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麦克尼尔(中)
这位有典型东方面孔的小将因其卓越的成绩引起了世界关注。
原来玛吉·麦克尼尔于2000年出生在中国江西,后因被原生家庭抛弃而被一对加拿大夫妇领养,她还有个妹妹克拉拉,也是养父母从中国领养的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麦克尼尔一家四口
翻看二战后世界的收养历史,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中国一直是最大的跨国领养输出国。其中2005年是高峰年,为17个国家输出了14,496名儿童。
不过,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目前中国领养儿童的数量已经从2004年的2.3万下降到2014年的5000。
图片来源孤儿网
这些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成长的孩子,少部分成为了像麦克尼尔这样的杰出青年,但更多的普通孩子们呢?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是什么态度呢?
Netflix 在今年10月20日上映了一部纪录片《找寻》(Found)记录了三个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小孩,通过 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这个组织远赴中国寻根的故事。
关于丢弃和领养,一直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尤其是涉及到不同国家和不同国籍。但我们今天去讲述和探讨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指责或批判时代的病痛,而是从三个女孩被遗弃、被照顾、被领养,而后在更多女性的帮助下顺利寻根的故事中,所看到的女性力量。
从一片破碎中,这些女孩终于找到了通往内心治愈的通道。
当你寻到了自己的根,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纪录片围绕着Chloe、Sadie、Lily三个女孩展开,连接她们的是一次来自“23 and Me”(一家上市个人基因组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基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她们是有着血缘关系的近亲。
图片来源《找寻》
三个女孩觉得很惊诧,开始通过视频了解彼此。
图片来源《找寻》
Sadie首先聊起了“被抛弃”这件事,并给出了自己的猜测,可能是因为计划生育。
图片来源《找寻》
这个猜测不无道理。三个女孩被遗弃的那年,正是鼓励计划生育期间,加之一些被“重男轻女”的古板思想影响深重的家庭为了追求生男孩,便选择遗弃了已经出生的女孩。
其实,除这个原因外,贫穷也是一大主因。在“劳动是第一生产力”的过去,诸多落后地区认为“男丁兴旺,则劳力丰厚”,而女孩“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自然先以生男为主。
好在现在伴着互联网的东风,国家已经在大力打击“重男轻女”的风气并鼓励生育“三孩”,也在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类似的事件在逐年下降,想必未来总有一天会归零。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三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她们是社区或者学校中唯一的亚洲面孔,她们的肤色和家人截然不同,所以她们究竟来自哪里?
因为肤色和样貌的格格不入,Chloe 甚至遭遇了“校园冷暴力”,有同学言语攻击,表示一定是 Chloe 的亲生父母不想要她才选择遗弃她,这也使得 Chloe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受打击。
图片来源《找寻》
也正因如此,当三个孩子提到要回中国寻亲的时候,Chloe十分摇摆不定,陷入了一种无比纠结的情绪中。
图片来源《找寻》
Lily 不同于 Chloe,她非常想找到自己亲生父母,她有太多问题想问对方,于是 Lily 通过网络联系上了 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研究人员刘好。
图片来源《找寻》
刘好很同情女孩们的遭遇,因为她也差点成为弃婴,好在有祖父母的保护,她被留了下来,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缓和。
图片来源《找寻》
带着这层共鸣,刘好在整片神州大地上撒下一张大网:联系福利院、相关的警察局;在报纸、电视、网络刊登广告;给一些疑似血亲的庭成员做DNA测试,试图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我爱这份工作,我深信寻根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刘好说,“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出身,对家族历史有所了解时,这个人便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平静”这个词有些诗意,用“归属感”来代替或许更易理解。“寻根”即“寻归属感”,这也是女孩们中国之行的最终目的。
被抛弃和被领养之间
福利院就是一座桥梁
遗憾的是,三个女孩满怀希望地踏上中国的土地,却没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图片来源《找寻》
一对疑似是Chloe生父生母的夫妇,在看到基因结果不匹配时,难掩内心的失落。
“你把女儿送给别人,你会不会经常想,她的生活怎么样?过得好不好?”刘好问他们。
“有啊,怎么可能不去想呢?”妻子回答。
“……当时是深夜,有人来把宝宝带走……他说会找到愿意领养宝宝的人,我们把她裹在一条小毯子里。”
两个人的双眼逐渐被血丝染红,伴随着巨大的愧疚。待到泪水决堤时,一切思念与悔恨喷涌而出。
图片来源《找寻》
也许有人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但我们都是“未经他人苦”的局外人。倘若他们家境富足,思想先进,想必也不会轻易就将亲生骨肉丢弃。这些被抛弃的孩子,有些会被派出所发现,然后送入福利院。
在广东的一家福利院里,有许多被遗弃的孩子嗷嗷待哺,大部分孩子被领养后会被养父母带到很远的地方。负责照看他们的阿姨说:“每送走一个宝宝,我都会感到心痛。他们都被送往很遥远的地方,她们会有怎样的遭遇?”
