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陈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10日至11日,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终于迎来首批“新同学”,他们中既有2021小萌新,也有来自其他年级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共计2600余人。这也标志着河南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开启新篇章,从老省会进入到新省会。目前,河南大学主要有开封明伦校区、金明校区和郑州校区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


河南大学是近年来搬入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大学的一个代表。河南大学之外,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原本位于普通地级市部属、省属重点高校,纷纷迁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内的中心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支撑这些知名高校搬迁的动力是什么?


到大城市去


9月12日,山西师范大学微信公号“晋师青年”发布的《新生报到须知》显示,9月12日至13日,2021级新生在太原校区南区、北区报到。


山西师范大学此前在临汾办学数十年,2021年传出迁建的消息。公开资料显示,山西师范大学太原校区地块处在太原市小店区和晋中市榆次区的交界地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完成从石油重镇东营市到山东半岛黄海之滨青岛市的迁移。


据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消息:9月14日,学校召开新学期工作会,总结上学期工作,安排本学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半年,学校在多方面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办成了一批大事难事,尤其是在对学校今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新突破。


其中一件,是抢抓机遇完成办学主校区和注册地址调整,解决了制约学校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奠定了“两校区一园区”办学新格局。


今年初,根据安徽当地媒体报道,安徽师范大学已经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如果放到更远的时间段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知名高校搬迁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例子不少,比如:


  • 山东科技大学,因历史原因由济南迁至泰安,2004年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2007年3月、4月,经教育部、山东省政府批准,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 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南石油大学本世纪初办学主体搬入成都校区。

  • 位于泉州的华侨大学在本世纪初建设启用了厦门校区。


位于普通地级市的知名高校办学主体搬迁到省会、计划单列市,或在中心城市设立新校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向心力。


和一般地级市相比,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往往都是一个省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中心,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各种资源也更加集中,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山西农业大学一位老师说,知名高校进一步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吸收更多优秀的顶尖人才、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更看重发展和生活的环境。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喜欢大城市。


大城市的教育、医疗资源更为雄厚;大城市都是交通枢纽,到各地的交通十分便利;大城市的信息交流上也更有优势;大城市的企业多,科研成果转化也更加容易;大城市的各种发展机会也更多。


此外,大城市的重点高校更多,集聚的高端人才多,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也更多。


说个现实的考虑,对大学青年单身教师来说,在大城市,他们择偶面也会宽很多。


生源质量也是影响高校发展的关键。从录取分数线来看,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跟在三四线城市差别非常大。城市的品牌效应对学生的报考十分关键。比如北京和上海这种超一线城市,无论是经济活跃程度、商机、机遇都是最多的。对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更为广阔,而就业前景是学生选择报考大学的最重要因素。


即便是就读期间,学生想要做兼职或者社会实践,大城市的资源也会更多。毕竟大城市的老师,掌握的资源很丰富,学生的机遇也很多。另外,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对个人的视野开拓也更有利。相比之下,如果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普通地级市,往往吸引优质生源难度高,能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环境也非常有限。


大学正与城市共生共融


对中心城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来说,有更多的实力院校迁入,也有利于当地进一步提升高教科研实力,集聚人才,加快科创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相比过去经济崛起阶段,土地、劳动力、地理位置等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科技、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不少高教资源雄厚的大城市,科创产业也十分突出,科教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以武汉为例,武汉坐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校研究生数量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2020年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了6259家,在中西部地区领跑。


从武汉三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十几年前,以传统商业闻名的汉口更为突出,发展总体比武昌好,但近年来高校众多的武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出,更胜一筹。


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快速发展,并集聚了几十家上市公司,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武汉光谷集聚了大量的人才,成为武汉市年轻人最为集聚的区域。


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也为大学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说,当前不少大城市与当地的名校之间已经进入到相互成就、共生共融的新阶段。


以老牌名校武汉大学为例,在本世纪初的头一个十年,武汉大学频频出现知名教授出走东南沿海现象。但近年来,武大的整体竞争力提升明显,录取分数线也节节攀升。武汉大学一位教授坦陈,“武汉城市地位的改变与提升,对武大吸引人才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如果城市平台不行,我们也很难吸引人才。”


武汉之外,中西部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七个城市中,成都、西安、重庆、长沙、合肥的整体高教实力都比较强,都坐拥名校。比如,合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带动下,近年来包括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较为突出,涌现出了科大讯飞等代表性企业。


相比之下,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河南的省会郑州,由于整体高教资源较为薄弱,短板较为突出。因此,郑州在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发展上,不仅与武汉、成都、西安差距较大,也不如重庆、长沙和合肥。


哪些城市高教力量更雄厚?


从全国范围看,哪些城市的高校整体实力最为雄厚呢?这里面,一些城市如郑州、广州虽然在校大学生最多,但其中高职大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相比于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校研究生数量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高教实力。


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北京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了38.7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比第二名上海的两倍还多。上海以17.81万人位居第二,武汉和南京分别为16.48万人和16.1万人,位居第三、四名,两地与上海的差距不大,这两城是我国科教第三城最有实力的两个种子选手。来自西北的古都西安以14.8万人位居第五。


广州以12.88万人位居第六,在高校资源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总体上与前五强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部分城市在校研究生与高新产业数据
表:部分城市在校研究生与高新产业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研究生最多的TOP10城市中,除了杭州,其余城市均为传统意义上的大区中心城市,大区中心城市有计划经济时代沉淀下来的高教优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雄厚。例如华中、中南开头的大学主要集中在武汉,西北开头的大学主要集中在西安。此外杭州拥有浙大这样的顶级名校,实力强劲。


这也说明,当前各地高教力量,很大程度上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布局相关。改革开放后,一些地区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高教基础仍较为薄弱。比如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985、211的录取率一直在全国十分靠后。


包括深圳、苏州等高教资源较为薄弱的经济大市,近年来在积极地引进高校,补足高教短板。其中,作为最缺大学的大城市,近年来,深圳已经吸引了哈工大、中山大学等一批名校在当地设立校区。


不过,近期,教育部先后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


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


跨省办学被叫停,这意味着国内高等教育办学导向和高等教育的地域格局都将出现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教薄弱的城市和地区,未来更多的是通过新建大学,或者省内异地办学、扩建新校区等形式来补高校不足的短板。


2020年9月8日,在苏州太湖之畔、山水之间,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工程打下“第一根桩”,正式启动建设。根据进度,该校区将在2022年9月完成首期进驻、2023年全面交付使用。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重点打造化生医药、材料能源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地球系统与环境、人文与社会五大学科群,坚持“党的领导+南大特色+国际一流”管理创新体制,打破院系界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吸纳全球优秀师资,将拥有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规划涵盖本硕博各类层次的办学规模1.2万人(远期2万人)


对很多知名高校来说,原先位于中心城区的旧校区面积小、且分布零散,制约了学校进一步发展。因此,很多老牌院校都选择在外围新城区建设新校区:兰州大学在新世纪后启用榆中校区,浙江大学建了紫金港校区、四川大学新建了江安校区、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分别建了津南校区和北洋园校区,东北大学建了浑南校区,厦门大学建了翔安校区。 


这些新校区面积够大,给高校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带动外围城区的发展,与所在城市进一步共生共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陈林