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作者:曹欣蓓,原文标题:《欺下媚上的中层、做小伏低的员工,职场人情世故背后暗流涌动》,头图来源:《半泽直树2》剧照截图


组织中的秩序,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


一方面,管理者希望有秩序,要看到各个部门都有条不紊地运转,另一方面,某位高层管理者提到:“当一切自始至终都很正常时,我又会觉得,是不是太正常了?是否组织里还发生了一些事,却被人故意遮掩了,不让我看见?”


这成为了管理者在实践中,不得不面临的悖论:如果组织中没有秩序,管理者会焦虑。但如果组织中太有秩序,管理者依然会焦虑。


这份焦虑绝非空穴来风。某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对此提到:“现在市场变化这么快,但有些中层领导是不喜欢这份速度和变化的。因为他们年纪逐渐大了,体力也开始下降,他们希望固有格局不要再变了,担心新人涌上来,影响到自己位置。”


这也成为了组织在发展中的“莫比乌斯环”,秩序成为了组织中说不清的正与反,虽然高层领导希望唯才是举,但有一部分中基层的管理者不希望“后浪”崛起得太快,这些本该落实员工激励,不断培育新人的管理者,反而成为了下属晋升的最大阻碍。


这是大领导与小领导之间的博弈,又是小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博弈。在多维度的博弈背后,部分小领导们牢牢霸占了对上的沟通渠道,他们把笑脸面向上方,试图对高层营造出一切井然有序的“虚假太平”;又把倨傲面向下方,抢占下属的功劳,不断打压下级一切出头的机会。


这构成了组织中的“秩序陷阱”,中层欺下媚上,基层做小伏低,当高层隔着“磨砂玻璃”向下望去,一切都看似正常,却又难免担心:真的吗?“是不是太正常了”?


笔者有位朋友大麦,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大麦所在的部门,需要出一份PPT介绍。在某次宣讲中,对方可能听了太多千篇一律的汇报,实在有些腻烦,就直接手动翻阅,并且,长久地停留在人员介绍页,惊讶地对大麦说:“大麦,认识这么久了,我都不知道你的背景是XXXX,我有个朋友也在你们学校,还有你之前的工作履历,都很不错啊。”


大麦的直属领导听闻,立刻沉下了脸。在此后的两周,大麦领导多次在谈话中提及“聪明的人不一定读书好,往往只有笨的人,才会死读书,显得毕业学校还行”“985毕业,还不是照样给我打工?我让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还时不时布置些原本并不需要做的任务给大麦,并要求当天加班完成。


“对方就是无心之谈,顺嘴夸了我一下而已,但当我看到小领导的脸色,就知道不妙了,”大麦苦笑道,“更搞笑的是,在随后部门介绍的PPT中,我的学历背景都被删除了。”


大麦的经历并非个案,而是更多基层员工会接触到的变相“论资排辈”,资格不仅决定了发言时间和顺序,甚至有时候,个人的学历背景、被表扬的频率,都要根据既定的职级,由高向低顺延。


当职位的高低之分,渗透到了整个职场文化之中,“资格论”不再局限于阻碍了新想法或新言论的发表,而是在一种压抑的群体性PUA下,将“做小伏低”的扭曲风气放大到了极致。



类似的荒唐事还有很多。


在某知名外企做公关的晓璐表示:“别以为外企都很开放,领导都很有包容度。有一次公司举办活动,由我担任主持,所有人反响都很好,结果我的小领导不高兴了,认为我抢了风头,第二天就把我换了下去。


那不就没人主持了吗?怎么办?小领导弄了个麦克风,让我在后台密闭小房间里主持。最后的结果是:整个会场回荡着我的声音,却看不到我这个人。而我的小领导拿着话筒站在台前,不说话,就对口型。”


在对组织发展的期许中,公司高层往往会提到,希望江山代有人才出,新人不断崭露头角。但在现实的职场中,更有可能的是,后浪还没来得及发声,没来得及被更高层所关注,先被前浪一把拍在了沙滩上。


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站位视野不同,所以高层能看得更远。但一定程度上,这份职场人战战兢兢,唯恐一不留神,就触犯了规矩的景象,也是很多正致力于推行员工激励的高层所不曾见到的。


这是房间里的大象,潜藏在组织之中,又被部分管理者沉默与否认。



三、“秩序情结”与“虚假太平”


从领导者的角度而言,大麦故事的背后,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容人之量,是否能够接受下属在某些方面更亮眼。很多时候,公司的大领导都极有包容精神,他们希望公司优秀的员工不断增多,还为此持续推出员工激励政策。


会对此介意的,往往是高半级或一级的小领导,他们会对外在评论更为敏感,也更容易在第一时间通过权力的压制,让下属重新感受到何为“规矩”。


从员工的角度而言,这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懂规矩”,哪怕规矩包含了此类绳营狗苟之事。


