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支出39W。哇,之前都没发现自己这么有钱;
购物支出4万多,都是为乐高、奥特曼添砖加瓦了,还有女儿的各种花式文具;
继续看,跳过生活日用的煤气水电费,服饰美容7000多…
我惊了,过去一年在自己身上花的钱,还不够婚前买个包包的花销…
没完呢,餐饮的消费在过去一年我有81单,花了6700,平均一次只有82块,我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吃了什么?
这就是一个中年老母亲的典型生活:
自己的日子严格的断舍离,吃穿用度都是极简风。拉开衣柜挂的都是古董款的优衣库,颜色都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深蓝和驼色;梳妆台上一瓶契尔氏的足量面霜,从春秋用到冬夏…
然后把赚到的钱拼命给小孩花。
所以,还敢生小孩吗?
不生,就是下面这种风格的账单——
90后的账单,虽然赚得少,但是舍得花。我好想了解一下把每分钱都花在自己身上的感觉,应该挺好吧? 之前看《爱很美味》的时候,最羡慕的是三个女主都没小孩。不开心了就利索点离婚,分了手就能立刻再找下家,要是有小孩的人生哪有这么容易,就算夫妻彼此咬牙切齿都下了决心,为了小孩总要计较一下财产分割。
离婚官司打来打去,最后稳赢的只有律师。
没有感情纠缠的年轻人,则会更有幸福感一些。就像剧中单着的刘净,说自己每个月赚了钱就去高级餐厅吃饭,根本不考虑月底有没有存款,拉不拉饥荒。
生活,都等先享受了美味再说。
啧啧,我都没去过高级餐厅。
婚前觉得一个人去吃饭太无趣,婚后装修买车有了小孩,连北京郊区一日游都没时间去了,熬到现在,成了每天只想搞钱的无生活人士,只配在朋友圈围观各类高级餐厅。
甚至都围观出了一丝丝嫉妒,凭什么我深夜啃薯片、写稿赚花不到自己身上的钱,你们却在海鲜盛宴上搞轰趴?
不开心,我就半夜偷偷点一堆烤串,用脂肪修复自己苦透苦透的身心。(哎呦~找到了我餐饮消费82块的由来。)
有时候,也不是舍不得花,是实在没时间花,养两个小孩还要工作,脑子里的信息被塞到要爆炸。
年轻人怎么会有这种体会?15年前的我,总喜欢笑一个同事,她说话张冠李戴,李花花到嘴里就是张花花,荆轲真能被她说成柯基。全组都被她培养成了纠错小能手。
十年以后我笑不出来了。因为生完两个小孩之后我发现,自己也开始胡言乱语,明明知道是李白出口就是杜甫,每次都把电座椅加热说成电热椅加座…
想说对也不是不行,需要静下来,捋一捋思路。
可老母亲哪里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嘴上催老大收拾书包,手里推着老二去洗澡,都送到床上开始收拾一地的玩具…
最后床上一躺想的都不会是老公,膏药放在哪儿啦,来一个腰部养生帖保住老命就好。 就这样全心全意、蜡炬成灰地养娃,还有一群老专家追在屁股后面穷追猛打:
养小孩光花钱有什么用,还是要多多陪伴;
当父母的不看书,教育不出爱看书的娃;
养小孩是家长的事儿,怎么还能把教育小孩的责任扔给学校?
然后顺手推送一个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的链接,静静地看着你,到底学不学?拾掇不了小孩的各类育儿专业人士,如今是都要组队来拾掇爹妈了。
这里面,还有人口学家。
要说专家就是专家。
知道70后都快绝经了,从医学角度上已经指望不上;
90后00后的消费水平太高,4万块都不够住高级酒店的,更是指望不上;
只能依靠勤俭节约的80后,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缺钱,又那么努力地在养小孩。
前一秒还在骂你们不会教育孩子,后一秒就花钱请你多多生娃。只是他们真的看错了80后的爹妈。真当我们是会在乎4万块的人吗?
我们缺的是400万啊!
一个妈妈在后台留言,说自己给娃做牙齿矫正花了26800。还有现在好多小孩需要佩戴的OK镜,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现在报班的钱是省了,但是父母的学费是一点没少花。
能进牛校是祖上高香,素质才艺资源一大把,但想加入就要得有基础,吹拉弹唱没个证书,人家都不接收。
读不到牛校就更花钱了。家长心如明镜,知道尽头大概率是无用功,但还是要带着小孩闯一闯。不闯,机会全无啊,只能用钱买。
80后学习了一切,都没学过怎么花钱。在父母的贫苦教育下长大,听的故事都是当年吃糠咽菜都没有,徒步几十里还要上学。
当父母的都应该吃苦,供小孩上学才改变命运,也不知道到底要改成什么样的命运。所以手里有点存款,就会玩命地给小孩花。
多花一点就能多一点保障,保障小孩未来的学业、工作、婚姻,现在甚至还要购买小孩的心理健康——买礼物喝奶茶,带他们旅游度假放松,还要去看心理医生。
这些养小孩的成本,50后60后哪里听说过?所以现在只剩下他们充满了对生小孩无比的热情,但自己生不了,还要催下一代生。
反而是10后已经看透了这一切,养小孩不容易。
我们家老大,一边为了逃避写作业和爹妈拌嘴撒泼,一边明镜似的洞察了为人父母的苦。
吵了一半擦干眼泪,说自己决定了,以后不要小孩的,又要花钱又要生气。
看来,想催三胎,最后的指望也只剩下了80后。但,这群一年只有7000块花在自己身上的人,还有被生活搜刮的空间吗?
>>> 来来来,80后的妈妈们都留言,来晒晒自己的账单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