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已经没有一个地区尚未遭受到炮弹袭击”。



哈尔科夫警察局起火 @CGTN

整个乌克兰境内,炮火声不断,谁也无法预料下一颗导弹会降落在哪里。

当地的人们只能躲进防空洞,每天的生活只剩下:宵禁、囤货和撤离。

而在炮火下艰难求生,真实感受着战争苦难的留学生和华人,没有任何一分一秒,不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好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组织了撤侨!

从24号大使馆发出撤侨信息登记,到28日首批中国留学生安全离开乌克兰,只用了不到四天时间。

那么,已经踏上撤侨之路的留学生和华人们,都怎么样了呢?

留学生 @Qrainiian 在自己的微博上,记录了自己跟随大使馆,撤离乌克兰的整个历程。

接到撤侨通知后,@Qrainiian 立刻就打车前往大使馆集合。

随后,顺利地和朋友们一起,登上了前往摩尔多瓦的撤侨大巴。



坐在车上时,@Qrainiian 偷偷关注了负责撤侨的使馆教育处张老师。那一整路上,张老师的电话就没有停过,除了要协调这一批出境的留学生,还要处理第二天早上留学生撤离的事情。

凌晨一点,载着数十位中国留学生的大巴车,抵达了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边境。

按照当地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Qrainiian 原本以为他们得在关口等到六点,等到海关工作人员上了班,才能成功出关。

没想到的是,在大使馆的帮助下,海关通宵上班,保证了每一个撤离乌克兰的人都能顺利离开。



临下车时,已经忙了一天半宿的张老师还不忘叮嘱大家要注意团结,展现素质,把中国人的精气神发挥出来!

送完这一批留学生后,张老师还要赶着连夜返回,整个使馆晚上也不会休息,尽力通知到每一个可以走的同学。



看着奔波忙碌的张老师,@Qrainiian 和朋友在走向乌克兰出境关口前,悄悄把自己的牛奶和巧克力饼干放在了张老师的桌子上。

至于为什么不当面给他?

因为一整天只吃了两块小面包的张老师,已经拒绝了好几波投喂。



在张老师送行的目光下,留学生们向前走300米,出关,再入关——

那里有摩尔多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无缝衔接”。



登上摩尔多瓦大使馆工作人员安排的大巴车后,@Qrainiian 得知他们原本要等到下午才能入境罗马尼亚,但经过大使馆的协调,口岸已经打通,到达边检站后就可以入境。

同时,她也在手机上刷到了张老师接受的采访的新闻:

“送大家通关后,我回到车上,发现孩子们悄悄给我留了一些吃的,可能他们也发现我饿坏了。其中还有两个鸡蛋。你们可能不信,鸡蛋平时没什么,但在战乱时期,很多人买不到东西,两个鸡蛋太珍贵了。”



特意为使馆工作人员留下的零食被发现,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

“大使馆和我们双向奔赴了!”

28日上午,在敖德萨读书的小夏一开始收到的消息是使馆让大家自愿撤离。

可是看着眼前时不时的轰炸,小夏总觉得心里没底,毕竟敖德萨也不是什么边境城市,距离邻国摩尔多瓦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自行撤离,怎么都觉得危机重重。

几个小时之后,小夏再一次收到了大使馆的通知,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去领事馆门口集合,已经协调好了车辆带领大家集体撤离乌克兰。

于是,小夏连忙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打了辆出租车直奔敖德萨领事馆。

一下车,作为在“留学冷门国家乌克兰”读书的她,看到领馆门口乌泱泱的人群,瞬间一切恐惧都没有了:

“当时场面很温暖啊,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中国留学生,大家都很高兴!后来我们统一坐大巴车出发,每辆车上都有我们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感觉很放心。”



图源:都市快报

从登上领事馆的大巴车,到到达摩尔多瓦边境,小夏一车人一共才用了两个小时。

之后就是漫长的排队等待入关,因为撤离乌克兰的人实在太多,一百多米的距离足足排了五六个小时。

排到她时,只要把中国护照交上去,边境工作人员盖章即可通行。

之后,在她面前的就是当地中国商会安排的前往罗马尼亚的大巴。

凌晨五点,坐在车上的小夏看着窗外漆黑一片,室外气温也只有零度上下,但她却觉得:

“这一路很冷,但心是暖的。”

