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几天,你是陪爸妈一起走亲戚、胡吃海喝,还是蓬头垢面在家里当“咸鱼”?

对于不少人来说,串门走亲戚,可能比上班还要痛苦。上班至少能收回一部分“精神损失费”,而串门走亲戚,不仅要把钱掏出去,还要给自己找罪受。

一些人宁愿选择独自在出租屋吃外卖、打游戏、看电视剧,也不愿回家面对热情的父老乡亲。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都不愿意串门走亲戚了?亲戚真的这么令人讨厌吗?

过年走亲戚,堪比酷刑

你抗拒走亲戚,可能是因为它让你变得又累又穷。

在公司做牛做马又一年,好不容易熬到年末,你唯一的执念,可能就是回家躺平;而一大早被爸妈从被窝拉起,被迫串门走亲戚的滋味,并不怎么样。

出门见人,又要为了人情面子准备一番。不仅行头打扮要靓丽,红包礼品一个也不能少:给二舅带的烟和酒,给阿姨买的抗老护肤品,还有给小侄子准备的新年玩具和红包。

春节期间,人们挑选购买年俗商品 / Pixabay

一个年过下来,你的体重增加了,钱包却变扁了。

北京市统计局调查显示,2019 年春节期间北京家庭人均消费就达到了 6300 元左右[1]。而 2019 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756 元[2],也就是说,一次过节可能就花掉了你一年可支配收入的 9 %。

农村居民在春节期间开销也不小。一项基于陕西西安某县 127 份样本的调查发现,农民工春节人情负担大约是 3515 元,这接近是他们全年务工收入的五分之一[3]。

起了早、花了钱,坐在亲戚家的沙发上,你的大脑和你的钱包一样空空荡荡——你和亲戚之间,是真的没有共同话题。

在外打拼的你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见亲戚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调查发现,近六成的成年人与父辈亲戚一年只联系几次 / PxHere

多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你本来就不讨厌一个人,那么ta在你的眼前出现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容易对其产生偏好和喜爱[4]。

但面对一年见不到几次的亲戚,你的内心就像结了冰的贝加尔湖一样平静又冷漠。

如果嗑瓜子、看电视没法完全填满你们的共处时间,尬聊就成为令人痛苦、甚至摧人心智的最后选择。有网友在朋友圈表示:“表姐 28 岁了,还被问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但这可能还不是最恐怖的。如果你恰好单身,又正值适婚年龄,那就基本逃脱不了“工资多少、有男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的“夺命三连问”。

要是你袒露自己不想结婚、不想生育等想法,那基本上就会变成被亲戚炮轰的重点对象,他们甚至还会拉上你的爸妈,一起数落你这个“不孝子”,顺便还给你推荐一下手头上掌握的优质男女嘉宾。

众多年轻人对亲戚的问询感到心累,因而抗拒春节走亲戚 / 《别告诉她》剧照

几个回合下来,你们之间的交流就像是关公对战hello kitty,孙悟空火拼变形金刚,牛头不对马嘴。不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会以长辈的口吻来反驳你。

亲戚们是不是真的和你有仇,才当“杠精”故意来气你?

亲戚这么烦人,是有原因的

其实,亲戚们并非针对你,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本就如此。

如果你的亲戚长辈生活在农村,那么他们的平时生活基本上是“农忙忙死人,农闲闲出病”,休闲的活动相对单一[5]。

广西桂林,人们正在农田里喷洒农药 / Flickr

一项调查了 2800 份样本的研究发现,在东北农村地区,人们在闲暇时间参与最多的活动除了看电视、听广播,就是和家人或是邻居聊天[6]。

可以说,亲戚邻里构成了他们重要的社交对象,串门闲聊是他们交流日常琐事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

所以,他们爱找你问东问西,可能并不是为了抬杠,而是习惯性地想和你交流感情。

而他们爱问你工资多少,很大的原因在于曾经历过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的时代,因此对经济安全保障和稳定性看得更重要[7][8]。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人们往往能在一个工作单位很久,跳槽的间隔基本上在 5 - 10 年[9]。

1980年,上海街头,工人们正蹲在街头休息 / Flickr

并且,在亲戚长辈们看来,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这一类“铁饭碗”,工作程式化程度高,发展稳定,同时福利待遇还不错[8]。据统计,1995 年,国有单位职工的工资,就占了全国职工总额的四分之三[10]。

到了 2020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已经逼近十万[11],而相比之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年薪不到六万[12]。

亲戚劝你进体制,可能是真心为你好。只是,他们可能没有明确意识到,时代变了。

相比起上几代人,你从出生开始,就处在生活条件更好、社会资源更多的环境中。

所以在工作上,你最在意的还是成就感、有兴趣、工作环境、发展空间[8],而不只是稳定。一项基于全国 30.3 万份样本的调查显示,2018 届大学毕业生中,三分之一都在半年内的离职[13],这和你的亲戚长辈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上海陆家嘴,金融机构高度密集,约有20万白领在这里生活打拼 / Pixabay

至于亲戚爱催婚,也并非没有依据。

在亲戚长辈的年代,结婚真的很早。1990 年时,中国育龄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 21.4 岁[14]。换到现在,也就是你还在大学里绩点拼命,为了谈一次恋爱而发愁的时候,你的亲戚长辈们已经结婚了。

在那个时代,对于多数人而言,结婚为的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亲密感情对于婚姻没那么重要。有研究就发现,1983 年时,中国城市家庭中通过亲友介绍的比例接近六成,父母包办达到了 17.65 %[15]。

