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篇《为了成为“小日本”,这些中国人到底有多努力》,里面提到 现在某些旅游博主乃至景区自己,把咱们好好的景点安个日本的地名儿,前面还要加个“小”字,营销成“小京都”、“小奈良”等“小日本”的事儿。



(图源:小红书)

在留言区,大伙儿纷纷表示气坏了:这不明摆了是“我给儿子当孙子”嘛。





(要知道,日本奈良、京都是仿照中国长安、洛阳建造而成,至今京都仍有不少学校、医院、公交车牌还挂着“洛阳”的名字)

还有的留言,把这些旅游博主戏称为“行走的50万”,希望有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



不过,咱们玩笑归玩笑。

这波“小字辈”旅游景点,何止是碰瓷一个日本啊,世界著名旅游景点都快给他们给碰全乎了。



(数据来源:小红书 | 图源:半熟财经)

根据@半熟财经统计,除了“伪日系”这个重灾区,全国至少还有52个“小瑞士”、43个“小圣托里尼”,连“小摩洛哥”都有27个。

没统计在内的,还有“小冰岛”、“小巴黎”、“小新西兰”...

真就“假装在国外”呗。



(长沙·无水版·小圣托里尼)

而一边是这些“国外旅游城市”在中国遍地开花,

另一边,咱们自己的不少旅游景区却是“臭名远扬”了:



在前几天的那篇文章下面,就有读者吐槽:

“国内好多古镇,人造痕迹重也就罢了,还千篇一律,管理也比较粗放,给人的旅游体验特别差。”

“国内这些景区,感觉就是宰人的。”

平心而论,这些年,咱们或多或少也都有过这个感觉。

不同于那些被国内“小字辈”碰瓷的国外网红景点,如今在中国,“网红景点”其实是个贬义词。

尤其是再扯到什么“历史文化”,不踩雷,好像都有点不正常。



所以说,如“小日本”之流,之所以能成为网红流量密码,也不全是因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些人想出境游想疯了?

是不是也因为咱们国内的景点,实在是太拉胯了?

01

“网红古镇”,是如何让人失望透顶的?

咱们先来扒扒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的老街古巷。

它们的介绍页面,往往神乎其神:“千年历史,百家老字号,数十座名人故居,在这里和历史文化相遇......”

但实际上,等你到了地方,看到的场面,极有可能是这样的:







这3张照片,明明来自不同的古街,但相似的画面往这一放,连我都搞不清哪个是哪个了。

而且,说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咋就变成了小吃一条街?

再仔细看看这些小吃店面,不能说是啥“本地特色”,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

烤猪蹄、羊肉串、臭豆腐、冲兑奶茶、锅盖烧饼、泰国大芒果、还有串在一根长签子上的大薯片...



更诡异的是,在武汉户部巷,排队最长的却是长沙臭豆腐;

北京王府井,卖得最好的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而要论各地古街,阿不,小吃街的拳头产品,还要当属轰炸大鱿鱼。





小吃连连看,还勉强忍了。

号称“民俗工艺”的纪念品,画风也不对劲。



小到手串、香包、真丝绣花手帕,大到精品陶器、绸缎披肩、民族风长裙。

尽管同一条街上就有不下5家店卖同样的商品,但店主们愣是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声称自家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造”。

结果,打开某宝的拍照识别功能,就能搜到一模一样的款,领劵满减还包邮。



(西安回民街与湖南凤凰古城卖的玉器没啥不同,都是假的)

怪不得有网友感慨:

每个中国人旅游的第一站,都应该是义乌小商品城。

在包罗万象的小商品城见过了市面,也不至于在景区里挨这顿宰了。



免费的古街区如此,或许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那掏真金实银升升级,买票进到古城古镇里面看看呢?

毕竟,古城的百度释义是这样儿式的:

“中国5000年历史孕育出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境内建筑遗产、文物古迹集中,是研究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明显更高端了啊有没有。

结果人一进去,这不是又穿越回了城区的古街老巷...?



当然,古城里可以打卡的“著名历史景点”确实更多了,但在一条条似曾相识的古街里,更更多的是现代气息满满的民宿、酒吧和咖啡馆。

路两边的轰炸大鱿鱼和义乌小商品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跑不掉。



不仅没“历史文化”那味儿,有些官方正版古城还放飞自我,造起了“假古董”:

山东潍坊青州市,明明是古九州之一,堂堂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却非要再耗资7亿、参照《清明上河图》造个仿古建筑群出来。



这意思是,历史文化,也可以任意打造咯?

