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色列新冠死亡创新高
以色列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该国最近7天死亡353人,2月4日单日新增死亡高达98人,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纪录。这再次引发对疫苗有效性的质疑。
▲ 法国“爱国者”党(Les Patriotes)党魁及总统候选人菲利波(Florian Philippot)发推特讽刺说:“打破死亡率纪录!健康通行证和全民打疫苗战略还真是‘呱呱叫’!”(推特截图)
以色列的疫情形势究竟如何?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流行病学专家弗拉欧(Antoine Flahault)介绍说,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以色列的单日死亡人数从未超过60例:第一波疫情日增死亡约十几例,第二波四十几例;第三波六十几例,第四波30例左右”。
▲ 2月4日,以色列单日新增死亡98人,最近7天平均日增死亡73人。(霍普金斯大学数据)
那么,已经开打第四针的以色列日增死亡不断创新高,是否可就此得出“疫苗无用”的结论呢?专家指出,这还需要结合新增感染数和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种情况来分析。
与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以色列也在去年12月底迎来猛烈的奥密克戎变种潮。2月4日,以色列在过去的24小时新增确诊62302例。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HAS)成员、免疫学专家勒列夫尔(Jean-Daniel Lelièvre)教授指出,虽然奥密克戎变种致病性相对较弱,但仍有一定的致死性,且疫苗并不能将重症风险降为零,因此,患病人数多,基数大,死亡人数必然也会随之增加。
01
“带着”新冠死亡≠感染新冠死亡
以色列巴伊兰(Bar-Ilan)大学免疫学教授科恩(Cyrille Cohen)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奥密克戎变种感染力极强,目前以色列医院收治的“附带新冠”(Covid accessoire)病例数出现猛增,这些病人通常因其他疾病、做手术、事故等原因入院治疗,偶然被检测出新冠阳性。此外,很多新冠重症病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要区别因感染新冠死亡和“带着”新冠死亡的人数是十分困难的。
▲ 佩塔提克瓦市(Petah Tikva)拉宾医疗中心(Rabin Medical Center)医院的新冠病人。(法新社图)
以色列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该国新冠死亡病例中,未接种疫苗以及未完整接种疫苗者占绝大多数。截至2月3日,60岁及以上人群中,每10万未接种疫苗者就有11例死亡,而每10万接种者里仅1例。并且,死亡的接种者中有不少是免疫减弱(癌症或艾滋病患者)或免疫衰老人士。这些数据可充分证明,疫苗对重症有高效的保护力。
▲ 以色列每10万人新冠死亡人数对比图。淡蓝色曲线为未接种疫苗者、淡绿色为未完整接种者、深绿色为完整接种者。(《费加罗报》报道截图)
02
群体免疫与加强针接种时机
蒙彼利埃大学流行病学讲师索夫尼亚(Mircea Sofonea)指出,虽然法国和以色列都处于第五波奥密克戎变种潮中,但目前两国疫情形势已大不相同。他认为,这首先是因为,法国在前几波疫情中已经出现过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而以色列则在前几波疫情发生时采取极其严格的封城措施。“采取新冠清零政策的国家,对疫情管控很严格,一旦取消管控,很可能会遭遇非常严重的疫情反弹,因为缺少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索夫尼亚解释说。
▲ 目前以色列72.6%的人口接种一剂疫苗,66.2%完整接种,55.4%接种了加强针。未接种疫苗人口比例(28%)略高于法国的20%。
其次,加强针的接种时机也是导致以、法两国疫情形势不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色列于去年7月就开打第三针,去年10月7日加强针接种率已达到40%;而法国则是在今年1月11日才达到这一比例。“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加强针的保护力也会随时间下降。率先接种第三针让以色列逃过德尔塔变种潮,但还是遭遇了奥密克戎潮。”在索夫尼亚看来,根据不同的变种潮来安排加强针的接种时机至关重要。
