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寒冰,编辑:kuma,头图来自:unsplash
“巨蟹座的人都很顾家。”
“大师说我今年都是烂桃花。”
“怎么跟 infp 谈恋爱啊?”
星座、占卜、算命、人格测试……人们对于认识自己这件事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荣格曾经提出,所谓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成为“与生俱来的完整的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将贯穿人的一生。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自己,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希望在探索自我这条道路上对你有所帮助。
一、进入你的梦里
很多人都会做梦,但你认真分析过你的梦吗?了解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可以从梦境入手。
荣格提出一个词叫“无意识”,指的是我们头脑中装着的某种东西。如果将意识比作露出水面的冰山尖端,无意识就象水下的冰山,大部分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占据了大部分。
无意识能够制造意象,然后这些意象组成了我们的梦。缺少对无意识的觉察,是我们大多数内在冲突的来源,尤其是当你的自我变得极端,偏离真实的性格中心时,分析梦境是一种可以了解真相的方法。
我曾经在一段迷茫期有半年的时间每天记录下自己的梦,逐渐对当时自己的状态有了清晰的认识。
梦境的分析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且非常的个性化,这里分享一些简单的方法:
醒来后把梦中的每个意象都写下来,比如人物、场景、颜色、声音;
针对梦里的意象进行联想。你可以问自己:我对这个意象有什么感受?把你能想到的关键词全部写下来;
和你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事件、你的情绪感受等;
你的梦可能借用同事、伴侣或者父母的意象,来指代你内心的某件事。梦中的每个人都能看作独立存在的人格,联合起来组成了完整的你;
有一些意义重大的梦是模棱两可的,不要着急找到答案,试着和它一起生活。给自己一些时间细细体味,时不时回头去看看这个梦,一起都将变得清晰。
二、观察外在的东西:你的睡眠姿势、穿衣风格、消费习惯等
如果梦境是从内在入手,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更加生活化的外在表现来观察自己。
拿睡觉来说吧,有人喜欢绝对黑暗,一点光都不能有,有人喜欢开着灯睡;有人喜欢盖很厚的棉被才踏实;有人会蜷成一团,或者一定要抱个洋娃娃;有人倒头就睡,睡得四仰八叉——我最羡慕的睡姿,唯有绝对安全的依恋才会如此。
我有个朋友睡觉必须拉窗帘,但又不能全部拉死,一定会留条缝。她说:“感觉像是无尽黑暗中的一缕光,代表着希望”。
穿衣风格也会反应出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状态。
一个男性朋友性格很孤僻,一心扑在工作上,那几年他总是习惯穿一身黑,或者墨绿这种非常低调的颜色,看不出来衣服的款式。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子,开始尝试穿鲜艳颜色的衣服,有一次他穿了一件彩色衬衫让我们大吃一惊,整个人都“亮”起来了,原来那个女孩激发出了他心里阳光活力的那部分。
睡眠习惯和穿衣风格千奇百怪,正如人格的多面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生活习惯。你可以从这些观察角度出发去思考自己的,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
三、自由书写
很多人看到“写作”两个字就被劝退了,先不要着急,我说的不是那种需要完整构思和文笔优美的写作,而是自由书写,一种写作疗法,用来认识和疗愈自我的手段。
自由书写就是记录下自由联想的内容。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在治疗中使用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你想到什么,都允许它在你脑海中呈现,哪怕是一些破碎的、奇怪的的感受,全然接纳,不做控制。弗洛伊德让他的治疗对象说出自由联想的内容然后与之对话。
自由书写的精髓是自发和诚实,要快速而不加评判地记录自由联想的内容,把大脑打开,想到什么写什么。就像擦拭心灵镜面的工作,帮助我们擦拭掉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模糊,呈现自我的真相。
我自己在自由书写中的最大的体验就是,原来我们真的不了解头脑中的想法, 有时候写下的东西都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建议每天可以书写15分钟~20分钟,感觉好要写,感觉不好也要写,无论如何都亲自动笔去写。通过每天的“写”,你能看到真实丰富的自我,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我是谁”。
四、冥想,感受当下的情绪
所谓“真实自我、人格特质”听起来很宏大,其实也就是由一个个当下的情绪感受组成的,而冥想是一个让你了解当下情绪感受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践——选择一段时间,放空思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体和呼吸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只是“集中注意力”,而不是“自我反思”。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自我反思和自我了解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过度的自我反思有时候还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认识(Grant, Anthony M,2002)。头脑的理性分析并不完全可靠,看清真实的自己还是需要内在的情绪和感受。
五、通过“亲密关系”认识自己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通过观察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一般来说,童年的关系模式都会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重现,尤其是那些你有强烈感觉的人,你最在乎的关系。
朋友 Cassie 谈过很多恋爱,唯独对一个前任念念不忘。那是一个很有才华但情感非常回避的男生,当初的冷暴力一度让 Cassie 很受伤。
原来那个前任和 Cassie 的父亲非常像,小时候父亲是个工作狂,和她没有什么情感交流,她试过很多方法希望引起父亲的注意,比如在舞蹈比赛中拿奖、考第一名,父亲都是淡淡地没有太大反应。她遇见前任后,潜意识里那种受伤的感觉又被调动出来,希望“征服”这个男人来弥补童年没能“征服”父亲的遗憾——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重要的亲密关系是我们接近内在世界非常好的渠道,可以抓住机会,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理解自己,并引导自己走向好的转变。
六、“可以聊聊你对我的印象吗?”
