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dxl2000),编辑:寒冰,责编:kum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三月了,春暖花开,世界局势却陷入动荡之中。战争不再是影片中的宏大叙事,变成了此时此刻新闻里活生生的场景和数字,让人愤怒又无力。


我们在选题会上也就战争话题讨论了很久,大家的看法和观点挺不一样,想着索性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虽然不是什么尖锐评论,但也许能提供一些新视角。大概会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 没有打到家门口,战争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信息焦虑怎么办?


◍ 要如何跟孩子谈论战争?


◍ 战争在普通人生活中的表现——暴力。


@小时:世界很小,是个家庭,所以从来没有旁观者

俄乌开战当天,全球股市巨幅下滑,全球经济严重波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合作关系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除此之外,战争对我们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肉眼可见的方面。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Breaking news is breaking us.(新闻正在使我们分崩离析)。是的,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次战争是在全球媒体的围观下打的,各国民众都睁大眼睛在社交媒体上目睹实时的战场见闻。社交媒体时代,战争变得前所未有地具体。战争不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承受的水深火热。


我们可以通过新闻镜头看到储备生存物资躲在地下室的普通百姓,那些还不知道战争为何物却被迫目睹家园消亡的孩子,我们可以很直接的共情。然而,我们越是共情,越是代入了当地民众的视角,就越有可能导致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替代性创伤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不亚于真实创伤,所以我越来越能体会到了被“新闻”压倒、难以喘息的感觉。美国心理学家 Steven Stosny 把这一现象称为Headline anxiety disorder(新闻焦虑症)


涉及“战争”的新闻报道会给我带来的强烈的负面情绪。压抑(depressed)、悲伤(sadness)、hopeless(无助)是最常经历的。


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研究结论。它讲的是有关战争的新闻可能增加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担忧(worries)和不安全感(insecurity),使得我们对未来的看法更加悲观 (pessimism),激发我们对某一国家的仇恨情绪(Hatred),从而带来群体外成员的不信任(Out-group mistrust)。除此之外,媒体的过度夸张(dramatized)和假新闻的泛滥更会加剧我们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我突然想起不知道从哪读来的一句话:世界很小,是个家庭。所以从来没有旁观者。


@寒冰:分享 3 个小建议,缓解战争焦虑


这些负面情绪确实是存在的,我一个朋友就深受困扰:“我一睁眼就忍不住刷手机看战局进展,以前一直认为战争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现在觉得和平安定的日子是不是很快要结束了,越看越慌但还是忍不住一直刷。”


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个词“核焦虑”,它是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60 年代冷战期间提出的,指面对潜在的未来核浩劫时的焦虑。所以即使只是从远处观看战争——也会因为恐慌和不确定而陷入焦虑。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分享给大家一些建议:


1. 控制刷新闻的时间、筛选可靠的信息渠道


为了减少过量信息的“侵蚀”,我们可以控制刷新闻的时间,比如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只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段接受新闻。


此外,社交媒体便捷的传播方式也给了大量虚假信息的滋生空间,所以要筛选可靠的信息渠道,不要轻信网络上的碎片信息。


2.把注意力从不确定的不适中移开,转移到眼前确定的物体上


(比如房间里的桌子、花、你做的椅子、脚下的地板),以此来扩展你的意识。之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内在感觉(比如你的呼吸、心跳、胸腔)。这一步是让你把不确定性看作是你经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进一步减少不适的强度。


3.记录下那些让你感到开心的小事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化使我们更容易记住失败而不是成功,所以大脑天生就倾向于关注负面事件和经历,而不是积极的事情,这种倾向使生活满意度降到最低,使心理压力达到最大。


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人人都喜爱的,简单而随处可见的快乐,只是我们很少谈论,比如下班路上看到很美的落日;你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更好碰上新开了一条新的付款通道,本来你排在最后一个,现在你排第一了;摸了摸猫咪柔软的肚皮。


试着观察这些生活中值得欢呼雀跃的小事,每天睡前把它记录下来。


战争对个体的命运是压倒性的,我们无法决定世界局势的动荡,但至少可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照看好自己,然后试着与不确定性共存。


@Monica:怎么跟孩子讨论战争?


这两天看新闻,脑子里总有个问题: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该如何跟他解释战争呢?


