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一个毕业后一直在教育行业打拼的朋友突然找我,说要喝杯咖啡。
我知道他曾经做得风生水起,创办的公司拿了好几轮融资,但也发现,去年的行业黑天鹅后,他就突然不再更新朋友圈了。
我们的咖啡喝得很短暂。
他是要离开这座城市了,所以来和我道个别。
他说把创业攒下的所有资产全都变卖也不足以偿付欠下的工资和房租,就把自己早年买的房子也给卖了。
“所以现在只好回老家。”他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
我问他是否后悔,他想了想,说,“愿赌服输。”
2022年的第一天,我又收到了他的微信,是司空见惯的群发祝福。
我问他,在老家还习惯吗?
过了半晌,他回道,“回来才知道,我这点挫折不算什么,至少我还有卖房剩下的一些钱可以带回来,而这两年在老家过得比我苦的人多的是。”
“是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一
人总是习惯性地以为,自己的感受就是所有人的感受。
就像我朋友,原本以为自己遇到整个行业土崩瓦解这种事已经够惨了,没想到回到老家才发现,自己比起那些生意半死不活的人已是不错,至少没有温水煮青蛙的煎熬。
更不要说和那些正经历诸多魔幻事件的老陕们相比。
再比如,最近《雄狮少年》和《爱情神话》两部片子在我的朋友圈里口碑爆棚,感觉人人都看过。而我去看的时候,嗯,也是全场坐满的。
结果前两天一看总票房,这两个片子加起来甚至还不如新年档第一名在一天内揽得的票房。
所以说,环球从来就无法同凉热。
同理,一个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所感受到的经济、消费乃至就业情况,其实很难代表中国的整体情况。
作为二级狗,还是讲些与投资相关的吧。
以消费为例。
人人都觉得2021年消费不太行,身边的人花起钱都畏手畏脚的,商场和超市也因为疫情的缘故显得格外萧瑟。
然而事实上,从三季度以来,众多的大众消费品却迎来了一波涨价潮,从调味品、啤酒再到乳制品、零食,涨声一片。
这其中固然有企业无法忍受原材料上涨的缘故,但更重要的还是疫情没有阻挡中国人均GDP提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为品牌和品质买单,主打高端的子品牌层出不穷,龙头的定价权更是愈发明显。
中金在一份报告里用的图就很有意思。
虽然现在中国在非必需消费品领域,比如汽车、衣服、护肤品的价格水平已经和国际看齐,但从图里可以看出,在很多大众消费品品类上,平均单价要么和人均GDP地位并不相符,要么还会随着人均GDP的继续提升一路向北。
从各种草根调研的结果来看,其实这就是一二线城市前些年经历过的在大众消费品领域的品牌化浪潮,如今随着社区团购和直播电商的兴起,一步步下沉到三四五线乃至农村市场的结果。
而这些,是已经开始去品牌化和小众化趋势的大城市消费者和投资者很难感受到的。
再比如餐饮行业的一些细分领域。
前段时间在香港上市的海伦司揭示了小酒馆的市场有多大——500多家门店中,只有70多家开在一线城市,接近200家都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而根据几大券商的测算,未来几年里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里还会有超过1000家类似的酒馆开业。
下图展示的是小酒馆行业的收入增长测算,得出的是更加有倾向性的结论——二三线及以下的城市不但在门店的绝对数量上占优,增速也同样会更高些。
大量的高校学生和低线城市年轻人在海伦司里娱乐、社交、消费,他们用物有所值、舒适放松来形容这些小酒馆。而这些隐藏在二楼的店铺,却往往因为消费者还没有占据这个社会的话语权,而被主流社会所忽视。
所以,放过“宁王”和“茅神”们吧,其实资本市场充满着这样的机会,别因为无法感同身受而错过它们。
二
回看一年前写下《关于2021年的五个猜想和二十张图》时做出的那些判断,大部分其实已经成为现实。
只不过当时推导出的投资结论,有些却因为没有对市场环境感同身受,而出现了比较大的偏离。
比如世界经济真的加速向虚拟世界迁徙了,行业甚至还为此整出了个“元宇宙”的概念。
虽然我迄今没有弄清楚它和“模拟人生+网络游戏”的结合体有多大的区别,而尝试了两个所谓的头部平台,给我的沉浸感甚至还不如当年的文字MUD,但这毫不妨碍概念股被炒得风生水起,一如当年的VR、AR,还有曾经的石墨烯。
不过除此之外的虚拟经济股票却再也不复2020年的威风。无论是电商股、视频股还是游戏股,一个个跌的仿佛大家会彻底断网似的。
究其原因,还是之前预期打的太满,叠加反垄断和数据安全等社会主义铁锤高高举起狠狠砸下,共同砸出了中美科技股之间巨大的剪刀差。
而这又正好是我的第二个猜想——互联网巨头们真的遭遇了更大的逆风。
然而风是如此的大却是始料未及的,刮的一些行业直接扑街,一些赛道彻底消失,刮的让绝大部分从业者们都睁不开眼。
不过,如果站在政府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下,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巨头们前些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已经惹出了不少麻烦,如今“资本”和“垄断”成为极其敏感的词汇,裹挟着民意和利益考虑的监管大锤,自然是不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
关乎民生的医保和集采更是如此。我在年初的第三个猜想是生物创新药行业继续爆发式增长。看起来业务是真的继续高速增长,聊过的几个创新药公司高管也表示,各个管线的推进十分顺利——毕竟如果硬要说疫情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刺激了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从而硬生生将很多临床试验工作推向了快车道。
然而,医药公司们的业务发展也已经换不来股价的继续上涨了。这里面固然有集采政策的“功劳”,但过去几年二级市场投资者们把这些药企捧上了神坛更“功不可没”——临床三期统统按成功估值,还在一期二期的也根据国情加一些额外的buff,更不要说占尽工程师和国际化红利的CXO,恨不得几个公司加起来成了全世界唯一的药品研发基地。
这显然,也属于没有感受到国家和国际社会“温度变化”的线性外推。
第四个猜想是关于大政府周期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各国政府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央行的、财政的还是监管的,强监管、重政策已经不是一种预期,而成为了现实。
然而政府和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是由无数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组成,因此很多时候“无形的手”所采取的行动是根本无法预测的,而前者则是一个相机而动的主体,其采取的行动更加容易被预测。现在其实政府也越来越希望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变得可以被预测,以减少不必要的市场波动。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政府周期也就意味着研究更能创造价值的投资周期,否则去年机构们也不会将双碳政策“一干到底”了。
至于那条关于贫富差距的猜想……咳,我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猜想!这个没有加大!我们是会实现共同富裕的!
三
2022年的新年,我收到的祝福微信比往年多了一些。
这应该不是我的人缘变得更好了,而是大家似乎都比往年要更加用力。
往常只会在过春节时才会互道的祝福,今年很多人将它们提前到了新年。似乎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更快地将恼人的2021年甩到身后。
然而同样的事情去年我们就做过一遍,并没有用。2021年已然过成了2020年的翻版,甚至,比翻版还要更糟糕一些——毕竟2020年结束的时候,人人都觉得来年一定可以看到疫情的尽头,经济一定能够恢复,生活一定会回到正轨。
然而这一个新年,还有多少人敢许下同样的愿望呢?
不过,当大家都已经“绝望”的时候,这反而是一个机会,不是么?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地说了一堆有的没的,至于2022年的新猜想,就立个flag,一定要在农历年写出来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