正版古城如此拉胯,也就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 —— “我上我也行”,有人利向胆边生,打自家院儿里玩起了泥巴:

距离正版秦始皇陵10公里不到,西安“世界8大奇迹馆”打出了“博览世界奇迹,传承历史文化”的招牌。

但里边的兵马俑,是这样儿式的 :





(戴着大号美瞳片、嘟嘟嘴的西安山寨兵马俑 | 图源:大众点评、梨视频)

......

就,怎么说呢。

大家要是实在忍不住去古城旅游,这边还是建议提前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不过,就算装上了APP,碰上个民风彪悍的主儿,把宰客安排得明明白白,那估计也没辙 ——

湖南的凤凰古城,强行筑墙围城,免费变收费的同时,也把沈从文笔下不染俗世纷争的文艺圣地拉下“神坛”;



云南丽江古城更猛,时至今日,已经把酒托、出租车宰客、导游骂人、强制购物、殴打游客等等劣迹行为奖项拿了个大满贯。



当地人也是金句频出,什么“不买东西比卖yin更可耻”、“丽江欢迎你,是欢迎你来消费” 、“蚊子是我们养的宠物,熏死一只罚款100”张口就来。

每一句都颇具爆点,深谙自媒体时代传播之道。

(丽江官微,不会说话,可以不说)

据说连云南省某官员私访时都被强制消费了...

你就说说这帮人头有多铁吧。



早在前几年,这些地方就是本地人口中“人间不值得”、“专坑外地人”的地儿。

普通人去了能不能有好的体验,纯粹是一门玄学。



所以,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直接飞去国外玩。



而从2020年起,因为出不了国门,闲出草的一波人开始积极挖掘国内的美丽景点,用“假装在国外”的标签,恨不得把国内的“打卡圣地”重新定义一遍。



(图源:小红书)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也算重大利好 —— 国内古镇玩来玩去都一个样,终于可以整点不一样的活儿。

两波人一拍即合,于是,才有了今年这波爆火的“小字辈”系列。

网红1.0时代的中国古城古镇古街们,也越发被踩在旅游圈鄙视链最底层了。



人民群众,已经用脚投票了。

那咱们的“历史文化胜地”,咋就支棱不起来呢?

02

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为啥还能玩脱了?

看完以上的群魔乱舞,相信大伙儿早已发出灵魂拷问:

花大价钱、穿过大半个中国,你就给我看这个?

明明是商业买卖街,你打着“历史文化”的大旗干啥呢?



实际上,这些古城古镇能名声在外,绝非是浪得虚名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敢打“历史文化”旗号,大多是唐宋以来的文化中心;最晚,也得有清末民国的文脉加持。

这些老天爷赏饭吃、实打实的名胜古迹和地域文脉,现在之所以大隐隐于爆浆鸡排、轰炸大鱿鱼和义乌小商品,还是和背后的生意有关 ——

要知道,历史文化资源这个东西吧,是不会凭空创收的,得有效开发,才能转化成旅游产业,才能带来收益。

可咱们不少地方政府和旅游开发商们,看准了游客一个个都是不买点啥就不算“到此一游”的主儿,也就懒得开发真正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低质量工业化的产品就这么占领了市场。



产品高度同质化,同行竞争也就极为激烈:

一项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江苏苏州平江路上的商户迭代速度,已经和互联网同一级别 —— 75%的店铺,经营时间都不到3年。

内卷至此,商家自然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各种网红营销噱头也都得跟上。

啥叫恶性循环啊?这就是。



这么多面向旅游者的店铺开起来,也让本地人没法在本地生活下去了。



(“老北京味儿” | 遛鸟瞎逛游的胡同串子 | 图源:unsplash)

以全国最早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江苏周庄和云南丽江为例:

早在2002年,这两座古城服务本地居民的店面占比只剩10%左右;



(图源:《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

到2019年,由于房价上涨和生活不便,丽江古城近90%的原住民都已另寻他居。

如今丽江的主要住客,除了游客,就是从事旅游业、经营商铺的异乡人,基本没啥本地人。

好家伙,没扒资料之前,还以为是丽江是“民风彪悍”。

闹了半天,那都不是本地人民啊。。。



发现了没?

