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彭博社发表评论,认为虽然疫情助长了现金向数字支付的过渡,但在目前央行数字货币没有就位的情况下,现金仍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货币突然被电子化和私有化,消费者可能会失去政府的保护。

现金的消失即将来临。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希望末日不会来得太快。

让这种流行的支付方式消失的并不是疫情。疫情所做的一切只是加速了一种已经存在于我们之中的趋势。当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推出第一部iPhone时,他开始扼杀对纸币的需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冰箱和我们在元宇宙中的数字化身将把现金之王的棺材钉死。

疫情将全球5万亿美元的零售销售额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由于这些价值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现金交易的(欧元区为47%),认为央行发行的货币是购买日常用品必备之物的想法受到了冲击。在预防性囤积现金的最初冲击之后,对流动性的限制以及担心在处理纸币时感染细菌迫使人们改变习惯。

在政府发放代金券以刺激消费的地区(比如香港),数百万消费者和数以千计的商家成为在线支付系统的新用户,只是为了利用这些赠品。许多人可能会继续使用这些新方式来结算账单。

但这些变化对整个领域有多重要的影响呢?中国和印度不同的货币使用情况,为衡量暂时冲击和稳定的技术变革谁更重要提供了天然的实验。

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一夜之间取消了86%的现行法定货币,该国现金使用一落千丈,这是一项拙劣经济实验的一部分。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如今,数字支付正在蓬勃发展,但现金再次占经济中流通的广义货币的14%,与废除纸币运动之前一样。

在中国,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日益普及,实物货币已变得无关紧要,央行对公众账户的欠条只占货币总额的4%。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技术进步缺乏行为冲击的戏剧性,但它同样令人震惊。正如摩根大通的杰里米•巴尔金和内哈•瓦塔斯提醒我们的那样,就在2010年,将资金从纽约转移到伦敦的最快方式,是乘坐从肯尼迪国际机场到希思罗机场的航班,并亲自将资金送达。

他们的报告标题颇具挑衅性,题为《支付正在吞噬世界》(Payments Are Eating the World)。报告指出,几个变化同时发生。在中国,超级应用平台改变了资金的形式;在其他地方,创新者和零工经济的崛起正在发挥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有5000万人正在写博客、制作短视频或告诉人们在网上买什么,同时也在网上获得报酬。

数字钱包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由于另一场技术革命区块链,它们所存储的东西正在发生变化。金融科技公司Circle与Visa公司合作,让商业客户与7000万商家消费美元币(USD Coin),这是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种货币,其价值与美元挂钩。

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现象是“先买后付”,它将金融(和无现金支付)嵌入到低价值交易中,比如分三次分期购买口红。

等到我们的15台物联网设备中的每一台都有自己的购物功能,只有当买到合适的东西时,才会使用央行发行的可编程数字现金进行支付。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现实世界中,但到2025年,在另一个现实的元宇宙中,一个全新的消费潮流可能会达到3900亿美元的规模。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支付领域的创新在新兴市场是一个更大的现象。上个月,运行在公共设备上、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结算了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印度国内支付,而五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1500万美元。



Photo by Jeremy Bezanger on Unsplash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仅Alphabet旗下的谷歌就处理了380亿美元的即时转账业务,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发了一款售价不到100美元的安卓手机。其想法是将移动互联网置于印度消费金字塔的底部。

人们仍然渴望现金,尤其是在印度这样一个高度非正规的经济体。但它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的重要性正在下降。2003年,欧元区约35%的现金用于国内交易;2019年,这一数字估计降至20%。30%到一半的纸币最终流向了海外,其余的则被囤积在了欧元区:对一些投资者来说,零收益的安全主权债务比负收益的政府债券要好。

根据欧洲央行的乌尔里希·宾德赛尔等人最近的一篇研究论文,随着现金消失在金库中,而没有央行数字货币来替代它,公众对存款可兑换为官方货币的信任可能更多是“理论构建,而不是日常经验”。这可能会破坏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如果所有流通中的钱都是私有化的,由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控制,政府将无法保护消费者不被剥削。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一些国家,即使技术已经把现金变成不合时宜的附属品,也不能让现金消亡。在央行数字货币准备好之前,不能这么干。

原文链接: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12-07/we-are-almost-cashless-societies-but-let-s-not-rush-too-quickly-into-the-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