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非最大民族豪萨族首个获封的外国酋长,张光宇仍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受封的那天。
当日上午10点半,尼日利亚卡诺王宫格外热闹,张光宇穿着当地传统服饰,由卡诺州土王为他戴上象征酋长权力的粉色头巾,授予金色权杖。他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游行,身边围绕着骑士队,当地民众献上真挚的祝福。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非洲传统部落的酋长往往充满着野性和神秘。而在现代行政体制下,非洲如今的酋长更像是一种职位,一份荣誉,代表着威望和影响力。
这几年在非洲,酋长中也多了不少中国面孔。有人因为在中国援助的基建项目中有突出贡献,有的则是在教育支援上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非洲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拥抱中国,一些非洲人通过“中国酋长”看到中国,我们则通过两位当酋长的浙江人视角,了解非洲的发展。
从做贸易到办实业
2009年,浙江温岭人干嘉璇发现了一门生意:去非洲卖手机储存卡。
那时候他刚毕业没多久,在北京做电子产品贸易。有客户告诉他,非洲最近手机需求量大,生意好做,他便决定去试试。
之后,干嘉璇开始频繁往返于中国和尼日利亚做生意。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位中国朋友,在尼日利亚做木材出口,往中国发了4个集装箱的货。朋友问干嘉璇,你愿不愿意接手?懵懵懂懂地,干嘉璇把货盘了下来,两个送到浙江东阳,两个发到广东中山,正巧赶上中国行情好,订单价格暴涨了好几倍,他便专心做起了木材生意。
张光宇在非洲的第一桶金也是做商贸,他和妻子一同,把中国的服装卖到尼日利亚。那时候非洲的外贸几乎是爆发式增长,但这样的热度也就维持了3年左右。无论是卖手机、服装还是木材,竞争都变得越来越激烈,从最开始只有几个中国人做这生意,到后来有几百个,利润空间被挤压得几乎没有。
于是,从简单的贸易转成工业化,在非洲当地办厂做实业,成了不少中国商人新的选择。
2011年,看到当地水资源较少,没有普及自来水,市场仍有空白,张光宇创办了一家饮料加工厂,生产水果汁和牛奶。他的饮料厂不仅让饮料产品在尼日利亚打开销路,办厂本身还解决了当地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干嘉璇的思路也差不多,他注册了一家木材精加工企业,雇用了近200名当地员工。为了当好一个中国老板,他还在他的工厂里推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许多优秀的雇员甚至能够拿到高出当地薪资近一倍的薪水。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张光宇和干嘉璇这样的中国商人也逐渐在尼日利亚有了威望和影响力。盘活当地资源、通过解决就业问题发展经济,成了他们能够获封酋长的重要契机。
干嘉璇是在2019年8月下旬的一个普通日子,得知自己要被册封为酋长的。
科吉州土王穆塞斯·安东比的秘书特地到他的工厂里通知,他觉得挺惊讶,但欣喜也随之而来。毕竟将酋长的职位册封给外国人,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代表着被认可与尊重。
随之而来的还有质疑声,主要集中在册封外国人当酋长没有先例。但支持干嘉璇的人更多,毕竟他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就是这个外国人,带动了我们的经济,带动了我们的就业。”支持者很坚定。
张光宇记得面对众多质疑声时,卡诺州土王掷地有声地回应:如今卡诺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需要有人负责管理华人社区的事务,协调非洲商人与中国商人之间的纠纷。让中国人担任酋长,是以开放的心态来拥抱世界、拥抱中国的一种方式。
酋长投票那天,干嘉璇还是有点忐忑的。科吉州会议厅坐满了人,土王和20余位酋长听干嘉璇汇报了他企业的相关情况和未来规划,再进行投票。27票全票通过!半小时后,宣布结果,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干嘉璇在获封酋长的仪式上。受访者 供图
当上酋长之后
当上酋长之后,张光宇和干嘉璇都变得更加忙碌。
在尼日利亚,酋长的身份终身可世袭,有自己的封地和专属汽车牌照,交通警察、军队在道路上设卡时可以免检免扣,普通民众见到他们时应当行跪拜礼。但除了获得权力,他们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尼日利亚酋长往往划分有不同的等级,干嘉璇直接对科吉州土王穆塞斯·安东比负责,主要管理所在地区伊桑鲁的经济和外贸,如果外国人想要来伊桑鲁投资、做生意谈合作,就需要和他打交道。每两个星期的星期一,干嘉璇都要去参加土王召开的会议,帮助处理一些本地纠纷,还需要对经济发展计划向土王建言献策。
