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每年春节最忙碌的艺人是谁,那还得是刘德华。

每当春节临近,刘德华便准时出现在超市,为男女老少送出朴实无华的祝福——《恭喜发财》。同时,作为春节档的常客,今年他携新作《红毯先生》,再次准时在年初一的电影院与观众见面。

都说《恭喜发财》是刘德华的养老保险,但事实上,即使没有这首歌,他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巨星。

演艺圈或许还会出现许多芳华刹那的“顶流”,但刘德华究竟凭什么一路长红四十年?

红了四十年的顶流偶像

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女主角对着家里的刘德华立牌无能狂怒:“为什么你红了30年还没有过气?为什么30年后我还是买不到你的票!”

即使时间的齿轮又走过了一个十年,这句话仍然成立。出道四十余年,刘德华依然是顶流。

年逾半百,他依然活跃在荧幕前,甚至近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主演新作产出[1],且不乏佳作。2020年的《拆弹专家2》让人久违地感受到了港式警匪片的精彩;去年的《流浪地球2》则是国产科幻的现象级作品。

出道以来刘德华佳片频出,其电影老少咸宜,成为合家欢的首选 / 图虫创意

他依然具有相当的票房号召力。2023年,他的4部影片票房共占到了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的10%[1][2]。

作为歌手,他的影响力也不减当年。2018年,他仍能在红磡体育馆开唱20场[3]。2022年的线上演唱会,最终在线人次更是达到了破纪录的3.5亿[4]。

不过,这都只是刘德华漫长辉煌的延续。回顾过去,你会发现他的花期长得可怕。

1981年,他考入无线艺员训练班,作为电视剧演员出道。次年训练班一毕业就在《猎鹰》中担任男主角,从此一炮而红,开始了堪称绚烂的演艺生涯。

紧接着,他与黄日华、梁朝伟、苗侨伟和汤镇业被选为“无线五虎将”,受到力捧,参演了一系列武侠剧[5]。其中,他的83版《神雕侠侣》更是被眼光挑剔的金庸认为最符合原作的味道[6]。

在电视圈崭露头角的刘德华,80年代后期将事业重心转向电影和音乐,逐渐成长为影、视、歌全面开花的娱乐圈六边形战士。

90年代被评为“四大天王”的他,拥有多首传唱度极高的金曲:《忘情水》、《冰雨》、《爱你一万年》,上到老,下到小,都能哼上几句。

顶流40年,刘德华依旧能调动歌迷的无限热情 / 图虫创意

他的电影,更是霸占了一代人的回忆。《天若有情》中,他身着礼服,一边疾驰一边擦鼻血的经典画面,被多次致敬;《无间道》中,他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塑造了香港警匪片里程碑式的银幕角色。

在多次留下亮眼表现后,业界的认可也水到渠成。1999年,他凭借《暗战》首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此后连续五届获此提名,并于2003年二次封帝。

伴随着香港电影人03年后的北上浪潮,他很快融入内地市场。《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的票房分别在2004年内地上映的电影中排名第二、三位[7]。2010年后,他出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合拍片叫好又叫座。

从“无线五虎将”到“四大天王”,从香港到内地,成长于不同世代的人,对于刘德华的印象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这是个跨越了不同年龄层的、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

都说“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刘德华的长红,靠的则是个人努力与时代机遇的双重加持。

无论演戏还是唱歌,刘德华都算不上是天赋型选手。

好友谭咏麟曾直接劝他不要唱歌[8]。黄霑在节目上更是毒舌评价:“华仔是勤劳,不过不用那样的,他填一世词都不会有什么大成绩[9]。”

初入影坛,他在《旺角卡门》等影片中的表现虽然亮眼,但戏路单一,始终是在古惑仔片里打转,永远一副“情深烂仔”的形象[10]。偶像派的耍帅式演技也被导演杜琪峰嫌弃[11]。

靠着不断的勤能补拙,他才逐渐获得业界认可。

不过,一个人的命运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进程。刘德华的巨星之路,也是上世纪香港流行文化大繁荣的一个时代注脚。

上世纪40年代末,在吸纳了大量内地的人才和资金后[11],香港取代了上海电影制作中心的地位[5],成为战后华语电影复苏的先行地。

此后的两次经济腾飞,则是香港电影业发展的底色。60年代,香港抓住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则推动香港从制造业中心转型为国际金融中心[13]。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背靠广东,成为链接海陆、沟通中外的重要枢纽 / 图虫创意

特别的是,由于香港电影没有受到政府的资助和干预,一开始就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具有极强的市场适应力,高峰时期曾出口到90个国家地区[14]。