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意见也是提高认识自我的重要部分,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外部觉察最大的障碍是,人们十分抗拒“说不好听的话”。一项研究显示,为了避免负罪感,人们更倾向于告诉他人关于他们的正面的观点或信息,而拒绝传达负面观点(Tesser, A, & Rosen, S,1972)。
除此之外,外人的评价无可避免地会带入自己的主观判断。“任何进一步将其描述为可悲或令人钦佩的行为都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期望发现什么,也取决于他倾向性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而非科学上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Funder, David C. 1995)。
所以,为了从外界获得真诚有效(只是相对而言)的反馈,你要选择对的反馈对象——避免那些对你有强烈情绪透射的人,比如嫉妒你的同事和抱怨不休的前任,或者对你有浓厚爱的滤镜的亲人(是的,在你妈眼中你就是世界上最聪明和漂亮的小孩)。
另外,不要小看那些并不算非常熟悉的人,他们也常常给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一项研究让亲近的人和普通的熟人分别对同一个人在约70种人格特质上进行打分,结果两组人的答案高度重合,且都很准确(Funder, David C. 1995)。
七、了解你的父母(家族)的故事
其实还有一个从侧面了解自己的渠道被很多人忽视,就是去了解你的父母、家族的故事。
心理学中的家庭治疗理论,强调家庭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系统,很多家族的强迫性重复会导致家人相似的性格、命运。而对孩子最有影响的,是父母尚未实现的愿望。
你可以尝试询问父母的历史,挖掘父母甚至祖父母身上的故事,知道了自己的来处,我们对自身也会有更深地认识——那些创伤和执着的欲望究竟从何而来。
很多艺术家会执迷于讲述故乡,比如著名导演贾樟柯,他的电影中有很多关于山西县城的故事,其实也是在和故乡的对话中,慢慢探索和拼凑自我的画像。
“人一定要认识真实的自己吗?”一个朋友曾经问起我。
不一定。
但你一旦踏上探索的旅程,就会感受到真实自我的力量,巨大的安全感也会逐渐产生——一个人会明白自己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不必努力变得与其他人一样,因为做自己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活着;完全地了解自己,发展固有才能才是贯穿一生的任务。
于是我们不再抱怨,不再感觉匮乏,而是发自内心地感到:“生而为人,我很满意”。
参考文献:
Tesser, A., & Rosen, S. (1972). Similarity of objective fate as a determinant of the reluctance to transmit unpleasant information: The MUM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3(1), 46–53. doi:10.1037/h0032881
Funder, David C. (1995). On the accuracy of personality judgment: A realistic approach..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4), 652–670. doi:10.1037/0033-295x.102.4.652
Taylor, S. E., &Brown, J. D. (1988). 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bulletin, 103(2), 193.
Tasha Eurich《Insight: Why We're Not as Self-Aware as We Think, and How Seeing Ourselves Clearly Helps Us Succeed at Work and in Life Gebundene》 2017.5
Grant, Anthony M.; Franklin, John; Langford, Peter (2002). The Self-Reflection and Insight Scale : a New Measure of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0(8), 821–835. doi:10.2224/sbp.2002.30.8.821
【美】罗伯特·约翰逊著,杨慧译,《内在工作:梦、积极想象和个人成长》,2015年6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黄鑫著,《用写作重建自我》,2020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寒冰,编辑: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