这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大奇观 ——

中国古镇普遍过度商业化,已经把原住民、连带着原汁原味的风俗民俗都给挤了出去。

几百几千年的文化、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如今被精简得就只剩下几处孤立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名人故居和几块匾牌石碑了。



(北京市南锣鼓巷的文化遗迹保护标志)

古街倒还“古貌”犹存,但内核又全是同一套商业化模板。

要是这都不“千城一面”,那才真是奇了怪了哦。



而另一方面,每年每月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赶到古镇,渴望了解一个朝代、一段历史的精粹文化,体验古老“慢”生活的朴实无华。

结果发现,“历史文化”也就那样,还得小心提防被宰,连正常旅游体验都谈不上,图啥呢?

久而久之,古镇可不就是臭名远扬了吗?



(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 ≈ 网友楼下菜市场 ≈ 我家楼下菜市场)

归根结底,做文化产业,需要思想沉淀和艺术底蕴。

想要做好古镇旅游,就逃不过高投入、慢回报、前期回报率低这些核心的问题。

而这,显然和急功近利的资本运转是相冲突的。

当资本企图用短平快的玩法,去博取利益时,游客就只能得到一些经不住推敲、破绽满身的“文化”产品。



要是我不说,你知道中国历史古城镇其实有2000多个吗?

这些历史古城镇,遍及全国各地,大多有2000 - 3000年的历史。

可现在真正能让人有深刻记忆点的,掰掰手指头就能数出来。



(网友们的古镇·印象一览)

而不同于咱们千城一面、甚至臭名远扬的古城小镇,国外的不少景点已然是IP形象明确,在世界人民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象。

咱也不说远的,看看这波国内“小字辈”景点就知道了 ——

亭台庙宇+古风石灯笼+樱花古松或枫叶,是“小京都”。

雪山+草地+湖泊+蓝天白云,是“小瑞士”。

白墙+石头台阶+蓝色屋顶门框,是“小圣托里尼”。

绿草地+户外咖啡馆,是“小巴黎”......



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咱们的摊主是如何十年如一日地卖着臭豆腐、爆浆鸡排和轰炸大鱿鱼;

咱们的景区又是如何群魔乱舞、败光路人缘的。

那些更优质、性价比更高的国外旅游景点,依然在它们自己的国家里,被世界包括中国的游客们流连忘返,并且,一年比一年更有历史沉淀。

这几年,国人飞出国旅游也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便宜。

如果某些人继续把咱们自家旅游资源糟蹋下去,那么也就别怪自己人都不愿在自己家玩了。

那么,那些在神州大地上,生命力越来越弱,甚至已经臭名远扬的古镇,还有救吗?

03

中国古镇,玩不明白商业化?

幸好,烂是常态,但还有例外,比如乌镇。

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恍然大悟 —— 哦!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嘛,了然了然!



其实打一开始,乌镇走出的,就是王炸级别。

在1999年正式开发之前,总设计师陈向宏先用6个月时间,把中国所有已经开发的古镇都走了一遍,发现它们普遍有一个问题:

今天建这个,明天建那个,风貌不协调也不统一。

为了维护江南水乡的整体风貌,非建筑系专业出身的陈向宏,愣是亲手画出了3000多张草图,细节到窗开的方向、屋顶哪高哪低、垃圾桶什么样。



之后的20年里,在这个细节狂魔的把控下,乌镇虽然也大搞商业化,但各家店品都被严选,一店一品;

粽子放多少糯米、包子放多少肉、番茄炒蛋里不少于4个鸡蛋,通通都有标准可依,严格执行。

甚至,排水沟多长时间冲一次;路灯多久时间擦一次,也都是写在规章制度里的。



(图源:乌镇官网)

这桩桩件件细致入微的巧思,把让人“出戏”的商业色彩降到了最低,最大程度上维持了乌镇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

乌镇证明了,古镇发展商业化,可以很克制,甚至可以成为一道风景。

这真的是狠狠打了中国绝大多数古镇的脸。



然而,光是做观光旅游还不够,乌镇还想方设法把人留住。

你能想象吗 —— 不少游客来到这个有着1300年建镇历史的古镇,第一感觉竟然是:WiFi可真快啊!

除此之外,还有智能马桶、智能窗帘......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那些到乌镇的人,来了总要睡一晚 —— 这里既有古镇水乡原初的样子,又有现代化的极致旅游体验。

中国景点普遍的“门票经济”困局,就这么又被乌镇给破解了。

中国大多数古镇,脸都给打肿了。



更绝的是,乌镇还不断“造节”、承办会展。

乌镇戏剧节、互联网大会还有当代艺术展啊,可都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级盛会,直接把乌镇的重游率拉到了40%之高。

要知道,在中国绝大多数景区,这个数字都无限接近于0...





