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在前两天,一条修了将近12年的“老铁路”,却难得地在国人圈子里炸开了一阵水花。
它的名字,叫“中老昆万”铁路。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原来,它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22公里,共设有24个站点,国内段14个。 其中,昆明至西双版纳,最快仅需3小时,而且车票最低只要147元。 对于附近的朋友们来说,有了它,未来不仅可以“打”个火车就去西双版纳打水仗,而且还能当天去当天回。 2021年12月2日车票开售仅半个小时,“昆明—西双版纳”就有多趟次被抢光 ,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除了西双版纳之外,这趟列车的沿途也不缺美景。 从盘磨山、哀牢山、澜沧江、跨国元江,到玉溪、普洱、磨憨,再到磨丁、孟赛、琅勃拉邦,是一条妥妥的充满异域风情的“宝藏旅行地图”。 沿着这条轨迹,从国内一路坐着火车去东南亚旅游,也将在未来成为一趟热门线路。
不过相比以上这些,更为直观的变化,还要说到它对老挝这个国家的影响。

在此之前,老挝全部的铁路里程只有3.5公里。 是的,你没看错,只有3.5公里。 其中大部分还不是他们修的,而是泰国援建的,从泰国廊开出发,抵达老挝首都万象南部的塔纳廊站(Thanaleng Station),全程15分钟。 在全世界拥有铁路的146个国家中,老挝排名倒数第四。 但中老铁路的开通,直接让老挝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铁路,在交通上得到质的飞跃,有句话叫“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老挝的经济也注定迎来历史性的腾飞。 那么这时不少人就好奇了,咱们中国为什么要费时费力费钱,来帮助一个闭塞落后的穷国修建铁路呢?
01
说到中老铁路的来龙去脉,就不得不先提到另外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叫中泰铁路。 1995年,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修建一条从新加坡,经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到中国昆明的“泛亚铁路”。 倡议一出,所有国家都一致通过。 11年后,在联合国亚太经社(UNESCAP)交通部长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亚太经社委员会成员国的代表在《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定》上签字,标志这条贯穿东南亚的铁路大动脉正式开启规划。

根据协定,泛亚铁路包括东、中、西三条线路,起点都在昆明。
中线在泰国境内的部分,就是中泰铁路。 不过到了实施环节,由于涉及多个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实际推进并不顺利。 说白了就是,哪个国家多掏些钱,哪个国家少掏些,互相一直在扯皮拉筋。 这其中,只有中线由于中国的大力推动,再加泰国、老挝的积极响应,成为进展最为顺利的线路。




从刚刚通车这几天看来,它已经开始起到了作用。 就在开通后的第二天,从成都空铁国际联运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两趟中老国际货运班列。
同日,从重庆团结村站也发出中老铁路首发货运班列。

可以说既改变了西南方的产业布局,也破解了西方通过外迁制造业,来孤立中国,把咱们排挤出世界经济的阴谋诡计。
一举两得。

同时,在资源方面,这条铁路也在改变中国受制于人的局面。
比如拿钾资源来说,过去中国既是消费大国,又是缺钾大国,一直被少数寡头所制约和垄断。
但如今我们的近邻老挝,拥有着世界第三大钾矿。
中老铁路通线之后,伴随着物流成本的下降,可大大缓解国内的钾肥、钾盐的供需不平衡现状。

目前,四川省汇元达钾肥有限责任公司,就已经在老挝的甘蒙省开启了钾镁盐矿150万吨氯化钾项目的一期工程,未来将会有满满车厢的矿产从这里流向国内。
看似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条铁路,实际上帮助中国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既解决了内忧,又处理了外患。
与其说是我们援建老挝,不如说是相互成全,互惠互利。
02 说到老挝,在中老铁路建起之前,这里一直有个外号,叫“路锁国”。
什么叫“陆锁国”呢?
意思就是,它被陆地给“锁”住了。
在大家印象中,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是靠海而生,傍水而建。

作为东南亚唯一一个内陆国,这里被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像包饺子一样裹在中间,即便离海最近的地方不过百十公里,但就是苦苦摸不到边。 像航运业、港口业、渔业这些能养活大量人口的产业,统统不能发展。

除了被陆地锁住,锁住老挝的还有山。 在其境内,80%以上的地区都是山地。 去过云贵川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当地开大巴车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不仅道路崎岖,还动不动就是上千米的隧道、连续急转弯,耗时也耗神。 而在这种地形上修路,难度可想而知。