此外,在检测和接触者追踪、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等其他防疫措施上,以色列的执行力度也不如法国严格。“按照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制作的各国防疫措施严格指数排名(0分最宽松,100分最严格),法国比以色列高了14分。” 索夫尼亚指出,以色列已计划在近期取消健康通行证,这显然不利于疫情防控。流行病学专家弗拉欧也强调,过早、过快取消防疫措施是错误的做法。
02 反疫苗者愿吃抗新冠口服药:“药更靠谱”
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抗新冠口服药Paxlovid 2月4日登陆法国药店,病人可凭家庭医生处方购买。
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适用人群为:
免疫严重减弱人士;
患有易引发新冠重症疾病的人群(如癌症、身患多种疾病、唐氏综合征、某些罕见疾病等);
65岁及以上、有重症风险的人群(尤其是未完整接种疫苗者)。
严重肾衰竭、严重肝功能不全和孕妇忌服。
患者应在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立即服用(出现病征5天内),每日2次,一次3粒,连续服用5天。
尽管法国卫生管理局(HAS)已明确指出,抗新冠口服药并不能取代新冠疫苗,也不计划面向普通人群开放,但不少拒绝打疫苗的法国人表示,更愿意吃药,因为药比疫苗“更让人放心”。
▲ 辉瑞抗新冠口服药登陆法国。(法新社图)
“如果有抗新冠药,我会吃的。”32岁的司法助理人员马克(化名)向《快报》(L’Express)表示。“新冠疫苗,我是绝对不会打的,我不信任信使核糖核酸技术。我身边的医生药剂师对疫苗的看法也不统一。”马克强调:“我还是很注重健康的,一直在补充维生素B、维C和锌……”都是同一家公司研发的,为何愿意吃药却抗拒疫苗?“我直觉觉得药没那么危险,吃药风险小。”马克解释说。
二十多岁的玛加里(化名)也持同样看法。玛加里表示,自己在接种了两剂疫苗后月经紊乱,因此拒绝接种加强针。但身为护工,玛加里也因为没有疫苗通行证而被停职。
“ 我对这些疫苗一点也不信任!我不傻,我知道我对疫苗的批评完全可以用在抗新冠药上,但我实在很怕疫苗,尤其是我们根本不了解它们的副作用,疫苗出现得太快了!但吃药治疗就让我觉得没那么危险。与其在没病的时候打疫苗,不如等生了病再吃药。我还很年轻,没有重症风险,干嘛好好地非要给自己来一针?”
《反疫苗者》(Antivax. La résistance aux vaccins du X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一书联合作者、勃艮第大学讲师、病毒和免疫学博士Françoise Salvadori指出,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药物比疫苗“更放心”,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法国人对药更熟悉,平时常吃药”。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一直是欧洲开药最多的国家。尽管最近几年有所改善,但截至疫情暴发前,法国仍是服用抗焦虑药和抗生素最多的欧洲国家。对药物的熟悉感,让法国人觉得药物“更可靠、更放心”。玛加里正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如果吃药出现不良反应,我可以立即停止吃药;但疫苗是直接打进我身体里的,我没办法把它从我的身体里再弄出来。”
《反疫苗者》联合作者、科学史学家维纽(Laurent-Henri Vignaud)指出,近年来曝出的一些药物丑闻(如减肥药Mediator),让法国人对“疫苗会有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副作用”的说法深信不疑(尽管这一谣言已经被医学界多次辟谣)。“民众无法理解,为什么对一些产品(如转基因食品)可能的危害性进行长期的调查,但政府却一直强调疫苗真实存在的副作用‘微不足道’。”
▲ 减肥药Mediator(译为“美蒂拓”)从1976年问世到2009年被叫停,投放市场时间长达33年,涉嫌致死2100人。该药物的副作用是会引发心脏疾病。截至2019年3月29日,施维雅(Servier)公司向服用过美蒂拓的3593人支付了1.147亿欧元的赔偿,受到赔偿的主要是因这一药物而导致心脏病的患者。(法新社图)
“我和朋友都认为,吃药让我们感到更自由,而疫苗则是别人强迫我们打的。因为我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吃药、是否接受治疗,这是我的自主选择,但打疫苗就没有这种自主权。”玛加里说。
(欧洲时报/ 原野 编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