而这里,也是 Chloe、Sadie 和 Lily 被领养前生活过的地方。
图片来源《找寻》
福利院相当于一座桥梁,连接着被抛弃的孩子和他们的养父母。这次回到中国,三位女孩也重返福利院,见到了最接近母亲形象的照顾者——当时福利院的护工阿姨们。
时隔多年,阿姨们仍清晰地记得三个女孩的细节,保留着她们的照片和视频,对女孩们小时候的性格、容貌都如数家珍。
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令 Chloe 觉得震惊,福利院的“妈妈”真的把每个孩子都刻在了脑海里,把每个孩子都当作自己亲生的在无微不至地照顾。
图片来源《找寻》
回忆过去,阿姨们纷纷表示福利院当时的条件很艰苦。随着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福利院的人员和物资都跟不上消耗,就连医疗储备都严重不足。
图片来源《找寻》
最高峰的时候,福利院有近200个孩子,却只有两位护士。不仅无法面面俱到地照顾生病的孩子,还因为没有医生的处方而无法拿到处方药。
于是,其中一位护工阿姨在2002年的时候报考了医学院,之后福利院里所有孩子的疫苗都是这位阿姨一手接种的。
图片来源《找寻》
Lily 在拜访自己的护工阿姨时,得知自己原先的名字叫“美宝”,因为有一张可爱的大圆脸,又被阿姨们戏称为“美宝”的谐音“面包”。
图片来源《找寻》
拜访的过程中,Lily 的妈妈和福利院阿姨互相表示了对彼此的感谢,桥梁作用再次凸显。阿姨让 Lily 生根,Lily 的妈妈则让她发芽,福利院连接着根和叶,让 Lily 得以健康快乐地长大。
图片来源《找寻》
她们相拥而泣的画面,让说姐感受到一种超越平凡爱的链接,也为我们揭开了那个时代广东民间女性互助的隐秘历史:
“有人抛弃,就有人拯救”,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女性帮助了女性,女性领养了女性,正是这些女性的存在,让部分孩子重获了幸福。
图片来源《找寻》
虽然这趟中国之行没能让三个孩子顺利找到亲生父母,但再次回到福利院,与曾经照顾过她们的护工阿姨拥抱、谈心,相信三个女孩不会再有对于自己身份定位的困惑。
更可贵的是,Chloe、Sadie和Lily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她们会更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在未来她们也一定会相互扶持,共同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
图片来源《找寻》
可以说,探访福利院是纪录片《找寻》中一个重要的篇章,这些朴实的广东民间女性,毫无保留地向这些孩子展现出极为包容的爱。尽管她们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并不算长,却是这趟寻亲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今天,福利院的身影依旧存在,但被遗弃的孩子的数量却在急剧下降。
从2010年的34529人下降到2017年的17510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被收养儿童人数已经减少到过去的一半,而在未来,这一趋势仍将继续下降。
图片来源自豆瓣
上海一所福利院的院长蔡璇璇表示:“现在,中国的父母很少抛弃自己的孩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家庭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很少再有家庭因无力抚养孩子而选择抛弃;其次,孕妇的产检率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残疾新生儿的出生率;最重要的是,随着思想的进步和开放,整个中国社会对残疾的看法与观念也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父母明白,即便是患有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残疾儿童,未来也可能拥有完整的人生,因此他们倾尽所能也要把孩子养大成人。
相信那个时代的隐痛,终将过去。那些因为领养收获崭新人生的孩子,只要记忆和关联还在,跨越山海,一定可以找到内心深处的“根”。
图片来源自豆瓣
作者:Vera,精英说作者,思维跳脱,天马行空,热爱写作,至死方休。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参考资料:
20年前的中国弃婴,如今为加拿大拿下冠军,背后真相让人泪目 - 知乎 (zhihu.com)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7-03/doc-ihytcerm0963162.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38102767&ver=3464&signature=87-B3cJgnoqns0xrLPOiNb1dzYvCEFgSLR9CYInAooYvsFN3UskcL1HW4ANzMqrUiDmyLoI0LgDbCYxnL8b3Jzujwmyb2qee8l6X5D9dnRuIBtRpt-GqQkHTaixYrAuP&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