地形限制导致交通不便,交通落后导致经济停滞,经费不足致使没钱工业发展缓慢,更导致交通落后...... 直到现在老挝工业几乎没有任何苗头,经济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 而这种经济结构通常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便是贫穷和犯罪。




四周群山,对外的任何经济发展就无以为继,沿路崎岖,国内任何产业都难以展开。
而中老铁路的开通,恰恰能够改变这个现状。 有了这条铁路,这个有着丰富矿产的国家,才能一点点将资源运出去。
有了这条铁路,这个有着诸多美景的国家,才能一点点把旅客带进来。
有了这条铁路,当地的产业才能一点点做大和升级,直到足够容纳680万民众,让他们融入到现代社会,远离灰色行业,通过正当的渠道去谋生。

正像老挝国家工商会执行副会长道旺·帕占塔冯所说,中老铁路是老挝人民冀望已久的“梦想坦途”,将帮助老挝实现“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
中国修建的这条铁路,正是如同一把钥匙,将缠绕捆绑在老挝身上几十年的沉重的锁,打开了。
03
发生在老挝的这幕场景,其实已经在东南亚这个地方上演过很多次。
如今许多人还记得,疫情刚爆发时,柬埔寨这个国家曾为中国仗义执言,不仅力挺咱们,领导人还要前往武汉访问。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持续对其的援助和合作。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柬埔寨最大的外来投资国,这里80%的大型公共设施都由中国援建。 比如,长达718米的大桥横跨首都的洞里萨河,由中国国有企业中国路桥集团承建。




除了桥梁,中国还将援助菲律宾铁路项目的建设。
2019年3月,菲律宾交通运输部表示,中国与菲律宾正在推进71.13公里苏比克-克拉克铁路、棉兰老岛铁路以及639公里的菲律宾南线铁路三大项目的合作。
菲律宾南线铁路项目建成后,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到黎牙实比的时间,将由13小时缩短至6小时以内。

而且,中国不仅负责建,甚至还不忘升级改造。 比如缅甸国家体育馆是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出资援建的,多年来承担了大量重要赛事活动。 不过经过这30多年来的使用,部分设备设施已陈旧老化,难以适应现代体育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得知此事后,中国决定无偿对这座体育馆进行维修改造。 项目完工后,国家体育馆将以其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更好地为缅甸人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服务。

再比如,缅甸最大的剧场——国家艺术剧院,同样是由咱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资援建。 到了2016年,为了提升其演出效果,咱们主动提出为这个剧院安装了LED屏幕。 这还没完,到了去年,中国又开启了新一轮更大的维修改造——包括更新升级剧院的观众厅、舞台、贵宾室等设施,更换灯光、扩音等设备。 项目完工后,一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国家艺术剧院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当地人民面前。

中国的发展壮大不只体现在他的国民日益富足。
更体现在他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的日渐壮大上,也让周围的国家一起富裕。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大家一起咬牙鼓励坚持。
等到我们发展起来了,也要拉周围的邻居们也一起过好日子。
尾声 有句话叫,拉美国家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这片原本资源富饶、民熙物阜的膏腴之地,由于地处美国附近,遭到了几十年的残忍盘剥。
如今这里贫困潦倒,毒品泛滥,犯罪率居高不下,彻底沦落为一片被遗弃的角落,前途毁尽。


而同样毗邻另一个东方大国的东南亚,却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场景。 在中国的援建之下,原先许多连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如今各类基建设施一应俱全,原先荒无人迹的地方,如今车辆和人流络绎不绝。
在中国的援助下,东南亚各大公路、桥梁的逐渐落成,不仅减少了各地之间运输时间及成本,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很多的外来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的地理位置,美国是建墙,中国是修路;美国是吸血,中国是输血;美国是虹吸效应,中国是拉动效应;美国是产业掠夺,搞技术垄断,中国是产业转移,搞大内循环。
美国是有好事唯我独享,一个都别跟上,中国是有钱大家一起赚,一个都别落下。

了解了这点才明白,为什么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国站在一起。
为什么拉美国家都嫌离美国太近,而东南亚这些国家,都恨不得离中国不够近。
因为中国能驱动的资源越多,给予周围伙伴的资源也就越多。
中国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周围国家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
就像这条“中老昆万”铁路,过去、现在、未来,类似的线路在东南亚注定会如春笋般出现,但在拉美注定一条也出现不了,后者缺的不是金钱,不是人力,更不是民众的意愿。
而是邻居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