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醒贪心记(ID:qtnotes),作者:Autumn QT,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北京大雪。上海中雨。
我喜欢这微微的寒意,它衬得温暖的东西更加温暖。
热茶更加滚烫宜人,被窝分外令人眷恋,从户外回来,换掉微潮的鞋袜以后,脚趾头特别妥帖舒服。
在这安静的雨夜里,我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微信后台,读完了上千条留言。
一声声催更,间隔的日期渐渐变远。彷佛一串省略号。
在消失的两年中,我还在这里。
我的女儿八岁,我的猫两岁,我回到麦府两年六个月,我们经历了一年十个月的疫情。
01
这两年,我想过无数次,要恢复写作。
我想念能够安静地把一件事做好。
《绝望的主妇》里,Bree发表新书时接受毒舌记者的采访,记者完全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尽力地挖掘Bree一丝不苟的妆发、家居、餐点背后的黑暗故事。
直到Bree对她说,不不,我的人生不是完美的,我在这本烹饪书里标榜的不是人生可以像我这么完美,而是尽管人生如此不可控,我们至少还有机会把一个菜品做到完美(大意)。
在这个公号里,我一个人写作,一个人选图,一个人排版。在微信公号后台不完美的编辑器里,在我多数时间不可控的生活里,可以把一篇文字打磨到合自己的心意。
我想念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我不知道这两年的时光是怎么过去的。它如此拥挤,又如此贫瘠。
没有提炼的思考,只是思绪。未曾反思的经历,只是经过。
我也想念人与人的链接。我写字,你留言。
我与大部分的读者,完全不认识,彼此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点缀,又一次次发现,似乎并不仅仅如此。
我还想念安静的发言。
这两年,我没有在公号里讲道理了,但是我还有一个非常需要讲道理的工作,要辨析,要争论,要激发,要动员。
这些动词,都太激昂了。是电商直播里的高频输出,短视频里的争分夺秒。
我需要在中文里,重新感受另一种方式,延迟的回应,不求结果的输出。
02
上海中雨,北京大雪。
我想,即使很困难,我也要恢复写作了。
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这个冬天,我希望想起的,不是湿漉漉的空气里微微的寒凉与疲惫,而是那些治愈寒凉与疲惫的温暖瞬间。
如果不写,可能就不记得了。
比方说,周四要去杭州,因为我的行程卡里有带星号的城市,需要做一个核酸检测。
我以为要来不及了。反复看日历,找不到一个可以去做核酸检测的空间。
同事忽然跟我说,这里附近有24小时的检测中心。
太好了,预约了。午夜站在那里排队,从容不迫。
我站在窗口看护士操作,摘掉一层橡皮手套,再戴上新的一层手套。有一种专业的安全感。
比方说,客户物流团队的同事在群里说,燕郊仓库屋顶的积雪超过了20厘米,按照安全标准,要关闭仓库一段时间直到积雪融化一部分。
然后说,会立刻抛单其它地区仓库,不影响双十一48小时内发货。
于是,你想起,在这个夜晚,有许许多多人还在奔波,和你一样,在做一份也许微不足道的工作,而正是这些工作,构建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
从杭州回来,约了朋友晚饭。约在兴业太古里,精致的建筑、精致的饭馆。
朋友早到几分钟,在旁边的店铺逛逛,看到我,跑出来,递给我一个塑料袋,里面是六七个韭菜饺子。
“尝尝,我妈做的”。
我就站在那里,把韭菜饺子趁热吃完了。
03
北京大雪。上海中雨。
我喜欢这微微的寒意,它衬得温暖的东西更加温暖。
生活中让人不愉快的事情,总是有的。中年人的生活,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最近有朋友跟我说,对某某事儿,有深深的无力感。我感同身受,又“麻木不仁”。
因为,我生活中感到无力的事儿,那可太多了。
我治不好长辈的病,退不回女儿英语课的钱,清理不完桌面上的to-do。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为一道菜、一件事、一些人,竭尽全力地试过。
如果疫情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有些我们视作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想重新开始记录这一切。
是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醒贪心记(ID:qtnotes),作者:Autumn 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