其中,台湾和东南亚是主要的出口市场。在本土电影未兴盛时,它们通过进口港片来满足经济增长下人们日益扩大的娱乐需求[14]。80年代后期,台湾每年电影票房超八成来自于港片[5]。

彼时,港乐也正值全盛期。83-89年间,红馆举办的演唱会数量从18场增至129场;观众由15万人次增至135万人次[15]。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香港的文娱产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 图虫创意
可以说,70-90年代,香港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形成了一种协同效应,香港就此成为造星的中心,涌现了众多以刘德华为代表的多栖艺人。

文化产业的繁荣催生了成熟的培养机制,从这套机制出来的香港艺人大都专业又敬业。

当时的众多明星都是艺员训练班出身。这种培养模式旨在为自家培养可用的演员,因此在培养上注重实践[5],片场的琐事也要求艺员亲力亲为。

刘德华曾提到,记要穿的衣服,提前一小时到现场化妆换衣服,这些都是训练班的基本要求[16]。不过现在早就不可同日而语,热搜上的明星耍大牌新闻,大家都快看“麻”了。

作为演艺圈的敬业代表,刘德华在拍摄《失孤》时为贴合农民角色,曾在海边暴晒七天,刻意磨坏指甲[17]。

无线艺员训练班自1979年举办,为香港电影产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 / 图虫创意

事实上,当时的香港演艺圈处处可见这种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狮子山精神”。也正是在这种自我要求严格的演艺圈风气下,刘德华靠不断磨练成了常青树,而非沉醉于一时的好运,昙花一现。

下一个华仔,再也不会有了

刘德华的出现,是一种明星制的成功。

这种成功需要电影业的支撑,而电影业的发展,又有赖于经济的支持。因此,随着香港电影一系列经济支柱的崩塌,这套成熟造星体系也逐渐瓦解。

本土市场狭小的香港电影,一直依赖出口。90年代台湾、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纷纷萎缩,给其造成了沉重打击[18]。

80年代末,台商涌入香港争购版权。夸张时,在剧本都没有的情况下,仅凭林青霞、李连杰的名字,便愿意预支100多万美元的版权费[5]。

热钱的涌入使大制作增多,但也导致产量供过于求。同时,大量资金用来追逐名导名演员,演员和宣传的成本飙升,用在制作上的资金却未提高多少,一时间滥拍成风,烂尾投资无数[5]。

此外,九二南巡讲话后,台商也逐渐将目光投向大陆[19][20]。曾为了港片豪掷160万港币的台商,90年代的出价大多不超过30万,在当时港片1/3制作成本都依靠台资的情况下,台商的匆匆退去,令香港人拍片资金难觅[5]。

另一大出口市场东南亚则受到货币危机、政治暴乱等事件影响,停买版权[5]。港片在海外的票房从91年的14.9亿港元直降到98年的2.5亿港元[21]。

港片出海不景气,本土也遭受好莱坞的冲击。港片票房从占市场份额近八成(1992),下降到不到一半(1997)[22]。

受到好莱坞电影市场的冲击,香港电影逐渐不再是影迷们的第一选择 / 视觉中国

曾在香港三足鼎立的院线,在90年代或因经营不佳,或为追求新热点,先后结束制片业务[5]。1993年后,港片数量一路从234部下滑至1997年的88部[22]。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更令香港电影雪上加霜。

港乐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专辑销量从1996年的920万张,骤降到1998年的490万张[23],近乎消失一半。

在流行文化产业纷纷衰退的情况下,新人难以得到发展,香港演艺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

转机出现在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使港片在内地不再需要与外国电影竞争进口配额,合拍片可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22]。

在海外和本土市场都失守的情况下,北上内地成了大多数电影人的选择。他们希望通过合拍进入内地市场,支撑电影业。2005年后,每年合拍片数量都在30部以上,约占港片年产量的一半[22]。

然而,CEPA的出台拯救了香港电影,但也使得香港电影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多重原因的冲击下,香港电影逐渐丢失了独特的风格 / 图虫创意

在合拍片中,内地的市场、资本、人才都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权。由于同部影片的内地票房常常是香港票房的3倍以上,合拍片更多地瞄准内地市场,甚至为了衔接内地规则推出双版本[22]。

电影类型也集中于动作片、喜剧片和剧情片,曾经香港电影拿手的恐怖片和赌片,因题材敏感,每年的平均产量仅占约2%[21]。

表达上,以合拍片形式重生的香港电影,也失去了过往特色。不仅破格与怪诞不再,对于人性的探究也变得正能量,常常是在限制的框架中重复着模式化的叙事。

时间改变了香港,也改变了很多“刘德华”们的命运。

遗憾的是,巨星刘德华是特定时代、背景、环境、机会的特定“产物”。

下一个华仔,再也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