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小牛同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搜索“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出现的推送<br>
搜索“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出现的推送


支持他的人认为,对他的非议来自于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印象。而认为不正常的人则从陈直生活中的矛盾出发,批判他“不好好干活去读哲学”、“连自己儿子的生日都不记得”。


在这场讨论中,“陈直”已不再只是主人公的化名,还成为了农民工的代表、尝试突破身份局限的践行者等等。


在试图去标签的过程中,参与这场讨论的大众似乎又赋予了他新的标签,而离主人公本身愈来愈远。


或许我们的讨论可以先回到个体本身,不再围绕“一个农民工”,而是“这个农民工”,或者说,“这个人”。


“陈直”背后的主人公:思考生活片段中的哲学命题


生活是他思考的源头,他从生活中的片段出发,借助哲学的途径,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未知的答案。


童年时期遭受的家庭暴力塑造了他内向的性格,他的生活一直是压抑的,从来自家庭到来自现实。


陈直的英文日记<br>
陈直的英文日记


他说自己并不孤独,也不是在通过阅读哲学逃避什么,但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在大多数时候,他习惯于独处,也不擅于和人打交道。


下班时他会拿着kindle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看书,会在文化艺术中心从早到晚翻译哲学作品,但他从不和别人谈论哲学,也不加入其他同行关于女人和游戏的讨论。


对哲学的痴迷会让他暂时不用理会外界的恶意和纷争,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他仍然避免不了受到现实敲打。


农民工的身份始终是他难以破除的局限,生存的压力是他逃脱不了的困境,他寻求超脱世俗的人生第三阶段,却只能囿于社会规训而停留在第二阶段做一个普通人。他挣扎在思想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中,也曾因为在哲学研究中碰壁而选择逃离。


但是当感到失望并滋生无意义感时,他再次回到哲学中,又开启一场找寻答案的旅程。


“我读哲学主要是问题导向,我有一些希望解决的问题。”这位主人公在那篇“自述”中这样说道。在哲学中,他希望能为生活中的疑惑找到答案。


有人说,从困惑再深思一步,就是哲学。实际上,哲学本身离我们并不遥远。


只是,能真正进一步思考的只有寥寥数人,即使我们有过关于这个世界的困惑,可能也是浅尝辄止。因此,我们会觉得自己作为普通人离哲学很远很远。


当哲学讨论被认为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由于我们主动放弃了对“爱智慧”的探索。


哲学本身从没有抛弃过任何人,而且对所有愿意思考的人敞开怀抱。


而我们的主人公,便是主动投身于这场双向选择。


陈直的电纸书<br>
陈直的电纸书


哲学对他来说并不是无用之物,虽然他学习哲学没有任何现实目的,但是却能从根本改变他对世界理解,并在“内在性冲突”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


他感到压抑,但是认为“压抑是生活的常态”,并不代表无法忍受孤独;他不认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认为“时间的长度不等于意义的长度”,人生充满着需要去理解的深刻意义。


但是这些思考却在现实中带来矛盾,他从哲学中尝试理解着周围的世界,但周围的环境却并未对他足够包容,反而增添了人生的困顿。他成为“不合时宜的人”,他交不到朋友,母亲也埋怨他不老老实实打工,赚不到钱。


而对于这些与普通人生活格格不入的行为,大多数强调“实在”的人难以理解,讨论也就此展开。


被制造的争议:身份壁垒与“错位”的立场


“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这件事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仍然是一则“奇闻”。


尽管有的人对这件事情表示理解,认为“正常”,并为主人公辩护,但无法否认,从开始讨论的那一刻起,参与者就已经将这个事件特殊化了。


而这个潜意识的形成,来源于社会共识中形成的身份壁垒。


我们在讨论陈直翻译海德格尔著作时,最先关注到的实际是他的身份,而没有将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参与者把陈直当作广大农民工的代表时,便会将这件事看作是这一群体的行为。


而在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学术思考”被认为是“学者”的专属行为,“学者”与“农民工”的两种身份之间有着难以打破的壁垒。


《海德格尔导论》封面图<br>
《海德格尔导论》封面图


这一方面来自于两种身份之间资源的不平等。


学者有专门的从事研究的场所、资金、人员,接受过系统化的学术指导,有获取知识资料的丰富途径,有将思想公之于众的能力和空间。


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如果从事学术类的思考,便会像陈直一样,不只“缺乏真切描述的能力”,而且缺少查找研究资料的渠道,即使“自学成才”,并在工厂劳作时忙碌的缝隙中,时断时续地翻译完一本著作,也没有途径将成果发表,只能自产自销。


另一方面,即使教育普及,资源的不平等被逐步改善,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身份共识也愈发难以扭转。


每一个身份都已经拥有其对应的职责,而在其位、谋其事、担其责的社会认同,也在不断强化着人们对于每一种身份的“刻板印象”。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学者,其实都难以摆脱自己身份的束缚。

陈直的翻译<br>
陈直的翻译


从个体出发,我们能够看到个体能动性带来同一身份下的不同选择。


农民工可以阅读哲学书籍并进行翻译,保安可以自学微积分追求热爱,高学历的毕业生也可以做家政、回乡养猪创业。


同样,对于不同身份中的更多普通人,我们也应该发现他们的独特,而不是将他们框定在某个身份中看待。


个体拥有的社会身份从来不应成为判断时的约束,他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这些身份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并不只是对自己特立独行的辩护。


自学微积分的复旦保安董胜利<br>
自学微积分的复旦保安董胜利


当我们将每个个体独立看待,发现每个人的特性,看到一个群体的多样性,或许才能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尊重,从而淡化不同身份之间的界限。


尽管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不去理会外界的评判,但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终究会彼此影响。对于陈直来说,外界对于他农民工身份的歧视依旧会让他感到自卑与失落。


希望在未来,“农民工”与“海德格尔”可以不再被放到冲突的对立面,在标题中当作一种噱头,而是可以共存的两者;当我们关注到更多样的个体时,能不再以看故事的猎奇心态进行审视,而是尝试与他们平等对话,真正去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祁佳妮 . 《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丨谷雨》. 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

[2] 和生 . 《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有何不可?丨沸腾》. 沸腾

[3] 蒋霄 . 《为什么不承认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太不正常的事?》. 澎湃思想市场

[4] 恰东风 . 《是什么制造了工人与知识阶层间难以跨越的壁垒?》. 澎湃思想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小牛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