在无休止的枪炮声中,乌克兰每一条出境道路都变得困难重重。

就读于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的留学生张同学,在大使馆的安排下踏上了撤往波兰华沙的路。

一路上,虽然没有明显的炮火和枪击声,但沿途看到了很多民兵组织,还有很多战壕。

“有些地方弥漫着硝烟。”

甚至在一些检查站,持枪的乌克兰士兵直接拦车,然后上车检查乘客的护照。

张同学从未想象过,自己有一天会和荷枪实弹的武器擦身而过……

幸亏考虑周全的大使馆工作人员,为撤侨车队找来了当地军警护送,才保证了一路畅通。



警车一路护送

受访者供图 @红星新闻

从基辅撤离去摩尔多瓦的刘同学,也经历了一路的艰辛。

他所搭乘的撤侨大巴车出发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三起炸弹爆炸。

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机关枪的大兵。

但好在,在这条撤离通道上,大使馆工作人员同样找来了警车护送,车上的留学生们心安了不少。

顺利入境摩尔多瓦后,刘同学在救助点看到了边境人员准备的面包饼干、热水热茶咖啡,以及贴着十字的休息室。

每一个走出国门读书的留学生,都绝对不会想象的到,自己读书的国家会突然陷入战争,自己也会和逃难一样,在"难民救助点"找一个容身之所……

下一步,他们也将和大部分撤侨的同胞一样,从摩尔多瓦前往条件更好的罗马尼亚,然后再讨论如何回到国内。



当地时间2日凌晨,撤离人员抵达摩尔多瓦边境检查站



除了大使馆组织的撤侨,许多生活在边境城市的留学生们决定自行撤离乌克兰。

在乌波边境城市利沃夫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张馨心,就在自己老师的保护下,顶着防空警报前往了火车站。



她们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汽车,但2月25日下午,从利沃夫到波兰方向的公路,已经非常拥挤,乘汽车至少也要20小时才能到达。

而火车站早已挤满了希望出境的乌克兰人,但由于战争原因,火车站只允许女人和孩子上车。

18到60岁的乌克兰男性,早已被禁止离境。

好不容易登上火车,张馨心发现曾经整洁的火车上也挤满了人,连走廊都挤得满满当当,她和老师只能站在两节车厢逼仄的连接处。

从利沃夫到波兰边境,几天前还能轻轻松松就能抵达的目的地,但这一次,张馨心用了足足9个小时……



下车后,眼看波兰入境口岸就在眼前,但她依旧不能安下心来,因为她并没有申根签,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进入波兰。

因为如果被卡在两国边境,那更是进退两难的困境。

惊喜的是,她竟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只有边检官员的一句:

“欢迎来到波兰。”

但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背后不知道藏了多少外交人员的斡旋和努力……

那一瞬间,张馨心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入境波兰的那一刻,我和我的老师都哭了,这一路虽然不算长,但却感觉经历了千辛万苦。”

截至目前,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已经有超过3000名在乌中国公民已安全转移。



即使是在最困难的苏梅地区,使馆也已经准备好了三辆大巴车,全力寻求在合围状态下的救援渠道。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能够远离战火,抵达安全地带的背后,是外交人员无尽的奔波和辛苦:

他们也需要在防空警报响起时,一趟趟跑防空洞。

他们不得不在地下室开会,纷争多秒的统计撤侨信息。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撤侨”或许就和包车旅游一样简单:

先叫来车,再安排好路线,就能出发。

但实际上,乌克兰早已进入“战时特殊情况”,一切资源都可能被军方临时征用。

空域也被封锁,最快捷的包机撤侨根本不可能实现。

从哪儿调来载客量足够大的车?如何保证撤侨路线安全?入境邻国时是否已经协调好了通关手续?……

一切都是摆在大使馆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

昨天一早,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再次发出通知,宣布撤侨可带外籍配偶。

从组织年纪最小的留学生撤离,到允许海外华人带全家人撤离……每一次撤侨通知,都是因为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今天, 又有更好的消息传来——

国内已经开始安排撤侨包机回国人员的隔离事宜了!



这也意味着,大家很快就能搭上撤侨包机回国了!

其他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同胞,也务必时刻关注使领馆消息,保持手机畅通。

如有能力自行撤离,也可以先前往邻国,并联系当地中国大使馆安排后续回国事宜。

祖国,等着大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