但如今,晚婚才是年轻人的选择,数据显示,2017 年时,平均初婚年龄已经推迟到了 25.7 岁[14]。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2019 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龄超过 29 岁,平均初育年龄更是在 30 岁之后[16]。

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也大为不同。在恋爱中,你更在意自我享受和体验[17]。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显示,年轻人在择偶上最在意自由婚恋,对传统礼俗规约最不在意 / Pexels

基于全国范围内 4739 个样本的调查研究也发现,超过 1/3 的年轻人把“相互扶持”排在婚姻目的的第一位,第二位则是“因为爱情”。“生儿育女”已经不是结婚的最主要的目标[18]。

除了工作和婚恋观念,你在城市所养成的那一套生活方式,在亲戚长辈的宇宙里被视作“异端”,也并不奇怪。

作为大城市打工人,你可能习惯咖啡续命,但这对小城市和农村生活的亲戚长辈而言,却是天方夜谭。

就拿咖啡为例,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共有 10.8 万家咖啡馆,其中 75 %的咖啡馆都位于二线及以上城市。一线习惯咖啡的消费者,一年能喝下 300 多杯,但从全国水平来看,人均每年咖啡饮用量仅仅只有 9 杯[19]。

在上海写字楼和商圈密集的地方,五百米范围内甚至会有四五家星巴克店 / Pixabay

当你对各个咖啡品类如数家珍,你的亲戚长辈,可能连咖啡馆开在哪都没听说。

不论是工作选择、结婚生子,还是日常生活,你和亲戚长辈之间的差异,隔着不止一个太平洋。要理解亲戚的想法,甚至比揣摩你生闷气的对象还要难。

当代年轻人,少数的幸运儿

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主人公回忆起父亲的一条忠告:“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我们之所以与亲戚长辈截然不同,本质上要归结于城市与乡镇两种环境带来的差异。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教育[20]。

在18岁之前,你可能与亲戚长辈们一样,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小村庄。高考和读大学,是你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的直接原因。

在那之后,你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都将走上另一条路。

北师大的学者曾考察一位年轻人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逃离”北上广之后最终又回到北上广的轨迹,学者发现,知识青年与乡村民众之间,存在一种“专业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分割[21]。

比如你考进双一流,读了中文专业,在大学学到了专业知识,逐渐具备分析与反思的能力,毕业之后进大厂做运营,每天坐地铁从回龙观到西二旗,成为公司业务中的一枚螺丝钉。这对你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但你的亲戚长辈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以实用主义为导向,将“有没有用”来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

读了双一流、进了大企业,就意味着赚大钱、成为“人上人”,你的学历和工作,应该能解决“票子、房子、 妻子、孩子”等一系列现实需求。

你的专业知识、复盘能力,在他们眼中都是虚无缥缈,最后只能化成一句灵魂拷问:“这有啥用啊?”

目前中国咖啡消费者以20-40岁间的一线城市白领为主,大多为本科以上学历 / Unsplash

他们不能理解你天天喝咖啡能有什么用,它们既不能当补品吃,甚至还浪费钱;

他们也不能理解你在朋友圈晒出豆瓣记录是在“显摆”什么,看起来还是二舅儿子晒的年终奖工资条更实在;

他们更不能理解,为什么你在大城市上班好几年,怎么也没什么“关系”“人脉”,连套房都没有,毕竟隔壁婶婶家二女儿,一毕业就在县城付了首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曾在访谈节目中提到,老家的亲戚拜托他在北京挂号。在亲戚们眼中,罗翔在北京当教授,理应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但他其实也只能和所有人一样,要么自己抢号,要么去找号贩子。


罗翔曾在节目中讲述因挂不上号找号贩子的故事 / 《十三邀》截图

亲戚长辈了解一件事情、一种生活,总要落到“有什么用”的拷问,也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受到现代的教育,现代讲究专业和分工的价值观念,难以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当中。

他们的人生轨迹大概率是这样:没读过几年书,十几岁进入工厂工作,二十岁出头结婚生子,承担起家庭责任。

相比于上一辈人,80 后和 90 后却要幸运得多。

教育政策的改变,让你获得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80 后要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大学扩招,当 90 后上中学的时候,又碰上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7]。

大学扩招政策实施之前的 1998 年,100 个适龄青年中只有 6 人能上大学。而到了 2017 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5.7 %,90 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是 70 后和 60 后的 3 倍多和 7 倍多[7][22]。



据统计,60后、70后、80后、90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为6.1%、13.8%、28.3%、47% / Pixabay

你甚至有机会走出国门,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元的价值观念。

在疫情未爆发之前的 2019 年,出国留学人员达到了 70.35 万人[23],而在 1978 年,出国留学生的人数仅仅只有 860 人[7]。

法国社会学家埃里蓬出身于劳工阶层,在离开家乡的多年后,他在《回归故里》中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母亲在工厂找了一份辛苦的工作,为的是让他“可以进入大学,整天整天地在房间里研读亚里士多德和康德”[24]。

教育给予了你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特权,让你有机会参与到城市化发展的巨浪之中。而你的亲戚长辈们则在平静的村庄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家长里短的故事。

在难得与亲戚长辈相聚的日子里,不妨放下手机,好好和他们聊聊天。

或许亲戚长辈的唠叨,让你感到厌烦,或许他们没有边界感的问询,让你觉得不适;但你一旦去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观察,可能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你不曾体验过的生活,也是你因为幸运而错过的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