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长三角首个

人口负增长省份诞生


少子化,长三角直追东北。

2021年,长三角首次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省份。

近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5‰,死亡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12‰。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虽然靠着人口流入,江苏常住人口勉强维持住正增长的局面,但出生率下滑态势之猛、生育形势之严峻,直追东北。

与江苏相比,上海、浙江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尚未转负,但也创下了新低。

2021年,浙江人口出生率为6.90‰;死亡率为5.90‰;自然增长率为1.00‰,创下40年来新低。

这与同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对比极其明显。



广东人口结构更为年轻,出生率在经济大省中遥遥领先。

2021年,广东人口出生率虽然同样下滑,但仍高达9.35‰,相当于江苏的1.65倍。

同时,广东年轻人居多,老龄化率相对较低,且远远低于江浙两省,由此带动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达4.52%。

广东的人口出生率、自然人口增长率,在经济大省中位列第一,在全国仅次于西北几个边疆省份。

这是不可多得的人口红利优势。

02

直追东北

长三角老龄化率有多高?


老龄化,长三角比东北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江浙沪三省市均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江苏与东北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差无几。

2021年,江苏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7%,浙江为14.2%,而上海早在2020年这一比例就已超过16%。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为超老龄化社会。

不仅如此,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提供的数据,全国最“老”的城市,不在东北,而在江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江苏南通老龄化率高达22.67%,超过东北所有地市,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万亿城市,南通的人口形势,比东北还要严峻。

根据最新统计公报,2021年南通全市人口出生率4.47‰,人口死亡率9.61‰,人口自然增长率-5.14‰。


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近20年之久。

根据官方数据,早在2002年,南通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已转负,人口出生率长期低于死亡率。

由于自然增长人口拖累,南通虽然GDP跃升到万亿俱乐部,但常住人口始终停滞不前,未能实现突破。

03

 长三角人口,

为何“东北化”?


长三角与珠三角,人口形势为何大相径庭?

在《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中,凯风曾用“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来形象概括两地的人口格局。

长三角出生率过低,背后主要是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的因素,这是国际惯例。

经济越发达,受教育水平越高,观念就越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就越发达,养儿防老的必要性就越低。

同时,发达地区生育成本过高,因此父母倾向生育更少的孩子,而在既有的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投入。

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毕竟广东与长三角相比经济同样发达,为何却没有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陷入人口困境?

相比生育意愿,当地过去生育政策执行力度过严,无疑是核心因素,这在《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中有详细论述。

以江苏为例,江苏是全国最早执行计划生育的省份之一,生育政策相较中西部省份和广东都更为严厉,出生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主要省市中垫底。



由于人口生育存在代际周期,20多年前的人口生育形势,直接影响到了当下的生育率。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严格的生育政策,江苏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的局面,且长期跑输全国水平。

如今,80后、90后乃至00后,已经成为生育的主力。代际人口的断崖式下滑,直到导致如今育龄妇女的严重缩减。

一般而言,20-39岁为育龄年龄,即使生育意愿不下滑,育龄女性的减少,也会导致出生人口的降低。

根据江苏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江苏全省20-39岁女性人数,从2000年的1305万人,见到到2021年的1115万,少了15%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连初婚年龄、结婚率也在下滑,更不用说生育意愿了。

数据显示,江苏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00年为23.22岁提高到2020年的29.66岁。 

初婚年龄整整推迟了6岁多,对于生育的影响可想而知。

04

长三角人口之困,影响有多大?

人口流入,是长三角相比东北最大的优势。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三角产业发达,能够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人口涌入。

外来人口流入,在短期可以弥补人口自然负增长带来的损失,长三角地区整体人口不至于转向负增长。

而东北地区,面临的是人口自然负增长与年轻人不断流失的双重尴尬,人口之于东北,始终是个无解之题。

然而,对于长三角来说,形势未必能一直如此乐观。

且不说浙江、上海自然人口也已逼近负增长的边缘,未来除了安徽之外,江浙沪“包邮区”很快会出现自然人口集体负增长的局面。

更关键的是,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全国人口的总盘子已经触及天花板,当人口竞争沦为零和博弈之时,各地能抢到的人口必然大打折扣。


要知道,2021年全国仅净增48万人,负增长已经为时不远了。



目前,全国超过一半省份人口负增长,未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同时,随着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趋势的加速,全国性的人口大流动也在逐步放缓。

产业升级,意味着高新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不及过去。

产业转移,意味着一些中低端产业,要么向东南亚转移,要么像内地迁移,一些劳动力人口则会开始向内陆省份回流。


这在广东已经有所体现。

2021年,广东仅新增60万常住人口,与过去每年219万的平均增量相比,可谓大幅下滑。

这种背景下,东部地区或许还能吸引到足够多的高学历人口,但外来人口的总盘子势必开始萎缩,整体的人口形势也会受到影响。

这是所有东部省份,无法避开的时代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