仍旧以西方货币为主。
这两年,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例从43%降为21%,但是欧元比例从25%增加到41%,日元和英镑占比也上升到12%左右,可以说是“摁住葫芦浮起瓢”。截至俄乌战争爆发前,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西方货币仍然占有主流。即便是中俄能源贸易结算,也仍是以欧元和美元为主,人民币只占结算额的17%左右。
所以,西方金融体系对全球的统治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俄罗斯并未能逃脱西方金融制裁。目前,俄罗斯近6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理论上只有2100亿美元可用(其中包含13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其余多数被西方冻结。加上俄罗斯企业在证券市场的损失(8500亿美元左右),以及被冻结的海外银行资产等,累计损失达近1.5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俄罗斯一年的GDP总量。
第二,对于最近卢布的汇率大跌,很多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数字游戏而已,俄罗斯老百姓又不到国际市场上跟别人做生意,因此对人民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至2021年底,卢布M2总值为66.25万亿计算,按当时汇率约8540亿美元,目前卢布对美元汇率从战前的1:80降至1:102,只能换算6490美元左右,其实意味着俄罗斯机构和个人持有的现金价值蒸发了2000多亿美元。
(近年来卢布汇率不断下跌,来源:FactSet)
从开战以来,俄罗斯日常生活用品平均价格已经增加了30%左右。由于西方跨国企业也参与到对俄制裁中,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导致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比如直属专营店之外的电子市场上,苹果电脑售价最近半个月增加了近100%。
俄罗斯人民生活本来就不富裕,即便是按照俄罗斯很低的标准(月收入11653卢布,约等于114美元,同比德国贫困线为月收入1244美元、韩国约921美元),仍有近20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下以下。在经济面临制裁后,普通百姓生活更是严重受到冲击。
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2020年42%的职工月收入低于25000卢布(按当下汇率约245美元),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入不敷出。那些说俄罗斯人民早就习惯了制裁,制裁俄罗斯人民来说无所谓的,显然是忽略了民间疾苦,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观点。
一个多月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告诉全世界一些基本政治和经济常识:坚持霸权主义的西方,依然不允许其体系之外的国家,冲击其冷战以来确定下来的地缘政治秩序,否则就施加集体制裁;西方的集体制裁,不仅严重扰乱被制裁国经济金融秩序,还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降低;一旦被西方集体系统性制裁,其解除程序是漫长的,俄乌战争军事战斗可能会在不远的未来结束,但是关于俄罗斯经济什么时候能走出经济制裁的影响,却让人短期内看不到尽头。
参考文献:
1.David Frum,How to Disable Putin’s Energy Weapon, 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2022年1月号.
2.The energy weapon—what happens if Russia turns off the gas? 《经济学人》, 2022年1月26日.
3.Cutting through the Value Chain: The Long-Run Effects of Decoupling the East from the West
https://www.ifw-kiel.de/publications/kiel-working-papers/2022/cutting-through-the-value-chain-the-long-run-effects-of-decoupling-the-east-from-the-west-17087/
4.光大证券-银行业-基于过往对俄制裁的回溯与分析:金融制裁对俄罗斯金融稳定及银行业的影响-220302.pdf
5.中信期货-大宗商品策略专题报告:欧洲天然气2022年还会短缺吗?-220216.pdf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阜成门六号院(ID:xihuamentalk),作者:BJ王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