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立方知造局(ID:m3zhizaoju),作者:孙鹏飞,编辑:唐晓园,特别顾问:Lynn,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2003年起,沈阳机床的工人收入模式也从固定工资转向按件计费。每天早上8点上班,很多工人早上7点就到岗工作。普通工人每月工资最高能破万。
甚至机床工程师们也开始转向销售岗位,争抢订单。市场一片火热,逼着沈阳机床扩充产能。2003年到2010年,沈机机床产值翻了2倍。
似乎沈阳机床跟上市场的节奏。2011年,沈阳机床成为世界上销售产值最高的机床企业。
沈阳机床复兴之下,时代已悄然改变。从2011年起,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宣告东北工业大步发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甚至代表东北重工业发展的沈阳铁西区,逐渐褪去那个时代的色彩。从2002年起,铁西区城市规划升级,重工业企业被搬离,土地让渡给城市的住宅楼。
纪录片《铁西区》留存着千禧前后工厂搬离铁西区后的痕迹。画面中,白雪覆盖着大地,工业园区一片寂静。2012年,最后一家国企沈阳制药搬离铁西区,铁西区的工业气息散尽,一个时代落幕。
对东北重工业发展时代的困惑和缅怀,被记录在2019年网络神曲《野狼disco》中: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爱的时代,前面儿哪里来的大井盖,我拿脚往里迈,如此动感的节拍非得搁门口耍帅。我蹦迪的动线上面儿怎么能有障碍,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007、东北初代霹雳弟,DJ瞅我也着急,不管多热都不能脱下我的皮大衣……”
歌词中的意象,源于歌手董宝石10岁时跟着父亲出入东北夜总会的经历。他的父亲早早下海做生意。只是随着东北停下的重工业脚步,东北经济开始衰退,工人下岗,父亲生意一落千丈。
迪厅还是一如往常的热闹。那群梳着大背头,拽着BB机,跳着整齐划一舞步的迪厅舞客,试图重温那个年代的东北。
二、十八罗汉消迹江湖
2011年,沈阳机床产值登上全球第一。当时,沈阳机床产品形成五大体系,300多个细分型号。但真正被市场接受的,不过四五十个。多出来的型号产线被空置,沦为虚设。
关锡友的不安,还是落在沈阳机床员工争夺市场后产生的大量订单。从2002年至2011年,沈阳机床累计生产近70万台机床。关锡友明白,沈阳机床的很多订单来自于争夺同行客户,他担心机床市场迅速饱和,需求锐减,仍在扩产开工的沈阳机床,会无法回头。
他没有过虑。2015年起,中国机床严重过剩,和沈阳机床一样,十八罗汉没能在在突然井喷的行业需求中保持清醒。激进扩张的惯性之下,车刹不住了。
市场分析机构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传统机床行业从2011年至201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0.3%及0.4%。市场已经饱和。
如果说相比其他罗汉,沈阳机床还有一张王牌i5数控机床。只是,i5项目成为压垮沈阳机床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4年,i5机床上线。沈阳机床通过0首付租给客户,按时、加工量计费的互联网模式,烧钱争夺市场。
沈阳机床还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5D智造谷”。2017年以来,沈阳机床先后与全国各地签约了23个智造谷。真正具备运行条件的只有三个。
i5机床开工率并不高。以建湖智造谷为例,800台机床最高时开工率为50%,大多数时候则只有25%,盈利困难。
事实上,如果沈阳机床单靠i5运作收回成本,需要4-5年时间。
别忘了,沈阳机床本债务重压。从2007年起,沈阳机床资产负债率都超过80%。烧钱攻城略地的关键在于,钱能烧多久,但沈阳机床显然烧不起了。
2018年,搭载i5系统的机床销量18000台,创下记录。沈阳机床对应负债率飙升至99%!更糟的是,从2012年起沈阳机床的主营业务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开始下滑,2015年至今,连年亏损。
被寄予厚望,提振业绩的i5项目反而令沈阳机床再度陷入巨亏、巨额债务的黑洞。打着“共享机床”旗号的沈阳机床,激进扩张,入不敷出,最终资金链断裂。
i5机床回款困难,加上债务缠身,成为压垮沈阳机床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5月,沈阳机床因无法偿还一笔4000多万采购款,被供应商诉至法院,申请重整。2019年7月,沈阳机床走上破产重组的道路。
狂奔不到十年,沈阳机床就从第一位置坠落。