(图源:乌镇戏剧节官网)

可以说,随便扒扒乌镇发展的历史,正常人很难不被这一系列行云流水式的操作秀到头皮发麻。

听起来,特别理想化对不对?

那么,把乌镇的这套打法复制粘贴到全国,不就行了吗?



不行。

还差钱。

从投资上看,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打一开始就是巨资水平。

早在上世纪末,乌镇一期工程的投入就超1亿元。

2003年开发西栅时,先全资买断了所有原商铺和住家的房屋产权,直接把之后可能碰到的阻力拉到了最低,才能慢慢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和统一经营 ——

而光是此举,投入资金就达3.5亿元之巨。

至于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大手笔,林林总总加起来,3年至少投进10亿元。

说白了,乌镇模式,是总设计师的极致把控 和 巨大的资金投资支撑起来的。



它能充分证明,中国人不是没有能力、更不是没有好的旅游资源去做好古镇。

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古镇文化底蕴深厚,但一般位于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地区。

并且,还往往是从第一产业直接过渡到第三产业,绝少能像乌镇这样甩开膀子大干。

薄弱的镇域经济基础,连凑够开发的钱都够呛,就指着发展旅游走出财政困境了。



说实话,要不是写这篇文,我也没意识到,原来中国的景点这么累啊,不光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全市镇。

一个景点背负的KPI,比咱们这些打工人的还要重。

所以刚刚批评它们,到底还是我冒昧了。



而这也就导致,很多古镇打从开发阶段开始,确确实实就不是奔着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去的。

恰恰相反,当地的文化遗产,得用来创造经济价值。

这些地方坐山吃山、坐水吃水,没有太重的文化包袱,发展粗制滥造的商业产品赚快钱,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无奈之举。

当然,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们大可以批判急功近利的资本,对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是,这些都对于窘迫的现实于事无补。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广大坐落穷乡僻壤的中国古镇,想搞发展,就没法体面?

04

山西平遥,穷有穷玩法

现实情况是,新中国成立的头40年里,我们一直在撸起袖子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直到1980年代末,才有了发展文旅、保护古建的意识和行动。

具体来说,早在1970年代,国际上已经有了对于“世界遗产”的界定。

但此后十几年,《世界遗产名录》上,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却没有一个项目。

1995年,国家文物局开会审议“推荐申遗预备项目”,作为全国少数以整个古城范围划为世遗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西平遥因为存有中国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风貌而备受瞩目。



然而,在这次会议上,平遥的代表却缺席了。

原因是,当时平遥经济全省垫底,根本拿不出什么钱来修缮古城、迎接专家的考察。

放眼整个古城,也没几个人知道“世界文化遗产”意味着什么,许多老宅的匾额、窗扇等构件甚至被村民们拆下来,当作无用物卖掉......



但就是这样一个极度贫困县,在1997年和云南丽江一起评选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反应却好像慢半拍 ——

丽江马上开始布局商业化,从一个边陲小镇华丽转身为与长城、故宫齐名的旅游热点,只用了短短3年。

2000年,丽江大研古城的年接待人数已达258万 ——

正如下图所示,放在当年几个知名的历史城镇里,这也是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数字。



也正是在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重新评定了丽江古城,给出了如下评价:

“商业氛围和旅行氛围过于强烈,侵蚀了传统文化。”

“随着旅游和现代文化的出现,传统建筑的形式、节庆、礼仪、语言、服饰、信仰、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艺术正在消亡和改变,导致古城面临文化危机。”

“丽江·印象”转变成“丽江·乱象”的因,在20年前就种下了。

不过,这些年刹不住车的,又何止一个丽江。



而在过度商业化浪潮中,一穷二白的平遥古城虽然不免也遭受侵蚀,但打出牌却是“国际摄影大展”,让人大跌眼镜 ——

要知道,世纪末的平遥,一年旅游收入不过几十万,不趁着“申遗”这波热潮尽快造势,如丽江之流造个“艳遇之都”的名号,却去搞什么不接地气的“摄影艺术” ——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然而如今回看,平遥发展的转机,正是这个从2001开办的、颇具国际范儿的摄影展。

第二年,平遥旅游接待人次就从2001年的82万暴涨到154万,门票收入也增长了87.7%。

之后,平遥每年举办一次摄影展,慢慢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头。

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虽然略显笨拙,但真的带来了新契机。



2017年,一个世界级的电影展找到了这座2700多年历史的古镇,之后每年深秋,如约开幕。

“平遥国际电影节”办到第2届,当地的年度电影票房就增长了550%,为全国电影票房增幅冠军,平遥也因此被评为“年度电影城市”。

到第3年,已经有多达24个国家和地区的54部电影前来参展。

红毯、明星、电影和小镇狂欢,一个都不少,国际上开始掀起“平遥波澜”。

据说,平遥那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电影宫,不输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影展,甚至比法国戛纳的电影宫还要大。



可能很多人疑惑 ——

一个国际级别的电影展,为啥不选在北上广深,反而跑到了气场听起来完全不搭的千年古镇?