在古典自由主义学派中,个人自由的边界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那么,在公司中,要求下属“懂规矩”的会议场合,究竟属于公域范围,还是私域范围?当人们战战兢兢,遵守“大领导说话不限时,中高层说话15分钟,小领导说话5分钟,基层不说话”的背后,在强行论资排辈的背后,维护的究竟是谁的“自由和利益”?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是论资排辈的反对者。顾炎武评论道,论资排辈制度始于北魏的崔亮,而北魏失去人才就是从崔亮开始的,论资排辈制度和抽签制度一样,都是舍弃了选贤任能功能的官员选择制度,是蒙上眼睛碰运气的肥缺分配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顾炎武观察到了论资排辈背后的光景。他所说的抽签制度,包括万历二十二年担任尚书一职的孙丕扬。他的职责类似如今的HR部门,挑选合适的官员,但孙丕扬所做的最大改革在于,他创建了掣签法,官员抽签上岗,把一切交给运气。


这份看似无厘头的做法,必然遭遇了众多尖锐的指责,但孙丕扬也有其无奈,彼时宦官当道,没完没了地往朝廷塞亲信,孙丕扬既不想让宦官走后门,又不想得罪他们,只能采取了个折中法,也因此被顾炎武称作“不得已”。


在如今的中国职场中,论资排辈背后的源头又是什么?在下属一旦被表扬,小领导却未被表扬,回去就有“难过日子”的背后,其源头景象又是什么?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提到了乡村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不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如果用更直白的话阐述,其背后的含义是“不要惹事”,因为一旦格局有了变化,也就意味着村里可能出现新鲜事,脱离原有的控制。


中国的职场同样属于差序格局,而规矩则被人们妖魔化了,在某些场合中,“懂规矩”成了保障部分管理者“位置安全”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始终是大领导或是他人眼中“最闪亮的星”,才能牢牢地坐稳位置。


因此,打压一切可能冒头的新人,成为了部分领导者保住职位的一种手段,这份职场风气只会倒逼员工持续做小伏低,唯恐一不留神抢了上级的风头。然而,这并不会带来整体效率的提升,反而会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公司内部阶层观念严重。


在国际贸易里,有一种制度叫作Quota(配额制),即一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因进口产品过量而受损害,或者为了防止本国产品过度出口,而主动或者被动地控制产品进出口数量或者价值。


有趣的是,在职场中,每个人的发言时间、顺序、才华、能力,学识背景,一定程度上也是Quota制,不得有任何僭越。如果碰巧下层在某方面偶尔出色,至少要做到不“喧宾夺主”,尽量低调不谈,这也演变成了职场中的“默认规则”


如果再进一步,“默认规矩”之所以能够存在,原因在于职场往往存在一种“秩序情结”。社会学者张德胜认为,“秩序情结”是贯穿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一条主线。但过度的论资排辈,究竟是遵守职场中所谓的“规矩”,还是如学者所言,在亚稳态下,人们被迫“不断处于博弈、角斗和妥协”,形成了“以往的规范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的“失范社会”?


尾声


过度的自由会成为混乱,但过度的秩序又会变为压迫。


当组织过度讲究秩序时,就会造成体系僵化,年功序列是日企经营的最大特征之一,但过度的论资排辈却会导致上升通道收窄,组织效率迟缓、自驱力变弱。


在讲究隐形秩序的组织中,如果成为管理者的第一步,是要经历多年的忍气吞声,那么当下属最终“多年媳妇熬成婆”,成为了小领导,难免会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新下属,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员工而言,或是接受组织的秩序,成为被规矩“驯化”的人,或是主动打破秩序,向高层领导反映情况,亦或是选择离开,寻找其他的发展机会。


在上级领导反复无理由的“权势欺压”后,大麦实在忍无可忍,最终选择了离职。“我走之后,公司先招了一个人接替我,但对方做不下去,直接走了,后来公司又招了两个人,接替我一个人的活。早知如此,为何当初不肯更重视员工呢?我一个人肯定更省钱。”


对于那些不想躺平的员工而言,过度的职级欺压会造就一种不公。很多时候,员工要的并非只有钱,而是一份公平的晋升机会,以及对未来的“盼头”,他们希望所付出的努力“被看到”,希望想法“被听见”。即使所发出的声音还存在不足,但也都愿意接受指正,愿意持续改进,只是不愿意陷入无意义的内耗,在人情世故中反复撕扯。


对组织而言,需要打破粉饰太平的论资排辈,构筑合理的人才发展机制,让晋升通道得以落实,领导者需要广纳谏言,在加强对下沟通的同时,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


鲁迅先生昔日在《热风》中的话语,同样适用于如今组织的晋升机制:愿人们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作者:曹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