曾经被美国金属协会评为全球第八大机床企业的大连机床,也走出与沈阳机床类似的轨迹,市场饱和,盈利能力微弱,债务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积重难返。大连机床在2017年8月被最高院公示失信公司,3个月后被破产重整。
衰退、破产,是大部分十八罗汉的共同轨迹。从2012年起,十八罗汉相继离场,如今仅剩济南第二机床厂独活。
他们的远去,留给历史长空一个个孤寂的身影。
三、被外企扼喉的高端市场
在某个时间节点,中国机床企业有着太多不甘心。曾经十八罗汉试图改变做中低端机床只有1%利润率的命运,试图通过并购海外资产、与外企业务合作,走引进、消化、再吸收路线发力利润率更高的数控机床业务。
多年后关锡友才反应过来,中国企业与外企合作时,外企总是封闭技术总线,不对外开放协议,国外企业为的是让国内机床企业无法摆脱对国外数控系统的依赖。
早在1996年,沈阳机床花费1亿美元引进美国桥堡公司的数控技术。本以为技术到手,桥堡只发来一个源代码,对核心技术和使用原理不做解释。破解技术原理需要时间,等产品上线,早已落后。上亿美元打了水漂。
2004年,沈阳机床又将希望寄托在并购掌握数控机床技术的德国公司希斯身上。然而,德国法律规定,本土知识产权不得外移,更禁止将当时行业的先进技术代表五轴以上机床,运至中国。美梦再次化为泡影。
不止国有企业。1999年,民营企业大连光洋向日本企业进口机床,遇到的是“霸王条款”。装机地点和用途被限定,一旦大连光洋擅自移动机床,机床会自动锁死,沦为废铁。
中国机床企业当时困惑,原以为条条道路通罗马,能拿到先进技术,但总受置于人。日本、德国、美国对中国的戒备,早已写在一份协定中。
1996年7月,美国拉拢33个国家在奥地利签署《瓦森纳协定》,控制传统武器及军商两用货品的多边出口。如今已有四十多个国家签署协议。中国曾提出加入协定,被美国排挤在外。
正是这份协定,不仅让协定国的数控机床、五轴以上机床禁止出口到中国,还阻挡半导体行业设备出口到中国,前沿科技,只能在美国为首的小圈子流通。
美国和日本是瓦森纳协定的严格执行者,注定不会让中国机床企业实现技术突破。
如今i5机床惨烈退场,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再被外企瓜分。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数控机床1.03万台,折合人民币约202亿元,占我国当年机床消费额的13%。这是一片日德美的主战场。
美国
195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两次全球石油危机,导致制造成本大增,美国加速制造业迁移,美国机床行业随之没落。 但美国始终对中国机床企业抱有敌意。2021年,美国国防部发布《2020财年工业能力报告》直指,2019财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为全球设计、制造和销售大量低成本的机床,并从先进地区进口高端机床。这份报告强调中国机床倾销和知识产权问题。
德国
美国制造业转移,德国是受益者,顺势成为机床大国。如今德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20%。早在19世纪修建铁路时,法国政府的政策是买机床,德国政府选择自建机床。德国学习当时英、美的先进机床技术,在对比试验中积累经验。
德国同样对中国有所防备。2018年7月,德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中国烟台台海集团收购德国汽车、航空机床企业莱菲尔德(Leifeld)的计划。此后德国政府以相同理由,为中国企业的收购计划设障。
日本
早在1956年,日本政府出台《机振法》,将机床名列首位,确定以机床工业、配套零件作为突破口,强调技术开发,攻克技术,避免低水平无序竞争。随后发布的《机电法》和《机信法》又将日本机床发展引导至机电一体化和机电信息一体化道路。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大量从德国引进数控机床技术,消化后大量仿造,并从90年代起,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数控机床生产国。
不同于美国、德国以汽车、航天工业中的高档机床为主攻方向,日本机床转向需求量大的中档偏高机床,以切入更大市场,获取利益。
中国
国内机床数控系统发展比西方晚了30年。2018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数控系统100%外购,其中80%以上来自日本发那科和三菱。
业界曾有种说法,中国制造是“加工产品”,德、日制造是“制造工厂”,两者区别在于,工业“母机”机床的生产精度和技术。
中国是机床大国,不是机床强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公开表示,当前中国高端工业母机研发存在基础技术薄弱、核心功能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性改变。
四、三个好消息
回到那个柏林的夜晚。关锡友试图通过收购德国企业获得技术突破,也期待自研系统的结果,事与愿违。