当我开始代入一个母亲的角色,我发现这个问题真是太难了。媒体信息如此容易获取,我没法把他锁进一个虚假的“美丽新世界”。而面对战争和战争所引发的各种复杂议题,作为成年人,我所了解的,也并不比一个孩子多多少。


带着这个疑问我去查了资料。发现一些儿童救助机构、心理学家、育儿专家们也在关注这个议题,这是他们的一些建议:


1.倾听是重要的


当你们开启这个话题,你该先问一个问题:关于这件事你现在知道的是什么?知道这些让你感觉如何?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情绪被看到、被接纳;如果他们接触到了一些不实信息,我们也需要帮助辨别澄清。


2.让他们感到安全是重要的


不要过多讨论让人不安的细节,比如战争中的暴力场面;如果战争的消息让他们感到惊恐,你需要让他们知道发生战争的地理位置离我们很远(比如看地图),我们是安全的。(虽然上文有谈到“战争其实离我们很近”,但面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是重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说,可以尝试这样解释:


有两个国家关系不好,他们争吵、打架,这是件大事,很多人都因为战争感到不安。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跟他们聊聊“冲突”,当我们跟别人发生冲突,有没有比打架更好的方法?


4.不用表现得什么都懂


育儿专家黛博拉·吉尔博亚(Deborah Gilboa)博士说,父母不用觉得自己要拥有所有的答案。当你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诚实告诉孩子:妈妈也没想明白,妈妈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该回避这一点。


最后,我想跟我的孩子讲,尽管世界是如此复杂,但有些价值是一直值得守护的:比如善良,比如同情心。不要漠视他人的苦难,尽可能地传递善意,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的、让世界变好一点点的事情。


推荐几本关于战争的儿童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小狐狸派克斯》《战地厨子和半个小兵》。


@啦啦啦:“战争的种子就是每个人心里的敌意”


战争不仅和政治相关,很多人忽视了背后的实质是暴力和冲突,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在助长这种暴力情绪。


比如父母通过体罚来让孩子听话,会让孩子认同这样一种“实现控制”的强硬方式。很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在成年之后也会成为施暴者。


在成长过程中,学校里的打架斗殴,以及充斥着“杀死与被杀”的游戏和暴力视频画面,也会让青少年习得“通过拳头解决问题”“借助武力获得话语权”的观念。


据相关研究显示,暴力行为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曾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他让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在游戏室里看到大人将玩偶扔到地上,猛打它的头,并骂道“踢死它”“ 怂包软蛋”;另一组则看到大人正常摆弄玩偶。之后,孩子们进入另一个游戏室,结果之前看到成人暴力行为的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会有更多更强烈的攻击行为。


袁源老师(编者注:耶鲁哲学博士,研究正义战争伦理)在一档播客播客“Steve说”中提到“战争的种子就是每个人心里的敌意”。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警惕这些暴力行径,练习应对冲突的方式,把和平的信念一点点渗透到小事中。


@Kuma:杜绝战争是政治家的工作,建立和平是教育家的任务


想起了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和和平教育(Peace Education)的一些理念。


她自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是从教育角度出发的,她认为和平应该是人类内在构建的一系列和平状态,超越了政治层面的争夺和战争。


而蒙氏教育法强调独立、有限度的自由和对孩子天然的心理、生理及社会性发展的尊重。


这些概念可能比较抽象,举个具体的例子:蒙氏教室里面会有和平墙、和平椅、和平柱之类的设置,比如和平椅:同伴间发生冲突后,让他们到和平椅上解决问题。一方邀请另一方坐下,用平静的语调分享他们的感受与观点,并且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的决议,然后回到玩的状态。


这不就很类似我们说的非暴力沟通嘛!


查资料的时候还看见了一个类似的“和平营造者项目”(Peacemakers Program) ,引导学生通过谈判和协商,创造性地解决利益冲突的有效方式。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谈判方式主要包括:


◍  借助有效的沟通技巧陈述各自所需;


◍  描述各自的感受;


◍  出于合作的目的陈述如此需要和产生如此感受的理由;


◍  从他人的角度和立场,总结他人的愿望及感受;


◍  提出若干可能方案,以最大化各自利益的方式解决冲突;


◍  选择一 个为各方所认可的方案并共同执行。


据统计,在实施和平营造者项目的学校中,由教师处理的学生纪律问题减少了 60%,而上报给学校管理人员解决的事件则下降了 90%。


2013年联合国“国际和平日”的纪念主题是:教育促进和平(Education for Peace),因倡导受教育的权利而成为塔利班暗杀目标的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优萨夫扎伊来到联合国,她说:“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这些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dxl2000),编辑:寒冰,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