“你能想象吗,我还有一个重要工作是解决绑架案。”干嘉璇说。尼日利亚一些地方的治安还有待加强,会有绑架案发生,他需要与绑匪谈判和交涉,和人质家属不断沟通,最后保障人质能够平安归来。这在他此前的生活中是无法想象的。
更加触动干嘉璇的是酋长身份带来的认同感。
每当当地人举办活动,比如婚礼、葬礼、得奖或者考取博士学位时,都会邀请干嘉璇出席。有一次,干嘉璇在非洲其他国家出行时,遇到了一个尼日利亚人。两人互相添加社交软件账号后,他看到干嘉璇的头像正是作为酋长册封时的照片。“啊,你是我们的酋长!”对方惊讶地说。“他也觉得和我之间的情感距离一下子近了。”干嘉璇觉得很温暖。
张光宇获封酋长以后,很快就推动成立了尼日利亚华商联合会。中国发生疫情以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商会捐款,总共捐出100多万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
为了更好地承担中尼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这两年,张光宇也在国内参与了不少会议、论坛和高校交流活动,希望能够推动更多中尼合作项目落地。他尤其关注家乡绍兴,第二届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绍兴峰会、绍兴文理学院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年度课题工作汇报会上都有他的身影。“我也一直在促进我们绍兴市跟卡诺州的友好城市建设,但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东西无法面谈或者实地考察,现在都停顿了,只能说先让大家相互达成一种心理上的联结,之后再想办法去推进。”张光宇说。
干嘉璇在获封酋长的仪式上。受访者 供图
重视合作的“中国酋长”们
因为疫情影响,干嘉璇已经近两年没有回到中国了。
疫情对尼日利亚本地人也有不少影响,他们许多生活所需的用品都依靠中国进口,而自从疫情暴发后,海运费上涨,调不到集装箱,进口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但本地人工资却没有涨,导致生活成本高了很多。“只希望疫情能够赶快结束。”干嘉璇说。很多与他合作的客户也都在中国,如今只能够依靠电话沟通,他也希望能够尽快回国和他们见面。还有许多企业家在看了《温岭日报》对干嘉璇受封酋长的报道后,也纷纷联系他,表示有意向在科吉州投资办厂,但疫情的突然到来让很多项目落地受到了阻碍。“这些项目投资规模都很大,如果能够顺利推行会对当地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利好,现在只能观望。”干嘉璇遗憾地说。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非洲仍然是投资的一片热土。
干嘉璇试图打消中国商人的一些顾虑。比如仔细解释尼日利亚的治安问题。干嘉璇记得早些年他在非洲卖手机,当地人是不大欢迎的。同样的货,他们大可以自己去中国进货来卖,如果中国人来了,就是分了他们的蛋糕。如今,投资办厂既利用了当地的资源,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创造了外汇,推动了非洲工业的发展。“所以,当地人是很支持我们外国人去办工厂的。”这是干嘉璇最大的感受,“现在很多中国人的企业在尼日利亚已经形成规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的优势产业走出来,走向非洲。”张光宇也对未来的合作发展充满信心。
中非关系越发密切。在上个月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确定了未来15年中非合作的总体框架,描绘了2035年中非各领域的合作前景。尤其是在中非产业共促方面,提出了农业合作、产能合作、科技创新合作、蓝色经济合作、数字合作等多个方向,共同构建转型增长新格局。
“中国酋长”不止他们二人。来自河南濮阳的孔涛在尼日利亚十年,因为在中国铁建中土公司在尼的阿卡铁路项目和阿布贾城铁项目中有突出贡献,被封为酋长。除了他以外,他的三名同事也先后被授予酋长荣誉;厦门大学教授余章宝,由于担任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为当地培养大量人才,同样被授予酋长称号。追溯到最初,非洲第一位华人酋长是2001年获封的上海商人胡介国。作为尼日利亚颇有威望的侨领,胡介国主管尼日利亚中小企业发展,经他牵线搭桥落户当地的中国企业已有上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