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单只眼,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抛媚眼。它的使用场合大多发生在拍照情景,好比剪刀手,成为一种展示女性魅力的高光表情。或是存在于男女之间,意味着发出某种暗示,正如紫霞仙子对至尊宝那一眼万年。

关于它的解释和运用,中文百科会为你普及更多。



然而这种本不需要复习的常识,却在许多欧美影视剧中颠覆你的认知。无论男女老少,跟人抛媚眼就像握手一样常见。尤其看到那些硬汉对哥们儿也这么干,心里难免怪怪的。再三确认不是片子的问题之后,你开始好奇抛媚眼是否有别的含义。





在网上搜索“到欧美旅游该注意什么”抛媚眼是比贴面礼仪更需要掌握的东西文化差异。哪怕身为服务员的网友,也经常受到外国顾客的媚眼殷勤。就算打过预防针,在遭受媚眼袭击的刹那不免菊花一紧,提醒自己要稳住,不要把事情搞大,下了班再研究。





相似问题不在少数,这得放在不同场景下解读。一些言之凿凿的热心回答很容易把人带到沟里。在知识共享全球化的如今,这套旧理论显然已经站不住脚,逮谁都是流氓,这便是误会的根源。





“学英语很容易,理解挤眼很难。”在一本名叫《美国经验:外国学生指南》的著作中,中国留学生Edward Chang写下了他在理解挤眼文化中经历的波折。

英语很容易,挤眼却难懂

“几个月来,我深受挤眼的困扰。很难理解,甚至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第一个对我挤眼的是一名女收银员,之后是女同学,我心花怒放,原来自己这么吃香。但是当一位男老师对我这样做时,我彻底糊涂了。”“最后我向老教授请教,她告诉我她没有注意过这个现象,说完她还对我眨了挤眼。”都说中华文化含蓄内敛,讲究“一切尽在不言中”,老美的媚眼社交堪比用魔法对抗魔法,简直要把人玩懵逼。



查阅牛津词典,Wink的解释包括性暗示,友好,鼓励,嘲弄等各种含义。相关研究进一步拆解,认为它表示友好感谢占了很大比重,调情只是少数情况,“其他”的22%就很灵性,这也给误会留下了很大想象空间。









哪怕是美国人自己,也不见得能够对得上其中的暗号。如何区分挑逗还是友好,Reddit/Quora相关提问堪比月经贴。好比你企图弄懂女朋友的“没事”这话到底有没有事,情感方面的东西不分国界,总是没办法用科学的方式分析。





一位外国网友询问了和前面那位中国服务员网友相似的问题:作为一名行政接待员,这些男客户的媚眼到底有没有别的意思。





35岁网友@Val_Hallen表示,自己身边的男性不会随便对女孩挤眼睛。这是老掉牙的绅士风度,只会出现在五十年代马龙白兰度的电影里。

然而@riodunga却对此进行了批判。否定挤眼的调情意味过于天真,只有没经受过复杂社会历练的学生才会问出这种问题。“挤眼不会发生在一个没有吸引力的女孩身上,至于其中的暧昧成分,则需要综合其他表现判断。就像爱情,如何能说清。”



但是过于看重挤眼的暧昧意味造成的困扰也不小。一位网友讲述自己在聚会上遇到了位心动男士。他们相谈甚欢,但散会时男孩在她之前上了不同的车,重点来了:“说再见的时候他wink了下”。



这可不得了,有网友认为这表示对方把你划入朋友区的玩笑,也有人认为这就是暧昧的证明,只是今天不方便,下次继续。由于双方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这个wink便成为一个心结,久久萦绕女孩心间。



哪怕是两个男人之间的wink也不完全单纯。你把他当兄弟,他却是那个意思,这年头谁能保证谁百分百铁直。wink玄学正如把赤裸的爱欲套上了名叫友好的外衣,对上了正好,对不上也保全了自己。只是友情却不希望被爱情混淆,它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在东方文化中,我们擅长用语言和文字制造意境,比如月色真美,含蓄地如同打太极。而在西式文化背景下,他们更加外放,习惯用大量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辅助表达。疫情期间很多美国人反对戴口罩,也是因为他们认为口罩遮蔽了面容阻碍了沟通。可见表情传递信息的方式在西方文化中有多重要。我们不常用的挤眼表情包和颜文字,在地球的对面却连续多年入围最受欢迎top10 emoji。





互联网的发展让原本丰富的语言变得更为狭窄,人们企图从复杂的信息中找出便于理解的答案,于是规训表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口水战。挤眼这一西方特色表情也逐渐受到挑战。但只要存在人性,就不可能刻板,这正是表达的魅力之处。



给挤眼留一丝想象空间,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有趣。下次兄弟给你抛媚眼,别误会了好意,大不了你也给他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