更何况,还是在“煤老板”、“时尚绝缘体”标签撕都撕不掉的山西?



实际上,这个年轻的国际影展,正是看中了山西平遥古城2700多年的厚重历史。

和中国一般的旅游古镇不一样,如今平遥的老宅院里,还住着2万本地人,商铺也大多为本地人经营。

就连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平遥电影宫团队,70%也是本地人。

这些原住民依然在这里如常生活、安居乐业,把古镇的历史文化极大地保留了下来,让那些能够打工人心的、原真的、本来的、真实的文化长久存在。

在一片面目模糊的中国城市里,年轻的电影展正是看中了平遥这份古老的人情味和历史的厚重感。

不是电影节选择了平遥。

而是这座千年古镇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坚持做文化,刚巧遇到了寻找文化底蕴的电影节。



(2021年 | 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而国际电影展又和之前的摄影展、最近的雕塑节一起,为古镇注入了现代的气息。

如今的平遥,该旧的旧,该新的新。

并且,这新和旧,搭配得很相宜。



从负债古城,到文艺地标,这条路平遥走了近20年。

平遥的崛起之路里,藏着广大财政收入困难的中国古镇的发展密码:

古镇不能只有“古”,还要有“今”。

只有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努力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有自己的文化主题支撑,才能活得长久,活得敞亮。



如今我们回看平遥这20年发展之路,在恍然大悟之余,甚至不由会生出一种感动——

如果说乌镇是一个凑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化模板,其他古镇无法无法效仿,还算情有可原。

那么一度“又穷又土”的平遥古城,已经彻底证明某些“历史文化古镇”发展成现在这样儿式,纯粹是智力上的懒惰,没得洗了。

如果开发古镇却 既没钱、又没耐心、也没文化,球球某些人就赶紧收手,别搞臭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了好吗???

尾声

不过,就算这批人不愿收手,如今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的“小字辈”景点,也足以说明一件事:

人民群众已经提出了更高的审美需求。

古镇粗制滥造的买卖一条街,已经越来越收割不动游客了。

至于这波把自家景点套外国马甲的歪风邪气,也注定命不久长。



(深圳某暴躁市民发言)

道理也很简单 ——

中国崛起的大背景,正在把文化自信重新带给中国人,越来越多人的回过神来:面对5000年庞大而厚重的传统文化宝库,我们何须迎合或谄媚他国?



2021年初开始,河南卫视“杀疯了”。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清明节的《折扇书生》,到端午节的《洛神水赋》无一不是真·顶流,证明了什么才是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某种程度上,平遥做国际电影节,乌镇做戏剧节、互联网大会、当代艺术展,和河南卫视的破壁出圈,是同样一个思路,那就是 —— 

努力把传统的历史文化,做成当代的流行文化。

想强行输出传统文化,逼着现代人自己去补课啥叫明清古迹,啥是唐乐舞俑,无疑是痴人说梦。



而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还有2000多个历史文化古镇,它们有很多和平遥一样历史悠远、比乌镇的文化底蕴更厚重。

我们需要沉下心来,真正挖掘出它们独特的文化,打造出一个个爆款,让更多的中国人乃至外国人知道。

最重要的是,这种爆款的打造,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懂得和年轻人对话后,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我们要让国人在古镇旅游的途中,体验不同城市乃至朝代的气质,审视自己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让久为世界所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遗产的殿堂中,真正坐在应有的位置上。

未来,中国古镇,绝对不是、更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



参考资料:

半熟财经:《中国有43个圣托里尼》

浪潮工作室:《全国旅游景点的网红古街,怎么都长得一样》

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

李超,张兵 :《“丽江模式”缺陷的探讨 》

保继目,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

谭卫:《历史古城的保护开发与中国城市发展》

董雪旺,徐宁宁,陈觉:《基于游客地方感的水乡古镇开发模式 ——兼论乌镇模式的可复制性》

郑艳芬,王华 :《历史城镇旅游商业化的创造性破坏模型 ——以乌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