德国企业破产,i5数控机床昙花一现。机床“国家队”十八罗汉,带着遗憾离场。接棒高端机床突围的,只剩民营企业。
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第一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鼓励中小成长性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转型升级路线,专注强化细分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完善我国制造业细分领域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
这是个明显信号。
2012年起我国机床行业进入下行周期。2015年,民营企业数量和产值占比均超过70%,说明主导了国产机床行业地位。
民营企业能完成十八罗汉未尽的愿望吗?先别悲观,这里有三个好消息。
天时:十年更新潮开启
2012年全年,货车拥堵在沈阳机床门口的道路上,买家涌入,争夺产品。甚至生产线上未装配完的机床也被买家抢走。十年间,十八罗汉远去,市场一片清冷。
一台机床的使用寿命在10年,机床更新迭代潮即将开启。
我国机床保有量约为800万台,其中超过10年的机床占比超60%。这对应年均更新千亿元的市场需求。
地利:海外巨头停产,国内替代加速
一场疫情,将国内外机床企业分据火与冰的阵营。得益于国内疫情受控,中国机床企业早早开工。
日本机床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以来,中国新增订单额情况持续好转,2020年7月份新增18.48亿日元,同比增长50.49%。
2020年全球金属加工机床消费668亿美元,较2019年下降21.1%。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消费水平。
市场冷却之时,中国订单持续火热。
当海外巨头停摆,给了国内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上的追赶机会,也给了国产机床替代新机遇。
人和: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汽车厂商是机床行业的最大消费市场。
过往,汽车厂商对国产机床观望,基于故障的担忧。国内机床平均无故障时长在 500-1000小时之间,是国外机床的1/4-1/2。汽车生产线每停工1小时,对应着1000万的经济损失。
如今,中国以年产销1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国。这为国产机床开拓出一片新市场。
相比传统车型,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有定制化机床的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制造区别传统造车工艺,需要一体化压铸。下游汽车厂商对机床提出新的要求。
这是国产机床的新机会。
五、尾声
2002年,在一次美国机床展会上,关锡友罕见发飙。展会主会场陈列日、德、美机床头部生产商,却不见沈阳机床的身影。主办方将沈阳机床安排在阴暗的地下室。
一句“花钱也不行,你们还没有资格!”刺痛了关锡友。赶回地下室,他撕下写着中国第一机床厂商的横幅,暗自发誓。2012年,沈阳机床终于在芝加哥展会上扬眉吐气,与日德美企业同台亮相。
这是十年前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主角,随着东北重工业狂奔时代的落幕,外国企业的技术封堵,和自身发展困局,沉寂于黑夜。偶尔,他们的名字才会在中国机床的故事中被提及。
追忆那段往事,立方制造局试图寻找夜空中的其他光源。民营企业接棒,落后的局面终会被奋起直追改变,突破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等待中国机床新的辉煌。
参考资料:
1.沈阳机床:狭路求生 中国企业家
2.新能源车爆发,机床迎来新机遇 中泰证券
3.沈阳机床成败启示:大国重器,何以兴之?财经国家周刊
4.国企“赌王”关锡友 财经
5.北二路:工业腹地涅槃重生 企业观察家
6.机床专题研究之中国机床发展史 信达证券
7.十年了,关锡友和沈阳机床究竟创造了什么 中国机电工业
8.18家大国企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国之重器”怎么惨到这一步?华商韬略
9.高端机床国产化蓄势待发,民营企业崛起顺势而为 民生证券
10.机床行业专题:十年周期拐点已至,民企崛起进行时 东吴证券
11.美国能重振落后的机床产业吗? 南山林雪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立方知造局(ID:m3zhizaoju),作者:孙鹏飞,编辑:唐晓园,特别顾问: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